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75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地表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关系──基于NOAA时间序列数据分析 被引量:670
1
作者 孙红雨 王长耀 +2 位作者 牛铮 布和敖斯尔 李兵 《遥感学报》 EI CSCD 1998年第3期204-210,T001,共8页
本文利用1985-1990年连续69个月的NOAA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中国植被覆盖变化的空间,以及时间序列分析,并且结合同期的月平均气温、降水数据,进行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该文证实了在中国植被覆盖随时间的... 本文利用1985-1990年连续69个月的NOAA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中国植被覆盖变化的空间,以及时间序列分析,并且结合同期的月平均气温、降水数据,进行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该文证实了在中国植被覆盖随时间的推移规律,空间分布规律,以及植被覆盖变化与气温、降水的定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覆盖变化 时间序列分析 相关分析 气候因子
全文增补中
中国植被和土壤碳贮量 被引量:372
2
作者 李克让 王绍强 曹明奎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2-80,共9页
应用0.5°经纬网格分辨率的气候、土壤和植被数据驱动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估算了当前中国植被和土壤的碳贮量.结果表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被和土壤总碳贮量分别为13.33和82.65 Gt,分别为全球植被和土壤碳贮量的3%和4%,平均植被和... 应用0.5°经纬网格分辨率的气候、土壤和植被数据驱动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估算了当前中国植被和土壤的碳贮量.结果表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被和土壤总碳贮量分别为13.33和82.65 Gt,分别为全球植被和土壤碳贮量的3%和4%,平均植被和土壤碳密度分别为1.47和9.17 kg/m2.它们受气候、植被和土壤类型等影响,区域差异明显,其总趋势是暖湿的东南区大于西北干旱区.最高植被碳密度出现在温暖的东南和西南地区,而最高土壤碳密度出现在寒冷的东北地区和青藏高原东南缘.这些空间类型决定于由气候状况所控制的植物生产力和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表明植被和土壤碳密度由不同的气候因素所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植被 土壤 碳贮量 生物地球化学模型 碳密度 陆地生态系统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中国草地植被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384
3
作者 朴世龙 方精云 +1 位作者 贺金生 肖玉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1-498,共8页
草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分布最广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 ,它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中国草地资源清查资料 ,并结合同期的遥感影像 ,建立了基于最新修正的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的我国草地植被生物量估测模型 ,并利用... 草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分布最广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 ,它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中国草地资源清查资料 ,并结合同期的遥感影像 ,建立了基于最新修正的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的我国草地植被生物量估测模型 ,并利用该模型研究了我国草地植被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草地植被地上生物量与当年最大NDVI值具有很好的相关关系 ,两者可以用幂函数很好地拟合 (R2 =0 .71,p<0 .0 0 1)。我国草地植被总地上生物量为 14 6 .16TgC(1Tg =10 12 g) ,主要集中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 ;总地下生物量为 898.6 0TgC ,是地上生物量的 6 .15倍 ;而总生物量是 10 4 4 .76TgC ,占世界草地植被的 2 .1%~ 3.7% ,其平均密度约等于315 .2 4gC·m-2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草地植被单位面积地上生物量水平分布趋势为 :东南地区高 ,西北地区低 ,与水热条件的分布趋势一致 ;从垂直分布看 ,在海拔 135 0m和 375 0m处分别出现了波谷和波峰 ,与我国特有的三级阶梯地势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 ,我国草地植被生物量为森林的 1/4左右 ,显著大于世界平均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中国 植被 生物量 空间分布 碳储量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348
4
作者 周广胜 张新时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19,共9页
本文根据巳建立的植物生理生态学特点与水热平衡关系的植物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对中国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现状及全球变化后的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在全球气候变化... 本文根据巳建立的植物生理生态学特点与水热平衡关系的植物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对中国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现状及全球变化后的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在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的变化图景,为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及监测和预测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变化及应采取的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净第一性生产力 全球气候变化
下载PDF
利用CASA模型估算我国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 被引量:353
5
作者 朴世龙 方精云 郭庆华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03-608,T001,共7页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卫星遥感应用技术 ,利用 CASA模型估算了我国 1997年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及其分布。结果表明 :1997年我国植被净第一性生产量为 1.95 Pg C,约是世界陆地植被年净第一性生产力的 4.0 % ;我国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主要...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卫星遥感应用技术 ,利用 CASA模型估算了我国 1997年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及其分布。结果表明 :1997年我国植被净第一性生产量为 1.95 Pg C,约是世界陆地植被年净第一性生产力的 4.0 % ;我国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主要分布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逐渐减小 ;其中海南岛南部、云南西南部、青藏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地区植被年净第一性生产力最大 ,达 90 0 g C· m- 2· a- 1以上 ,而西部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植被年净第一性生产力最小 ,不足 10 g C· m- 2· a-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A模型 光合有效辐射 光能转化率 净第一性生产力 NDVI 植被 估算
下载PDF
中国陆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及季节变化研究 被引量:244
6
作者 孙睿 朱启疆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6-45,共10页
利用植被指数与植被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比例之间的线性关系, 由1992 年4 月~1993年3 月12 个月的1 km AVHRR NDVI资料及同期地面气象资料确定地表植被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 然后由光能利用率得到植被净第一... 利用植被指数与植被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比例之间的线性关系, 由1992 年4 月~1993年3 月12 个月的1 km AVHRR NDVI资料及同期地面气象资料确定地表植被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 然后由光能利用率得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为了更准确计算NPP, 本文还考虑了温度及土壤水分条件对光能利用率的影响,最后得到我国陆地植被年NPP分布图,并对中国陆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分布情况的季节变化及不同植被类型的NPP季节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NPP的分布主要受水分条件的影响, 呈从东南到西北递减的趋势, 全国年总净第一性生产力约为2.645×109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植被 生产力 季节变化
下载PDF
基于可见光波段无人机遥感的植被信息提取 被引量:288
7
作者 汪小钦 王苗苗 +1 位作者 王绍强 吴云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2-159,159+158,共8页
无人机遥感具有使用成本低、操作简单、获取影像速度快、地面分辨率高等传统遥感无法比拟的优势。该文通过分析仅含红光、绿光和蓝光3个可见光波段的无人机影像中植被与非植被的光谱特性,同时结合健康绿色植被的光谱特征,借鉴归一化植... 无人机遥感具有使用成本低、操作简单、获取影像速度快、地面分辨率高等传统遥感无法比拟的优势。该文通过分析仅含红光、绿光和蓝光3个可见光波段的无人机影像中植被与非植被的光谱特性,同时结合健康绿色植被的光谱特征,借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构造原理及形式,提出了一种综合利用红、绿、蓝3个可见光波段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可见光波段差异植被指数VDVI(visible-ban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与其他基于可见光波段的植被指数,如过绿指数EXG(excess green)、归一化绿红差值指数NGRDI(normalized green-red difference index)、归一化绿蓝差值指数NGBDI(normalized green-blue difference index)和红绿比值指数RGRI(red-green ratio index)以及仅用绿光波段的提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VDVI植被提取精度高于其他可见光波段植被指数,且阈值在0附近,较易确定。为了验证VDVI的适用性与可靠性,选取与试验影像同一时期拍摄但不同区域的另一影像使用同样的方法提取植被信息。结果表明:VDVI对于仅含可见光波段无人机遥感影像的健康绿色植被信息具有较好的提取效果,提取精度可达90%以上,适用于仅含可见光波段无人机遥感影像的健康绿色植被信息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植被 提取 可见光波段 可见光波段差异植被指数VDVI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位对植被的影响 被引量:255
8
作者 陈亚宁 李卫红 +3 位作者 徐海量 刘加珍 张宏峰 陈亚鹏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42-549,共8页
对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河道2000~2002年9个地下水监测断面和18个植被样地的实地监测资料分析表明,地下水埋深对天然植被的组成、分布及长势有直接关系.地下水位的不断下降和土壤含水率大大丧失是引起塔里木河下游植被退化的主导因子.塔里... 对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河道2000~2002年9个地下水监测断面和18个植被样地的实地监测资料分析表明,地下水埋深对天然植被的组成、分布及长势有直接关系.地下水位的不断下降和土壤含水率大大丧失是引起塔里木河下游植被退化的主导因子.塔里木河下游的四次输水对其下游地下水位抬升起到了积极作用,河道附近地下水位呈逐级抬升过程,横向影响范围达1000 m左右,纵向上,表现为上段地下水抬升幅度较大(达84%),下段抬升幅度较小(6%).随着地下水位的抬升,天然植被的响应范围由第一次输水后的200~250 m,扩展到第四次输水的8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 植被 塔里木河 水位抬升
下载PDF
不同植被下中国土壤有机碳的储量与影响因子 被引量:237
9
作者 解宪丽 孙波 +1 位作者 周慧珍 李忠佩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87-699,共13页
基于第二次土壤普查和新疆土壤调查等 2 4 4 0个典型土壤剖面数据和 1∶4 0 0万中国植被图 ,对中国不同植被类型下的 1 0 0cm和 2 0cm厚度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进行估算 ,绘制了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地理分布图 ,并且对土壤有机碳储量与生... 基于第二次土壤普查和新疆土壤调查等 2 4 4 0个典型土壤剖面数据和 1∶4 0 0万中国植被图 ,对中国不同植被类型下的 1 0 0cm和 2 0cm厚度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进行估算 ,绘制了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地理分布图 ,并且对土壤有机碳储量与生境条件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存在显著差异 ,草甸和森林最高 ,灌木和农田次之 ,再其次是草原 ,最低的是荒漠 ;基于植被分类计算的我国 1 0 0cm和 2 0cm厚度土壤有机碳总储量分别为 6 9.38Gt和 2 3.81Gt。 1 0 0cm深度土壤碳储量在森林、农田、灌丛、草甸、草原、荒漠植被下分别为 1 7.39Gt、1 4 .6 9Gt、1 3.6 2Gt、1 2 .2 2Gt、7.4 6Gt、3.93Gt;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 ,具有明显地域性 ,青藏高原东南地区、阿尔泰山和天山山地等高寒草甸、灌丛草甸区是土壤有机碳储量最高的地区 ,其次是东北地区北部的针叶林、草甸区和我国南方的亚热带阔叶林区 ,土壤有机碳储量最低的地区是西北地区和藏北高原的荒漠、草原干旱区 ;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环境变量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是不同的 ,在温带草原年平均温度是土壤有机碳储量主要控制因素 ,而对于针叶林海拔是导致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异的主导因子 ;随着研究尺度的细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中国 土壤 有机碳 储量 影响因子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植被年际变化及其与气候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18
10
作者 马明国 王建 王雪梅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1-431,共11页
植被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点,对植被的动态监测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气候变化的趋势,因此监测植被动态变化以及分析这种变化与气候的关系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遥感卫星获得长时间系列逐日观测数据,许多... 植被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点,对植被的动态监测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气候变化的趋势,因此监测植被动态变化以及分析这种变化与气候的关系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遥感卫星获得长时间系列逐日观测数据,许多国际组织和机构制定了全球卫星数据接收、处理和生成数据集计划,所产生的标准数据集则极大地促进了该项研究。大量研究在全球尺度、洲际尺度(北美洲和欧亚大陆)以及区域尺度上广泛开展。在阅读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常用于植被监测的卫星传感器和主要数据集,汇总了植被年际变化及其与气候关系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近20年来全球植被活动明显增强,表现为北半球普遍存在增加的趋势,南半球干旱半干旱区出现降低的植被光合作用,但这些变化因空间位置不同和研究尺度不一样体现出不同的动态变化特征。气温和降水是影响植被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年际变化 气候驱动因子 遥感
下载PDF
研究全球变化的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被引量:196
11
作者 张新时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57-169,T004,共14页
本文应用Holdridge的生命地带分类系统进行我国的植被-气候分类。计算结果所划分的生命地带与我国的植被分区有较好的对应性。该系统与计算净第一性生产力(NPP)的chikugo模型结合尚可推算各地带的潜在净第一性生产力。文中对CO_2倍增条... 本文应用Holdridge的生命地带分类系统进行我国的植被-气候分类。计算结果所划分的生命地带与我国的植被分区有较好的对应性。该系统与计算净第一性生产力(NPP)的chikugo模型结合尚可推算各地带的潜在净第一性生产力。文中对CO_2倍增条件下的我国植被演变趋势和生产力变化做了预测,并采用GIS做了图形分析和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化 植被 气候 分类
下载PDF
湖北铜绿山古铜矿冶炼渣植被与优势植物的重金属含量研究 被引量:164
12
作者 束文圣 杨开颜 +2 位作者 张志权 杨兵 蓝崇钰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12,共6页
对已废弃 3 0 0 0余年的湖北铜绿山古冶炼渣堆进行了植被和土壤调查 .化学分析表明 ,冶炼渣的含Cu量极高 ,总量和有效态的Cu质量分数w(Cu)分别为 7789和 5 38mgkg-1.Cu的毒性是影响铜绿山植物自然定居的限制因子 .铜绿山现已形成了以草... 对已废弃 3 0 0 0余年的湖北铜绿山古冶炼渣堆进行了植被和土壤调查 .化学分析表明 ,冶炼渣的含Cu量极高 ,总量和有效态的Cu质量分数w(Cu)分别为 7789和 5 38mgkg-1.Cu的毒性是影响铜绿山植物自然定居的限制因子 .铜绿山现已形成了以草本植物为主体的良好植被 ,本次调查共记录有高等植物 2 8种 ,隶属 2 5属 15科 .优势种包括海洲香薷、蝇子草、鸭跖草、头花蓼、滨蒿、白茅和狗尾草等 7种植物 .植物分布与土壤中Cu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鸭跖草分布区土壤中的Cu含量最高 ,白茅分布区土壤中的Cu含量最低 ,而其它 5种植物的分布区含Cu范围较广 ,平均在70 0 0mgkg-1左右 .除白茅、狗尾草和滨蒿外 ,其它 4种优势植物都有一定的Cu指示作用 ,尤其以这些植物的单优群落或者是它们的集合具有更高的指示价值 .本文首次报道鸭跖草是Cu的超富集植物 ,Cu2 +在地上部分 (DW )和根部(DW)的质量分数 (w)分别为 10 34和 12 2 4mgkg-1.而早期报道Cu超富集植物的海洲香薷则证明不是Cu超富集植物 .综合植物分布区土壤中的Cu含量和植物体的Cu含量 ,认为铜绿山海洲香薷、鸭跖草、蝇子草、头花蓼、滨蒿种群都是Cu耐性植物 ,可用于富Cu土壤如矿业废弃地的植被重建 ,而超富集植物鸭跖草可用于Cu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表 4参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冶炼渣 植被 重金属 超富集植物 鸭跖草 植物修复 优势植物
下载PDF
我国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52
13
作者 韦红波 李锐 杨勤科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89-496,共8页
我国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 3个主要方面 :1)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的对比研究 :通过实地对比观测植被覆盖地与对照地 (裸地、农耕地等 )的径流量、土壤侵蚀量等 ,研究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研究表明 ,天然植被具有强大的水土... 我国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 3个主要方面 :1)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的对比研究 :通过实地对比观测植被覆盖地与对照地 (裸地、农耕地等 )的径流量、土壤侵蚀量等 ,研究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研究表明 ,天然植被具有强大的水土保持功能 ,并呈现出林 >灌 >草的规律 ;人工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的发挥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呈现出较复杂的情况。 2 )植被保持水土的机理研究 :雨滴击溅和径流冲刷是水土流失的动力 ,通过分析植被削减降雨和径流动能的过程 ,来揭示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 ,植被外在的水土保持功能是其内部各个垂直层次截留降雨、拦蓄径流从而削减降雨侵蚀动能和径流冲刷作用的综合体现。植被的各个垂直层次对其水土保持功能的发挥都各有重要的作用。 3)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的评价研究 :建立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的评价指标 ,分析评价指标与径流量、土壤侵蚀量的定量关系 ,达到评价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的目的。长期以来 ,我国植被水土保持功能评价研究主要以单一指标———植被覆盖度 (森林为森林覆盖率 )为主。随着植被水土保持机理研究的深入 ,近来许多学者提出了多个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单一的植被覆盖度指标不能完全反映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的差异 ,而综合性的评价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水土保持功能 研究进展 中国
下载PDF
植被与水土流失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75
14
作者 徐宪立 马克明 +3 位作者 傅伯杰 刘宪春 黄勇 祁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137-3143,共7页
水土流失是世界性的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控制水土流失成为迫切需要,有许多水土流失控制措施,而生物措施尤其植被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焦点。根据前人的研究,从斑块、坡面和流域/区域尺度总结了植被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水土流失是世界性的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控制水土流失成为迫切需要,有许多水土流失控制措施,而生物措施尤其植被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焦点。根据前人的研究,从斑块、坡面和流域/区域尺度总结了植被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斑块尺度植被对降雨和径流侵蚀能量具有很大的减弱或消除作用,可以改变植株底部的土壤性质,改善其结构,进而降低土壤可蚀性,增加入渗能力,从而减轻土壤侵蚀程度。不同植被类型、植被的不同层次结构,不同植被的形态结构具有不同的土壤侵蚀控制作用。坡面尺度主要从坡位、坡度、坡向对植被生长和分布格局的影响、对水土流失过程和格局的影响以及裸地-植被镶嵌格局、植被的条带格局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和反映水土流失过程的景观格局指数的构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更多是从植被恢复及其水土流失效应方面进行了探讨,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格局设计提供了极其有用的信息。流域/区域尺度植被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更大程度上受到气候、地貌特征的影响,因此研究多从一定气候条件控制的土地覆盖(植被覆盖)及其格局的水土流失效应方面进行的。由于大尺度监测非常困难,研究多从遥感监测、GIS集成和模型模拟方面开展,是流域、区域等大尺度生态安全格局设计的有力支持。前人的研究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提供了大量参考信息,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概括和归纳,希望能够对植被和水土流失关系的研究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水土流失 尺度
下载PDF
AVHRR NDVI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59
15
作者 李本纲 陶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98-902,共5页
对中国 1 60个气象站 1 0 a的连续 AVHRR NDVI数据、气象观测数据进行相关分析 ,并结合植被覆盖类型资料深入探讨了 AVHRR NDVI/气温和 AVHRR NDVI/降水相关系数的地区差异及其随植被类型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对中国的大部分地区 ,... 对中国 1 60个气象站 1 0 a的连续 AVHRR NDVI数据、气象观测数据进行相关分析 ,并结合植被覆盖类型资料深入探讨了 AVHRR NDVI/气温和 AVHRR NDVI/降水相关系数的地区差异及其随植被类型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对中国的大部分地区 ,气温对植被的影响超过降水。就自然植被而言 ,其对降水的敏感性趋势为草本植被大于灌木植被 ,灌木植被大于乔木植被。就农作物而言 ,降水影响取决于耕作制度、作物种类、降水季节分配、灌溉方式等因素。在华中、新疆等灌溉农业区 ,降水对植被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弱 ;而在东北、华北、四川盆地等地区 ,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起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气候因子 相关性 植被
下载PDF
植被对风沙土风蚀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61
16
作者 董治宝 陈渭南 +3 位作者 董光荣 陈广庭 李振山 杨佐涛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37-443,共7页
以植物模型、风沙土为实验材料,以风洞模拟实验为研究手段得出初步结论:地表粗糙度为植被特征参数的函数,随植被盖度的增加呈幂函数增加;随植被作用区面积的增大呈线性增加;与行状植物的排列方向和主风向夹角的平方根成正比。在盖... 以植物模型、风沙土为实验材料,以风洞模拟实验为研究手段得出初步结论:地表粗糙度为植被特征参数的函数,随植被盖度的增加呈幂函数增加;随植被作用区面积的增大呈线性增加;与行状植物的排列方向和主风向夹角的平方根成正比。在盖度相同的条件下,均匀分布较丛状分布可产生较大的粗糙度。风蚀率随植被盖度的减少呈指数增加。植被盖度对风沙土风蚀作用的影响可划分为3种程度类型:大于60%为轻度风蚀和无风蚀;60%—20%为中度风蚀;小于20%为强烈风蚀。此外,在植被盖度变化过程中,气流特征,地表粗糙度及风蚀性质之间存在着较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蚀 土壤 风沙土 植被
下载PDF
森林土壤种子库与天然更新 被引量:145
17
作者 杨跃军 孙向阳 王保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304-308,共5页
论述了森林土壤种子库的特点 :(1)森林土壤种子库密度小于耕作土壤和草地 ,并且受森林类型和年龄的影响 ,变化幅度很大 ;(2 )森林土壤种子库的种类组成在森林的不同演替阶段 ,受其地上植被影响的程度不同 ;(3)森林土壤种子库的动态变化... 论述了森林土壤种子库的特点 :(1)森林土壤种子库密度小于耕作土壤和草地 ,并且受森林类型和年龄的影响 ,变化幅度很大 ;(2 )森林土壤种子库的种类组成在森林的不同演替阶段 ,受其地上植被影响的程度不同 ;(3)森林土壤种子库的动态变化是周期性因数和随机性因数的结合 .并从土壤种子库的时间动态和空间分布角度 ,分析了土壤种子库对天然更新的影响 .森林土壤种子库是天然更新的物质基础 ,种子库的结构和功能影响天然更新的能力和方向 ,因此能影响土壤种子库格局变化的各种因子或措施 ,均能显著地促进或妨碍森林的天然更新 .根据森林土壤种子库的时空格局特点及影响更新的障碍因子 ,可以采用人工的辅助措施促进更新 .同时 ,对于森林土壤种子库的研究应着眼于应用干扰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以退化生态系统的重建和群落交错区的演替为主要内容 ,研究方法应以长期定位观测为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种子库 天然更新 时空格局 植被
下载PDF
过去21a中国西北植被覆盖动态监测与模拟 被引量:144
18
作者 马明国 董立新 王雪梅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2-236,共5页
利用 1981至 2 0 0 1年 8kmAVHRR数据 ,采用均值法、差值法和一元线性回归模拟法 ,分析西北植被年内变化、年际变化特征 ,并模拟近 2 1aNDVI最大化值的变化趋势线和NDVI增长幅度 .统计结果表明 ,中国西北植被覆盖在 7~ 8月达到年内最丰... 利用 1981至 2 0 0 1年 8kmAVHRR数据 ,采用均值法、差值法和一元线性回归模拟法 ,分析西北植被年内变化、年际变化特征 ,并模拟近 2 1aNDVI最大化值的变化趋势线和NDVI增长幅度 .统计结果表明 ,中国西北植被覆盖在 7~ 8月达到年内最丰盛 ;近 2 1a来植被覆盖存在普遍退化的趋势 ,且后 10a变化幅度大于前 10a变化幅度 ;在局部区域有植被改善的趋势 ,改善幅度小于退化幅度 .模拟结果表明 ,植被改善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新疆西部和北部地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值法 差值法 植被 年际变化 新疆 西北地区 季节变化
下载PDF
中国北方沙漠化土地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151
19
作者 王涛 吴薇 +3 位作者 薛娴 张伟民 韩致文 孙庆伟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0-235,共6页
对2000年中国北方256×104km2区域内沙漠化土地的遥感监测结果表明: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现已达到38.57×104km2,其中轻度和潜在沙漠化土地13.93×104km2,占沙漠化土地面积的36.1%;中度沙漠化土地9.977×104km2,占25.9%;重... 对2000年中国北方256×104km2区域内沙漠化土地的遥感监测结果表明: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现已达到38.57×104km2,其中轻度和潜在沙漠化土地13.93×104km2,占沙漠化土地面积的36.1%;中度沙漠化土地9.977×104km2,占25.9%;重度沙漠化土地7.909×104km2,占20.5%;严重沙漠化土地面积6.756×104km2,占17.5%。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后期的沙漠化土地发展状况相比,目前我国沙漠化土地演变趋势具以下特征:(1)沙漠化土地仍在蔓延,面积已由1987年的33.895×104km2增加到了2000年的38.569×104km2,13a中净增4.674×104km2;(2)沙漠化土地继续呈加速发展的趋势,年平均发展速率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的1560km2、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后期的2100km2发展到90年代的3600km2;(3)部分旱农区以及农牧交错地区沙漠化土地出现明显逆转,但荒漠草原地区沙漠化土地面积继续扩大,并且程度有所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 沙漠化土地 遥感监测 植被 影像处理技术
下载PDF
旅游开发对丹霞山植被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7
20
作者 李贞 保继刚 覃朝锋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54-561,共8页
本文从植被生态环境质量和景色质量管理的角度,以群落景观重要值、旅游影响系数、敏感水平等定量分析为依据,初步研究了旅游开发对丹霞山植被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几点植被管理对策。
关键词 丹霞山 景观重要值 旅游影响 植被 旅游开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