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泗州戏源流及艺术表现 被引量:7
1
作者 蒋宗霞 《戏曲研究》 2006年第2期248-260,共13页
泗州戏又名"拉魂腔",是流传于淮河两岸及苏北、鲁南等广大区域,为群众所喜爱的,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的优秀地方戏,与徽剧、黄梅戏、庐剧并称为安徽四大剧种。
关键词 淮河两岸 民歌小调 板腔体 寒桥 王小赶脚 劳动号子 井台会 同台演出 上下场
原文传递
喜忧参半说怀梆——怀梆现状调研感思
2
作者 李红艳 《东方艺术》 2015年第S1期50-53,共4页
一年前,我所在的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启动了一项全省稀有剧种的调研工作,分配给我的剧种是怀梆。虽然说对任务的接受尚未达到"硬着头皮"的反感,但也绝没有"欣然应允"的欢喜。因为对怀梆着实没有多少了解,更谈不上... 一年前,我所在的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启动了一项全省稀有剧种的调研工作,分配给我的剧种是怀梆。虽然说对任务的接受尚未达到"硬着头皮"的反感,但也绝没有"欣然应允"的欢喜。因为对怀梆着实没有多少了解,更谈不上兴趣和感情。转眼一年过去,十余次深入实地的调研,近百人次的访谈交流,尽一切可能的演出观摩……我不断地惊喜着、感动着、忧虑着。当这项工作即将告一段落的时候,猛然发现,自己对这个剧种竟有了一种情相通心相近的牵挂,对它的生存有了喜忧参半的关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 欣然应允 现状调研 未来前途 遗产保护中心 生计问题 专业 调研工作 领衔主演
原文传递
寻找失落的艺角艺术
3
作者 吕树坤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78-82,共5页
自东北二人转诞生至今,近二百年的时间,一直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博得广大群众的喜爱。历代统治者,每以“有伤风化”为由,驱赶蹦蹦艺人,查禁蹦蹦戏演出。清末及日伪统治时期,此种情况尤为严重,然而,那些大量的来自民间的“
关键词 蹦蹦戏 东北二人转 东北大秧歌 戏曲 四季青 日伪统治 滑稽表演 燕青卖线 宋元南戏
原文传递
简论豫剧改革家樊粹庭的戏剧观念
4
作者 徐芳芳 《戏曲研究》 CSSCI 2012年第3期299-311,共13页
戏剧这枝源于民间、长于乡村的秀丽奇葩,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需要护花使者的修剪才可以登堂入室。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曾经说:"戏剧仿佛处于美学提炼的不可逆的过程的终点。"①樊粹庭之于豫剧就是如此,他思想敏锐,博通经史,学... 戏剧这枝源于民间、长于乡村的秀丽奇葩,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需要护花使者的修剪才可以登堂入室。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曾经说:"戏剧仿佛处于美学提炼的不可逆的过程的终点。"①樊粹庭之于豫剧就是如此,他思想敏锐,博通经史,学贯中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樊粹庭 观念 河南讴 陈素真 狮吼 三拂袖 舞蹈程式 戏曲改良运动 大团圆结局
原文传递
东风又放花千树——看第七届安徽省艺术节的戏曲演出
5
作者 王长安 《戏曲研究》 2005年第1期281-288,共8页
2004年10月14日—21日,第七届安徽省艺术节的戏曲展演在安徽省合肥市隆重举行,共有8个剧种、10台剧目参加了这次演出,多种多样的地方剧种和丰富多彩的剧目,很好地展现出安徽省当前的戏曲生存和发展状况。本刊特此发表九篇有关这次戏曲... 2004年10月14日—21日,第七届安徽省艺术节的戏曲展演在安徽省合肥市隆重举行,共有8个剧种、10台剧目参加了这次演出,多种多样的地方剧种和丰富多彩的剧目,很好地展现出安徽省当前的戏曲生存和发展状况。本刊特此发表九篇有关这次戏曲展演的评论,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安徽戏曲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演出 地方 坠子戏 淮北市豫 柔石 扮演者 老秀才 为奴隶的母亲
原文传递
精心塑造人物形象——我对《大祭桩》中黄桂英的理解与把握
6
作者 刘娟娟 《戏剧丛刊》 2005年第4期105-106,共2页
中国戏曲是一门集唱念做打舞于一身的综合表演艺术,它不同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派”,要求演员的感情与角色的感情合一,并自然地产生动作,也不同于科格兰的“表现派”,让演员经过一两次的体验排出戏后,演出时不再动感情,只... 中国戏曲是一门集唱念做打舞于一身的综合表演艺术,它不同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派”,要求演员的感情与角色的感情合一,并自然地产生动作,也不同于科格兰的“表现派”,让演员经过一两次的体验排出戏后,演出时不再动感情,只能机械地重复,也不同于布莱希特的“间离派”,有意识对演出打岔,造成演员与观众的“间离”,让观众只能冷静地去分析剧情而不动感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形象 《大祭桩》 黄桂英 中国 戏曲艺术 表演艺术 戏曲演员
下载PDF
勿忘思维的整体性——看第二届安徽省艺术节的戏剧演出
7
作者 王长安 《黄梅戏艺术》 1990年第Z1期52-55,51,共5页
第二届安徽省艺术节的帷幕已在欢歌声中落下,然而,它所留给人们的回味与思索却远未结束,至少在我是这样。 此次艺术节在合肥主会场演出的可冠之为“剧”的节目共14台,涉及大江南北几乎所有的主要剧种及剧体,可谓盛况空前。 (当然,就安... 第二届安徽省艺术节的帷幕已在欢歌声中落下,然而,它所留给人们的回味与思索却远未结束,至少在我是这样。 此次艺术节在合肥主会场演出的可冠之为“剧”的节目共14台,涉及大江南北几乎所有的主要剧种及剧体,可谓盛况空前。 (当然,就安徽及全国来说,历史最久,影响最广的徽剧、京剧及实力最雄厚的话剧,没能拿出创作剧目来参与,这是令人遗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出 演出时间 时空艺术 美感功能 尼罗河惨案 艺术分类学 令人 认识功能
下载PDF
古老的豫剧为什么能充满活力
8
作者 安葵 《戏曲研究》 2006年第1期216-225,共10页
近年来许多学者关心戏曲的命运,投入到戏曲研究中来,这次海峡两岸学者共同研讨豫剧,对学术发展和戏曲事业的繁荣都非常有益。历史的经验对今天常常有重要启示。这里我想谈谈学习豫剧历史的体会。豫剧,又名河南梆子,属于古老剧种。豫剧... 近年来许多学者关心戏曲的命运,投入到戏曲研究中来,这次海峡两岸学者共同研讨豫剧,对学术发展和戏曲事业的繁荣都非常有益。历史的经验对今天常常有重要启示。这里我想谈谈学习豫剧历史的体会。豫剧,又名河南梆子,属于古老剧种。豫剧史家论断它大约形成于乾隆初年,因为在乾隆年间就有多条关于河南梆子的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老 樊粹庭 叫座 王镇南 李天成 程婴 狮吼 常香玉 秦香莲后传
原文传递
论“两下锅”对戏曲发展的意义
9
作者 吴海肖 《戏曲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95-102,共8页
"两下锅",《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解释称:"戏曲术语。清末民初时,京剧曾同山西梆子、直隶梆子(现在称"河北梆子")同台演出,而剧目、表演均各自保持原状,不相混合。这种班社,俗称‘两下锅’。"~①可见"... "两下锅",《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解释称:"戏曲术语。清末民初时,京剧曾同山西梆子、直隶梆子(现在称"河北梆子")同台演出,而剧目、表演均各自保持原状,不相混合。这种班社,俗称‘两下锅’。"~①可见"两下锅"是一种戏曲班社的组班模式,但各剧种在长期的同台表演中并非仅仅停留在"同台演出"的层面,而是"造就了京梆空前大交流的契机和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台演出 南北合套 三下锅 张曼君 徽班 民族民间音乐 混江龙 冲突 作家
原文传递
“埋头做宇宙事业”的担当意识——樊粹庭从事戏剧改革的多重原因探究
10
作者 徐芳芳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05-109,共5页
樊粹庭是以自觉的担当意识,全身心引领土梆戏步入豫剧现代化进程的地方戏改革先驱。本文通过对其生存的时代背景、梆剧面临的困境以及他个人的生活境遇、兴趣爱好、改革戏剧的责任意识等内外因素的分析,发掘其从事戏剧改革的多重动力,... 樊粹庭是以自觉的担当意识,全身心引领土梆戏步入豫剧现代化进程的地方戏改革先驱。本文通过对其生存的时代背景、梆剧面临的困境以及他个人的生活境遇、兴趣爱好、改革戏剧的责任意识等内外因素的分析,发掘其从事戏剧改革的多重动力,并予以学理性的归纳和体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樊粹庭 改革
下载PDF
对亳州梆剧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潘睿杰 《戏剧之家》 2015年第23期15-16,共2页
安徽地方戏亳州梆剧是皖北地区最受欢迎的戏曲剧种之一。然而,同中国整个大戏曲现状类似,亳州梆剧逐年地呈现出萎缩与消亡的态势。面对亳州梆剧的现实困境,必须正确认识到亳州梆剧真正的危机根源所在,是戏剧生态环境的破坏所导致的戏剧... 安徽地方戏亳州梆剧是皖北地区最受欢迎的戏曲剧种之一。然而,同中国整个大戏曲现状类似,亳州梆剧逐年地呈现出萎缩与消亡的态势。面对亳州梆剧的现实困境,必须正确认识到亳州梆剧真正的危机根源所在,是戏剧生态环境的破坏所导致的戏剧危机。亳州梆剧未来的发展一定要立足于对整个戏曲生态环境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亳州 现状 发展 戏曲生态
下载PDF
中华豫剧源流与其现代化的进程
12
作者 张大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3-22,共10页
豫剧作为中华戏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孕育在黄河文明的丰厚土壤中,其远祖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的“河南讴”。由初级戏剧蝉蜕而来的宋金杂剧,既是北杂剧和南戏的共同母体,也是豫剧的不祧之祖。清末民初,河南土梆戏回应时代风云,唱响“河南梆... 豫剧作为中华戏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孕育在黄河文明的丰厚土壤中,其远祖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的“河南讴”。由初级戏剧蝉蜕而来的宋金杂剧,既是北杂剧和南戏的共同母体,也是豫剧的不祧之祖。清末民初,河南土梆戏回应时代风云,唱响“河南梆剧改革的第一声”。1930年代,河南大学优秀学子樊粹庭冲破重重阻力,以“重大担负者”自任,创立“豫声戏剧学社”,改建“豫声剧院”,对祥符调实施全方位的改造和重塑,引导豫剧戏弃旧图新,步入现代化进程,跃升为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地方剧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豫 黄河文明 改革 樊粹庭 现代豫
下载PDF
论亳州梆剧的文化承续及演进佳境
13
作者 张鹏飞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98-201,共4页
安徽地方戏亳州梆剧又称豫剧,也是皖北地区最受欢迎的濒危戏曲剧种之一。亳州梆剧属于河洛文化,它既是河洛文化孕育出的一朵靓丽的艺术奇葩,也是河洛文化精神在中国传统戏曲门类的艺术绽放。亳州梆剧诞生时间较晚,然其根源却很古老,它... 安徽地方戏亳州梆剧又称豫剧,也是皖北地区最受欢迎的濒危戏曲剧种之一。亳州梆剧属于河洛文化,它既是河洛文化孕育出的一朵靓丽的艺术奇葩,也是河洛文化精神在中国传统戏曲门类的艺术绽放。亳州梆剧诞生时间较晚,然其根源却很古老,它承继了河洛文化的传统,也延续了河洛文化的许多原始意识,在哲学思辨、伦理道德、美学观念等文化内涵上与河洛文化有着割舍不断的审美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地方戏 亳州 河洛文化 文化流变 艺术演化
下载PDF
梆剧“打击乐”的作用与运用
14
作者 邱福青 《戏剧丛刊》 2005年第2期68-68,共1页
戏曲离不开乐队的伴奏,它们的乐器种类很多,根据它们的演奏方法和乐器性质,在习惯上人们把吹、拉、弹的乐器并为一类叫作“管弦乐”,而把敲、打、碰的乐器叫做“打击乐”,戏曲乐队是由这两部分组成。
关键词 打击乐 乐器演奏 锣鼓
下载PDF
阜阳市中学生电影评论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中秋倍思亲义演晚会”
15
作者 刘浩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12-12,共1页
中秋节前,安徽阜阳市中学生电影评论协会与市区文化馆、站、印刷总厂等单位怀着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厚意,联合举办了,《中秋倍思亲义演晚会》。会上,市中学生影协艺术团,鼓楼区业余京剧团,县业余文艺宣传队,阜阳印刷总厂幼儿园、地区戏剧... 中秋节前,安徽阜阳市中学生电影评论协会与市区文化馆、站、印刷总厂等单位怀着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厚意,联合举办了,《中秋倍思亲义演晚会》。会上,市中学生影协艺术团,鼓楼区业余京剧团,县业余文艺宣传队,阜阳印刷总厂幼儿园、地区戏剧研究室,梆剧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评论 思亲 安徽阜阳市 文艺宣传队 余文 同台演出 九龙乡 女声独唱
下载PDF
我演《三板正堂》的点滴体会
16
作者 李景芝 《戏剧丛刊》 2005年第2期82-82,共1页
《三板正堂》是一出清官戏,由作者薛铁军根据亳州志记载改编而成。清朝康熙年间,安徽亳州遇到天生火、地生烟、河断流、黄土龟裂的百日大旱。地方恶棍王一尺倚仗权势,设岗封井,鱼肉百姓以达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剧中人物韩素莲就是受... 《三板正堂》是一出清官戏,由作者薛铁军根据亳州志记载改编而成。清朝康熙年间,安徽亳州遇到天生火、地生烟、河断流、黄土龟裂的百日大旱。地方恶棍王一尺倚仗权势,设岗封井,鱼肉百姓以达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剧中人物韩素莲就是受害者的代表。亳州知府朱之廉不畏权势,巧妙地处死了恶棍王一尺,为地方除去一大祸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板正堂》 演员 李景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