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瓜棉套作三膜覆盖一膜两用模式研究
1
作者 张少芸 李秀奎 +1 位作者 栗庚平 王贵刚 《山东农业(农村经济)》 1995年第7期44-45,共2页
北方棉区植棉效益低,是制约棉花发展的主要障碍,实行间作套种提高棉田综合经济效益,为我国农业的一大优势,并日显重要。为此,我们对瓜棉套作三膜(地膜加盖小拱棚膜,再加盖中拱棚膜,简称三膜)覆盖,一膜两用(地膜为西瓜。
关键词 三膜覆盖 一膜两用 综合经济效益 西瓜 露地栽培 小拱棚膜 棉花 棉套 双膜覆盖 北方棉区
下载PDF
官窑花瓶
2
作者 刘进元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00年第4期105-106,共2页
关键词 花瓶 官窑 古玩市场 东西 棉套 康熙 青花 手指 粉彩 机遇
原文传递
麦棉套作Bt棉花根系分泌物对土壤速效养分及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42
3
作者 孙磊 陈兵林 周治国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22,共5页
在砂培条件下,设置改良3∶1式麦棉套作试验,采用1/2 Hoagland-Aron营养液培养棉苗,溶液法收集根系分泌物。以中性去离子水为对照,将收集到的棉花根系分泌物与不同粒径的土壤混合培养15 d后,测定棉花根系分泌物对不同粒径土壤速效养分(... 在砂培条件下,设置改良3∶1式麦棉套作试验,采用1/2 Hoagland-Aron营养液培养棉苗,溶液法收集根系分泌物。以中性去离子水为对照,将收集到的棉花根系分泌物与不同粒径的土壤混合培养15 d后,测定棉花根系分泌物对不同粒径土壤速效养分(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同时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改良3∶1式麦棉套作系统中套种行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棉花根系分泌物促进了土壤中磷、钾向有效态的转化,土壤速效氮(硝态氮、铵态氮)含量下降,速效磷、钾的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9.2%和34.0%,土壤酶活性比对照提高了12.2%。细菌和真菌的数量比对照高49.8%和52.9%,土壤蔗糖酶活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套作系统 棉花 根系分泌物 土壤养分 微生物数量
下载PDF
麦棉套作系统中小麦根区化感物质对棉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8
4
作者 孙磊 陈兵林 周治国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13-217,共5页
设置麦棉改良3∶1式套作试验,在棉花苗期取小麦根区土壤,采用1/2 Hoagland-Aron营养液振荡提取法收集小麦根区化感物质。在1/2 Hoagland-Aron营养液中分别添加相当于0.36,1.44 mg.L-1的上述化感提取物质(CL1、CL2),以含0.4%无水乙醇同... 设置麦棉改良3∶1式套作试验,在棉花苗期取小麦根区土壤,采用1/2 Hoagland-Aron营养液振荡提取法收集小麦根区化感物质。在1/2 Hoagland-Aron营养液中分别添加相当于0.36,1.44 mg.L-1的上述化感提取物质(CL1、CL2),以含0.4%无水乙醇同等浓度的1/2Hoagland-Aron营养液为对照(CK)。在砂培条件下研究了麦棉套作系统中小麦根区化感物质对棉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L1对棉苗的生长影响较小,CL2对棉苗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表现在棉苗物质积累降低,根系内源保护酶活性显著下降,MDA含量上升,电解质渗出率升高。砂培小麦后,以小麦近根系石英砂移栽棉花,小麦残留的根系分泌物导致棉苗鲜重下降,叶片的生长受到抑制,棉苗叶面积降低。因此,小麦根系分泌物产生的化感作用影响了棉苗的生长,从而导致了麦套棉弱苗晚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套作系统 小麦 根区 化感物质 棉苗
下载PDF
麦棉套作棉花根际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养分 被引量:25
5
作者 王瑛 孟亚利 +3 位作者 陈兵林 周治国 束红梅 卞海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485-3490,共6页
在麦棉套作栽培模式下,设置不隔根、纱网隔根和塑膜隔根3种麦棉套种方式,研究麦棉套作对棉花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活性和土壤养分(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麦棉套作有利于棉花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的增殖,盛... 在麦棉套作栽培模式下,设置不隔根、纱网隔根和塑膜隔根3种麦棉套种方式,研究麦棉套作对棉花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活性和土壤养分(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麦棉套作有利于棉花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的增殖,盛蕾期不隔根处理棉花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分别是塑膜隔根处理的2·57和2·81倍。但麦棉套作不利于土壤真菌和放线菌的增殖。细菌在土壤微生物区系中占99·9%。所以,麦棉套作显著提高了棉花土壤微生物数量,同时也增强了微生物活性。麦棉共处期纱网隔根处理棉花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不隔根处理和塑膜隔根处理,证明麦棉套作系统中小麦根系分泌物与脱落物的存在对棉花土壤养分含量的增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即存在种间营养补偿效应。而共处期不隔根处理套作棉土壤养分含量总体上显著低于隔根处理的现象则反映出小麦根系对棉花土壤养分的竞争作用大于其对棉花土壤养分的促进作用。小麦收获后,小麦根系对棉花养分的竞争作用解除,不隔根处理棉花土壤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塑膜隔根和纱网隔根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套 麦棉共处期 棉花 根际非根际土壤 土壤微生物数量 土壤养分
下载PDF
蒜棉、麦棉套作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赵庆龙 宋宪亮 +2 位作者 孙学振 张美玲 李宗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74-1480,共7页
在大田生产条件下,以棉花单作为对照,设置蒜棉套作、麦棉套作处理,研究蒜棉套作与麦棉套作对棉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以揭示蒜棉、麦棉套作棉田棉花高产原因。结果显示:与单作棉田相比,蒜棉套作与麦棉套作均有利于棉田土壤中... 在大田生产条件下,以棉花单作为对照,设置蒜棉套作、麦棉套作处理,研究蒜棉套作与麦棉套作对棉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以揭示蒜棉、麦棉套作棉田棉花高产原因。结果显示:与单作棉田相比,蒜棉套作与麦棉套作均有利于棉田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的增殖,并抑制真菌的增殖,其中蒜棉套作效果更显著;蒜棉套作0—20cm土层脲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在整个生育期显著高于棉田单作,碱性磷酸酶活性除花铃期外也均显著高于单作,过氧化氢酶在苗期与吐絮期显著高于单作;麦棉套作0—20 cm土层脲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亦在苗期、花铃期显著高于单作,碱性磷酸酶活性在蕾期显著高于单作,过氧化氢酶活性在苗期与吐絮期显著高于单作。结论:蒜棉套作与麦棉套作能提高棉田土壤微生物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有效抑制棉田连作障碍的发生。蒜棉套作与麦棉套作能提高棉田土壤相关酶活性,对棉田健康土壤的培育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套 棉套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改良截石位联合自制棉套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下肢并发症的效果 被引量:18
7
作者 侯海燕 腾艳芬 +4 位作者 李美清 马育璇 韦南茉 廖冰野 罗桂元 《现代临床护理》 2014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截石位联合自制棉套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下肢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320例行腹腔镜下广泛全宫切除和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截石位,单纯使用绿... 目的探讨改良截石位联合自制棉套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下肢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320例行腹腔镜下广泛全宫切除和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截石位,单纯使用绿洲立体轮廓垫保护小腿及腘窝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调整髋关节和膝关节角度,使用绿洲立体轮廓垫和自制棉套保护小腿及腘窝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足背温度,足部皮肤颜色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足背温度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两组患者足部皮肤苍白、压红,疼痛、肿胀麻木发生率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改良截石位联合自制棉套保护小腿及腘窝处可有效预防下肢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腹腔镜手术 改良截石位 自制棉套 并发症
下载PDF
麦棉套作复合根系群体对棉花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孟亚利 王瑛 +4 位作者 王立国 陈兵林 张立桢 束红梅 周治国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228-2236,共9页
【目的】探索麦棉套作两熟中棉花根系对逆境适应的生理机制,为采取合理调控措施、解决麦棉两熟双高产栽培中棉花弱苗晚发问题提供依据。【方法】在麦棉套作模式下,采用池栽和盆栽相结合的试验方法,设置麦棉自然根系套作(根系和肥水均可... 【目的】探索麦棉套作两熟中棉花根系对逆境适应的生理机制,为采取合理调控措施、解决麦棉两熟双高产栽培中棉花弱苗晚发问题提供依据。【方法】在麦棉套作模式下,采用池栽和盆栽相结合的试验方法,设置麦棉自然根系套作(根系和肥水均可相互通过)、纱网隔根套作(肥水可相互通过,根系不能相互通过)和塑膜隔根套作(根系和肥水均不能相互通过)3种麦棉复合根系群体,研究套作小麦对棉花根系活力、内源保护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在麦棉共处期,麦棉自然套作复合根系中小麦根系对肥水的激烈竞争,导致棉花根系干物质累积量和根冠比均显著低于隔根处理。而小麦根系强烈的生理活动,使套作棉花根系处理相对隔根处理处于一种逆境胁迫状态,其根系活力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等内源保护酶活性明显提高。同时,根系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也相应增大。到小麦收获后,种间竞争解除,麦棉自然根系处理棉花根系生长的环境条件得以改善,根系膜脂过氧化程度降低,但由于前期影响还未能完成消除,其根重仍明显低于隔根处理。【结论】套作棉花通过提高根系内源保护酶活性来适应小麦对其造成的营养逆境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套 麦棉复合根系群体 麦棉共处期 棉花 根系生长
下载PDF
麦棉套作系统生理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志芬 陈学留 +4 位作者 余美炎 张凤云 王同燕 陈跃 张贡献 《山东农业科学》 1998年第2期7-12,共6页
在大田条件下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对麦棉套作系统的生理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麦棉套作系统的生长发育表现出两头强(小麦抽穗前长势强,棉花吐絮期贪青晚熟),中间弱(共生期内小麦早衰、棉苗长势弱)的特点;小麦生育后期(抽... 在大田条件下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对麦棉套作系统的生理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麦棉套作系统的生长发育表现出两头强(小麦抽穗前长势强,棉花吐絮期贪青晚熟),中间弱(共生期内小麦早衰、棉苗长势弱)的特点;小麦生育后期(抽穗后)特别是在灌浆后期群体根系活力明显降低,穗内32P矿质分配比率减少,茎叶的代谢活力下降;套作棉花在蕾铃期群体根系活力降低,且根系活力高值期出现的时间后延15~25天,高值持续期明显缩短。生殖器官内32P矿质分配比率,从蕾期一直到吐絮期也不同程度的相对降低。但麦棉套作经济效益比单作棉花增加178%以上,本文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栽培技术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套 群体根系活性 生理学特性
下载PDF
棉花麦后机械化裸苗移栽研究简报 被引量:8
10
作者 韩迎春 毛树春 +3 位作者 王国平 李亚兵 王香河 范正义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机械化 棉花 麦后 移栽 棉套 复种指数 农业生产 光热资源
下载PDF
钾肥用量对大蒜-棉花套作体系产量和土壤钾素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田晓飞 李成亮 +3 位作者 张民 郭延乐 路艳艳 于小晶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7-282,290,共7页
为明确钾肥用量对大蒜—棉花套作体系产量和土壤钾素有效性的影响,确定2季作物最佳钾肥施用量,为黄淮海平原大蒜—棉花套作地区合理施用钾肥提供依据。于2013—2016年在山东省金乡县进行连续4年7季的田间定位试验,试验设CK(0kg/hm^2),K9... 为明确钾肥用量对大蒜—棉花套作体系产量和土壤钾素有效性的影响,确定2季作物最佳钾肥施用量,为黄淮海平原大蒜—棉花套作地区合理施用钾肥提供依据。于2013—2016年在山东省金乡县进行连续4年7季的田间定位试验,试验设CK(0kg/hm^2),K90(90kg/hm^2),K180(180kg/hm^2),K270(270kg/hm^2)4个不同施钾量(K_2O)处理。大蒜和棉花单季施钾量相同(K_2O 0,90,180,270kg/hm^2),各处理氮肥和磷肥施用量一致。分析不同施钾量对大蒜、棉花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明确不同施钾量对棉花收获后0—100cm土层速效钾含量和0—20cm土壤钾素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不同施钾处理棉花显著增产18.4%~72.7%,皮棉产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但K270与K180处理皮棉产量和经济效益差异不显著;施钾显著提高了棉花单株成铃数和单铃重,对衣分含量无显著影响。与CK相比,不同施钾处理大蒜蒜薹显著增产10.1%~64.2%,鳞茎显著增产8.7%~93.3%。2016年K270处理蒜薹产量较其他处理显著增产6.6%~64.8%,鳞茎显著增产32.5%~93.3%。大蒜经济效益以K270处理最高。增加钾肥施用量显著提高了棉花收获后0—20cm土壤速效钾含量,但各处理60—100cm土层速效钾含量差异不显著。经过4年7季施肥后,K90,K180,K270处理较CK不同程度提高了0—20cm土壤水溶性钾(13.6,20.1,26.1mg/kg)、非特殊吸附钾(10.4,19.6,53.4mg/kg)、非交换性钾(34.3,53.9,140.1mg/kg)和全钾含量,提高了水溶性钾和非特殊吸附钾的比例。综合土壤环境因素、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建议该大蒜—棉花套作区棉花施钾量为K_2O 180kg/hm^2、大蒜施钾量为K_2O 27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肥用量 棉套 产量 钾素有效性
下载PDF
麦棉套作模式下播量对小麦边行优势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树林 祁虹 +4 位作者 王燕 张谦 冯国艺 林永增 梁青龙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2-24,28,共4页
在麦棉套作模式下,设置了187.5 kg/hm^2、225.0 kg/hm^2、262.5 kg/hm^2、300.0 kg/hm^2、337.5 kg/hm^2、375.0 kg/hm^26个小麦播量处理,研究了不同播量对小麦边行优势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对内行小麦的影响大于边行,随着播种... 在麦棉套作模式下,设置了187.5 kg/hm^2、225.0 kg/hm^2、262.5 kg/hm^2、300.0 kg/hm^2、337.5 kg/hm^2、375.0 kg/hm^26个小麦播量处理,研究了不同播量对小麦边行优势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对内行小麦的影响大于边行,随着播种量的增加,穗数的边行优势总体降低,边行与内行差值由90万穗/hm2(播量187.5 kg/hm2)降至78.0万穗/hm2(播量375.0 kg/hm^2);穗粒数边行优势总体先增后减,播量300.0 kg/hm2处理边行与内行穗粒数差值最高(4.6粒);千粒质量与产量边行优势总体逐渐增加,播量337.5 kg/hm2处理边行与内行千粒质量差异最高(3.9 g),产量边行与内行差值以播量375.0 kg/hm^2处理最高,为3 136.5 kg/hm^2;播量对套作小麦产量三因素影响的大小依次为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麦棉套作小麦适宜播种量在225.0~262.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套 小麦 播量 边行优势 产量
下载PDF
麦棉套作模式下氮磷钾用量对棉花生长发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树林 祁虹 +4 位作者 王燕 张谦 冯国艺 林永增 梁青龙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123-126,139,共5页
在麦棉套作模式下,采用随机区组试验,针对氮、磷、钾3种元素分别设置了0,75,150,225,300 kg·hm^(-2) 5个用量梯度,研究氮磷钾肥用量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促进棉花营养生长,棉花单株铃数、单铃重、籽棉产... 在麦棉套作模式下,采用随机区组试验,针对氮、磷、钾3种元素分别设置了0,75,150,225,300 kg·hm^(-2) 5个用量梯度,研究氮磷钾肥用量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促进棉花营养生长,棉花单株铃数、单铃重、籽棉产量均显著提高,磷钾肥则无增产效果。在河北省南部高肥力地块,麦棉套作模式下棉花季节合理肥料用量为N 225 kg·hm^(-2),K2O 75kg·hm^(-2),免施磷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套 氮磷钾 棉花 生长发育性状 产量
下载PDF
蒜棉麦棉套作对棉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庆龙 宋宪亮 +2 位作者 孙学振 张美玲 李宗泰 《山东农业科学》 2011年第10期51-53,69,共4页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蒜棉、麦棉套作对棉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棉花生育期和套作方式均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活性,从苗期到花铃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微生物活性均呈上升趋势,到花铃期...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蒜棉、麦棉套作对棉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棉花生育期和套作方式均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活性,从苗期到花铃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微生物活性均呈上升趋势,到花铃期达到最大值,花铃期到吐絮期呈下降趋势。相对于棉花单作,蒜棉、麦棉套作提高了棉田各生育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微生物活性,有利于土壤养分的转化吸收,其中蒜棉套作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套 棉套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呼吸
下载PDF
麦棉套作模式下播量与播种方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树林 祁虹 +4 位作者 王燕 张谦 冯国艺 林永增 梁青龙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7期39-43,共5页
为提高麦棉套作模式下的小麦产量,探索适宜的播种方式与播量,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因素为播种方式,设置小麦撒播与条播两个处理,副因素为播量,设置187.5、225.0、262.5 kg·hm^(-2)和300.0 kg·hm^(-2)四个处理,研究了播种方式... 为提高麦棉套作模式下的小麦产量,探索适宜的播种方式与播量,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因素为播种方式,设置小麦撒播与条播两个处理,副因素为播量,设置187.5、225.0、262.5 kg·hm^(-2)和300.0 kg·hm^(-2)四个处理,研究了播种方式与播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条播相比,撒播小麦群体截获光能量提高,基部第二节间直径提高0.05 mm,单位面积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提高6.1%,根系生长量明显优于条播,单位面积穗数增加11.8%,穗粒数和千粒重与条播相差不大,最终撒播小麦较条播小麦增产5.1%;随播量增加,群体截获光能量增加,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与根系生长量均有提高,单位面积穗数呈增加趋势,但单株发育趋弱,单株成穗数降低,穗粒数与千粒重呈降低趋势,撒播四个播量间小麦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以225.0 kg·hm^(-2)播量处理最高,条播四个播量间小麦产量差异不显著,以播量262.5 kg·hm^(-2)最高。在麦棉套作模式下,小麦采用撒播、播量控制在225.0 kg·hm^(-2)时可有效提高小麦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套 小麦 播种方式 播量 生长发育 产量
下载PDF
麦棉套作一年两熟种植模式效益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树林 祁虹 +6 位作者 王燕 张谦 冯国艺 雷晓鹏 林永增 梁青龙 王国平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4期86-89,共4页
对2013—2015年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麦棉套作一年两熟与春棉一熟2种模式下的投入、产出与效益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麦棉两熟种植模式在物化投入、机械费用、灌溉费用、人工投入等方面均高于春棉一熟,但小麦与棉花的总产值与纯收益... 对2013—2015年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麦棉套作一年两熟与春棉一熟2种模式下的投入、产出与效益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麦棉两熟种植模式在物化投入、机械费用、灌溉费用、人工投入等方面均高于春棉一熟,但小麦与棉花的总产值与纯收益显著高于春棉一熟,2013年、2014年、2015年纯收益分别较春棉一熟增加26.0%,57.3%与57.0%,不同年份间小麦与棉花价格是影响纯收益的首要因素。麦棉套作一年两熟种植模式在植棉效益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套 春棉一熟 成本 效益
下载PDF
麦棉套作模式下播种方式与播量对小麦灌浆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树林 祁虹 +4 位作者 王燕 张谦 冯国艺 林永增 梁青龙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5-361,共7页
为探索麦棉套作模式下适宜的小麦播种方式与播量,通过裂区试验,以播种方式(撒播和条播)为主因素,播量(187.5、225.0、262.5、300.0kg·hm-2)为副因素,研究了播种方式与播量对小麦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条播相比,撒播小... 为探索麦棉套作模式下适宜的小麦播种方式与播量,通过裂区试验,以播种方式(撒播和条播)为主因素,播量(187.5、225.0、262.5、300.0kg·hm-2)为副因素,研究了播种方式与播量对小麦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条播相比,撒播小麦灌浆期边行、内行分别延长3.3和0.6d,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边行分别降低0.18、0.26mg·粒-1·d-1,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推迟了0.2d;内行小麦平均灌浆速率与最大灌浆速率分别提高0.02、0.04mg·粒-1·d-1,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推迟0.6d;撒播使内行小麦理论最大粒重提高1.7g。随播量的增加,小麦灌浆期延长,与187.5kg·hm-2播量相比,300kg·hm-2播量下撒播边行和内行及条播边行和内行分别延长2.8、1.8、2.6、2.2d,平均灌浆速率分别降低0.10、0.02、0.11、0.10mg·粒-1·d-1,最大灌浆速率分别降低0.15、0.03、0.15、0.15mg·粒-1·d-1,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分别推迟0.7、0.5、0.9和-0.8d,理论最大粒重分别降低1.5、3.1、1.1、6.5g。撒播内行穗数达到529.0万穗·hm-2,显著高于条播,穗粒数与千粒重分别较条播高1.4粒与0.2g,产量较条播高405.0kg·hm-2,而边行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与条播无显著差异;撒播平均产量较条播高5.1%。随播量的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增加,穗粒数、千粒重下降。产量撒播以播量225.0kg·hm-2最高,条播以播量262.5kg·hm-2最高。以上结果说明,在麦棉套作模式下小麦采用撒播,播量在225.0kg·hm-2时可有效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套 小麦 播种方式 播量 灌浆 产量
下载PDF
新疆麦套棉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德忠 林涛 +1 位作者 秦勇 张巨松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6期800-803,共4页
通过对新疆麦棉套作各品种(系)间生育特性和产量品质的比较研究表明,中棉所35号有效结铃期长,产量高,但纤维品质较差;KB-85早熟、单株成铃多,蕾铃脱落率低,衣分,皮棉产量高,纤维马克隆值偏大,成熟度最好,棉纤维长度和强度适中。98-46和9... 通过对新疆麦棉套作各品种(系)间生育特性和产量品质的比较研究表明,中棉所35号有效结铃期长,产量高,但纤维品质较差;KB-85早熟、单株成铃多,蕾铃脱落率低,衣分,皮棉产量高,纤维马克隆值偏大,成熟度最好,棉纤维长度和强度适中。98-46和98-28虽然株型紧凑,纤维品质较佳,但由于蕾铃脱落率高等原因,导致最终产量低,不适合套作种植;新陆早10号生育期最短,产量和纤维品质表现一般。综合比较分析,适宜新疆麦棉套种的棉花品种(系)是KB-85和中棉所35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套 品种 产量 纤维品质
下载PDF
不同小麦品种在麦棉套作模式中的边行优势及产量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树林 祁虹 +4 位作者 王燕 张谦 冯国艺 林永增 梁青龙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4期34-36,共3页
在麦棉套作种植模式下,以6个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调查边行与内行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与产量性状,研究不同小麦品种的边行优势特性,筛选适宜麦棉套作模式的小麦品种。结果表明:邢麦4号边行优势明显,小麦产量达到6 919... 在麦棉套作种植模式下,以6个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调查边行与内行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与产量性状,研究不同小麦品种的边行优势特性,筛选适宜麦棉套作模式的小麦品种。结果表明:邢麦4号边行优势明显,小麦产量达到6 919.0 kg/hm2,是麦棉套作种植模式中的优选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套 小麦品种 边行优势
下载PDF
覆盖件坑包检测附件的设计与应用
20
作者 吴立军 沈左军 《模具制造》 2024年第6期3-4,19,共3页
介绍了一种用于汽车覆盖件表面坑包检测的手套附件的设计、实现、应用与实验。该手套附件结合了棉质编织手套、回弹棉套、低密度高回弹海绵、自粘强力魔术贴和植绒砂纸等组件,为在线检验人员提供了一个快速、准确的检测工具。首先介绍... 介绍了一种用于汽车覆盖件表面坑包检测的手套附件的设计、实现、应用与实验。该手套附件结合了棉质编织手套、回弹棉套、低密度高回弹海绵、自粘强力魔术贴和植绒砂纸等组件,为在线检验人员提供了一个快速、准确的检测工具。首先介绍了汽车覆盖件的常见质量缺陷及其影响,然后阐述了手套附件的设计原理和实施方式,接着通过实验验证了该设计的实际效果和应用价值,最后讨论了该设计的优势、局限性及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覆盖件 坑包检测 手套附件 回弹棉套 低密度高回弹海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