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闽江流域典型自然保护区森林丧失的时空动态分析
被引量:4
- 1
-
-
作者
严绍裕
刘爽
-
机构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
出处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6期949-954,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100)资助。
-
文摘
以闽江流域5个典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基于ArcGIS将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参照区3种不同区域,分析各区域2000—2017年历年森林丧失动态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对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保护效率和缓冲区的森林“泄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闽江流域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保护效果理想,表现为在研究期间核心区的森林丧失率(0.51%)远低于缓冲区的森林丧失率(5.39%)和参照区的森林丧失率(7.71%);缓冲区森林丧失率与参照区森林丧失率比值也均小于1,这说明缓冲区未发生森林“泄漏”;森林丧失率的拐点出现在与自然保护区边界距离2 km处。(2)从时间动态变化上看,不同区域的森林丧失率呈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先升后降的趋势,在2008和2009年处达到峰值。(3)从保护区个体及其时间动态变化上看,5个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则存在不同程度的森林“泄漏”现象。其中,武夷山和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森林“泄漏”集中出现在2008、2009和2011年;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的森林“泄漏”在2010—2017年之间均有出现;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的森林“泄漏”集中在2013—2016年之间。而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的森林“泄漏”现象比较严重,几乎在整个研究期间2001—2017均有“泄漏”现象发生。
-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缓冲区
森林“泄漏”
闽江流域
-
Keywords
nature reserve
buffer zone
forest“leakage”
Minjiang River Basin
-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