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土结构性对桩性状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熊传祥 龚晓南 +1 位作者 陈福全 张冬霁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0-43,共4页
结合软土的结构性对软土特性的影响 ,利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探讨了土的结构性对桩性状的影响。研究表明 :在桩的性状分析中 ,考虑土的结构性较为合理。
关键词 软土 结构性 强度包线 性状
下载PDF
土体疲劳对打桩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润 董伟 +3 位作者 禚瑞花 闫澍旺 樊之夏 冯韶辉 《海洋技术》 2005年第4期68-72,共5页
在动力沉桩过程中,桩长时间连续运动导致桩侧土体强度的降低,使土体产生疲劳效应。结合一维应力波动理论,桩—土相互作用模型和土体疲劳的不同计算方法,编制计算软件,对渤海某油田采油平台的桩基工程进行打桩分析,预测沉桩过程所需的锤... 在动力沉桩过程中,桩长时间连续运动导致桩侧土体强度的降低,使土体产生疲劳效应。结合一维应力波动理论,桩—土相互作用模型和土体疲劳的不同计算方法,编制计算软件,对渤海某油田采油平台的桩基工程进行打桩分析,预测沉桩过程所需的锤击数、桩周土静阻力以及桩的极限承载力。比较不同的桩侧土体疲劳计算模式的分析结果,并用工程实测数据验证计算值。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 波动理论 土体疲劳 性状
下载PDF
动力沉桩中土体疲劳的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商德仲 《中国港湾建设》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22,共3页
介绍了一维波动理论和土体疲劳的各种计算方法,然后对渤海某海上桩基的打桩工程的沉桩性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对不同的桩侧土体疲劳计算模式的结果做比较分析,以及与实测结果比较,表明:不同方法对沉桩性状的影响力不同,该工程中,非... 介绍了一维波动理论和土体疲劳的各种计算方法,然后对渤海某海上桩基的打桩工程的沉桩性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对不同的桩侧土体疲劳计算模式的结果做比较分析,以及与实测结果比较,表明:不同方法对沉桩性状的影响力不同,该工程中,非线性土体疲劳计算方法能较好地对砂岩层中的沉桩进行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理论 土体疲劳 数值模拟分析 性状
下载PDF
软土地基中偏斜挠曲空心桩综合处理技术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擎忠 张林波 +2 位作者 廖建忠 陈军辉 金荣伟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688-2698,共11页
汇总了挠曲桩纠倾、灌芯与后补桩加固控沉等的新技术集成,展示了近25年来关于偏斜挠曲桩的的专业处理技术经验。首次对深厚软土与复杂地基中的类似挠曲桩的偏斜预制桩进行受力与变形分析,给出了挠曲管桩的桩顶最大水平位移和坑底滑动层... 汇总了挠曲桩纠倾、灌芯与后补桩加固控沉等的新技术集成,展示了近25年来关于偏斜挠曲桩的的专业处理技术经验。首次对深厚软土与复杂地基中的类似挠曲桩的偏斜预制桩进行受力与变形分析,给出了挠曲管桩的桩顶最大水平位移和坑底滑动层深度的数值关系,为工程实践中经验性判断偏斜管桩的桩身完整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为偏斜桩的竖向残余承载力估算和经灌芯补强的管桩竖向承载力估算提供了经验性方法,并且为存在类似缺陷的桩基础工程进行加固处理方案设计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斜挠曲性状分析 纠偏灌芯与后补新技术 微扰动 PLC集群持荷控沉 超高吨位锚杆静压和组合
下载PDF
风化岩层中开口钢管桩沉桩性状 被引量:3
5
作者 曾华彬 桑登峰 +1 位作者 苏世定 胡兴昊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3-199,共7页
终锤贯入度、桩端持力层和极限承载力是保证基桩施工质量的要素。采用高应变全程动测试桩研究不同壁厚开口钢管桩在珊瑚礁灰岩地质中的沉桩性状,主要包括测试承载力、沉桩贯入度、打桩应力以及桩身传递能量等关键参数,并通过分析480根... 终锤贯入度、桩端持力层和极限承载力是保证基桩施工质量的要素。采用高应变全程动测试桩研究不同壁厚开口钢管桩在珊瑚礁灰岩地质中的沉桩性状,主要包括测试承载力、沉桩贯入度、打桩应力以及桩身传递能量等关键参数,并通过分析480根开口钢管桩的沉桩规律,得出以下结论:基桩持力层应选择强风化珊瑚礁灰岩,终锤判定条件应同时考虑终锤贯入度和入强风化岩深度2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动测 开口钢管 性状 终锤判定条件
下载PDF
钢管桩桩壁厚度对砂性土沉桩性状的影响
6
作者 陈波 闫澍旺 樊之夏 《港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8-41,共4页
以一维应力波为动力沉桩的理论基础 ,编制了波动方程特征线法的动力沉桩分析程序 ,然后对某海洋石油平台工程的沉桩性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 ,定量地研究了桩壁厚的变化对在砂性土中沉桩性状的影响 。
关键词 应力波理论 壁厚度 数值分析 性状
下载PDF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中灌注桩承载性状与负摩阻力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9
7
作者 黄雪峰 陈正汉 +2 位作者 哈双 薛塞光 孙树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8-346,共9页
结合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厚度大于35 m的场地上进行了挖孔灌注桩(桩径为0.8 m,桩长为40 m,浸水坑直径为30 m)的大型现场载荷–浸水试验。设置了4种类型的试桩(无摩擦桩、空底桩、摩擦端承桩和悬... 结合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厚度大于35 m的场地上进行了挖孔灌注桩(桩径为0.8 m,桩长为40 m,浸水坑直径为30 m)的大型现场载荷–浸水试验。设置了4种类型的试桩(无摩擦桩、空底桩、摩擦端承桩和悬吊桩),采用了多种测试方法(钢筋应力计、滑动测微计等)。研究结果表明:空底桩和悬吊桩在长度比湿陷性黄土层厚度小许多时,所测得的正、负摩阻力数值偏小,穿透整个湿陷性黄土层的摩擦端承试桩所得结果比较符和实际;实测负摩阻力远高于黄土规范建议的负摩阻力值,且负摩阻力的数值与场地的湿陷类型、湿陷量的大小无明确对应关系;桩土相互作用能减小场地的湿陷变形量。对黄土中几个大型工程的现场灌注桩试验资料分析发现,中性点位置超出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提供的参考值范围。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供今后类似场地的灌注桩的设计及修订黄土规范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 灌注 的现场浸水试验 的承载性状 负摩阻力 中性点 黄土规范
下载PDF
大型堆载条件下桩土性状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文 徐松林 +2 位作者 吕福庆 方昭茹 黄亚凡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65-71,共7页
叙述了堆载条件下桩的受力特性和沉降特征。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桩侧摩阻力和端承力随上部堆载的变化关系,并由此研究了大型堆载条件下的桩土性状。对堆载试验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 大型堆载 性状 试验研究
下载PDF
预应力桩水平承载性状数值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蔡忠祥 刘陕南 +1 位作者 黄绍铭 侯胜男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439-442,共4页
预应力桩广泛应用于建筑物桩基础中,单桩水平承载力由于受力条件复杂难以确定。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采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模拟预应力桩水平承载性状,选取上海典型场地软土试桩验证后,进一步分析灌芯以及桩型对水平承载力影响。... 预应力桩广泛应用于建筑物桩基础中,单桩水平承载力由于受力条件复杂难以确定。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采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模拟预应力桩水平承载性状,选取上海典型场地软土试桩验证后,进一步分析灌芯以及桩型对水平承载力影响。分析表明:数值计算方法能有效模拟H-y曲线陡降变形,全过程反映预应力桩的水平承载性状;配筋灌芯对单桩承载力影响不大,但能一定程度改善H-y曲线陡降变形;桩型变化对单桩水平承载力影响不大,但能够延缓H-y曲线陡降变形,提高桩身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水平承载性状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 灌芯
下载PDF
软土路堤柔性桩复合地基工作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刚 洪宝宁 徐奋强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3年第6期45-49,共5页
在分析柔性路堤下桩土受力性状的基础之上,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laxis建立复合地基数值模型,对柔性桩复合地基中不同的垫层模量及厚度的选取进行了模拟,重点研究了桩土及垫层的受力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当其他指标相同时,在相同均布荷载下... 在分析柔性路堤下桩土受力性状的基础之上,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laxis建立复合地基数值模型,对柔性桩复合地基中不同的垫层模量及厚度的选取进行了模拟,重点研究了桩土及垫层的受力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当其他指标相同时,在相同均布荷载下,垫层模量对关键指标的影响不大;随着垫层厚度的增加,垫层最大沉降及桩顶刺入量均逐渐减小并稳定在某一区间以内;桩顶应力及桩土应力比逐渐增大,并有逐渐稳定趋势。研究成果可为软土路堤柔性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基 土受力性状 柔性 数值分析
下载PDF
大直径钻孔嵌岩桩承载力的检查评估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梁曦 《建筑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9-134,共6页
本文以一钻孔嵌岩灌注桩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后进行桩基承载力整体评估为实例,介绍综合多种检测手段检查评估桩基整体承载力的方法,首次提出了基于应力波理论的嵌岩灌注桩桩底性状分类标准,指出在分类的基础上通过高应变法结合比对试验分... 本文以一钻孔嵌岩灌注桩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后进行桩基承载力整体评估为实例,介绍综合多种检测手段检查评估桩基整体承载力的方法,首次提出了基于应力波理论的嵌岩灌注桩桩底性状分类标准,指出在分类的基础上通过高应变法结合比对试验分别进行各类基桩的承载力统计分析,可以对单位工程全体基桩的承载力进行有效评估,使得加固补强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灌注 性状 比对试验 承载力 检查评估
原文传递
基于有限差分的银川地区大直径灌注桩承载性状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军 万再新 +2 位作者 沈大庆 赵威威 王晓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45-551,共7页
针对现场采用静载法测试桩身内力和变形,往往不能得到破坏时真实数据这一问题.本文以银川市某工程为背景,现场静载试验采用锚桩法提供反力,滑动测微计测试桩身内力和变形,并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极限荷载作用下桩体压... 针对现场采用静载法测试桩身内力和变形,往往不能得到破坏时真实数据这一问题.本文以银川市某工程为背景,现场静载试验采用锚桩法提供反力,滑动测微计测试桩身内力和变形,并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极限荷载作用下桩体压缩变形量接近桩顶沉降的一半;在承载力特征值作用下可以忽略端阻力的贡献;提出在极限荷载下桩身侧阻力和端阻力的建议值;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并一定程度上弥补现场静载试验数据不足的问题.研究结论对银川地区桩基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灌注 滑动测微计 承载性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低应变法检测嵌岩灌注桩桩端性状的实例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雄水 《福建建筑》 2015年第10期71-73,112,共4页
嵌岩灌注桩的桩端性状直接影响着桩的承载力的发挥。低应变法检测实例表明桩身截面变化,土阻力变化、混凝土强度变化、持力层破碎程度及沉渣厚度大小等因素都可能使低应变曲线上桩端的应力波反射复杂化。在综合对比同一场地、同一桩型... 嵌岩灌注桩的桩端性状直接影响着桩的承载力的发挥。低应变法检测实例表明桩身截面变化,土阻力变化、混凝土强度变化、持力层破碎程度及沉渣厚度大小等因素都可能使低应变曲线上桩端的应力波反射复杂化。在综合对比同一场地、同一桩型的实测曲线后,对于桩端性状仍无法确定或有所怀疑时,可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如钻芯法等)进行核验,并进行综合评价,以避免误判、漏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岩灌注 性状 低应变法 钻芯法
下载PDF
应用低应变法动测判断基桩桩端性状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海 林武卿 +1 位作者 李恒华 苏忠高 《福建建材》 2006年第3期36-37,共2页
应用低应变法动测判断基桩桩端性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作初步探讨,并且应用工程实例作引证。在桩底反射信号的前提下,综合其它检测方法和经验,能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低应变法动测 性状 阻抗匹配 底反射
下载PDF
低应变法动测判断基桩桩端性状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苏忠高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AS CSCD 2010年第4期112-114,共3页
文章应用低应变法动测判断基桩桩端性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通过工程实例证明,在桩底反射信号的前提下,综合其他检测方法和经验,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低应变法动测 性状 阻抗匹配 底反射
原文传递
砾石桩复合地基桩土作用性状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江洋 刘锋 +1 位作者 裘友强 刘军勇 《路基工程》 2020年第3期22-25,共4页
为了探究盐渍土地区砾石桩复合地基桩土作用性状,结合西北地区某盐渍化软土地基处治试验段,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砾石桩复合地基数值分析模型,考虑砾石桩复合地基在施工期和运营期排水固结的前提下,对上部路基荷载作用下砾石桩复合地基桩... 为了探究盐渍土地区砾石桩复合地基桩土作用性状,结合西北地区某盐渍化软土地基处治试验段,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砾石桩复合地基数值分析模型,考虑砾石桩复合地基在施工期和运营期排水固结的前提下,对上部路基荷载作用下砾石桩复合地基桩土的承载性状、沉降性状、应力分担等作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路基填土高度对砾石桩复合地基桩土作用性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路基填筑期至运营期,桩土应力比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直至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石 复合地基 土作用性状 数值分析 盐渍化软土地基
下载PDF
低应变法动测判断基桩桩端性状探讨
17
作者 李恒华 《福建交通科技》 2017年第1期95-97,102,共4页
本文对应用低应变法动测判断基桩桩端性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作初步探讨,并且应用工程实例作引证。笔者强调,应用低应变法动测判检测灌注桩桩底性状问题有一定难度,但正确使用测试技术下,能测出桩底反射信号的前提下,综合其它检测方法和经... 本文对应用低应变法动测判断基桩桩端性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作初步探讨,并且应用工程实例作引证。笔者强调,应用低应变法动测判检测灌注桩桩底性状问题有一定难度,但正确使用测试技术下,能测出桩底反射信号的前提下,综合其它检测方法和经验,是能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对控制桩基质量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应变法 性状 阻抗匹配 底反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