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芬尼根的守灵》解读种种 被引量:2
1
作者 戴从容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6-134,共9页
《芬尼根的守灵》虽然如天书般难解,却从20世纪60年代起对当代文学创作和美学理论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传统的《芬尼根的守灵》研究主要以词语解读为主,出现了一大批词典和著作,但是仍有许多词语没有得到解释。写梦说也曾长期流行,并... 《芬尼根的守灵》虽然如天书般难解,却从20世纪60年代起对当代文学创作和美学理论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传统的《芬尼根的守灵》研究主要以词语解读为主,出现了一大批词典和著作,但是仍有许多词语没有得到解释。写梦说也曾长期流行,并且由此提出“模仿形式”说来解释《芬尼根的守灵》的独特形式。解构主义对推动从新的角度认识《芬尼根的守灵》的美学价值起了重要作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则开启了对《芬尼根的守灵》的多声部语言和包容美学的认识,给该书的喜剧风格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尼根的守灵》 词语解读 无意识 解构主义 狂欢诗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