期刊文献+
共找到561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板间入路与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 被引量:33
1
作者 吴坤懂 张慧森 +3 位作者 刘凯恒 郭姣姣 温石磊 田斌武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年第9期1068-1071,共4页
目的比较椎板间与椎间孔入路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做经皮椎板间... 目的比较椎板间与椎间孔入路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做经皮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组做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统计两组手术临床疗效,评估两组手术前后疼痛、腰椎功能及脊柱稳定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C型臂透视次数显著短(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至术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逐渐降低(P<0.05),但各个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6、12个月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显著降低,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分(JOA)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间ODI、JOA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6、12个月两组腰椎曲度、平均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度、腰骨倾斜角均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间上述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椎板间入路与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均能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症状,两者对患者脊柱稳定性及腰椎功能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手术时间、C型臂透视次数显著短(少)于经皮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孔镜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下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4
2
作者 邓信昌 梁晓 +2 位作者 王楚 潘华文 黄坚辉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1621-1624,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板间入路和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差异。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3例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椎板间组(47例)和椎间孔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神经根和钙化分离情...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板间入路和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差异。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3例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椎板间组(47例)和椎间孔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神经根和钙化分离情况、治疗前后腰椎功能和疼痛及疗效。结果椎板间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C型臂透视次数均低于椎间孔组患者(P<0.05);椎板间组与椎间孔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板间组患者神经根分离率、钙化切除率高于椎间孔组患者(P<0.05)。术前,椎板间组患者与椎间孔组患者腰椎功能、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相对术前,腰椎功能、疼痛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腰椎功能、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板间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8.37%,椎间孔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6.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板间入路和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显著疗效,但椎板间入路手术能缩短患者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术中X线透视次数,提高对神经根和钙化清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孔镜
下载PDF
后路有限减压联合Coflex动态稳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海涌 周立金 +7 位作者 苏庆军 鲁世保 杨晋才 关立 康南 藏磊 孟祥龙 王庆一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应用后路Coflex动态稳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评价其安全性和临床有效性。方法 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28例连续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后路有限减压、椎板间Coflex动态稳定术。其中男性13例,女性15例;年龄38~72岁,平均54.8... 目的应用后路Coflex动态稳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评价其安全性和临床有效性。方法 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28例连续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后路有限减压、椎板间Coflex动态稳定术。其中男性13例,女性15例;年龄38~72岁,平均54.8岁。本组患者术前均有下腰痛以及下肢神经症状或间歇性跛行症状,并经过X线平片以及动力片、CT和MRI检查确认病变节段和诊断。本组患者接受单节段手术27例,双节段手术1例。手术方式均为全身麻醉下有限开窗减压、Coflex椎板间动态稳定术。手术前后对患者的VAS视觉疼痛评分和改良Oswestry残障指数评分进行评价,通过动力平片评价手术节段腰椎活动情况。随访时调查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安全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120min,平均78min,出血量180~310ml.平均210ml。无神经损伤、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5d佩戴软腰围下地活动,术后7d出院。术后1、3、6、12、24和36个月门诊随访,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腰椎正侧位、动力位X线片)评价。本组发生并发症3例(93%)。本组所有病例均获得24个月以上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5.2个月。平均VAS视觉疼痛评分由术前的8.1到术后的2.8,最后随访为2.6;Oswestry评分由术前的54.3到术后的21.8,最后随访为23.2。上述评价指标手术前后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别。随访中手术节段屈伸活动良好,活动度2°~6°,平均3.6°。未发现假体移位脱出现象。随访时本组患者对本次手术治疗满意度为89.3%(25/28)。结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应用Coflex动态稳定术,可以通过微小创伤手术,直接彻底解除神经压迫,改善患者神经症状,同时良好保留了手术节段腰椎的运动功能,随访结果表明中期疗效显著,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狭窄 动态稳定
原文传递
经后路全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孔维军 覃建朴 +3 位作者 曹广如 敖俊 蔡玉强 廖文波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299-303,共5页
目的探讨后路全内镜(Full Endoscopic,FE)技术取除突出髓核组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共收治经临床确诊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腰4/5节段35例、腰5骶1节段51例。采用后路全内镜技... 目的探讨后路全内镜(Full Endoscopic,FE)技术取除突出髓核组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共收治经临床确诊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腰4/5节段35例、腰5骶1节段51例。采用后路全内镜技术取出突出髓核组织的治疗方法,根据术后腰痛及腿痛缓解情况、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评估恢复效果。手术前后采用VAS评分评价患者腰痛缓解情况,ODI评分评价患者腿痛及日常工作与生活情况。结果 84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下床时间8~12h,平均10 h;术后住院时间为2~4 d,平均3 d;术后2周恢复非体力劳动的工作。84例患者均无神经根、硬膜损伤及其它手术并发症发生,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VAS评分及ODI评分明显改善(P〈0.05)。另2例患者改开放手术。结论采取后路全内镜下技术取出突出髓核组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充分、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体现了外科微创手术有的放矢、立竿见影的确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内镜 靶向 盘突出症
下载PDF
椎板间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L4/5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疗效分析
5
作者 张清福 乔宇 +3 位作者 王昕 胡骏 刘毅 赵志刚 《骨科》 CAS 2024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 探讨椎板间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ID)治疗L4/5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武汉市第四医院脊柱外科收治住院的60例L4/5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临床资料。依照病人手术方式的不同,将病... 目的 探讨椎板间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ID)治疗L4/5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武汉市第四医院脊柱外科收治住院的60例L4/5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临床资料。依照病人手术方式的不同,将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PEID治疗,对照组行开窗下髓核摘除术(FD)。比较两组病人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记录术前及术后1天、1个月、1年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记录术前及术后1个月随访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 试验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天、1个月的VAS评分、ODI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VAS评分、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ADL评分均优于术前,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ID治疗腰L4/5椎间盘突出症与FD比较,创伤小、手术中出血量少、对腰椎组织结构破坏小、术后住院时间短、短期内症状缓解迅速,手术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镜 髓核摘除术 盘突出症
下载PDF
后路椎板间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及腰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袁志磊 《医药论坛杂志》 2020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究后路椎板间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ID)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术后康复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周口淮海医院2017年2月—2019年3月LDH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经皮椎间孔入路经皮椎间... 目的探究后路椎板间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ID)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术后康复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周口淮海医院2017年2月—2019年3月LDH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经皮椎间孔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TD)治疗,观察组给予PEID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平均随访时间、X线透视次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及术前、术后1周血清促炎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抗炎因子[IL-4、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Ⅰ型受体(sTNF-RI)]水平。结果两组优良率、两组平均随访时间、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X线透视次数较对照组少,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两组ODI、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1周两组血清IL-1β、TNF-α水平低于术前,血清IL-4、sTNF-RI水平高于术前(P<0.05)。结论PEID、PETD治疗LDH患者均可有效减轻局部炎症,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且术后恢复快,效果显著,而PEID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X线透视次数,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核摘除术 经皮孔镜 盘突出症
原文传递
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6
7
作者 李衍朋 孟纯阳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42-144,148,共4页
传统的椎板间小开窗髓核摘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典术式。近年来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腰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opic interlaminar discetomy,PEID)逐渐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在最近5年中,得益于新材料、新... 传统的椎板间小开窗髓核摘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典术式。近年来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腰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opic interlaminar discetomy,PEID)逐渐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在最近5年中,得益于新材料、新技术的进步,该技术的适应症进一步扩大,成为治疗复杂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项有效的微创技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PEID大大降低了因手术对患者带来的创伤和并发症,是开放手术和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的一种有效补充。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就PEI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现状及优缺点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内镜 微创 盘突出
下载PDF
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技术微创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被引量:6
8
作者 钟红发 曾丽梅 +1 位作者 刘宁 陈荣春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31期87-89,共3页
目的 研究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技术微创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50例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 目的 研究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技术微创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50例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窗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VAS),Macnab改良的疗效评价及术后出血量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 d的VAS、OD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长期随访,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技术微创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传统的开窗手术比较,其治疗效果一致,但其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康复时间短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技术微创治疗 钙化型腰盘突出症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及镜下治疗复杂移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京 董智瑞 +1 位作者 贺欢欣 赵明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1-918,共8页
经皮脊柱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通常指经皮脊柱内窥镜下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和经皮脊柱内窥镜下经椎板间椎间盘切除术(pe... 经皮脊柱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通常指经皮脊柱内窥镜下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和经皮脊柱内窥镜下经椎板间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与常规开放椎间盘切除术相比,PELD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具有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效果满意等优点,对正常生理组织结构和脊柱稳定性影响小,逐渐成为临床主流术式。随着社会人口结构老龄化,LDH呈现发病率增高的趋势,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一定的社会负担。本文旨在通过介绍PELD技术,进一步对PELD治疗复杂移位型LDH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盘切除术 盘突出症(LDH)
下载PDF
经椎间孔和椎板间入路微创手术对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比较
10
作者 何长庚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2期52-54,共3页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和椎板间入路微创手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LID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82例钙化型LID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和椎板间入路微创手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LID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82例钙化型LID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2组,经椎间孔入路组39例,椎板间入路组43例。对比分析2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第1天直腿抬高试验角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孔入路组手术时间、X射线照射次数明显更多(P<0.05);2组术后直腿抬高试验角均度明显大于术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ODI在术后1周、术后4周、术后12周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椎间孔入路组治疗优良率92.31%,椎板间入路组治疗优良率90.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椎间孔入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69%,经椎板间入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间孔和椎板间入路微创手术治疗钙化型LIDP的临床疗效均较好,均可改善腰椎功能和减轻患者疼痛,二者优势各异,建议根据患者病情及医疗条件合理选择入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钙化型 盘突出症
下载PDF
经皮椎板间入路完全内镜下手术治疗L_(4~5)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4
11
作者 肖丹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176-178,共3页
目的评价椎板间入路的完全脊柱内镜手术治疗L_(4~5)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L_(4~5)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经皮椎板间入路完全内镜手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下肢VAS和腰椎JOA评分。结果所有病人顺利完... 目的评价椎板间入路的完全脊柱内镜手术治疗L_(4~5)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L_(4~5)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经皮椎板间入路完全内镜手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下肢VAS和腰椎JOA评分。结果所有病人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术后6个月复发2例,再次手术摘除突出的椎间盘。所有病人术后3 d、6个月、12个月下肢VAS和腰椎JOA评分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板间入路完全内镜手术治疗L_(4~5)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移位 内镜 入路 盘切除术 经皮
下载PDF
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入路选择 被引量:3
12
作者 董晓彬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44-46,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入路选择.方法 将98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和病情分为两组,每组49例.A组采用椎板间入路,B组采用椎间孔入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和疼... 目的 探讨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入路选择.方法 将98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和病情分为两组,每组49例.A组采用椎板间入路,B组采用椎间孔入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和疼痛指数.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显著少于B组.术后7 d及术后1个月A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或0.01).结论 椎板间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透视次数少的优点,椎间孔入路可以快速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两种入路各有优缺点,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做出个性化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内窥镜 盘切除术
下载PDF
经椎板间与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治疗L;/S;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配合要点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霄 全娅群 +5 位作者 余波 肖艳 刘娟 何刘婷 贺俊源 田莹 《骨科》 CAS 2022年第1期62-65,70,共5页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入路(PEID)和经椎间孔入路(PETD)行脊柱内镜治疗L;/S;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配合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行脊柱内镜治疗L;/S;椎间盘突出症的67例病人的病例资料,按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PEID组(35...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入路(PEID)和经椎间孔入路(PETD)行脊柱内镜治疗L;/S;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配合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行脊柱内镜治疗L;/S;椎间盘突出症的67例病人的病例资料,按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PEID组(35例)和PETD组(32例)。观察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手术前后住院时间及术者满意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PEID组的手术时间明显较PETD组短[(57.50±12.19)min vs.(82.06±15.84)min],术中透视次数明显较PETD组少[(5.47±1.46)次vs.(8.54±2.70)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住院时间及术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应充分掌握PEID和PETD两种术式配合的要点,熟练的手术配合是治疗L;/S;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保证,让病人在安全有效的环境下得到最优化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镜 手术配合
下载PDF
经皮椎板间神经根肩侧入路内镜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3
14
作者 邓中博 吴添龙 +3 位作者 何丁文 陈伟才 张磊磊 程细高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175-1178,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皮椎板间神经根肩侧入路内镜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此微创技术的优越性。[方法]2013年8月~2015年3月,对收治的45例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板间神经根肩侧入路行微创髓核摘除术治疗。统计...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皮椎板间神经根肩侧入路内镜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此微创技术的优越性。[方法]2013年8月~2015年3月,对收治的45例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板间神经根肩侧入路行微创髓核摘除术治疗。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指标。术前和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及3个月直腿抬高角度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前和术后定期随访评估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术后即刻及术后1、3个月的直腿抬高角度分别为(65.74±3.58)°、(69.45±4.31)°、(70.65±4.21)°,均较术前的(26.78±3.65)°显著增加(P〈0.05);术后即刻及术后1、3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3.27±0.69)、(2.48±0.42)、(2.15±0.26),均较术前的(7.81±1.49)显著改善(P〈0.05);术后3个月的ODI指数为(13.54±5.39)%,低于术前的(79.32±10.11)%(P〈0.05)。术后3个月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良率为95.5%(43/4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椎板间神经根肩侧入路内镜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短期内疗效确切,手术风险小,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肩侧 盘突出症 内镜
原文传递
经椎板间完全内镜下L2~5椎间盘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乔建阳 陈明 +4 位作者 王旭刚 王文亮 仵亚刚 张印期 王绍天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300-1302,共3页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完全内镜下L2~5椎间盘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和临床诊断将患者分为常规组...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完全内镜下L2~5椎间盘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和临床诊断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75)与观察组(n=75)。常规组实施传统开放腰椎间盘摘除术,观察组进行经椎板间完全内镜下L2~5椎间盘摘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手术疗效、术后恢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量表]、疼痛程度[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卧床时间、切口大小、术中总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两组的ODI、VAS评分均低于各组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腰椎间盘摘除术比较,经椎板间完全内镜下L2~5椎间盘摘除术治疗LDH患者具有微创、疗效好、术后恢复佳及并发症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盘摘除术 完全内镜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侧方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邱龙恒 王兵 +6 位作者 董俊杰 陈凌强 杨晋 龚志强 周子然 李成勇 苗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49-753,共5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er degenerative disease,LD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侧方腰椎椎体间融合术(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LLIF)作为治疗LDD的一类微创术式得到了快速发展。1998年Mcafee等[1]考虑到后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er degenerative disease,LD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侧方腰椎椎体间融合术(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LLIF)作为治疗LDD的一类微创术式得到了快速发展。1998年Mcafee等[1]考虑到后路经椎板间/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TLIF)和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LIF)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出血多,且P/TLIF破坏腰椎后柱及后方张力带结构,因此在ALIF植骨面积大、可放置较大融合器的基础上设计提出了LLI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术 退行性疾病 张力带 临床应用进展 微创术式 融合器 手术创伤
下载PDF
椎板间入路腰骶段SPR相关参数的三维CT分析
17
作者 隋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23期75-77,共3页
目的:为显微镜下椎板间入路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技术提供数据支持及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5月于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实施SPR手术脑瘫患者40例的CT三维影像扫描资料,利用VR、MPR技术回顾性... 目的:为显微镜下椎板间入路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技术提供数据支持及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5月于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实施SPR手术脑瘫患者40例的CT三维影像扫描资料,利用VR、MPR技术回顾性分析测量硬膜囊下缘位置与腰神经根距离及椎板间距离。结果:斜冠状位有助于显示腰神经根距离,同一患者同节段左右腰神经根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岁组与<13岁组硬膜囊下缘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2~腰5相邻神经根间距离均有显著性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大,神经根间距离均增大。腰1~腰2、腰2~腰3棘突间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岁组大于<13岁组。五组腰1~骶1棘突间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1~2、腰2~3棘突间距离较大,腰4~5棘突间距离较小。结论:CT三维重建技术能有效地显示腰骶神经根的位置,判断硬膜囊位置及椎板间距离,为显微镜下椎板间入路SPR技术提供依据,以便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脑瘫患者术前三维CT解剖测量及评估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段 SPR 三维CT 神经
下载PDF
经肌肉间隙套管椎板间入路微创治疗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
18
作者 李义云 李美华 +1 位作者 余念祖 万贻录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451-453,共3页
目的探讨经肌肉间隙套管椎板间入路微创治疗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经肌肉间隙套管椎板间入路微创治疗。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 目的探讨经肌肉间隙套管椎板间入路微创治疗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经肌肉间隙套管椎板间入路微创治疗。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切除突出髓核32例,平均手术时间(62.4±13.6)min,术中出血量(31.0±5.6)ml,32例病人术后腰腿痛及感觉、肌力减退均有不同程度好转。32例随访6~12个月,平均8.5个月。术前与术后不同时段腰痛、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随访期间无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病例。结论神经外科显微镜下经肌肉间隙套管椎板间入路微创治疗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显露清楚,神经根减压彻底,对脊柱稳定性破坏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其近期疗效明确,远期效果需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 下腰 微创外科手术 入路 经肌肉隙套管
下载PDF
经皮椎板间入路与经皮椎间孔入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75
19
作者 聂鸿飞 曾建成 +5 位作者 宋跃明 王贤帝 陈果 李柱海 蒋虎山 孔清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5-232,共8页
目的 :比较经皮椎板间入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与经皮椎间孔入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比较经皮椎板间入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与经皮椎间孔入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60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PEID组与PETD组,各30例,分别采用PEID与PET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突出类型、手术时间、术中C型臂X线透视次数、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效果。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进行Oswestry残障指数(ODI)评定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年龄、突出类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EID组的手术时间为65.0±14.9min,术中C型臂X线透视次数为3.0±1.1次,术后卧床时间为6.5±1.1h,住院时间为4.8±1.1d;PETD组分别为86.0±15.4min,37.5±7.5次,5.0±1.1h,4.6±1.2d,PEID组的手术时间、术中C型臂透视次数均明显低于PETD组(P〈0.01),两组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PEID组术后并发神经根痛2例,复发1例;PETD组术后并发神经根痛1例,无复发病例;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PEID组随访27.2±3.7个月,PETD组随访28.2±3.9个月,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EID组术前VAS、ODI分别为7.90±1.42分、(59.0±16.0)%,末次随访分别为2.20±1.37分、(20.4±7.7)%;PETD组术前VAS、ODI分别为7.60±1.40分、(60.1±13.7)%,末次随访分别为2.30±1.02分、(22.0±9.1)%。每组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和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两组间术前、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和OD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照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定,PEID组优22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3.3%;PETD组优20例、良7例、可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内窥镜下盘切除术 经皮入路 经皮孔入路 微创
下载PDF
侧路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与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1
20
作者 张勇 逯春洁 +2 位作者 史福东 李长江 保国锋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比较经侧后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与传统后路椎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采用侧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对照... 目的比较经侧后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与传统后路椎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采用侧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对照组采用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Macnab标准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术前、术后3 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2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4 h VAS评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24 h VAS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ODI评分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个月ODI评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与术前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路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和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均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但是侧路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切口小、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侧路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临床疗效与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差别不大,其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路孔镜髓核摘除术 开窗髓核摘除术 盘突出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