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高山森林溪流镉储量与分配的动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6
1
作者 蒋雨芮 周蛟 +4 位作者 李晗 谭波 曹瑞 袁吉 杨万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4436-4444,共9页
镉(Cd)是一种有害重金属元素,能够伴随溪流水体流动和物质沉积影响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安全,但缺乏必要关注。为了解森林溪流Cd储量及其分配的动态变化特征,以岷江上游亚高山森林集水区的溪流为研究对象,在长度10—50、50—150、150—260... 镉(Cd)是一种有害重金属元素,能够伴随溪流水体流动和物质沉积影响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安全,但缺乏必要关注。为了解森林溪流Cd储量及其分配的动态变化特征,以岷江上游亚高山森林集水区的溪流为研究对象,在长度10—50、50—150、150—260m区间内各选取5条典型溪流,研究Cd元素在亚高山森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过程。结果表明:亚高山森林溪流的Cd储量介于2.57—128.46mg/m^2之间,主要储存于沉积物中;森林溪流上、中、下游的Cd储量没有显著差异;森林溪流的Cd储量以秋季凋落物高峰期最高,春季凋落物高峰期最低;森林溪流的上、中、下游Cd储量均在秋季凋落高峰最高,上、中游在春季凋落高峰最低,下游在非凋落高峰最低;凋落物的Cd储量与溪流水文特征密切相关。可见,亚高山森林溪流Cd储量动态具有季节性变化和一定的自净能力,这些结果为进一步了解Cd元素在水-陆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提供了新的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山森林 森林溪流 沉积物 凋落物 重金属元素
下载PDF
粤西森林溪流淡水鱼类区系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红敬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71-73,共3页
调查发现 ,粤西森林溪流淡水鱼类有 5 3种 ,隶属 4目 1 3科 37属 .鲤形目占 6 6 .1 % ,鲇形目占1 3.2 % ,鲈形目占 1 8.9% ,合鳃目占 1 .9% .其中鲤科鱼类占总种类的 4 7.2 % ;可划分为热带平原、江河平原、上第三纪、北方平原、中印山... 调查发现 ,粤西森林溪流淡水鱼类有 5 3种 ,隶属 4目 1 3科 37属 .鲤形目占 6 6 .1 % ,鲇形目占1 3.2 % ,鲈形目占 1 8.9% ,合鳃目占 1 .9% .其中鲤科鱼类占总种类的 4 7.2 % ;可划分为热带平原、江河平原、上第三纪、北方平原、中印山区 5个区系复合体 .其区系组成具有 5个特点 ,与区域地质演变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类 森林溪流 粤西 区系组成 鲤形目 鲈形目 合鳃目 鲇形目
下载PDF
季节性冻融期长白山森林溪流中凋落叶N、P的释放动态 被引量:5
3
作者 陈鸽 王璐 +3 位作者 宫雨薇 谭颖 张振兴 杨海军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341-2348,共8页
冬季河床凋落叶作为寒冷区森林溪流的主要能量来源,其元素释放动态是土壤-水体营养元素流动的关键纽带,并可能受到凋落叶质量、底栖动物与季节性冻融过程的影响。为了解凋落叶在季节性冻融过程中的分解过程、元素动态及底栖动物在该过... 冬季河床凋落叶作为寒冷区森林溪流的主要能量来源,其元素释放动态是土壤-水体营养元素流动的关键纽带,并可能受到凋落叶质量、底栖动物与季节性冻融过程的影响。为了解凋落叶在季节性冻融过程中的分解过程、元素动态及底栖动物在该过程中的作用,以长白山森林源头溪流河岸带代表性植物色木槭(Acer mono)和蒙古栎(Quecus mongolica)为研究对象,采用凋落叶分解袋的方法,分别研究了有无底栖动物定殖的(5 mm和0.3 mm孔径)凋落叶袋中凋落叶的分解动态及N、P元素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低温条件下,色木槭仍维持较快的分解速率(0.0152±0.0030)d−1,蒙古栎维持中速分解速率(0.0064±0.0017)d−1;(2)底栖动物显著促进了凋落叶的质量损失(P<0.05),其对色木槭凋落叶分解的贡献高于蒙古栎,表明底栖动物对凋落叶的摄食分解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其更倾向于选择分解快的高质量凋落叶;(3)冻融期分解过程中蒙古栎凋落叶N元素表现为富集-释放-释放,而色木槭凋落叶N元素在各个时期均表现为释放现象,2种凋落叶P释放动态一致;(4)底栖动物显著促进了凋落叶越冬分解过程中N、P元素的释放(P<0.05);(5)从不同时期的失质量速率及元素释放率可见,底栖动物对凋落叶分解及元素释放动态的主要作用出现在冻结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叶 森林溪流 底栖动物 元素释放动态
下载PDF
广西森林溪流淡水鱼类区系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红敬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99-203,共5页
通过调查发现 ,分布于广西森林溪流中的淡水鱼类有 92种 ,分别隶属于 5目、16科、6 3属 .鲤形目占 6 4.1% ,鲇形目占 11.96 % ,鲈形目占 2 0 .6 5 % ,合鳃目占 1.0 1% ,形目占 2 .2 7% .其中鲤科鱼类占总种数的 46 .7% .可划分为热带... 通过调查发现 ,分布于广西森林溪流中的淡水鱼类有 92种 ,分别隶属于 5目、16科、6 3属 .鲤形目占 6 4.1% ,鲇形目占 11.96 % ,鲈形目占 2 0 .6 5 % ,合鳃目占 1.0 1% ,形目占 2 .2 7% .其中鲤科鱼类占总种数的 46 .7% .可划分为热带平原、江河平原、中印山区、上第三纪、北方平原 5个区系复合体 .在不同的海拔高度鱼类分布不同 ,具有明显的山区特征 .广西森林溪流淡水鱼类区系形成与广西自然环境的历史演变有密切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类 森林溪流 广西 区系组成 区系划分 区系形成 区系演变
下载PDF
长江上游高山森林小溪流磷输出及其汇流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俊 吴福忠 +4 位作者 杨万勤 王滨 彭艳 张慧玲 岳楷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36-1142,共7页
长江上游水源涵养地高山森林溪流磷输出不仅是森林生态系统磷输出的主要形式,而且与下游水域环境密切相关,但对此人们一直缺乏必要的关注.因此,为了解森林溪流磷的最大输出潜力,于2013年8月中旬溪流流量较大的季节,调查了海拔3600- 370... 长江上游水源涵养地高山森林溪流磷输出不仅是森林生态系统磷输出的主要形式,而且与下游水域环境密切相关,但对此人们一直缺乏必要的关注.因此,为了解森林溪流磷的最大输出潜力,于2013年8月中旬溪流流量较大的季节,调查了海拔3600- 3700 m的高山森林18条溪流的磷输出及其从源头到尽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所选样地内,溪流中总磷储量为8120.1 mg,单位水体面积储量为5.4 mg·m-2,单位水体面积总输出量为150.3 kg· km-2· d-1,单位集水区面积总输出量为0.2 kg·km-2·d-1,集水区潜在年输出总量约为67.7 kg·km-2.溪流中总磷含量维持在检出限0.01-0.6 mg·L-1之间,所有溪流上游总磷含量和储量均明显高于下游;溪流尽头总磷储量仅为源头总储量的29.2%,尽头平均浓度为源头平均浓度的30.9%.这些结果表明,高山森林溪流具有明显的磷输出特征,但从源头到尽头的汇流过程中,溪流水体能显著降低总磷含量及储量,表现出明显的自净能力,这也是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养分传输纽带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森林 森林溪流
原文传递
广西中北部森林溪流淡水鱼类资源调查及区系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红敬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37,共3页
调查广西中北部森林溪流,发现鱼类70种,隶属5目16科50属,以老第三纪原始鱼类类群后裔及南亚暖水性鱼类为主。该区域鱼类分布明显受自然条件影响。比较了6个保护区鱼类分布和区系组成。
关键词 广西中北部 森林溪流 淡水鱼类 资源调查 区系 老第三纪原始鱼类 鱼类分布
下载PDF
广西中北部森林溪流淡水鱼类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红敬 王艳丽 +1 位作者 殷海成 罗传新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424-427,共4页
对广西 7个自然保护区进行调查 ,发现鱼类 71种 ,隶属于 5目 1 6科 5 1属 .7个保护区的鱼类以老第三纪原始鱼类类群后裔及南亚暖水性鱼类为主 .本文比较了 7个保护区鱼类的起源。
关键词 森林溪流 淡水鱼类 广西 自然保护区 老第三纪原始鱼类 区系组成 地理分布
下载PDF
海南森林溪流淡水鱼类区系及动物地理初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红敬 赵万鹏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46,共4页
从海南岛森林溪流中采集到40种淡水鱼,分别隶属于5目15科34属。分布区系属东洋区、华南亚区的海南岛分区,分属5个区系复合体,其中热带平原鱼类复合体有23种,占57 5%,中印山区鱼类区系复合体10种,占25%。按鱼类分布水系进行了比较,提出... 从海南岛森林溪流中采集到40种淡水鱼,分别隶属于5目15科34属。分布区系属东洋区、华南亚区的海南岛分区,分属5个区系复合体,其中热带平原鱼类复合体有23种,占57 5%,中印山区鱼类区系复合体10种,占25%。按鱼类分布水系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保护和利用该地区鱼类资源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森林溪流 淡水鱼类 自然地理 区系复合体
下载PDF
华南自然保护区淡水鱼类研究初报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红敬 杜宵宇 孔令葆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3期298-302,共5页
对华南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及海南 3省的自然保护区淡水鱼类进行调查 ,发现淡水鱼类 6目 2 0科 68属 1 0 6种 ,并对华南新记录种武昌副沙鳅 (Parabotia banarescui)
关键词 淡水鱼类 森林溪流 华南 自然保护区 地理分布 武昌副沙鳅 区系组成
下载PDF
海南省森林溪流淡水鱼类地理分布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长江 王瑞鹏 李红敬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5年第1期78-80,共3页
从海南岛森林溪流中采集到40种淡水鱼,分别隶属于5目15科34属;分析了昌化江水系、万泉河水系、南渡江水系的森林溪流淡水鱼类的分布特点;该区系属东洋区、华南亚区的海南岛分区,分属热带平原鱼类复合体、中印山区鱼类区系复合体、上第... 从海南岛森林溪流中采集到40种淡水鱼,分别隶属于5目15科34属;分析了昌化江水系、万泉河水系、南渡江水系的森林溪流淡水鱼类的分布特点;该区系属东洋区、华南亚区的海南岛分区,分属热带平原鱼类复合体、中印山区鱼类区系复合体、上第三纪鱼类区系复合体、江河平原鱼类区系复合体和北方平原鱼类区系复合体等5个区系复合体;分析了该区域生态环境形成的地史原因,提出了保护和利用该地区鱼类资源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类 森林溪流 鱼类区系 平原 北方 海南岛 地理分布 东洋区 第三纪 复合体
下载PDF
Denitrification Rates and Their Controlling Factors in Streams of the Han River Basin with Different Land-Use Patterns 被引量:1
11
作者 S.P.JUNG Y.J.KIM H.KA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4期516-528,共13页
Land-use patterns can affect various nutrient cycles in stream ecosystems, but little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about the effects of urban development on denitrification processes at the watershed scale. In the present... Land-use patterns can affect various nutrient cycles in stream ecosystems, but little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about the effects of urban development on denitrification processes at the watershed scale. In the presented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of denitrification rates within the streams of the Han River Basin, Korea, with different land-use pattern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strategies. Ten watersheds we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land-use patterns (forest, agriculture and urban) using satellite image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echniques, and in-situ denitrification rates were determined using an acetylene blocking method. Additionally, sediment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each stream to analyze denitrifier communities and abundance using molecular approaches. In-situ denitrification rates were found to be in the order of agricultural streams (289.6 mg N20-N m-2 d-1) 〉 urban streams (157.0 mg N20-N m-2 d-1) 〉 forested streams (41.9 mg N20-N m-2 d-l). In contrast, the average quantity of denitrifying genes was the lowest in the urban streams. Genetic diversity of denitrifying genes was not affected by watershed land-use pattern, but exhibited stream-dependent pattern. More significance factors were involved in denitrification in the sites with higher denitrification rates.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clay,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and water contents were the main factors controlling denitrification rate in the agricultural streams, while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was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 in the urban streams. In contrast, temperature appeared to be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 in the forested stre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itrifier communities denitrifying genes nutrient cycle stream ecosystem
原文传递
高山森林溪流非木质残体Cd和Pb贮量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子逸 杨万勤 +1 位作者 张慧玲 吴福忠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8-532,共5页
非木质残体是高山森林溪流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其分解过程释放的重金属元素通过长期的迁移与沉积等途径汇集到下游水体,从而成为森林生态系统元素输出的主要形式和影响流域水环境安全的潜在因素之一.于2013年8月调查了岷江上游高山... 非木质残体是高山森林溪流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其分解过程释放的重金属元素通过长期的迁移与沉积等途径汇集到下游水体,从而成为森林生态系统元素输出的主要形式和影响流域水环境安全的潜在因素之一.于2013年8月调查了岷江上游高山森林溪流非木质残体镉(Cd)和铅(Pb)的贮量及其随溪流特征的变化.结果显示:岷江上游高山森林溪流非木质残体在单位面积集水区的Cd贮量为0.863 mg/hm2,单位面积溪流的Cd贮量为0.249 mg/m2;单位面积集水区的Pb贮量为9.19 mg/hm2,单位面积溪流的Pb贮量为2.65 mg/m2;岷江上游高山森林溪流非木质残体Cd和Pb总贮量分布较均匀,与溪流的长度、面积和流量的相关性均不显著,但会影响各组分Cd和Pb贮量及其所占比例.可见,高山森林溪流非木质残体输出是Cd和Pb等重金属元素的重要输出过程,这可为进一步研究高山森林—河岸—溪流连续体的重金属元素分配与迁移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和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地 森林溪流 植物残体 重金属
原文传递
森林溪流水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云琦 王玉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4期242-246,共5页
从森林水质的研究进展,影响森林溪流水质的各因子角度介绍了国内外森林溪流水质的研究进展,从世界各国的研究来看,森林在对溪流中悬移质泥沙、水温、溶解氧的影响形成了定论,对溪流中的病原体和各种化学成分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 从森林水质的研究进展,影响森林溪流水质的各因子角度介绍了国内外森林溪流水质的研究进展,从世界各国的研究来看,森林在对溪流中悬移质泥沙、水温、溶解氧的影响形成了定论,对溪流中的病原体和各种化学成分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森林溪流水质的研究成果,也为人类的生产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溪流水质 泥沙 水温 溶解氧 病原体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溪流生态保护对整体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及策略
14
作者 苏秀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10期0076-0079,共4页
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溪流是整体生态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为森林中动植物提供生存必需的水分,同时也为动植物栖息和繁衍提供助力。此外,健康的森林溪流生态系统也将进一步促进水循环、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维持生物多样性,并提高生... 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溪流是整体生态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为森林中动植物提供生存必需的水分,同时也为动植物栖息和繁衍提供助力。此外,健康的森林溪流生态系统也将进一步促进水循环、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维持生物多样性,并提高生态服务。鉴于此,文章现围绕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溪流生态保护对整体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展开分析,进一步探究在整体生态建设的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溪流生态保护策略,以期望为有关人士提供可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森林溪流生态保护 生态建设 重要性 策略
下载PDF
川西高寒森林溪流好氧不产氧光合细菌多样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春萍 吴福忠 +3 位作者 杨万勤 岳楷 张川 张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332-2339,共8页
为了探明好氧不产氧光合菌(AAPB)在川西高寒森林溪流极端环境中的生态分布和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子,本实验结合同步温度动态和水环境特征监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克隆文库的方法,检测了川西高寒森林溪流季节性冻融循环3个关键时期... 为了探明好氧不产氧光合菌(AAPB)在川西高寒森林溪流极端环境中的生态分布和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子,本实验结合同步温度动态和水环境特征监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克隆文库的方法,检测了川西高寒森林溪流季节性冻融循环3个关键时期(冻结前期、深冻期和融化期)AAPB的丰度和多样性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AAPB丰度在冻结前期非常低,仅(2.80±0.19)×10~4bp/mL;深冻期迅速增加到(4.65±0.30)×10~4bp/mL;融化期达到(5.79±0.19)×104~bp/mL.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冻结前期AAPB类群主要为α-变形菌纲细菌;而深冻期和融化期以β-变形菌纲细菌占据主要地位.相关性分析表明,在季节性冻融循环过程中,叶绿素a、可溶性有机碳和温度是AAPB菌群丰度和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实验结果表明冬季的川西高寒森林溪流中,AAPB类群的丰度低,但是它们高度动态变化,并且与其他淡水环境中的该类群的同源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不产氧光合菌 丰度和多样性 高寒森林溪流 季节性冻融循环
下载PDF
降雨季节岷江上游高山森林溪流非木质残体氮和磷贮量特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廖姝 杨万勤 +3 位作者 张慧玲 张川 谭波 吴福忠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07-1913,共7页
高山森林生态系统氮和磷可随溪流非木质残体的输出和降解而流失,进而影响下游水体环境,但目前缺乏必要关注.因此,本文以岷江上游高山森林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8月(雨量最大季节)调查了18条溪流中的非木质残体(树皮、树叶和<1 cm树枝)... 高山森林生态系统氮和磷可随溪流非木质残体的输出和降解而流失,进而影响下游水体环境,但目前缺乏必要关注.因此,本文以岷江上游高山森林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8月(雨量最大季节)调查了18条溪流中的非木质残体(树皮、树叶和<1 cm树枝)氮和磷贮量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域溪流中非木质残体氮在单位面积集水区的贮量为2684 mg·hm-2,在单位面积溪流的氮贮量为774 mg·m-2,其中,树皮、树叶和<1 cm树枝在单位面积溪流的贮量分别为112、154和508 mg·m-2,分别占总氮贮量的14%、20%和66%;溪流中非木质残体磷在单位面积集水区的贮量为468 mg·hm-2,在单位面积溪流的磷贮量为135 mg·m-2,其中,树皮、树叶和<1 cm树枝在单位面积溪流的贮量分别为15、31和89mg·m-2,分别占总磷贮量的11%、23%和66%.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非木质残体氮和磷贮量均随溪流长度和面积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随溪流流量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这些结果为深入认识岷江上游高山森林氮和磷流失途径及其对下游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木质残体 高山森林溪流 岷江上游
原文传递
降雨季节高山森林溪流水体中溶解碳的含量与输出特征
17
作者 张钰 杨万勤 +2 位作者 谭波 梁子逸 吴福忠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5-520,共6页
溶解碳随森林溪流水体流动的过程是生态系统碳源汇过程的重要内容。为了解溪流水体溶解碳输出的潜在能力,以青藏高原东缘典型高山森林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7月溪流径流量最大的降雨季节,在集水区4.31 km^2的范围内,调查所有15条溪流水体... 溶解碳随森林溪流水体流动的过程是生态系统碳源汇过程的重要内容。为了解溪流水体溶解碳输出的潜在能力,以青藏高原东缘典型高山森林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7月溪流径流量最大的降雨季节,在集水区4.31 km^2的范围内,调查所有15条溪流水体中溶解碳的输出特征。结果表明,单位集水区面积溶解碳的最大年输出速率为12.99×103kg·km^(-2)。高山森林溪流水体中全碳、无机碳和有机碳的单位集水区面积的输出速率分别为3.56×10^(-2)、2.12×10^(-2)和1.43×10^(-2)g·m^(-2)·d^(-1);全碳、无机碳和有机碳的单位溪流面积的输出速率分别为2.01×103、1.20×103和0.81×103kg·m^(-2)·d^(-1)。长度大于30 m的溪流,全碳和无机碳的浓度表现为源头>入河口,而有机碳的浓度则相反;长度小于30 m的溪流,全碳、无机碳和有机碳的浓度均表现为入河口>源头。这些结果表明,降雨季节高山森林生态系统溪流水体流动导致大量溶解碳的流失。本研究为深入认识气候变化情景下高山森林陆地系统与水体间的生态联系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森林溪流 溶解碳流失 集水区 碳源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