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测定桑叶配方颗粒中原儿茶酸、绿原酸和咖啡酸 被引量:8
1
作者 韦建华 李耀华 +3 位作者 梁臣艳 曾万河 黄杰芳 甄汉深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3-95,共3页
目的:建立桑叶配方颗粒中原儿茶酸、绿原酸和咖啡酸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 C18(4.6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为20℃,检测波长258,327 nm。结果:原儿茶... 目的:建立桑叶配方颗粒中原儿茶酸、绿原酸和咖啡酸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 C18(4.6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为20℃,检测波长258,327 nm。结果:原儿茶酸、绿原酸和咖啡酸分别在0.032 2~0.161 0μg,0.125 6~1.256μg和0.035 1~0.351μg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1%、101.1%和101.5%。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理想,可用于测定桑叶配方颗粒中原儿茶酸、绿原酸和咖啡酸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配方颗粒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儿茶酸 绿原酸 咖啡酸
原文传递
桑叶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冯健 胡昌江 +1 位作者 张秀环 罗旭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19期38-39,共2页
目的建立桑叶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桑叶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桑叶配方颗粒中的芦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高效液相色谱法能进行芦丁的含量测定,芦丁进样量在0... 目的建立桑叶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桑叶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桑叶配方颗粒中的芦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高效液相色谱法能进行芦丁的含量测定,芦丁进样量在0.184 8~0.924 0 m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77%(RSD=1.53%,n=6)。结论所用方法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控制该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配方颗粒 芦丁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标准
下载PDF
对桑叶配方颗粒芦丁含量测定中色谱柱使用的建议
3
作者 李文斌 池艳艳 +1 位作者 程菲 徐莹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22年第5期561-566,共6页
目的:建议在桑叶配方颗粒芦丁含量测定项使用极性改性C_(18)色谱柱。方法:分别使用多款不同规格的十八烷基键合硅胶(C_(18))固定相色谱柱,考察桑叶配方颗粒中芦丁的分离情况。结果:使用极性改性C_(18)色谱柱能有效分离芦丁及其共存成分... 目的:建议在桑叶配方颗粒芦丁含量测定项使用极性改性C_(18)色谱柱。方法:分别使用多款不同规格的十八烷基键合硅胶(C_(18))固定相色谱柱,考察桑叶配方颗粒中芦丁的分离情况。结果:使用极性改性C_(18)色谱柱能有效分离芦丁及其共存成分。结论:色谱柱是影响含量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不同色谱柱之间的差异,降低因色谱柱选择性差异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配方颗粒 质量标准 芦丁 高效液相色谱 色谱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