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沙地不同退牧年限植物群落多样性及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硕 贺康宁 王晓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86-592,共7页
根据内蒙古鄂尔多斯退牧还草工程近30年的12个样地植被数据,将其按植被盖度分为半流动沙地(退牧5~10年)、半固定沙地(退牧15~20年)和固定沙地(退牧25~30年),以空间代替时间顺序采用α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 根据内蒙古鄂尔多斯退牧还草工程近30年的12个样地植被数据,将其按植被盖度分为半流动沙地(退牧5~10年)、半固定沙地(退牧15~20年)和固定沙地(退牧25~30年),以空间代替时间顺序采用α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以及β变异性Sorenson指数的方法,分析了退牧年限与沙地植被群落多样性和变异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退牧20年为群落敏感期,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在退牧30年间变化趋势相近,均匀度Pielou指数变化幅度较大,退牧15年物种分布最均匀,退牧20年时均匀度最小且随退牧年限先上升后下降;(2)草本层在退牧5~10年中Shannon-Wiener指数(0.99)和Pielou均匀度指数(1.25)较高,退牧15~20年后草本层逐渐被灌木半灌木层替代;(3)退牧5~20年的半流动与半固定沙地群落变异性大,退牧20~30年群落变异性相对较小;退牧5~20年,当地优势种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种群和羊柴(Hedysaru mlaeve)种群变异系数相近约为1.2,退牧30年左右油蒿变异系数是羊柴2倍多且油蒿种群发展较快。研究表明,退牧5~10年敏感期需禁牧管理,退牧15年灌木丛多样性和优势性较稳定宜采取轻度放牧管理,退牧30年左右,油蒿种群与羊柴种群种间竞争加剧,且前者有替代后者的趋势,管理时应注意防止群落组成结构单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 退牧还草 植物多样性 植物变异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