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后路脊柱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体会 被引量:11
1
作者 罗亚平 《实用骨科杂志》 2001年第5期346-347,共2页
目的 :总结应用 L uque棒、Harrington撑开棒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急性胸腰椎骨折的经验。方法 :对 35例急性胸腰椎骨折分别采用 L uque棒、Harrington撑开棒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35例经 1年以上随访 ,按Frankel分级 ,改善 ... 目的 :总结应用 L uque棒、Harrington撑开棒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急性胸腰椎骨折的经验。方法 :对 35例急性胸腰椎骨折分别采用 L uque棒、Harrington撑开棒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35例经 1年以上随访 ,按Frankel分级 ,改善 2级 11例 ,改善 1级 15例 ,无恢复 9例。结论 :任何一种内固定器都有一定的优、缺点 ,应根据骨折类型合理选择 ,以达到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器 LUQUE棒 Harrington撑开棒 椎弓 内固定术
下载PDF
注入骨水泥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成熟技术中的常见问题 被引量:7
2
作者 韩卫东 黄爱军 陈丽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6期4912-4918,共7页
背景:注入骨水泥是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常用的固定方法之一。目的:评估注入骨水泥内固定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以及固定效果。方法:选取骨质疏松胸腰椎标本,测定骨密度以及最大压力载荷、位移、刚度等力学性能指标,建立... 背景:注入骨水泥是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常用的固定方法之一。目的:评估注入骨水泥内固定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以及固定效果。方法:选取骨质疏松胸腰椎标本,测定骨密度以及最大压力载荷、位移、刚度等力学性能指标,建立骨折模型,注入骨水泥固定后,再次测定最大压力载荷、位移、刚度指标,比较注入骨水泥固定前后生物性能的变化,同时与椎弓根螺钉固定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生物学性能进行比较。对注入骨水泥固定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通过评估患者缓解疼痛程度、胸腰椎体高度恢复程度以及骨水泥注入量和骨水泥外渗等情况,明确注入骨水泥固定治疗的效果。结果与结论:生物力学实验测定注入骨水泥固定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的最大载荷为2285N,比骨折前承受的最大载荷1954N强度增加了近16.9%,注入骨水泥固定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的刚度为427N,比骨折前刚度349N增加了近22.1%,显示出良好的生物性能。对应用注入骨水泥固定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以及应用闭合复位注入骨水泥固定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发现2种方法均可以使患者的疼痛得到明显的缓解,而闭合复位注入骨水泥固定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时骨水泥注入量、局部后凸角以及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均更好,表明闭合复位辅助下注入骨水泥固定是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与关节学术探讨 骨水泥 胸腰椎 骨质疏松 骨折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椎弓 神经 疼痛
下载PDF
经伤椎单侧置钉内固定术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单椎体骨折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安树康 孙进 +2 位作者 谭伟 黄学良 武明鑫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599-601,共3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单侧置钉内固定术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单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的104例胸腰段单椎体骨折病人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经伤椎组和跨伤椎组。比较2组围术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卧床时间、住院时间... 目的探讨经伤椎单侧置钉内固定术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单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的104例胸腰段单椎体骨折病人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经伤椎组和跨伤椎组。比较2组围术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卧床时间、住院时间)、评估术前、术后7 d、术后12mo时疼痛情况。结果(1)经伤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高于跨伤椎组(P<0.05),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低于跨伤椎组(P<0.05);(2)术后7 d、术后12mo时,2组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P<0.05);2组术前、术后12mo时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伤椎组术后7d时VAS、ODI评分低于跨伤椎组(P<0.05);(3)2组Cobb角均先降低再升高(P<0.05),2组椎管占位比均降低(P<0.05),2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均先升高再降低(P<0.05);术后7 d、术后12mo时,经伤椎组Cobb角、椎管占位比均低于跨伤椎组(P<0.05),伤椎前缘高度比均高于跨伤椎组(P<0.05);(4)术后7 d、术后12mo时,2组ODI评分均呈下降趋势(P<0.05);2组术前、术后12mo时OD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和跨伤椎内固定术均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有效方法,但经伤椎内固定有利于改善病人术后恢复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单椎体骨折 内固定术 经伤椎单侧置钉 跨伤椎椎弓
下载PDF
脊柱骨折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率的影像学评估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红蕊 羊冬梅 +1 位作者 李宁宁 吴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3736-3740,共5页
背景:在脊柱骨折椎弓根螺钉置入中采用X射线及CT均能提高置钉准确率,且X射线成本较低,可重复好,能减少射线损伤,但是该结论尚未得到证实。目的:探讨X射线在脊柱骨折椎弓根螺钉置入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像学评估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 背景:在脊柱骨折椎弓根螺钉置入中采用X射线及CT均能提高置钉准确率,且X射线成本较低,可重复好,能减少射线损伤,但是该结论尚未得到证实。目的:探讨X射线在脊柱骨折椎弓根螺钉置入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像学评估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6年12月医院收治脊柱骨折患者20例(骨折部位T1-8),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手术治疗,分别在椎弓根中部、椎体后缘及椎体前缘皮质下沿着椎弓根轴线进针,利用C臂X射线记录其位置及对应关系变化规律,患者在X射线引导下置入100枚椎弓根螺钉,置入螺钉后利用CT完成椎弓根螺钉位置、深度的评估,分析X射线在脊柱骨折椎弓根螺钉置入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与结论:C臂X射线下置入的实际钉道T1,T2,T3,T4,T5,T6,T7,T8钉道长度与虚拟钉道长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X射线置钉时同样能提高置钉的准确性。共置入100枚螺钉,94枚螺钉优,螺钉完全置入椎体内,方向、深度等符合要求;6枚螺钉良,螺钉基本在椎弓根内,螺钉的深度、方向基本符合要求,部分螺钉轻微穿破,但骨皮质较少;0枚差;100枚脊柱骨折椎弓根螺钉中标本并未出现穿破,穿破率为0%。结果证实,利用C臂X射线透析分步引导脊柱骨折椎弓根螺钉置入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檀入物 人工假体 脊柱骨折 椎弓 X键线 影像学 评估方法 变化规律 脊柱架标本 CT扫描
下载PDF
後路減壓植骨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退變性腰椎疾病的臨床療效
5
作者 符丹 陳子傑 +4 位作者 李衛平 劉通方 劉力 曾媛芳 張宇 《镜湖医学》 2015年第2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討後路全椎板切除、橫突間植骨、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退變性腰椎疾病的臨床療效。方法回顧分析2005年5月~2015年3月收治34例行後路減壓植骨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退變性腰椎疾病患者,男20例,女14例;年齡:58~75歲,平均:65歲。結果... 目的探討後路全椎板切除、橫突間植骨、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退變性腰椎疾病的臨床療效。方法回顧分析2005年5月~2015年3月收治34例行後路減壓植骨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退變性腰椎疾病患者,男20例,女14例;年齡:58~75歲,平均:65歲。結果本組34例患者均術後12天拆綫,術後切口除1例感染均一期癒合;1例術中神經根損傷;3例硬脊膜損傷;術後隨訪3~60月,平均30月。按照M a c N a b評分標準,18例優,11例良,5例可,優良率85%。結論退變性腰椎疾病採用後路減壓植骨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既能保證對病變部位徹底減壓,同時維持脊柱穩定性取得了較好臨床治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減壓 椎弓釘內固定 退變性腰椎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