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科学理论的检验结构与检验逻辑 被引量:4
1
作者 林定夷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4-19,共6页
构建了一个关于科学理论检验结构与检验逻辑的模型,指出科学理论的检验包含有先后有序的四个层次,即:检验一个理论的内部是否自恰;检验一个理论是否具有经验内容;检验一个科学理论的潜在价值;对理论诉诸经验的检验。进一步构建了科学理... 构建了一个关于科学理论检验结构与检验逻辑的模型,指出科学理论的检验包含有先后有序的四个层次,即:检验一个理论的内部是否自恰;检验一个理论是否具有经验内容;检验一个科学理论的潜在价值;对理论诉诸经验的检验。进一步构建了科学理论接受经验检验的逻辑模型,即:(1)T∧C∧H→P;(2)SO可错;(3)SO=P-P。以此为基础,讨论了科学理论接受经验检验的复杂的逻辑和认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理论 检验的层次 检验结构 检验逻辑 模型
下载PDF
社科法学如何处理规范性问题?兼与雷磊教授商榷 被引量:5
2
作者 吴义龙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79-1598,共20页
在法学研究中,人们无法从“是”推出“应当”这一“休谟问题”在法学研究中的具体体现,便是经验研究能否以及如何处理法的规范性问题。无论从封闭体系还是开放体系的角度回答这一问题,法教义学都面临诸多困境,其根源在于证立逻辑以及形... 在法学研究中,人们无法从“是”推出“应当”这一“休谟问题”在法学研究中的具体体现,便是经验研究能否以及如何处理法的规范性问题。无论从封闭体系还是开放体系的角度回答这一问题,法教义学都面临诸多困境,其根源在于证立逻辑以及形式化和非语境的局限。社科法学从因果解释角度回答这一问题且直面“休谟问题”:价值是客观的主体性事实;可以借助问题和对问题的成功解决跨越从“是”到“应当”的鸿沟。在这一过程中,“价值判断”至关重要。社科法学的回答,是基于方法论上“猜测-反驳”的演绎假设的检验逻辑。在这一启示下,法教义学和社科法学的合作有了新视角:社科法学的相对优势在于能较好应对不确定性情形下的各种问题从而形成规范;法教义学的相对优势则体现于在相对确定的语境下协调各种规范使之体系化以便应对各种具体案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科法学 法的规范性 因果规律 价值判断 检验逻辑
原文传递
重建科学认识的“完整哲学图式”——发现逻辑与检验逻辑关系探究
3
作者 俞国女 张志成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12期95-100,113,共7页
阐述了西方科学哲学家在发现逻辑与检验逻辑关系问题上的两大路线及其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再从科学认识过程、科学方法论和科学思维形态3个维度展现两者的“关系”,重建科学认识完整的哲学图式。
关键词 发现逻辑 检验逻辑 哲学图式
下载PDF
再论科学理论的检验结构与检验逻辑——兼与刘洋、万小龙先生商榷
4
作者 林定夷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9-28,共10页
论文针对刘洋和万小龙先生的论文《科学理论可检验性问题的新理解——兼与林定夷教授商榷》一文中所提出的商榷见解,对我所构建的科学理论的检验结构和检验逻辑的理论做了进一步的展开和讨论。表面地看来,我与万刘两位先生的分歧,是直... 论文针对刘洋和万小龙先生的论文《科学理论可检验性问题的新理解——兼与林定夷教授商榷》一文中所提出的商榷见解,对我所构建的科学理论的检验结构和检验逻辑的理论做了进一步的展开和讨论。表面地看来,我与万刘两位先生的分歧,是直接关于科学理论检验模型的分歧,但是,实际上,在其背后,却是关于科学理论检验的实际、逻辑以及其他方法论理论的分歧。本文就从这些方面对相关理论做出进一步的更深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理论 检验结构 模型 检验逻辑 方法论
下载PDF
生成元相关的三重迭代置换的伪随机性
5
作者 朱华飞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1996年第1期70-72,74,共4页
研究了当生成元相关情形时,三重迭代置换的伪随机性,并证明了Ψ~3(f·f,g)及Ψ~3(f,g,g)是伪随机置换。
关键词 伪随机检验逻辑 伪随机置换 超伪随机置换
原文传递
密文分组链接模式的伪随机性分析
6
作者 瞿海斌 周金芳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6期670-672,共3页
利用 q阶伪随机检验逻辑和系数 H技术 ,证明了 m次密文分组链接模式伪随机上界可改进为O(q(q - 1) 2 -l)且该模式的伪随机性不依赖于链接次数 m.从而解决了
关键词 密文分组链接模式 q阶伪随机检验逻辑 系数H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