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8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F三维椎弓根螺钉系统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417
1
作者 邹德威 海涌 马华松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19-221,共3页
作者在RF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制成功了AF(atlasfixation)系统。本系统将AO系统可在三维空间调整的万向关节结构,改为虽无万向关节却可在三维空间可调的系统,既保留了RF系统角度螺钉重建脊柱生理弯曲的准确... 作者在RF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制成功了AF(atlasfixation)系统。本系统将AO系统可在三维空间调整的万向关节结构,改为虽无万向关节却可在三维空间可调的系统,既保留了RF系统角度螺钉重建脊柱生理弯曲的准确性与坚固性,又无角度螺钉U型口与螺杆结合使三维调整所受的限制,更无万向关节易松动的缺陷,因此同时具备了AO及RF两个系统的优点。其特点为:结构简单,调节方便,手术操作大为简化。临床应用31例,压缩骨折1例,爆裂骨折22例,Chance骨折6例,骨折脱位2例,均达解剖复位及牢固固定。术前骨折块椎管占位>30%者17例,术后椎管面积平均增力033%。平均随访8.5个月,除FrankleA级2例无改善外,B级以下19例均至少提高一个等级,C级以下14例,11例脊髓功能完全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骨折固定 椎弓螺钉
原文传递
微创与传统开放附加伤椎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30
2
作者 王洪伟 李长青 +3 位作者 周跃 王建 初同伟 张正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目的:比较附加伤椎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微创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2006年12月~2009年3月选择4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给予附加伤椎固定的三椎体六钉固定,分别采用Sextant系统下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18例,微创... 目的:比较附加伤椎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微创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2006年12月~2009年3月选择4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给予附加伤椎固定的三椎体六钉固定,分别采用Sextant系统下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18例,微创组)和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24例,开放组),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后凸畸形矫正情况、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腰背痛改善等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与开放组相比,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使用止痛药的比例,以及术后手术伤口疼痛VAS评分、术后并发症等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前与术后影像学比较,矢状位后凸Cobb角、伤椎自身成角、矢状位指数、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微创组术后Cobb′s角、伤椎自身成角、矢状面指数的改善程度与开放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伤椎前缘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矫正度丢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附加伤椎内固定的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对伤椎畸形的矫正和内固定效果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经伤椎固定 经皮 椎弓螺钉 内固定
下载PDF
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评价 被引量:86
3
作者 马向阳 钟世镇 +4 位作者 刘景发 尹庆水 徐达传 赵卫东 黄文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735-738,共4页
目的:评价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6具新鲜颈椎标本,按随机顺序,对每一标本先后行C1-C2椎弓根螺钉、Magerl螺钉、Brooks钢丝以及螺钉联合钢丝固定,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上测量其三维运动范围。结果:Magerl螺钉... 目的:评价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6具新鲜颈椎标本,按随机顺序,对每一标本先后行C1-C2椎弓根螺钉、Magerl螺钉、Brooks钢丝以及螺钉联合钢丝固定,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上测量其三维运动范围。结果:Magerl螺钉或C1-C2椎弓根螺钉联合Brooks钢丝组成的固定系统的三维运动范围最小。C1-C2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前后屈伸运动范围与Brooks钢丝固定无差异,但大于Magerl螺钉;其左右侧屈运动范围小于Brooks钢丝固定,大于Magerl螺钉;其轴向旋转角度明显小于Brooks钢丝固定,但与Magerl螺钉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1-C2椎弓根螺钉的三维稳定性与Magerl螺钉相当,联合Brooks钢丝固定可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 椎弓螺钉 内固定 生物力学 Brooks钢丝
下载PDF
椎弓根钉结合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70
4
作者 吕夫新 黄勇 +3 位作者 张强 史风雷 赵东升 胡樵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伤椎椎弓根固定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作用。方法对4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给予伤椎及上下邻椎椎弓根固定治疗,伤椎根据骨折情况选择短钉或万向钉,椎弓根螺钉不经过骨折线,并进行椎板切除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经过6... 目的总结分析伤椎椎弓根固定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作用。方法对4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给予伤椎及上下邻椎椎弓根固定治疗,伤椎根据骨折情况选择短钉或万向钉,椎弓根螺钉不经过骨折线,并进行椎板切除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经过6~25个月随访,术后椎体高度基本恢复正常,术后后凸角度基本纠正。结论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既可有效的使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良好复位,牢固固定,又可减少内固定的松动或断裂,减少术后后凸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伤椎 椎弓螺钉 椎弓固定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与传统透视辅助脊柱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73
5
作者 田伟 范明星 +2 位作者 韩晓光 赵经纬 刘亚军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16年第1期4-10,共7页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机器人系统(天玑机器人系统);比较天玑机器人系统辅助置钉与传统透视引导徒手置钉2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和精确性。方法于2016年2月至6月间以随机对照研究的方式纳入40例接受椎弓根...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机器人系统(天玑机器人系统);比较天玑机器人系统辅助置钉与传统透视引导徒手置钉2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和精确性。方法于2016年2月至6月间以随机对照研究的方式纳入40例接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机器人辅助组(23例)和传统透视引导组(17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收集患者术后CT图像,使用Gertzbein-Robbins标准对椎弓根螺钉位置进行评估,对两组患者椎弓根螺钉的置钉精度进行比较。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为(54.0±11.9)岁。其中男17例,女23例。植入椎弓根螺钉共190枚。两组患者在性别及年龄分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3 d内无任何医源性神经或血管损伤发生。机器人辅助组与传统透视引导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38.9±46.6)min、(118.2±40.6)min,P=0.5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螺钉植入精度:机器人辅助组Gertzbein-Robbins分类为A类99枚、B类3枚,螺钉植入的入点误差为(1.70±0.83)mm,止点误差为(1.84±1.04)mm,整体误差为(1.77±0.78)mm;传统透视引导组Gertzbein-Robbins分类为A类81枚、B类6枚、C类1枚,螺钉植入入点误差为(3.73±2.28)mm,止点误差为(4.11±2.31)mm,整体误差为(3.92±1.80)mm。比较两组间螺钉植入的入点误差、止点误差和整体误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机器人辅助组置钉精度优于传统透视引导组。结论手术机器人系统在不增加手术时间和并发症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精确度和安全性,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巨大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机器人 椎弓螺钉 安全性
下载PDF
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72
6
作者 文天林 孟浩 +2 位作者 王飞 张思萌 李放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01-407,共7页
目的 :比较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4月~2012年4月手术治疗的18~60岁、伤后2周内、单节段胸腰椎A1~A3型压缩或爆裂性骨折、椎弓根及小关节突完整、压缩... 目的 :比较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4月~2012年4月手术治疗的18~60岁、伤后2周内、单节段胸腰椎A1~A3型压缩或爆裂性骨折、椎弓根及小关节突完整、压缩程度小于椎体前缘高度50%的70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A组32例,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男23例,女9例,年龄42.24±3.21岁;B组38例,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男28例,女10例,年龄41.23±3.18岁。术前、末次随访均进行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末次随访的疼痛评分(VAS)及ODI;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伤椎的椎体前缘高度与后凸Cobb角、术后Cobb角恢复值与伤椎高度恢复率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丢失值与伤椎高度丢失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部位及术前的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VAS评分和OD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为48.38±2.24min,术中失血量为55.00±21.24ml,住院时间为5.03±0.78d,恢复日常活动时间为14.64±6.32d,住院费用为5.21±0.78万元;B组手术时间为88.43±5.28min,术中失血量为153.00±33.24ml,住院时间为7.02±1.23d,恢复日常活动时间为30.25±6.14d,住院费用为3.33±1.23万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及住院费用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未出现术后并发症,B组1例术后手术切口浅表感染经简单清创换药处理后愈合,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70例获得18.3~34.3个月的随访,其中A组随访25.1±2.45个月,B组随访25.5±1.99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骨折 微创手术 经皮内固定 椎弓螺钉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系统同时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69
7
作者 曾忠友 黄伟 +4 位作者 张建乔 汤永华 江春宇 金才益 王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09-613,共5页
目的:探讨同时经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06年1月~2007年11月,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同时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26例,其中单椎体骨折20例,双椎体骨折3例(2例为跳跃性骨折,1例为邻近骨... 目的:探讨同时经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06年1月~2007年11月,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同时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26例,其中单椎体骨折20例,双椎体骨折3例(2例为跳跃性骨折,1例为邻近骨折),骨折脱位3例;按AO分型:A1.2型2例,A3.1型16例,A3.3型5例,B1.2型3例;载荷评分为4~7分,平均5.9分。脊髓神经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3例,C级4例,D级3例,E级14例。除1例跳跃性骨折的L1部位为4钉单节段固定外,其余伤椎部位均采用6钉三椎体固定,同时作单节段植骨融合。结果:伤椎置钉均顺利完成,螺钉位置及稳定性良好。无切口感染,未出现脊髓神经症状加重现象。随访12~27个月,平均15.5个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现象。末次随访时Cobb角(除外2例跳跃性骨折的L4部位)由术前的11°~47°(平均24.5°)矫正至-2°~19°(平均6.2°);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丢失10%~49%(平均37.7%)恢复至正常高度的85%~100%(平均92.7%);椎管占位(A3.1型16例及A3.3型5例)由术前的11%~62%(平均35.7%)恢复至0~13%(平均5.2%)。脊髓神经功能除2例A级无变化外,其余均有1~2级的恢复。结论:同时经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是一种可行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椎弓螺钉 伤椎 内固定
下载PDF
脊柱骨折经伤椎椎弓根置钉附加横连短节段固定的稳定性测试 被引量:58
8
作者 王洪伟 李长青 +1 位作者 周跃 赵卫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45-748,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经伤椎椎弓根置钉附加横连短节段钉棒固定的稳定性。方法:5具新鲜冰冻小牛腰椎标本(L1~L5)制备成L3椎体爆裂骨折模型,依次进行单纯经伤椎和上下相邻椎体椎弓根置钉短节段6钉固定(单纯经伤椎6钉固定组)和附加横连经伤...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经伤椎椎弓根置钉附加横连短节段钉棒固定的稳定性。方法:5具新鲜冰冻小牛腰椎标本(L1~L5)制备成L3椎体爆裂骨折模型,依次进行单纯经伤椎和上下相邻椎体椎弓根置钉短节段6钉固定(单纯经伤椎6钉固定组)和附加横连经伤椎和上下相邻椎体椎弓根置钉短节段6钉固定(附加横连经伤椎6钉固定组),测试L2~L4损伤前(对照组)、损伤后(骨折组)及单纯经伤椎6钉固定组和附加横连经伤椎6钉固定组的三维6个方向的运动范围(ROM),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L3椎体爆裂骨折后L2~L4各方向的ROM明显增加,与损伤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纯经伤椎6钉固定组与附加横连接经伤椎6钉固定组各方向的ROM均明显减小,与骨折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前屈、后伸、侧弯运动方向的ROM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旋转方向上大于对照组(P<0.05)。两种固定方式在前屈、后伸、侧弯方向上的ROM无显著性差异(P>0.05),附加横连经伤椎6钉固定组较单纯经伤椎6钉固定组在旋转方向上的ROM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置钉短节段钉棒固定可提高骨折模型各个运动方向上的生物力学稳定性,附加横连经伤椎6钉固定技术较单纯经伤椎6钉固定技术在轴向旋转运动方向上可提供更强的力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椎弓螺钉 经伤椎固定 稳定性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的解剖学基础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5
9
作者 杨雷 李家顺 +1 位作者 贾连顺 池永龙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59,62,共3页
目的 :为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提供解剖学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经皮植入椎弓根螺钉较常规开放植入椎弓根螺钉临床应用的优点。方法 :选用 10具经防腐固定 ,在解剖显微镜下对胸腰段脊柱后部结构进行逐层解剖 ,重点观测脊神经后支及其分支... 目的 :为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提供解剖学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经皮植入椎弓根螺钉较常规开放植入椎弓根螺钉临床应用的优点。方法 :选用 10具经防腐固定 ,在解剖显微镜下对胸腰段脊柱后部结构进行逐层解剖 ,重点观测脊神经后支及其分支、脊柱节段动静脉的后支的来源、走行以及分布规律。结果 :脊神经后支的内侧支经骨纤维管下行沿途支配横突棘肌 ,支配下方小关节突、筋膜和韧带。外侧支向外下行走 ,沿途支配背部深层肌肉。节段动脉的后支在椎间孔的上外方绕向后下方 ,走行于脊神经的下方和下位脊椎上关节突的外方 ,分为内外两支穿行于腰部深层肌肉。节段静脉后支与同名动脉伴行 ,并与对侧、相邻节段同名静脉在棘突和横突部位构成静脉丛。结论 :避免损伤脊神经后支和节段动静脉的后支并运用可视化操作系统的经皮椎弓根螺钉植入技术 ,是微创脊柱外科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椎弓螺钉 微创脊柱外科 脊神经后支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胸腰椎骨折:远期效果及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56
10
作者 曾红生 陈子华 +3 位作者 陈建威 方磊 游军 周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1-576,共6页
背景: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是一种胸腰椎骨折常用的修复方式,其中经伤椎置钉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但关于其远期效果和生物力学特性还有待进一步分析。目的:分析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胸腰椎骨折的远期效果及其生物力学特性。方法... 背景: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是一种胸腰椎骨折常用的修复方式,其中经伤椎置钉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但关于其远期效果和生物力学特性还有待进一步分析。目的:分析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胸腰椎骨折的远期效果及其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实施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治疗,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远期修复效果。取新鲜小牛胸腰椎标本10具,5具标本设为实验组,制备前中柱损伤骨折模型,进行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另外5具设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对两组标本螺钉沿椎体矢状轴方向上的轴向压缩位移、前屈位移、后伸位移、扭转角度以及拔出强度进行测量,并予以记录。结果与结论:(1)临床试验结果:126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36个月。较之治疗前,患者治疗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的伤椎压缩率、椎间隙高度、伤椎滑移距离、目测类比评分、Cobb’s角等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P均<0.05);治疗后1个月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经末次随访,患者的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情况得到了显著改善(Z=-4.127,P<0.05)。治疗后3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4例患者出现泌尿系统感染,1例患者出现切口延迟愈合。(2)生物力学实验结果:实验组在轴向压缩位移、前屈位移、后伸位移、扭转角度以及拔出强度方面的测量结果均小于对照组,但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3)由以上结果可知,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胸腰椎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的远期效果,且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胸椎 骨折 骨钉 内固定器 生物力学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胸腰椎骨折 伤椎置钉 椎弓螺钉 内固定 远期效果
下载PDF
后路短节段固定结合伤椎固定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骨折 被引量:52
11
作者 宋元进 孙海燕 +1 位作者 王谦军 蔡锦方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结合伤椎椎弓根钉固定加伤椎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3~2007年收治的胸腰段骨折治疗进行回顾,总共随访到96例病例。28例采用单纯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68例患者采用...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结合伤椎椎弓根钉固定加伤椎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3~2007年收治的胸腰段骨折治疗进行回顾,总共随访到96例病例。28例采用单纯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68例患者采用短节段固定结合单侧伤椎螺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其中38例植骨材料为人工骨,30例为自体髂骨植骨。按照美国脊柱创伤研究组提出的胸腰椎损伤严重性评分标准(thoraeo lumbar injury severity score, TLISS)分别对各组病例进行评分,术前、术后以及随访期间正侧位X线片,测量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胸腰段后凸Cobb’s角,前后椎体高度比,应用SPSS1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6.8个月(12~20个月),所有骨折复位效果满意。单纯后路短节段固定比经椎弓根植骨结合后路短节段固定组高度丢失多,术后Cobb’S角的矫正能力差,应用人工骨与自体骨植骨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经椎弓根植骨结合后路短节段固定加伤椎固定莺建了椎体的高度,增加了脊柱前柱稳定性,可有效的防止内固定失败和矫正度丢失,是一种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骨折 椎弓螺钉 椎弓植骨
原文传递
基于3D打印的腰椎椎弓根螺钉数字化置入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55
12
作者 陈宣煌 许卫红 +5 位作者 黄文华 林海滨 张国栋 吴长福 陈旭 余正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752-2757,共6页
背景:应用3D打印制备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置钉可提高脊柱椎弓根螺钉的置钉准确率,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目的:研究Mimics软件数字化设计结合3D打印模块进行腰椎椎弓根螺钉导航置入的方法,探讨其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2012年2月至2013年8... 背景:应用3D打印制备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置钉可提高脊柱椎弓根螺钉的置钉准确率,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目的:研究Mimics软件数字化设计结合3D打印模块进行腰椎椎弓根螺钉导航置入的方法,探讨其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2012年2月至2013年8月,60例腰椎疾病患者采用3D打印模块辅助腰椎椎弓根螺钉导航置入内固定治疗。所有患者进行连续薄层CT扫描,采集Dicom格式图像,Mimics软件予以三维重建,设计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钉道及支撑柱、分割可剥离骨面,设计带钉道的导航模块并3D打印。导航模块在手术中进行导航置钉,观察卡位、置钉情况,以X射线、CT扫描评价置钉效果。随访(12.17±3.21)个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价患者腰椎功能改善情况,JOA下腰痛评分系统评定疗效。结果与结论:共制作253个导航模块,置入253枚螺钉,观察钉道及置钉后椎体周围骨质,未见爆裂。术后行X射线、CT扫描重建,发现有8枚椎弓根螺钉与术前设计相比,进钉方向稍有偏移,但均在较满意的位置,其余245枚椎弓根螺钉的进钉点,进钉方向、长度均与Mimics软件中模拟的预定理想进钉点、方向和长度一致,准确率96.84%。导航模块和相对应的椎体前方骨性结构贴合紧密,嵌合度良好,在应用时卡位及稳定性良好。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升高,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低于术前(P<0.01),优良率95%。提示,在导航模块的辅助下,腰椎椎弓根螺钉数字化置入精准,具有并发症少、疗效好等优点,有助于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计算机辅助设计 内固定器 植入物 数字化骨科 椎弓螺钉 数字化设计 3D打印 手术导航 个体化导航模板 置钉准确率
下载PDF
伤椎传统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与附加椎弓根螺钉固定后椎体生物力学稳定性的比较 被引量:51
13
作者 范志丹 夏虹 +2 位作者 昌耘冰 尹庆水 赵卫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5011-5014,共4页
背景:目前通常采用在骨折椎相邻的上下椎弓根置入螺钉复位、固定的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但固定后容易出现伤椎高度恢复不够,融合节段后突畸形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一般认为固定螺钉少是内固定失败的重要原因。目的:比较在治疗胸腰椎... 背景:目前通常采用在骨折椎相邻的上下椎弓根置入螺钉复位、固定的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但固定后容易出现伤椎高度恢复不够,融合节段后突畸形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一般认为固定螺钉少是内固定失败的重要原因。目的:比较在治疗胸腰椎骨折时,增加骨折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是否较传统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有生物力学优势。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10/2008-02在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实验室完成。材料:6具新鲜冰冻家猪胸腰椎标本T14-L3节段。方法:测量完整标本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的稳定性后,通过重物撞击技术制造伤椎骨折模型,然后对每个标本行传统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4枚螺钉固定)及增加骨折椎椎弓根螺钉固定(6螺钉固定)。主要观察指标:①完整标本、4螺钉固定标本、6螺钉固定标本中前屈-后伸、侧屈、旋转的运动范围。②4螺钉固定及6螺钉固定在3个轴向运动范围与完整标本运动范围的比值。结果:6枚螺钉固定在前屈、后伸、侧屈状态下的运动范围均小于对照组和4枚螺钉固定组(P〈0.01),6枚螺钉固定组和4枚螺钉固定组旋转运动范围均高于对照组(P〈0.01)。6枚螺钉固定在3个轴向运动范围与完整标本运动范围的比值均高于4枚螺钉固定。结论:附加伤椎置钉较传统的4枚螺钉固定可增加生物力稳定性,有助于椎体高度恢复的保持和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螺钉 生物力学 运动范围
下载PDF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 through the pedicle of fractured vertebra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A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using Sextant system: an analysis of 38 cases 被引量:54
14
作者 王洪伟 李长青 +3 位作者 周跃 张正丰 王建 初同伟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10年第3期137-145,共9页
Objective: To prospectively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he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 through the pedicle of fractured vertebra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A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using ... Objective: To prospectively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he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 through the pedicle of fractured vertebra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A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using Sextant system in the retrospective non-randomized case-control study. Methods: Atotal of 38 consecutive non-randomized patients with type A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which had been stabilized posteriorly from December 2006 to March 2009, were examined retrospectively more than 9 months after surgery. Twenty-one patients had been treated conventionally with open pedicle screw fixation (OPSF) and 17 patients received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with Sextant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 (SPPSF). As a method of evaluation, the incision size, the intraoperation and post- operative volume of blood loss, operation time,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blood transfusion, the radiological assessment of the sagittal Cobb's angle, vertebral body angle and vertebral body height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8-24 months (average 11.6 month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ncision size, surgical blood loss, surgical draining Joss, operation time, hospital stay after operation, blood transfusion, the proportion of antalgic supplement and postoperative incisional VA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Mean preoperative kyphotic deformity was 16.0° and improved by 9.3° after surgery in OPSF group, but 15.2° and 10.3° respectively in SPPSF group. Mean preoperative angle of the fractured vertebral body was 15.9°and improved by 7.9° after surgery in OPSF group, but 14.9° and 6.6° respectively in SPPSF group. Mean anterior vertebral body height (% of normal) was 67.3% before surgery and 95.8% after surgery, but 69.1% and 90.1% respectively in SPPSF group. Mean posterior vertebral body height (% of normal) was 93.3% before surgery and 99.5% after surgery, but 88.9% and 93.3% respectively in SPPSF group. Among the pati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ctures bone Thoracic vertebrae Lumbar vertebrae Bone screws
原文传递
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凸 被引量:51
15
作者 王岩 张永刚 +1 位作者 张雪松 毛克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评价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的效果。方法:2003年2月 ̄2003年8月,采用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18例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幼儿患者,年龄3.9 ̄7.3岁,平均5.3岁,术后支具固... 目的:评价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的效果。方法:2003年2月 ̄2003年8月,采用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18例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幼儿患者,年龄3.9 ̄7.3岁,平均5.3岁,术后支具固定6 ̄8个月。术前及术后3、6、12、24个月摄站立前后位和侧位X线片。通过X线片和临床物理检查评估手术前后患者的躯干平衡和失代偿情况。结果:术前主弯Cobb角42.7°,术后16.4°,末次随访时14.1°。主弯头侧代偿弯由术前16.8°改善至5.8°,主弯尾侧代偿弯由术前25.6°改善至10.5°。所有患儿躯干平衡良好,未发现失代偿现象。术中或术后出现椎弓根螺钉割裂椎体3例。1例术后出现感染,无矫形丢失而需再次手术病例。结论:对发展的半椎体畸形,在原发弯发展严重或代偿弯形成结构性弯之前,进行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可以矫正和控制冠状面和矢状面畸形,短节段固定可保存脊柱的生长能力和更多的运动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侧凸 半椎体畸形 椎弓螺钉 幼儿 内固定术 后路半椎体切除 短节段经椎弓内固定术
下载PDF
微创经皮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置入固定胸腰椎骨折的文献荟萃 被引量:53
16
作者 薛文 刘舒娆 +5 位作者 管晓鹂 王增平 康忠仁 周慧茹 刘林 钱耀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961-1969,共9页
背景:研究表明,采用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置入固定胸腰椎骨折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并得到广泛的推崇,但其在修复术中和修复后存在潜在风险;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使软组织创伤和并发症降到最低。微创经皮和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 背景:研究表明,采用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置入固定胸腰椎骨折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并得到广泛的推崇,但其在修复术中和修复后存在潜在风险;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使软组织创伤和并发症降到最低。微创经皮和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胸腰椎骨折,何种方法更具优势尚无定论。目的:对微创经皮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和术后并发症进行质量评价和荟萃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CNKI、Wan Fang、CBM及VIP数据库,手工检索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等。全面收集微创经皮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5年,并追溯纳入研究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由4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根据CONSORT声明和相关的外科临床评价指标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结论:共纳入28篇文章(25个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和3个回顾性比较研究),1 28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固定相比,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病椎高度丢失少(P<0.05)。但术后疼痛等级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安全可靠、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中期随访对伤椎畸形的矫正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当。然而,大多数的相关方法和结果不够详细。建议根据相关标准报告随机对照试验,提高整个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质量和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骨折 外科手术 微创性 骨钉 内固定器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胸腰椎骨折 微创手术 传统开放手术 椎弓螺钉 内固定术 并发症发生率 CONSORT声明 报告质量评价
下载PDF
胸腰段脊柱骨折不同固定方式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53
17
作者 曾忠友 张建乔 +3 位作者 金才益 严卫锋 吴鹏 宋永兴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目的 对比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8年12月分别采用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的5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其中男41例,女15例;年龄21 ~ 66岁,平均41.5岁.损伤部位:T1213例,L127例,... 目的 对比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8年12月分别采用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的5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其中男41例,女15例;年龄21 ~ 66岁,平均41.5岁.损伤部位:T1213例,L127例,L2 16例.按AO分型:A1.2型6例,A3.1型29例,A3.2型9例,A3.3型12例.载荷评分5~8分,平均6.3分.脊髓神经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3例,B级4例,C级8例,D级17例,E级24例.采用椎弓根螺钉跨伤椎固定27例,经伤椎固定29例,两组患者均选择性进行单节段植骨融合.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和最后随访时的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恢复及椎管占位情况的变化.随访过程中观察植骨融合和脊髓神经恢复情况.采用Deni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局部疼痛和工作状态的恢复差异. 结果 所有患者获随访12 ~48个月,平均25.8个月.跨伤椎固定组1例于术后1.5个月出现棒松动,其余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现象.在术后Cobb角矫正、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椎管占位率恢复及最后随访时椎体前缘高度和椎管占位保持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矫正度均存在丢失现象,跨伤椎固定组最后随访时的Cobb角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伤椎固定组最后随访时的Cobb角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Cobb角矫正度丢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跨伤椎固定组植骨融合21例(78%),经伤椎固定组植骨融合27例(93%)(P<0.05).在局部疼痛评分上,经伤椎固定组优于跨伤椎固定组(P<0.05),而在工作状态的恢复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跨伤椎固定,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能够获得较高的植骨融合率,同时能更好地维持脊柱矫正度,是胸腰椎骨折后路治疗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胸椎 腰椎 骨折固定术 椎弓螺钉
原文传递
胸腰椎骨折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疗效评定 被引量:53
18
作者 肖宇龙 霍洪军 杨学军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1287-1288,共2页
目的探讨轴形内固定(AF)椎弓根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96~2000年采用AF系统治疗的60例胸腰椎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总结。随访3~6年,平均4年。结果神经功能恢复按ASIA分为A、B、C、D、E5级,其中恢复两个级差的27例,恢复一个级... 目的探讨轴形内固定(AF)椎弓根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96~2000年采用AF系统治疗的60例胸腰椎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总结。随访3~6年,平均4年。结果神经功能恢复按ASIA分为A、B、C、D、E5级,其中恢复两个级差的27例,恢复一个级差的33例;与正常相比伤椎高度平均矫正95.1%,远期矫正丢失率为19.7%,伤椎固定节段上下椎间隙部分变窄,上间隙较重。结论后路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对于神经功能、伤椎高度的恢复疗效肯定,但存在内固定断裂,矫形丢失等问题,未充分植骨及内固定未及时取出是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骨折 椎弓螺钉
原文传递
经后路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置钉研究 被引量:47
19
作者 马向阳 钟世镇 +4 位作者 刘景发 尹庆水 徐达传 丁自海 李忠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92-395,共4页
目的 探讨经后路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可行性。 方法 利用 2 0具颈椎尸体标本 ,模拟经后路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在寰椎后弓后缘表面 ,经枢椎下关节突中心点纵垂线与寰椎后弓上缘下方 3mm水平线的交点作为进钉点 ,按内斜 10度、上斜 ... 目的 探讨经后路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可行性。 方法 利用 2 0具颈椎尸体标本 ,模拟经后路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在寰椎后弓后缘表面 ,经枢椎下关节突中心点纵垂线与寰椎后弓上缘下方 3mm水平线的交点作为进钉点 ,按内斜 10度、上斜 5度钻孔 ,经寰椎椎弓根置入直径 3.5 mm的皮质骨螺钉。测量进钉点与寰椎椎弓根中线平面的距离、螺钉最大进钉深度、螺钉内斜角度和螺钉上斜角度等解剖指标 ,观察螺钉是否突破椎弓根和侧块骨皮质 ,以及椎动脉、硬膜、脊髓是否损伤等。 结果 共放置 4 0枚寰椎椎弓根螺钉 ,测得进钉点与寰椎椎弓根中线的平均距离为( 2 .2 0± 0 .4 2 ) mm,螺钉最大进钉深度平均 ( 30 .5 1± 1.5 9) mm,螺钉内斜角度平均 ( 9.70± 0 .6 7)度 ,上斜角 ( 4 .6 0±0 .5 9)度。其中 1枚螺钉因上斜角度过大穿破椎弓根上缘 ,8枚因后弓高度过小而突破椎弓根下缘 ,5枚进钉过深突破寰椎侧块前缘皮质 ,但均未对脊髓和椎动脉造成损伤。 结论 经后路行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是安全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椎弓螺钉 后路 后弓 固定 椎动脉 侧块 皮质 脊髓 枢椎
下载PDF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置钉选择 被引量:51
20
作者 邹伟 肖杰 +5 位作者 龙浩 张洋 吴陈 杜玉辉 冯明星 周昌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6-361,共6页
背景:单向椎弓根螺钉虽然在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中有不利于安装的弱势,但其具有比万向椎弓根螺钉更佳的力学传导特性和稳定性,实践中如何选择和使用这2种螺钉,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提高疗效,已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目的:比较单向与万... 背景:单向椎弓根螺钉虽然在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中有不利于安装的弱势,但其具有比万向椎弓根螺钉更佳的力学传导特性和稳定性,实践中如何选择和使用这2种螺钉,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提高疗效,已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目的:比较单向与万向椎弓根螺钉不同置钉选择下,经皮椎弓根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无神经损伤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25例采用单向钉复位骨折固定(单向钉组),21例采用万向钉复位骨折固定(万向钉组)。比较内固定前后2组椎体前、后缘高度、伤椎后凸角、矫正率、丢失率等影像学指标,评价经皮单向钉和万向钉复位固定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1)2组在内固定时间、出血量、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等围术期资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2组内固定后伤椎前、后缘高度百分比、伤椎后凸角度与内固定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内固定后单向螺钉组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伤椎后凸角度、矫正度优于万向螺钉组(P<0.05),末次随访时丢失率优于万向螺钉组(P<0.05),但内固定后伤椎后缘高度百分比差异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4)结果说明,与万向钉复位固定比较,应用单向钉椎弓根螺钉经皮微创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更具有满意的骨折撑开复位疗效,后期矫形丢失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胸腰椎 脊柱骨折 经皮 微创性 骨折复位 椎弓螺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