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9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地棉杂种优势及自交衰退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62
1
作者 王学德 潘家驹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8-23,共6页
采用 NCⅡ交配设计,估计了陆地棉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和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参数,以及计算了56个组合的杂种一代平均优势和30个组合的杂种二代平均优势。通过不同世代间的比较,对7个性状杂种优势及自交衰退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产量、... 采用 NCⅡ交配设计,估计了陆地棉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和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参数,以及计算了56个组合的杂种一代平均优势和30个组合的杂种二代平均优势。通过不同世代间的比较,对7个性状杂种优势及自交衰退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产量、铃重和纤维长度不但有极显著的 F_1杂种优势,而且也有显著的 F_2杂种优势,这些性状的优势主要是由加性效应决定的,因而自交衰退较缓慢;铃数和马克隆值的杂种优势除了加性效应外,显性效应也起较大的作用,因此F_1自交衰退较明显;产量、衣分和2.5%跨距长度的遗传力较大,世代间的相关程度较高,加强对亲代及 F_1的选择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 杂种优势 遗传分析
下载PDF
棉花枯黄萎病的抗性基因效应分析 被引量:34
2
作者 王振山 马峙英 曲健木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1-25,共5页
本试验利用四个陆地棉杂交组合,每组合包含 P_1、P_2、F_1、F_2、BC_1和 BC_2六个世代的材料。运用世代平均数方法对棉花枯、黄萎病抗病性的基因作用效应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棉花枯、黄萎病的抗性基因作用方式比较复杂,除加性和... 本试验利用四个陆地棉杂交组合,每组合包含 P_1、P_2、F_1、F_2、BC_1和 BC_2六个世代的材料。运用世代平均数方法对棉花枯、黄萎病抗病性的基因作用效应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棉花枯、黄萎病的抗性基因作用方式比较复杂,除加性和显性基因作用效应外,还有上位效应的作用。所有组合的结果表明,两种病害的抗性遗传方式均以加性效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萎病 抗病性 基因效应 枯萎病
下载PDF
转Bt基因抗虫棉源库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9
3
作者 田晓莉 杨培珠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51-156,共6页
以转Bt基因抗虫棉中所30(CCRI30)及其对照品种中棉所16(CCRI16)为材料,在大田和温室盆栽条件下初步研究了Bt抗虫棉源库器官的发育的源库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的光合叶面积及根系活... 以转Bt基因抗虫棉中所30(CCRI30)及其对照品种中棉所16(CCRI16)为材料,在大田和温室盆栽条件下初步研究了Bt抗虫棉源库器官的发育的源库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的光合叶面积及根系活力均低于对照品种中棉所16,源器官的功能较下;但前者库器官的活性较强,对同化物接竞争高于后者。虽然中棉所30在盛花期和结铃期提高了叶片中^14C同化物的输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BT基因 抗虫 库活性 源库关系
下载PDF
陆地棉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的分析 被引量:32
4
作者 吴吉祥 朱军 +1 位作者 季道藩 许馥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4,共4页
本研究根据加性-显性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分析了陆地棉10个杂交亲本和20个F1皮棉产量、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和前期收花率的两年资料,估算了各项遗传方差分量和成对性状间各项遗传效应的相关。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衣分受基... 本研究根据加性-显性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分析了陆地棉10个杂交亲本和20个F1皮棉产量、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和前期收花率的两年资料,估算了各项遗传方差分量和成对性状间各项遗传效应的相关。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衣分受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影响较小,其它4个性状受基因型×环境互作影响较大,其中皮棉产量、单株铃数和前期收花率受显性×环境互作效应影响较大。遗传相关分析表明,皮棉产量与单株铃数、衣分和前期收花率加性相关系数值较大,皮棉产量与单株铃数、单铃重和前期收花率间存在较强的加性与环境互作负相关。皮棉产量与单株铃数、单铃重和前期收花率间存在显著的显性正相关,但与单株铃数、单铃重间存在显性与环境互作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 产量性状 基因型环境互作 遗传效应
下载PDF
栀子黄在棉织物上的染色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6
5
作者 柴丽琴 邵建中 +2 位作者 周岚 徐敏 张玉高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6-61,共6页
为提高对天然染料栀子黄在改性棉织物上染过程的控制、染色效果的预测及染色工艺优化的理论指导作用,应用阳离子改性剂对棉织物进行非反应型改性,用栀子黄进行染色吸附动力学实验,探讨其染色机制。运用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 为提高对天然染料栀子黄在改性棉织物上染过程的控制、染色效果的预测及染色工艺优化的理论指导作用,应用阳离子改性剂对棉织物进行非反应型改性,用栀子黄进行染色吸附动力学实验,探讨其染色机制。运用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改性和未改性棉织物上栀子黄染色的实验数据进行模拟,计算栀子黄在改性和未改性棉织物上的染色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栀子黄在改性和未改性棉织物上的染色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染色平衡吸附量和染色速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改性棉织物上的染色平衡吸附量较未改性棉织物增大了3~4倍,半染时间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黄 非反应型改性 染色 动力学
下载PDF
我国现有的3类转Bt基因抗虫棉品系棉铃虫抗性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25
6
作者 唐灿明 孙敬 +7 位作者 朱协飞 郭旺珍 张天真 沈晋良 高丛芬 周威君 陈志贤 郭三堆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9期2064-2068,共5页
我国主要有 3类转Bt基因抗虫棉 ,都已培育出品种或杂交种并在生产上推广利用 .遗传分析表明 ,山西 94 2 4、中心 94和R193类转Bt基因抗虫棉亲本品系对棉铃虫的抗性各由一对显性主基因控制 ,它们的抗虫基因非等位 .山西 94 2 4与R19的Bt... 我国主要有 3类转Bt基因抗虫棉 ,都已培育出品种或杂交种并在生产上推广利用 .遗传分析表明 ,山西 94 2 4、中心 94和R193类转Bt基因抗虫棉亲本品系对棉铃虫的抗性各由一对显性主基因控制 ,它们的抗虫基因非等位 .山西 94 2 4与R19的Bt基因可能整合在陆地棉品种的同一染色体上 ,表现为连锁遗传 .山西 94 2 4、中心 94、R193个抗虫棉品系间互交杂种抗虫性与亲本类似 ,表明抗虫基因在杂合状态下无共抑制现象存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BT基因 抗虫性 铃虫 遗传分析 抗虫
原文传递
阳离子改性剂在棉纤维天然染料染色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7
作者 周岚 邵建中 柴丽琴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5-100,105,共7页
针对天然染料对棉织物上染率低和色牢度差的问题,通过合成季铵盐阳离子改性剂,对棉纤维进行阳离子化改性。应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改性前后棉织物的结构变化,探讨棉纤维的改性机制。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了改性剂对棉织物的改性工艺... 针对天然染料对棉织物上染率低和色牢度差的问题,通过合成季铵盐阳离子改性剂,对棉纤维进行阳离子化改性。应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改性前后棉织物的结构变化,探讨棉纤维的改性机制。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了改性剂对棉织物的改性工艺,结果显示:该改性剂显著地改善了天然染料在棉织物上的染色性能,当改性剂质量浓度为15~21 g/L,氢氧化钠质量浓度为4.5~5 g/L,改性温度为60~70℃,改性时间为50~60 min时,K/S值明显提高;天然染料在改性棉织物上的耐洗色牢度达到4级,耐摩擦色牢度基本达到3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染料 阳离子改性剂 K/S值 色牢度
下载PDF
基于红外光谱的涤/棉混纺比定量分析 被引量:26
8
作者 陶丽珍 潘志娟 +1 位作者 蒋耀兴 秦大可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23,共5页
为了进行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纤维含量的研究,测试了涤纶、棉和不同比例涤/棉混合物的红外光谱图,探讨了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涤/棉混纺比的方法。研究表明,2 900、1 717、721 cm-1特征吸收峰面积与涤/棉混合物中涤纶含量的线性关系不明显。以... 为了进行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纤维含量的研究,测试了涤纶、棉和不同比例涤/棉混合物的红外光谱图,探讨了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涤/棉混纺比的方法。研究表明,2 900、1 717、721 cm-1特征吸收峰面积与涤/棉混合物中涤纶含量的线性关系不明显。以上述3个特征吸收峰面积为参量,构建了6个特征值,其中4个特征值与涤/棉混合物中涤纶含量的线性相关性较好。验证实验表明,第6个特征值与涤纶含量的线性相关性最好,利用该特征值与涤纶含量的线性方程可确定涤/棉混合物中涤纶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定量分析 涤纶 混纺
下载PDF
新疆棉区的气温和棉铃发育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过兴先 曾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02-212,共11页
本研究从1984年起,在石河子、莫索湾、博乐、库尔勒、库车、阿拉尔、喀什、麦盖提和吐鲁番进行。3年结果表明,上述各地6至9月上旬气温条件优越,适宜棉铃发育。从9月起,气温下降快,其变化特点是:白天气温保持相当高;一天内气温≥20℃的... 本研究从1984年起,在石河子、莫索湾、博乐、库尔勒、库车、阿拉尔、喀什、麦盖提和吐鲁番进行。3年结果表明,上述各地6至9月上旬气温条件优越,适宜棉铃发育。从9月起,气温下降快,其变化特点是:白天气温保持相当高;一天内气温≥20℃的时间逐渐减少;夜间温度下降急剧。从9月中旬至10月中旬的某一时期起,夜温就成为各地棉铃正常发育的限制因子。总的说,北疆八月初、南疆八月中、吐鲁番地区八月下旬开花的棉铃都不能正常发育,铃重小,纤维品质差。气温偏低的年份,南疆八月初开花的棉铃也不能正常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温 夜温 铃重 纤维 品质
下载PDF
过氧化氢酶在棉针织物漂染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张瑞萍 《印染》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12-14,共3页
分析影响过氧化氢酶除氧的诸因素 ,用正交试验得出酶除氧的优化工艺 :温度 2 0℃ ,p H值 6~ 8,酶用量 0 .18m L /L ,除氧时间 15 min。结果表明 ,用酶除氧代替传统的高温除氧工艺 ,可保证后道染色的色光和染色重现性 ,并且节约能源 ,... 分析影响过氧化氢酶除氧的诸因素 ,用正交试验得出酶除氧的优化工艺 :温度 2 0℃ ,p H值 6~ 8,酶用量 0 .18m L /L ,除氧时间 15 min。结果表明 ,用酶除氧代替传统的高温除氧工艺 ,可保证后道染色的色光和染色重现性 ,并且节约能源 ,提高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漂白 过氧化氢酶 针织物
下载PDF
高粱红天然染料对棉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路艳华 程万里 陈宇岳 《印染助剂》 CAS 2005年第11期27-30,共4页
先对高粱红天然染料进行提取,然后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对棉织物进行了直接染色、预媒法染色、后媒法媒染染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直接染色样品的摩擦色牢度3~4级,皂洗色牢度3~4级,铁媒染后摩擦色牢度和皂洗色牢度提高为4级.
关键词 高梁红 天然染料 染色
下载PDF
湖北棉区转Bt基因棉对烟粉虱种群动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徐静 张青文 +1 位作者 邓曙东 周世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40,共3页
20 0 0~ 2 0 0 1年对湖北转Bt基因棉田烟粉虱种群动态调查表明 ,与常规棉相比较 ,转Bt基因棉有利于烟粉虱的发生。Bt棉化防田采用农药防治措施 ,对烟粉虱种群数量有一定控制作用 ,烟粉虱年发生量分别为 6 5 2、10 84头 / 10 0株 ,与常... 20 0 0~ 2 0 0 1年对湖北转Bt基因棉田烟粉虱种群动态调查表明 ,与常规棉相比较 ,转Bt基因棉有利于烟粉虱的发生。Bt棉化防田采用农药防治措施 ,对烟粉虱种群数量有一定控制作用 ,烟粉虱年发生量分别为 6 5 2、10 84头 / 10 0株 ,与常规棉田年发生量 2 4 6、6 8头 / 10 0株相比 ,其种群数量仍有显著增加 ;Bt棉自控田未采用任何防治措施 ,烟粉虱的发生量显著高于常规对照棉田 ,其年发生量分别为 15 82、12 10头 / 10 0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基因 烟粉虱 防治
下载PDF
靛蓝对棉染色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3
作者 袁霞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共4页
从靛蓝的结构和性质出发,分析了靛蓝上染棉纱线的染色机理。靛蓝单分子结构简单,晶体结构呈片状排列,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优异的生物安全性。靛蓝不溶于水,通常使用还原剂和碱剂使靛蓝溶于水中。靛蓝还原溶解时在染液中存在4种形态,其中... 从靛蓝的结构和性质出发,分析了靛蓝上染棉纱线的染色机理。靛蓝单分子结构简单,晶体结构呈片状排列,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优异的生物安全性。靛蓝不溶于水,通常使用还原剂和碱剂使靛蓝溶于水中。靛蓝还原溶解时在染液中存在4种形态,其中,单酚钠离子态的隐色体是上染棉纱线最佳的形态。当染液pH值为11时,棉纱线可获得最大的K/S值和明显的环染效果。采用多次室温浸轧、透风氧化可以提高靛蓝在棉上的得色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 靛蓝 牛仔布 染色机理
下载PDF
微胶囊相变材料PCM在织物上的应用 被引量:18
14
作者 钱惺悦 纪俊玲 +1 位作者 戴萍 李坚 《印染》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15,共4页
采用微胶囊相变材料(PCM)对纯棉和涤纶织物进行整理,用DSC法和织物透气仪测试调温织物的储热和透气性能。优化的整理工艺为:两次一浸一轧,微胶囊相变材料用量为250 g/L,烘干温度为110℃,烘干时间为120 s。DSC热分析表明,调温织物的升温... 采用微胶囊相变材料(PCM)对纯棉和涤纶织物进行整理,用DSC法和织物透气仪测试调温织物的储热和透气性能。优化的整理工艺为:两次一浸一轧,微胶囊相变材料用量为250 g/L,烘干温度为110℃,烘干时间为120 s。DSC热分析表明,调温织物的升温和降温速率较普通织物显著减缓,具有智能调温功能;透气仪测试表明,调温织物的透气性有所增加。该调温功能织物具备一定的耐洗性能,且在涤纶织物上效果略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整理 相变材料微胶囊 潜热值 调温织物 涤纶
下载PDF
棉双丝包芯赛络纱的纺纱工艺优化 被引量:17
15
作者 侯小伟 包晓佳 王勇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1-43,共3页
探讨棉双丝包芯赛络纱的纺纱工艺。以涤纶丝、氨纶丝为芯丝,棉为外包纤维,通过改造细纱机赛络纺相关设备,优选长丝退绕方式,正确配置纺纱工艺,成功纺制出棉双丝包芯赛络纱。认为:纺制棉双丝包芯纱,长丝退绕张力的控制是关键环节。两种... 探讨棉双丝包芯赛络纱的纺纱工艺。以涤纶丝、氨纶丝为芯丝,棉为外包纤维,通过改造细纱机赛络纺相关设备,优选长丝退绕方式,正确配置纺纱工艺,成功纺制出棉双丝包芯赛络纱。认为:纺制棉双丝包芯纱,长丝退绕张力的控制是关键环节。两种长丝应分别退绕。氨纶丝应采用传统的筒子架积极退绕方式,并进行适宜的预牵伸;涤纶丝应采用大卷装丝筒轴向被动退绕,并附加张力控制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络纺 包芯纱 退绕方式 包覆效果 条干 毛羽
下载PDF
低酚棉中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力与某些含氮化合物的变化(简报) 被引量:12
16
作者 周进徐 王绍卿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1990年第3期39-40,共2页
低酚棉植株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力比有酚棉中的低。在营养生长期,低酚棉叶片含氮量基本保持恒定,有酚棉则呈下降趋势。低酚棉棉籽中的粗蛋白含量随生育期的延续呈上升趋势,而有酚棉中的则基本保持恒定。
关键词 低酚 PA
下载PDF
棉花雄性不育恢复系的选育及“三系”杂种优势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韦贞国 华金平 《湖北农业科学》 1989年第11期8-12,共5页
1973年V.G.Meyer育成并发放哈克尼西棉胞质陆地棉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不育系为完全雄性不育,所被测试的陆地棉和海岛棉品种都良好地保持其雄性不育性而不具有丝毫恢复育性能力。恢复系为与不育系同质的带有哈克尼西棉恢复基因的可育系... 1973年V.G.Meyer育成并发放哈克尼西棉胞质陆地棉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不育系为完全雄性不育,所被测试的陆地棉和海岛棉品种都良好地保持其雄性不育性而不具有丝毫恢复育性能力。恢复系为与不育系同质的带有哈克尼西棉恢复基因的可育系,恢复系在纯合状态下育性良好,但对不育系的育性恢复能力很差。70年代末及80年代初:J.B.Wcav-er发现海岛棉中存在恢复基因强化因子,并育成以Demeter命名的几个恢复率良好的恢复系。但80年代中期Wea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性不育 恢复系 选育 杂种优势
下载PDF
不同混纺比的汉麻/棉混纺纱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陈艳华 王国和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13年第1期11-12,共2页
为指导低支汉麻/棉混纺纱的生产与应用,分析研究低支汉麻/棉混纺纱的强力、弹性、初始模量及上染性。实验表明:汉麻含量越高,纱线的断裂伸长、弹性和上染率均有所降低,但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却能提高;同时,纱线的染色牢度也会随着汉麻含... 为指导低支汉麻/棉混纺纱的生产与应用,分析研究低支汉麻/棉混纺纱的强力、弹性、初始模量及上染性。实验表明:汉麻含量越高,纱线的断裂伸长、弹性和上染率均有所降低,但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却能提高;同时,纱线的染色牢度也会随着汉麻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 混纺纱 性能 测试
下载PDF
真丝与棉混纺织物染色的同色性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祖钢 闵洁 +1 位作者 叶鸿伟 王堃 《印染》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6期19-21,共3页
用活性染料染真丝 /棉混纺织物 ,通常存在真丝上染率低、色浅、混纺织物同色性差的缺点。通过对染色各工艺条件 ,如 pH值、盐、碱量和温度等的研究 ,寻求可以提高此混纺织物染色同色性的途径 ,即真丝 /棉混纺织物在酸性条件下用活性染... 用活性染料染真丝 /棉混纺织物 ,通常存在真丝上染率低、色浅、混纺织物同色性差的缺点。通过对染色各工艺条件 ,如 pH值、盐、碱量和温度等的研究 ,寻求可以提高此混纺织物染色同色性的途径 ,即真丝 /棉混纺织物在酸性条件下用活性染料染色 ,碱性条件下固色。随染液 pH值的降低、元明粉用量增加、纯碱用量减少和保温温度的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活性染料 混纺织物 蚕丝
下载PDF
陆地棉品种早熟性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仲方 张治伟 王支凤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12-19,共8页
对10个陆地棉品种的早熟性进行了分析。4个早熟性因素:理论始花期TDSF的天数(X_1),第一果枝节位NFB(X_2),花的垂直间隔期VFI(X_3),花的水平间隔期HFI(X_4),与早熟性指数(Y)之间存在着回归关系。四个早熟性因素对构成棉花早熟性作用的大... 对10个陆地棉品种的早熟性进行了分析。4个早熟性因素:理论始花期TDSF的天数(X_1),第一果枝节位NFB(X_2),花的垂直间隔期VFI(X_3),花的水平间隔期HFI(X_4),与早熟性指数(Y)之间存在着回归关系。四个早熟性因素对构成棉花早熟性作用的大小,以X_1,X_2,X_3较大,X_4的作用较小,但不同品种的各种因素作用大小不同。10个品种的早熟性模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选育“生理早熟”型早熟品种的可能性,从而达到早熟、高产稳产而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 早熟性 花期 品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