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度薄膜扩散技术(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films,DGT)是一种原位连续环境采样和测量方法,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被报道以来,一直以固态结合相采集和测量水体、沉积物和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目前液态结合相的DGT多应用于水体中金属离...梯度薄膜扩散技术(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films,DGT)是一种原位连续环境采样和测量方法,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被报道以来,一直以固态结合相采集和测量水体、沉积物和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目前液态结合相的DGT多应用于水体中金属离子的检测。分别采用固态结合相(chelex100)和改进的液态结合相(sodium polyacrylate,PAAS)的DGT装置,对广西桑田土壤中有效态Pb进行了累积和测定。简单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装置提取的土壤有效态Pb含量与桑树老叶和嫩叶中的Pb含量都呈极显著相关关系,改进的PAAS-DGT装置对土壤中有效态Pb的提取能力更强。融合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机质(OM)和土壤颗粒组成等理化指标影响,运用多元统计分析,建立了逐步回归模型。多元统计分析表明,两种结合相的DGT技术所构建的回归模型是可靠的,其调整判定系数R2adj分别为0.87、0.89、0.96和0.95,且预测结果融合了影响土壤有效态Pb含量的pH、CEC、有机质和土壤质地等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结合相的DGT装置均能较好预测桑田土壤中Pb的生物有效性,拓展了DGT技术的应用范围。关键词: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聚丙烯酸钠(PAAS);铅(Pb);生物有效性;桑田;展开更多
本研究利用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films,DGT)对太湖7个湖区的水体和沉积物中金属与营养盐有效态含量进行原位监测,并分析污染物的区域特征。结果表明,DGT所测有效态浓度低于传统化学方法所提取浓度,且能实现低...本研究利用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films,DGT)对太湖7个湖区的水体和沉积物中金属与营养盐有效态含量进行原位监测,并分析污染物的区域特征。结果表明,DGT所测有效态浓度低于传统化学方法所提取浓度,且能实现低浓度、多元素同时监测。具体来看,太湖水体中金属的DGT有效态含量较低,区域差别较小。沉积物中9种典型金属的DGT有效态含量排序为Fe>Mn>Zn>Ni>As>W>Co>Mo>Cu,其中,Fe、As、Zn、Ni和W在竺山湾、梅梁湾和贡湖污染相对较重,在湖心区、胥湖和东太湖污染相对较轻,其余金属分布较平均且含量较低。与金属不同的是,太湖水体中DGT所测的有效磷(P)含量整体较高,最高值出现在贡湖,达83.2μg·L^(-1)。沉积物中DGT有效态P的区域分布更明显,以竺山湾、梅梁湾和沿岸区污染相对较重,最高值出现在竺山湾,达500μg·L^(-1)。对比沉积物和水体中DGT有效态P含量发现,竺山湾、梅梁湾和沿岸区沉积物可能是P的主要储存场所,具有潜在释放风险。展开更多
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 technique,DGT)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水体、沉积物和土壤中有效态元素生物有效性研究的一种新技术,为确定测定土壤磷素生物有效性的DGT最佳测试条件以及肥料磷在土壤中迁移特性,采...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 technique,DGT)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水体、沉积物和土壤中有效态元素生物有效性研究的一种新技术,为确定测定土壤磷素生物有效性的DGT最佳测试条件以及肥料磷在土壤中迁移特性,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了土壤与DGT作用时间、环境温度、土壤相对含水量对DGT测定的磷素生物有效性影响,并利用DGT测定肥料磷在表面撒施和滴施(4种土壤类型:潮土、灌淤土、灰漠土和草甸土)方式下土壤剖面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DGT-P随土壤与DGT作用时间(0-24 h)的增加而增加,在24 h后趋于稳定;DGT-P随土壤相对含水量(20%-100%)的增加而增加,在含水量为80%-100%时最大,当相对含水量增加到120%时,DGT-P则降低;DGT-P随环境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在25℃后趋于稳定。与表面撒施处理相比,滴施可以增加5-15 cm肥料磷的分布。而滴施处理的磷的移动性也受到土壤类型和质地的影响,在草甸土(71%砂粒)上运移性较大,在潮土(46.65%砂粒)上运移性较小。总之,DGT测定的土壤磷素生物有效性最佳测试条件为土壤与DGT作用时间在24 h,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100%,环境温度25℃,磷肥滴施优于表面撒施,滴施的磷肥能够迁移到更深的土层。展开更多
文摘梯度薄膜扩散技术(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films,DGT)是一种原位连续环境采样和测量方法,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被报道以来,一直以固态结合相采集和测量水体、沉积物和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目前液态结合相的DGT多应用于水体中金属离子的检测。分别采用固态结合相(chelex100)和改进的液态结合相(sodium polyacrylate,PAAS)的DGT装置,对广西桑田土壤中有效态Pb进行了累积和测定。简单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装置提取的土壤有效态Pb含量与桑树老叶和嫩叶中的Pb含量都呈极显著相关关系,改进的PAAS-DGT装置对土壤中有效态Pb的提取能力更强。融合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机质(OM)和土壤颗粒组成等理化指标影响,运用多元统计分析,建立了逐步回归模型。多元统计分析表明,两种结合相的DGT技术所构建的回归模型是可靠的,其调整判定系数R2adj分别为0.87、0.89、0.96和0.95,且预测结果融合了影响土壤有效态Pb含量的pH、CEC、有机质和土壤质地等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结合相的DGT装置均能较好预测桑田土壤中Pb的生物有效性,拓展了DGT技术的应用范围。关键词: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聚丙烯酸钠(PAAS);铅(Pb);生物有效性;桑田;
文摘本研究利用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films,DGT)对太湖7个湖区的水体和沉积物中金属与营养盐有效态含量进行原位监测,并分析污染物的区域特征。结果表明,DGT所测有效态浓度低于传统化学方法所提取浓度,且能实现低浓度、多元素同时监测。具体来看,太湖水体中金属的DGT有效态含量较低,区域差别较小。沉积物中9种典型金属的DGT有效态含量排序为Fe>Mn>Zn>Ni>As>W>Co>Mo>Cu,其中,Fe、As、Zn、Ni和W在竺山湾、梅梁湾和贡湖污染相对较重,在湖心区、胥湖和东太湖污染相对较轻,其余金属分布较平均且含量较低。与金属不同的是,太湖水体中DGT所测的有效磷(P)含量整体较高,最高值出现在贡湖,达83.2μg·L^(-1)。沉积物中DGT有效态P的区域分布更明显,以竺山湾、梅梁湾和沿岸区污染相对较重,最高值出现在竺山湾,达500μg·L^(-1)。对比沉积物和水体中DGT有效态P含量发现,竺山湾、梅梁湾和沿岸区沉积物可能是P的主要储存场所,具有潜在释放风险。
文摘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 technique,DGT)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水体、沉积物和土壤中有效态元素生物有效性研究的一种新技术,为确定测定土壤磷素生物有效性的DGT最佳测试条件以及肥料磷在土壤中迁移特性,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了土壤与DGT作用时间、环境温度、土壤相对含水量对DGT测定的磷素生物有效性影响,并利用DGT测定肥料磷在表面撒施和滴施(4种土壤类型:潮土、灌淤土、灰漠土和草甸土)方式下土壤剖面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DGT-P随土壤与DGT作用时间(0-24 h)的增加而增加,在24 h后趋于稳定;DGT-P随土壤相对含水量(20%-100%)的增加而增加,在含水量为80%-100%时最大,当相对含水量增加到120%时,DGT-P则降低;DGT-P随环境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在25℃后趋于稳定。与表面撒施处理相比,滴施可以增加5-15 cm肥料磷的分布。而滴施处理的磷的移动性也受到土壤类型和质地的影响,在草甸土(71%砂粒)上运移性较大,在潮土(46.65%砂粒)上运移性较小。总之,DGT测定的土壤磷素生物有效性最佳测试条件为土壤与DGT作用时间在24 h,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100%,环境温度25℃,磷肥滴施优于表面撒施,滴施的磷肥能够迁移到更深的土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