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白山西侧哈泥沼泽表面湿度的多指标记录及其可能的驱动因素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红艳 李鸿凯 +2 位作者 韩毅 卜兆君 王升忠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34-442,共9页
本文采用半定量化的植物大化石技术、腐殖化度分析和烧失量方法,重建长白山地哈泥沼泽表层50cm湿度变化过程,探讨控制沼泽表面湿度变化的主导因素,并试图揭示该地过去175年的气候变化,考察植物大化石在大陆性气候下的敏感性。根据^(210... 本文采用半定量化的植物大化石技术、腐殖化度分析和烧失量方法,重建长白山地哈泥沼泽表层50cm湿度变化过程,探讨控制沼泽表面湿度变化的主导因素,并试图揭示该地过去175年的气候变化,考察植物大化石在大陆性气候下的敏感性。根据^(210)Pb技术和AMS^(14)C定年法确定剖面年代。结果表明,哈泥沼泽表层50cm以泥炭藓泥炭为主,植物大化石除趋势分析揭示植被演替是由水位变化造成的,且3种指标揭示的哈泥沼泽表面湿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从0~22cm(约公元1983~2008年)表面湿度明显偏大;22~34cm(约1925~1982年)处于干燥时期;34~50cm(约1834~1924年)沼泽表面湿度较高。通过与最近的靖宇站的气象数据和长春地区的湿润指数对比,发现3种指标重建的表面湿度与降水数据或者湿润指数比较吻合,与温度关系次之,沼泽表面湿度增大发生在夏季降水和年降水均高的年份。由此推测,降水可能是引起沼泽表面湿度变化的主要因素。结论也说明植物大化石和腐殖化度在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对沼泽表面湿度变化仍然反应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代用指标 植物化石 腐殖化度 烧失量 除趋势对应分析 泥炭
原文传递
16 ka BP共和盆地更尕海湖泊生产力演化历史 被引量:12
2
作者 宋磊 强明瑞 +3 位作者 郎丽丽 刘星星 王亲 李明治 《科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763-1774,共12页
选择位于共和盆地中部的更尕海钻孔岩芯为研究对象,利用12个AMS14C年龄建立了湖泊沉积的时间序列.通过对沉积物碳酸盐含量、总有机碳(TOC)含量、总氮(TN)含量、C/N、有机质碳同位素(δ13Corg)以及遗存植物大化石等的系统分析,结合定量估... 选择位于共和盆地中部的更尕海钻孔岩芯为研究对象,利用12个AMS14C年龄建立了湖泊沉积的时间序列.通过对沉积物碳酸盐含量、总有机碳(TOC)含量、总氮(TN)含量、C/N、有机质碳同位素(δ13Corg)以及遗存植物大化石等的系统分析,结合定量估算,重建了16ka来湖泊生产力的变化历史.更尕海植物大化石及碳酸盐结壳以轮藻(Chara spp.)和沉水维管束植物为主,且交替出现,反映了湖泊古生产力的变化.碳酸盐的沉淀与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密切相关,间接指示了湖泊古生产力的变化.此外,定量估算的古生产力与碳酸盐含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重建结果显示,16.7~15.3cal ka BP,湖泊尚未形成,为风沙环境;15.3~11.6cal ka BP,湖泊生产力显著提高;11.6~9.2cal ka BP,受亚洲夏季风增强的影响,急剧升高的湖泊水位抑制了沉水植物的生长,湖泊生产力降低;9.2~7.4cal ka BP时段,早期湖泊古生产力较高,8.6cal ka BP之后有所降低;7.4~2.1cal ka BP,生产力维持在较高的水平;2.1cal ka BP以来,湖泊生产力呈逐渐降低趋势.更尕海湖泊古生产力变化与亚洲夏季风强度影响的湖泊水位变化有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亚洲夏季风的盛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产力 湖泊沉积 植物化石 亚洲夏季风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黑龙江龙江盆地中侏罗统万宝组时代确定新证据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渝金 吴新伟 +3 位作者 张超 郭威 杨雅军 孙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2-196,共15页
黑龙江西部大兴安岭地区侏罗纪地层研究程度不高,以往中侏罗世含煤地层的确定主要借助于与吉林西部万宝组的对比。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大兴安岭地区含煤及油气地层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开展,笔者在大兴安岭地区中段的龙江盆地(黑龙江省龙... 黑龙江西部大兴安岭地区侏罗纪地层研究程度不高,以往中侏罗世含煤地层的确定主要借助于与吉林西部万宝组的对比。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大兴安岭地区含煤及油气地层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开展,笔者在大兴安岭地区中段的龙江盆地(黑龙江省龙江县以西)发现一套新的中侏罗世含煤地层,该地层由砂砾岩和火山碎屑岩夹煤层组成。文中对龙江盆地万宝组火山岩夹层内2件凝灰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分析,获得凝灰岩形成时代,其年龄分别为(165.2±1.7)Ma和(162.1±1.6)Ma;笔者采得的植物大化石为Neocalamites-Coniopteris-Raphaelia组合,时代显示为早—中侏罗世;孢粉化石经初步鉴定,时代倾向于早—中侏罗世;综合同位素年龄及地层古生物研究,笔者认为龙江盆地万宝组的形成时代为中侏罗世晚期。地球化学分析显示:万宝组凝灰岩具有高Si、Al,低Ca、P过铝质钙碱性火山岩特点,富集轻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平缓右倾型,并具有明显负Eu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Cs、Th、U,亏损高场强元素Nb、Ti、Zr,反映火山岩为壳源成因类型。万宝期火山活动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和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演化双重作用有关,而与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演化联系更密切。目前中侏罗统万宝组是油气勘探的重要新层系,本研究不仅为大兴安岭东坡地区中侏罗世含煤地层的划分、对比提供同位素年代学和生物地层学依据,而且为龙江盆地形成演化历史及油气资源勘查提供了基础地质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化石 孢粉化石 U-PB测年 地质意义 中侏罗统 龙江盆地 万宝组
下载PDF
广西扶绥东罗二叠纪长兴期海相层中的植物大化石 被引量:8
4
作者 刘陆军 姚兆奇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5-212,共18页
首次描述埋葬于长兴期海相地层中的一个高地植物群,计14属23种,包括4新种,2相似种和11未定种。概略论述植物群的性质及其埋葬特征和生态意义。以松柏植物和Taeniopteris等为代表的裸子植物在这一植物群中占61%,显示由古生代向中生代过... 首次描述埋葬于长兴期海相地层中的一个高地植物群,计14属23种,包括4新种,2相似种和11未定种。概略论述植物群的性质及其埋葬特征和生态意义。以松柏植物和Taeniopteris等为代表的裸子植物在这一植物群中占61%,显示由古生代向中生代过渡的性质。这一植物群与华北同期的高地植物群在属种组成上很不相同,显示两地在区系性质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化石 高地植物 埋葬特征 植物地理 海相地层 长兴期 广西扶绥
下载PDF
广西植物大化石记录简述
5
作者 付琼耀 刘付永清 邵敏 《南方自然资源》 2023年第3期46-50,共5页
广西地处中国南疆,全区横跨热带和亚热带,受东南和西南季风影响。广西植被类型多样,植物资源丰富,野生维管束植物8 562种,居全国第三位。在植物地理学上,广西属于东亚植物界和古热带植物界范畴,特别是古热带植物界的存在,奠定了广西热... 广西地处中国南疆,全区横跨热带和亚热带,受东南和西南季风影响。广西植被类型多样,植物资源丰富,野生维管束植物8 562种,居全国第三位。在植物地理学上,广西属于东亚植物界和古热带植物界范畴,特别是古热带植物界的存在,奠定了广西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的典型特征。广西植物大化石的历史可追溯到古生代的志留纪—泥盆纪时期,距今约4亿年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地理学 维管束植物 植物 植物化石 热带植物 植物区系 植被类型 西南季风
下载PDF
气候和地热共同影响泥炭地表面湿度变化——以长白山赤池泥炭地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莉 赵红艳 +2 位作者 李鸿凯 卜兆君 王升忠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3-172,共10页
来自北方泥炭地的研究表明,沼泽表面湿度变化时常受控于气候变化。然而火山活动区泥炭地的表面湿度是否受到了火山地质的影响?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明晰。本研究以长白山赤池泥炭地38cm深的沉积物作为对象,通过植物大化石、有壳变形虫和... 来自北方泥炭地的研究表明,沼泽表面湿度变化时常受控于气候变化。然而火山活动区泥炭地的表面湿度是否受到了火山地质的影响?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明晰。本研究以长白山赤池泥炭地38cm深的沉积物作为对象,通过植物大化石、有壳变形虫和腐殖化度多指标分析,重建该泥炭地过去近50年的地表湿度变化。研究表明,3个指标揭示的地表湿度变化趋势总体一致,即38~27cm(1957~1965A.D.)由干向湿转变;27~18cm(1965~1976A.D.)干湿波动;18~0cm(1976~2008A.D.)由湿向干转变。与当地的气象数据对比,发现剖面底部湿度偏低与地热引起的强烈蒸发有关;而剖面上部湿度偏低与降水少、温度高的气候变化模式较吻合。理解泥炭地表面湿度变化对于泥炭记录的古气候、古环境和古生态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植物化石 有壳变形虫 沼泽表面湿度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中国中、新生代植物大化石新属记录(2001—2010)
7
作者 吴向午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140,共20页
记录2001—2010年间根据中国中、新生代植物大化石建立的新属25个(新生代的2个,中生代的23个),记录每一属的特征、模式种、地理分布及地质时代。对模式种的创建者、创建年代、所在文献的页码、图版、产地层位、标本保存状态、分类位置... 记录2001—2010年间根据中国中、新生代植物大化石建立的新属25个(新生代的2个,中生代的23个),记录每一属的特征、模式种、地理分布及地质时代。对模式种的创建者、创建年代、所在文献的页码、图版、产地层位、标本保存状态、分类位置以及模式标本保存单位等作详细记录。另有一属(Tharrisia Zhou,Wu and Zhang)模式种的模式标本虽非产自中国,但该属是根据研究中国发现的材料修订含义笼统老属而从中区分出来的,所以也作了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化石 属名记录 中生代 新生代 中国
原文传递
美国全新世制图合作研究计划简介
8
作者 张德二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91-194,共4页
COHMAP是美国全新世制图研究计划的缩写,其全称是Cooperative Holocene Mapping Project。这是一项由多个研究机构联合进行的综合研究计划,目的在于复原、模拟和了解18,000年以来的全球气候变化。
关键词 全新世 研究计划 HOLOCENE 气候变化 研究机构 Mapping 气环流模式 气候模式 植物化石 气候记录
下载PDF
植物大化石和微体化石分析揭示的云贵高原新石器-青铜时代农业发展历程 被引量:9
9
作者 黎海明 左昕昕 +7 位作者 康利宏 任乐乐 刘峰文 刘鸿高 张乃梦 闵锐 刘旭 董广辉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26-938,共13页
东亚地区农业起源和史前时代农业发展与传播的过程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近20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云贵高原是连接东南亚的关键地区,但其史前农业发展历程尚不清晰.本文通过对云南省泸水县石岭岗遗址植物大化石和植硅体研究,分... 东亚地区农业起源和史前时代农业发展与传播的过程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近20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云贵高原是连接东南亚的关键地区,但其史前农业发展历程尚不清晰.本文通过对云南省泸水县石岭岗遗址植物大化石和植硅体研究,分析了其青铜时代先民的植物资源利用策略.结合云贵高原已发表的植物考古研究进展,探讨了云贵高原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农业发展历史.结果显示,距今2500年前石岭岗先民主要种植水稻和粟.云贵高原新石器-青铜时代的农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稻作农业发展阶段(距今约4800~3900年),稻、粟混作农业发展阶段(距今约3900~3400年)和稻、粟、麦类混作农业发展阶段(距今约3400~2300年).史前时代欧亚大陆的农业传播推动了云贵高原新石器.青铜时代的农业发展,而云贵高原大河纵横的地貌特征可能导致该地区史前农业生产呈现较大的空间差异,尤其在青铜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怒江流域 云贵高原 新石器 青铜时代 植物化石鉴定 植硅体分析 14C测年
原文传递
甘肃窑街中侏罗世Coniopteris lanzhouensis的微细构造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辛存林 季健健 王露菡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8-439,共12页
本文对甘肃窑街中侏罗统窑街组采集的真蕨类化石标本进行了描述,通过与相似种的小羽片的形态和大小、羽片排列和间距、羽轴宽度、孢子囊群形态等特征对比,明确该化石植物为Coniopteris lanzhouensis。通过实验分析揭示了Coniopteris lan... 本文对甘肃窑街中侏罗统窑街组采集的真蕨类化石标本进行了描述,通过与相似种的小羽片的形态和大小、羽片排列和间距、羽轴宽度、孢子囊群形态等特征对比,明确该化石植物为Coniopteris lanzhouensis。通过实验分析揭示了Coniopteris lanzhouensis的原位孢子基本特征:孢子为四面体,赤道轮廓呈圆三角形,顶角钝圆,三边线微凸或微凹;具三射线,三射线平直且较窄,长度为孢子半径的3/4或延伸至孢子边缘,顶端具与其垂直的褶皱;外壁光滑,壁薄,极面观直径30-40μm,平均约33μm;孢子的颜色以浅黄色为主。明确了Cibotiumspora juncta可能是Coniopteris lanzhouensis的孢子,后者为前者的母体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iopteris lanzhouensis 原位孢子植物化石 中侏罗世 窑街组 甘肃
原文传递
关于维管植物大化石保存方式术语的商榷
11
作者 王祺 郝守刚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77-583,共7页
本文讨论了维管植物大化石保存方式中使用的术语,发现其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①对化石化作用使用的术语经常与植物大化石保存方式所使用的术语混为一谈;②对同一术语不同的作者可能有不同的解释。这种状况很容易造成认识上的混乱... 本文讨论了维管植物大化石保存方式中使用的术语,发现其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①对化石化作用使用的术语经常与植物大化石保存方式所使用的术语混为一谈;②对同一术语不同的作者可能有不同的解释。这种状况很容易造成认识上的混乱。作者回顾了相关的讨论,并运用图解的方式对维管植物大化石的保存类型作了归类和比较的进一步讨论,建议把化石化作用所使用的术语和植物大化石保存方式所使用的术语合理地分开,从而尽可能地避免术语使用上的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管植物化石 保存方式 术语 植物 植物遗体 印痕 压型 压印 成岩作用
下载PDF
一周大事(1992年2月10日——2月16日)
12
《瞭望》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48-48,共1页
中国 中国人首次登上冬奥奖台 我国著名女子速滑运动员叶乔波在2月10日举行的第16届冬奥会女子速滑500米比赛中,以40秒51的优异成绩夺得亚军,获取银牌,实现了中国冬奥会奖牌“零”的突破。 我国将新建100多个自然保护区 据新华社2月13... 中国 中国人首次登上冬奥奖台 我国著名女子速滑运动员叶乔波在2月10日举行的第16届冬奥会女子速滑500米比赛中,以40秒51的优异成绩夺得亚军,获取银牌,实现了中国冬奥会奖牌“零”的突破。 我国将新建100多个自然保护区 据新华社2月13日报道:在今后几年里,我国将新建自然保护区100余个,新增面积约1000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4%以上。同时,自然保护区网络布局将更趋合理,类型也更加齐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周 速滑运动员 叶乔波 亚太区域 杨尚昆 植物化石 网络布局 植物化石 伊斯兰拯救阵线 国务委员会
原文传递
一月大事回顾(2月10日—3月10日)
13
《乡镇论坛》 1992年第4期47-47,共1页
中国人首次登上冬奥奖台2月10日我国著名女子速滑运动员叶乔波在第16届冬奥会女子速滑500米比赛中,以40秒51的优异成绩获得亚军,夺得银牌,实现了中国冬奥会奖牌“零”的突破。布什宣布再度竞选总统2月12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华盛顿宣布,他... 中国人首次登上冬奥奖台2月10日我国著名女子速滑运动员叶乔波在第16届冬奥会女子速滑500米比赛中,以40秒51的优异成绩获得亚军,夺得银牌,实现了中国冬奥会奖牌“零”的突破。布什宣布再度竞选总统2月12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华盛顿宣布,他将竞选美国下届总统。美国总统选举将于今年11月3日举行。我国将新建100多个自然保护区2月13日据新华社报道:在今后几年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回顾 美国总统选举 速滑运动员 叶乔波 穆萨维 公务员制度 统分结合经营 黎巴嫩真主党 植物化石 海外发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