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AHP方法生态评价 被引量:8
1
作者 莫好容 《福建地理》 2004年第1期14-17,共4页
本文运用AHP方法建立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 ,构造各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与计算权重 ,得到综合评价指数为 0 .81 ,表明该保护区生态质量较好。文中还分析了该保护区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
关键词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AHP方法 生态评价 层次结构模型 判断矩阵 权重
下载PDF
福建梅花山常绿阔叶林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海拔梯度格局 被引量:14
2
作者 孔祥海 李振基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9-186,共8页
常绿阔叶林是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带性植被。采用样带与典型群落调查法对区内的常绿阔叶林14400m2样地展开调查,并对植物多样性海拔梯度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群落植物物种丰富度、Gleason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 常绿阔叶林是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带性植被。采用样带与典型群落调查法对区内的常绿阔叶林14400m2样地展开调查,并对植物多样性海拔梯度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群落植物物种丰富度、Gleason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均值分别为64.42、10.75、5.75、3.50、0.58,且这5种指数在各样带间差异极为显著,并随海拔的升高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海拔700m~900m。(2)群落各层次的植物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均呈现灌木层(包括幼树和层间植物)>乔木层>草本层的特征。乔木、灌木层物种丰富度与乔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在海拔梯度上的样带间差异极显著,变化趋势与群落相似;灌木层与草本层Shannon-Wiener指数以及草本层物种丰富度随海拔梯度变化不明显。因此,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呈现单峰分布,并支持中间高度膨胀模式(mid-domain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物种多样性 海拔梯度格局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福建
原文传递
福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开森 吴锦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21-1126,共6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统计分析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比较其与周边相邻4个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区系的相似性。结果表明:(1)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42科83属189种,科、属组成优势现象明显,区系起源古... 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统计分析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比较其与周边相邻4个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区系的相似性。结果表明:(1)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42科83属189种,科、属组成优势现象明显,区系起源古老。(2)分布区类型在科、属级水平上以泛热带分布和世界分布为主,种级水平以热带亚洲分布、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为主,热带亲缘明显,具有由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3)在地理亲缘关系上,梅花山与梁野山的蕨类植物区系联系最为紧密,与圭龙山的关系次之,与热带区系性质较强的南靖南亚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和典型的中亚热带性质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区系联系较为疏远,具有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明显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蕨类植物 植物 地理成分
下载PDF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拟赤杨群落调查初报 被引量:7
4
作者 易南斗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72-73,共2页
通过对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拟赤杨的分布与生境,群落的外貌、结构与演替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科学保护和发展拟赤杨提供依据。
关键词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拟赤杨 群落 调查
下载PDF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拟赤杨群落的种间分离 被引量:7
5
作者 蔡冰玲 吴承祯 +1 位作者 洪伟 魏鑫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4-157,共4页
对野外梅花山拟赤杨林92个5m×5m样方内所有高度≥2m且个体株数>8的物种个体绘制了空间分布图,应用最近邻体法判定每个个体的最近邻体植株,然后采用N×N最近邻体列联表的截表法研究了拟赤杨林的种间分离规律.结果表明,在17... 对野外梅花山拟赤杨林92个5m×5m样方内所有高度≥2m且个体株数>8的物种个体绘制了空间分布图,应用最近邻体法判定每个个体的最近邻体植株,然后采用N×N最近邻体列联表的截表法研究了拟赤杨林的种间分离规律.结果表明,在17个主要树种形成的136组种对中,绝大多数种对的种间关系表现为显著正分离(占73.53%),其他种对表现为随机毗邻(占26.47%),没有出现显著负分离种对.呈正分离的种对,可能是因为它们多为群落的较优势种,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入群落总体分离这一概念,应用χ2检验法研究了拟赤杨林中物种的总体分离规律.结果表明,拟赤杨林中17个物种互相交错分布,是全面不分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拟赤杨群落 种间分离 最近邻体法 N×N最近邻体列联表 Χ^2检验
原文传递
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学特征 被引量:5
6
作者 孔祥海 李振基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5-650,共6页
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是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之一.9 600 m2样地的调查与分析表明:群落内共有维管束植物258种,其中种子植物228种,隶属于87科156属,植物的科属组成丰富.群落内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热带与泛热带植... 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是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之一.9 600 m2样地的调查与分析表明:群落内共有维管束植物258种,其中种子植物228种,隶属于87科156属,植物的科属组成丰富.群落内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热带与泛热带植物区系成分比例明显大于温带与泛温带区系成分,具热带亚热带性质.群落中,中小型革质、全缘、单叶、常绿、木本、高位芽植物是决定其外貌主要因素.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2个乔木亚层、1~2个灌木亚层和草本层,层间植物较为丰富.通过不同区域常绿阔叶林的比较,无论区系组成与成分还是群落外貌和结构均体现了中亚热带南缘常绿阔叶林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常绿阔叶林 植物 群落外貌 群落结构
下载PDF
梅花山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戊英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13-116,共4页
福建省闽西梅花山共有蕨类植物30科62属107种,种数5种以上的科有卷柏科(Selaginellaceae)、凤尾蕨科(Pterid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铁角蕨科(Aspleniaceae)、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水龙骨科... 福建省闽西梅花山共有蕨类植物30科62属107种,种数5种以上的科有卷柏科(Selaginellaceae)、凤尾蕨科(Pterid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铁角蕨科(Aspleniaceae)、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种数4种以上的属有卷柏属、瘤足蕨属、凤尾蕨属、铁角蕨属、毛蕨属、复叶耳蕨属,其中包括国家二级重点保护蕨类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分析了该区蕨类植物资源的水平、垂直与生态三种分布类型。按其用途、生物学习性及资源特点将该区蕨类植物划分为药用、观赏、食用、指示、化工原料、编织、包装、饲料和绿肥及珍稀濒危与珍贵保护蕨类植物8种类型,并提出加大开发力度、推广人工栽培技术、加强资源综合性开发研究,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开发利用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闽西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戊英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09年第9期831-834,共4页
对闽西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的进一步调查结果表明,该区药用蕨类植物共有30科53属76种,优势科有水龙骨科(13种)、凤尾蕨科(5种)、铁角蕨科(5种)、卷柏科(5种),优势属有卷柏属(5种)、铁角蕨属(5种)、凤尾蕨属(5种),开发利用... 对闽西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的进一步调查结果表明,该区药用蕨类植物共有30科53属76种,优势科有水龙骨科(13种)、凤尾蕨科(5种)、铁角蕨科(5种)、卷柏科(5种),优势属有卷柏属(5种)、铁角蕨属(5种)、凤尾蕨属(5种),开发利用价值较大的种类有蛇足石杉、金毛狗、福建莲座蕨、阔鳞鳞毛蕨、紫萁、江南星蕨、剑叶凤尾蕨、海金沙、乌蕨等。列出了每种药用蕨类植物的中文名、科名、学名、药用部位、药用功效、采收时期与采后处理方法,并对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药用蕨类植物 开发利用
下载PDF
福建旅游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利用的若干设想 被引量:2
9
作者 姚颂恩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1996年第2期56-60,71,共6页
福建旅游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利用的若干设想姚颂恩(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一、旅游资源特点旅游资源是旅游者观光游览的对象,也是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凭借条件。纵观福建旅游资源有如下三大特点:(一)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千姿百... 福建旅游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利用的若干设想姚颂恩(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一、旅游资源特点旅游资源是旅游者观光游览的对象,也是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凭借条件。纵观福建旅游资源有如下三大特点:(一)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千姿百态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西靠闽西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资源特点 开发利用 福建旅游业 景点建设 旅游重点产业 人文景观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旅游景点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清炜 《林业调查规划》 2005年第2期41-45,共5页
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物种类繁多、动物数量及遗传多样性丰富。介绍了野生动物种类,保护动物、经济动物种类,野生动物区系特征,保护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保护对策,开发利用、驯养繁殖的建议。
关键词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开发利用 野生动物资源 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动物种类 遗传多样性 动物数量 保护动物 系特征 保护现状 保护对策 驯养繁殖
下载PDF
福建梅花山观赏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戊英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9年第4期56-59,共4页
对闽西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观赏蕨类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发现具有观赏价值的野生蕨类植物29科48属68种。对该区各种观赏蕨按观赏用途分为园林绿化、盆景配置、切花配叶和盆栽观赏等4个别类,并对其种类组成、垂直分布、水平分布与生... 对闽西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观赏蕨类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发现具有观赏价值的野生蕨类植物29科48属68种。对该区各种观赏蕨按观赏用途分为园林绿化、盆景配置、切花配叶和盆栽观赏等4个别类,并对其种类组成、垂直分布、水平分布与生态分布、优势资源以及利用途径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开发利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蕨类 开发利用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的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丽梅 陈汉章 +1 位作者 刘志中 易南斗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2003年第2期73-78,共6页
选取自然性、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生态脆弱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威胁等指标对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指标的等级化处理、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算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82,说明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质... 选取自然性、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生态脆弱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威胁等指标对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指标的等级化处理、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算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82,说明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质量较好。并分析了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评价指标 生态质量 福建
下载PDF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景观要素斑块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志中 陈汉章 易南斗 《福建林业科技》 2009年第1期130-133,共4页
在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景观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对景观格局即破碎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梅花山自然保护区中马尾松、竹林、黄山松是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景观类型,三者面积与周长之和分别占全区的60.48%和46.79%;梅花山自然保护... 在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景观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对景观格局即破碎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梅花山自然保护区中马尾松、竹林、黄山松是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景观类型,三者面积与周长之和分别占全区的60.48%和46.79%;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周长、斑快数的分布极不平衡,尤其在3类主要斑块类型中,在斑块面积、周长方面差异显著;农田、居住地、经济林等人工和半人工经营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高,而黄山松各天然林景观的破碎化程度低,表明人类经营活动的干扰是导致自然保护区破碎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景观要素分析 斑块特征 景观破碎化
下载PDF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14
作者 聂明华 《林业建设》 2008年第3期62-64,共3页
福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内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潜力大。采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就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提出了具体对策,旨在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福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内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潜力大。采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就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提出了具体对策,旨在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开发、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SWOT
下载PDF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兆凤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28-231,共4页
分析了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管理局、管理站和村级生态公益林管护办公室三级管护机制,并层层落实责任主体、责任人的管护责任;提出深化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的思路及今后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分析了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管理局、管理站和村级生态公益林管护办公室三级管护机制,并层层落实责任主体、责任人的管护责任;提出深化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的思路及今后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生态公益林 管护机制 机制改革
下载PDF
保护区外围保护地带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盛钟 卢春英 王有昌 《防护林科技》 2003年第2期61-63,共3页
依据保护区外围保护地带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调查结果,阐明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的必要性,分析了使用林地条件因素,提出了使用林地方案与保障措施。
关键词 保护区外围保护地带 建设项目 林地使用 可行性 政策 资金 项目经营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连城县大灌水电站工程
下载PDF
福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与毗邻地区鼠形动物及其体外寄生虫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立 陈年辉 《武夷科学》 1986年第1期221-227,共7页
福建省政府1985年4月2日批准建立闽西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几年前,有的部门已为酝酿保护区的建立着手作科学考察。作者等为探索保护区内有无自然疫源性疾病存在,曾于1981~1984年深入保护区境内的不同方位与不同海拔地点及其毗邻地区,开... 福建省政府1985年4月2日批准建立闽西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几年前,有的部门已为酝酿保护区的建立着手作科学考察。作者等为探索保护区内有无自然疫源性疾病存在,曾于1981~1984年深入保护区境内的不同方位与不同海拔地点及其毗邻地区,开展与疾病有关的鼠形动物及其体外寄生虫初步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齿目 黑线姬鼠 初步调查 古北界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鼠形动物 染蚤率 食虫目动物 大足鼠 针毛鼠 黄毛鼠 青毛鼠 体外寄生虫 毗邻地
下载PDF
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针叶林优势乔木种群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祖兰 《林业勘察设计》 2008年第1期61-65,共5页
利用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Schoener生态位重叠公式测定了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针叶林内22种优势乔木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毛竹、马尾松、杨梅、杉木、缺萼枫香的生态位宽度较大,南方红豆杉、厚皮... 利用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Schoener生态位重叠公式测定了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针叶林内22种优势乔木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毛竹、马尾松、杨梅、杉木、缺萼枫香的生态位宽度较大,南方红豆杉、厚皮香、新木姜子、大叶新木姜子、甜槠的生态位宽度较小;具有近相似环境要求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较大,新木姜子和厚皮香、米槠和栲树及栲树和大叶新木姜子之间具有较大的生态位重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惊险刺激的白沙河漂流
19
作者 鄞森 《风景名胜》 2001年第8期46-47,共2页
龙岩市新罗区白沙河漂流的起点在小溪村大榕树下。游客两人一筏,或是三人一船,穿救生衣漂流。白沙河源于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水清浪急。轻纱似的雾气,在河中扯出一条条白练。漂行河中,两岸原始树林郁郁葱葱,或闻鸟啼宛转,虫声唧唧,常见山... 龙岩市新罗区白沙河漂流的起点在小溪村大榕树下。游客两人一筏,或是三人一船,穿救生衣漂流。白沙河源于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水清浪急。轻纱似的雾气,在河中扯出一条条白练。漂行河中,两岸原始树林郁郁葱葱,或闻鸟啼宛转,虫声唧唧,常见山花烂漫,景色如画。正待欣赏岸边景色,河道忽而变窄,左弯右绕。远远望去,宛如一条蛟龙缠着石柱,这就是漂流中"三十二滩"的第一滩"蛟潭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沙河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漂流 龙岩市 新罗 救生衣 两岸 河中 游客 榕树
下载PDF
拯救华南虎
20
作者 曾昭寿 曾颖 《中国质量万里行》 1999年第4期33-35,共3页
人类在一些动物灭绝和濒临灭绝的痛苦现实中,意识到对它们必须实施保护;在实施保护的工作中,感悟出保护它们就是在保护人类自身。
关键词 华南虎 东北虎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濒临灭绝 动物园 食草动物 主持人 老虎 保护动物 孟加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