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榆梢小蠹Cryphalus sp.坑道系统的形成过程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荣
任利利
+1 位作者
刘春兴
骆有庆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65-1269,共5页
在对榆梢小蠹Cryphalus sp.雌雄成虫形态特征细致比较的基础上,系统持续地研究了其坑道系统的形成过程。榆梢小蠹雌雄成虫个体大小差异不大,但雌雄次性征可见,主要区别在于额面是否有隆突和前胸背板后部鳞片多寡。主坑道内的成虫配比方...
在对榆梢小蠹Cryphalus sp.雌雄成虫形态特征细致比较的基础上,系统持续地研究了其坑道系统的形成过程。榆梢小蠹雌雄成虫个体大小差异不大,但雌雄次性征可见,主要区别在于额面是否有隆突和前胸背板后部鳞片多寡。主坑道内的成虫配比方式多为1雌1雄和2雌1雄,少有3雌1雄。榆梢小蠹的坑道系统形成可分为5个阶段,即侵入、召唤交尾、主坑道形成、产卵和子坑道形成,一般共历时40 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梢
小
蠹
属
榆
梢
小
蠹
生物学特性
原文传递
切梢小蠹属昆虫分类鉴定方法
被引量:
23
2
作者
李霞
张真
+2 位作者
曹鹏
王鸿斌
韩平定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0-116,共7页
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一套快速、准确鉴定切梢小蠹的特征系统。利用鞘翅斜面第2沟间部的瘤状颗粒和刻点分布、鞘翅斜面刚毛长短和前胸背板刻点及刚毛分布3种特征,在体视显微镜放大30倍条件下可实现切梢小蠹虫的准确...
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一套快速、准确鉴定切梢小蠹的特征系统。利用鞘翅斜面第2沟间部的瘤状颗粒和刻点分布、鞘翅斜面刚毛长短和前胸背板刻点及刚毛分布3种特征,在体视显微镜放大30倍条件下可实现切梢小蠹虫的准确鉴定。通过形态鉴定为同种的小蠹虫在利用28Sr DNA序列片段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能首先聚在一起,并且切梢小蠹属昆虫种下、种间和种上的遗传距离分布在3个不重叠的范围内,利用28Sr DNA基因构建切梢小蠹属分子鉴定体系是理想的方法之一。通过系统发育树的聚类分析或遗传距离比较均可实现种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
梢
小
蠹
属
形态特征
分类检索表
28S
RDNA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榆梢小蠹Cryphalus sp.坑道系统的形成过程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荣
任利利
刘春兴
骆有庆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教育部森林培育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出处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65-1269,共5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9B07)
文摘
在对榆梢小蠹Cryphalus sp.雌雄成虫形态特征细致比较的基础上,系统持续地研究了其坑道系统的形成过程。榆梢小蠹雌雄成虫个体大小差异不大,但雌雄次性征可见,主要区别在于额面是否有隆突和前胸背板后部鳞片多寡。主坑道内的成虫配比方式多为1雌1雄和2雌1雄,少有3雌1雄。榆梢小蠹的坑道系统形成可分为5个阶段,即侵入、召唤交尾、主坑道形成、产卵和子坑道形成,一般共历时40 d左右。
关键词
梢
小
蠹
属
榆
梢
小
蠹
生物学特性
Keywords
Cryphalus, Cryphalus sp. ,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763.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切梢小蠹属昆虫分类鉴定方法
被引量:
23
2
作者
李霞
张真
曹鹏
王鸿斌
韩平定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0-116,共7页
基金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6DFA31790)
文摘
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一套快速、准确鉴定切梢小蠹的特征系统。利用鞘翅斜面第2沟间部的瘤状颗粒和刻点分布、鞘翅斜面刚毛长短和前胸背板刻点及刚毛分布3种特征,在体视显微镜放大30倍条件下可实现切梢小蠹虫的准确鉴定。通过形态鉴定为同种的小蠹虫在利用28Sr DNA序列片段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能首先聚在一起,并且切梢小蠹属昆虫种下、种间和种上的遗传距离分布在3个不重叠的范围内,利用28Sr DNA基因构建切梢小蠹属分子鉴定体系是理想的方法之一。通过系统发育树的聚类分析或遗传距离比较均可实现种类鉴定。
关键词
切
梢
小
蠹
属
形态特征
分类检索表
28S
RDNA
Keywords
Tomicus
morphology
key to species of Tomicus
28S rDNA
分类号
S718.7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榆梢小蠹Cryphalus sp.坑道系统的形成过程
王荣
任利利
刘春兴
骆有庆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原文传递
2
切梢小蠹属昆虫分类鉴定方法
李霞
张真
曹鹏
王鸿斌
韩平定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