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9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辣椒在中国的传播与产业发展 被引量:298
1
作者 邹学校 马艳青 +2 位作者 戴雄泽 李雪峰 杨莎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15-1726,共12页
辣椒(Capsicum spp.)原产中南美洲,16世纪后期传入中国。本文中介绍了辣椒在世界的传播路径,考证了辣椒在中国的传播途径。一年生辣椒(C. annuum L.)从浙江传入中国后,先传到华北,再到湖南和辽宁,湖南作为次级传播中心,迅速向西南、西... 辣椒(Capsicum spp.)原产中南美洲,16世纪后期传入中国。本文中介绍了辣椒在世界的传播路径,考证了辣椒在中国的传播途径。一年生辣椒(C. annuum L.)从浙江传入中国后,先传到华北,再到湖南和辽宁,湖南作为次级传播中心,迅速向西南、西北及周边地区扩散,形成长江中上游嗜辣区,华北、东北、西北微辣区,华东、华南沿海淡辣区。灌木辣椒(C. frutescens L.)和中国辣椒(C. chinense Jacq.)从中国台湾传入,再从台湾传到海南和云南。探明了辣椒传播的动因。回顾了辣椒在中国400多年的发展历程;阐明了辣椒在不同历史阶段从观赏植物到调味品作物,再到蔬菜作物,其身份、地位转换的演进过程。介绍了辣椒在中国的产业功能、应用价值和产业规模;分析了辣椒的产业地位、优势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起源 栽培 中国 传播 产业功能
原文传递
南瓜植物的起源和分类 被引量:132
2
作者 林德佩 《中国西瓜甜瓜》 2000年第1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南瓜 分类 命名 栽培
下载PDF
辣椒的起源、进化与栽培历史 被引量:70
3
作者 邹学校 朱凡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71-1381,共11页
辣椒起源于玻利维亚中南部年降雨量不到500 mm的半干旱区,属亚热带无霜区,最初原始野生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辣椒的利用可追溯到8000~7500年以前,早期辣椒依靠飞鸟传播种子,生长区域从发源地玻利维亚逐渐扩大到南美洲、中美洲,再到... 辣椒起源于玻利维亚中南部年降雨量不到500 mm的半干旱区,属亚热带无霜区,最初原始野生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辣椒的利用可追溯到8000~7500年以前,早期辣椒依靠飞鸟传播种子,生长区域从发源地玻利维亚逐渐扩大到南美洲、中美洲,再到北美洲西南部,在不同生态区进化产生10多个栽培种的近缘野生种和约20个非近缘野生种。辣椒栽培种由共同祖先Capsicum chacoense进化而来,紫花祖先迁移到安第斯高地,进化产生了绒毛辣椒(Capsicum pubescens);白花祖先迁移到玻利维亚南部相对干燥的地区进化产生下垂辣椒(Capsicum baccatum),继续迁移到潮湿的亚马逊盆地,进化产生了一年生辣椒、灌木辣椒和中国辣椒的共同祖先。共同祖先继续向外迁移,在墨西哥和中美洲北部进化产生了一年生辣椒,在加勒比地区进化产生了灌木辣椒,在亚马逊河流域北部谷地进化产生了中国辣椒。辣椒的驯化是将野生种从原产地移出进行人工栽培开始,将易脱落、果实小、色泽单一、果实朝上的野生种,改变成不易脱落、果实朝下、肥大化及形状、颜色多样化、经济效益好的栽培种。一年生辣椒在墨西哥和中美洲最早进化,已有6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其他4个栽培种至少有4000年的栽培历史,是美洲最古老的栽培植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起源 进化 驯化 野生 栽培 栽培历史
原文传递
SRAP标记技术在花生种子纯度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4
作者 张建成 王传堂 +1 位作者 焦坤 杨新道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2期35-39,共5页
研究了分属3个市场型的10个中国花生栽培种的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RAP)。结果表明, SARP技术可以揭示花生栽培种的遗传差异。在所试验的74对SRAP引物中,2对只获得了单态性条 带,其余72对总共产生了1,812条带,其中1035条(57.12%)为多... 研究了分属3个市场型的10个中国花生栽培种的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RAP)。结果表明, SARP技术可以揭示花生栽培种的遗传差异。在所试验的74对SRAP引物中,2对只获得了单态性条 带,其余72对总共产生了1,812条带,其中1035条(57.12%)为多态性带,每对引物组合平均获得25.16 条带、14.38条多态性带。在这73对引物组合中,总带数和多态性条带的数目分别为7-63和2-44 条。10个花生栽培种的简单匹配相似系数为0.6967-0.9171不等,根据SRAP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 可将这10个品种分为5类。用64对引物筛选作图亲本24-3与B4,获得329条多态性条带。此项研究 为花生品种鉴定和遗传研究提供了新的DNA分子标记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栽培 子检验 SRAP图谱
下载PDF
砂梨果皮锈斑成因及解决对策 被引量:35
5
作者 滕元文 沈玉英 周先章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2-54,56,共4页
关键词 果皮 砂梨 解决对策 成因 锈斑 南方地区 果实成熟 栽培 黄绿色 秋子梨 西洋梨 梨品 红色 褐色 白梨
下载PDF
部分野生与栽培牡丹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RAPD研究 被引量:30
6
作者 孟丽 郑国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0-115,共6页
利用RAPD技术对芍药属牡丹组的 11个野生牡丹类群和 12个栽培牡丹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筛选出的 17个单引物和 1个组合引物共扩增出 191条谱带 ,其中 15 3条表现多态性 (占 80 1% ) ,揭示了牡丹组植物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对扩... 利用RAPD技术对芍药属牡丹组的 11个野生牡丹类群和 12个栽培牡丹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筛选出的 17个单引物和 1个组合引物共扩增出 191条谱带 ,其中 15 3条表现多态性 (占 80 1% ) ,揭示了牡丹组植物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对扩增结果进行UPGMA聚类分析表明 :革质花盘亚组的野生类群与栽培品种聚为一类 ,革质花盘亚组各野生种与栽培品种间的亲缘关系都比较近。 5个野生种与受试牡丹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值为 0 4 8~ 0 5 7,与栽培牡丹间亲缘关系从近到远依次为 :杨山牡丹、四川牡丹、卵叶牡丹、紫斑牡丹和矮牡丹。另外 ,本次RAPD试验扩增出的 2 5个特异标记可用于牡丹组内种间、品种间的分类与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野生 栽培 亲缘关系 RAPD
下载PDF
黄瓜栽培种、近缘野生种、种间杂种及其回交后代的RAPD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庄飞云 陈劲枫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7-50,共4页
以黄瓜栽培种、黄瓜野生变种、近缘野生种、种间杂交种及其与黄瓜回交自交的后代以及甜瓜为试材 ,采用RAPD方法探讨其亲缘关系。对 2 3份试材进行扩增 ,筛选出 31条随机引物的扩增产物进行结果分析 ,共产生 375个位点 ,具多态性位点占 9... 以黄瓜栽培种、黄瓜野生变种、近缘野生种、种间杂交种及其与黄瓜回交自交的后代以及甜瓜为试材 ,采用RAPD方法探讨其亲缘关系。对 2 3份试材进行扩增 ,筛选出 31条随机引物的扩增产物进行结果分析 ,共产生 375个位点 ,具多态性位点占 90 .0 % ,平均每条扩增出 6 .3条。通过UPGMA聚类分析 ,以遗传距离 0 .37为阀值 ,可将 2 3份试材归为黄瓜、近缘野生种、种间杂交种及甜瓜亚属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 近缘野生 间杂 回交后代 RAPD分析 黄瓜 亲缘关系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栽培种越橘果中花色素苷的含量 被引量:31
8
作者 杨桂霞 范海林 +1 位作者 李亚东 郑毅男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22-1224,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不同越橘果中花色素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0.1%HCI 的甲醇溶液对16种越橘果进行提取,以矢车菊-3-半乳糖苷(Cyanidin-3-galactoside chloride)为对照品,采用 Zorbax SB C_(18)色谱柱(150mm×4.6mm,5 μm),以甲醇-甲... 目的:建立测定不同越橘果中花色素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0.1%HCI 的甲醇溶液对16种越橘果进行提取,以矢车菊-3-半乳糖苷(Cyanidin-3-galactoside chloride)为对照品,采用 Zorbax SB C_(18)色谱柱(150mm×4.6mm,5 μm),以甲醇-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二元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525nm,流速:0.5 mL·min^(-1)。结果:花色素苷在0.032~0.96μg·mL^(-1)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6.1%。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以作为越橘果花色素苷含量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花色素苷 越橘 RP-HPLC法测定 花色素 含量 栽培 C18色谱柱 甲醇溶液 平均回收率
下载PDF
利用SSR标记分析栽培种花生多态性及亲缘关系 被引量:23
9
作者 韩柱强 高国庆 +2 位作者 韦鹏霄 唐荣华 钟瑞春 《花生学报》 2003年第B11期295-300,共6页
利用11对SSR引物对24个栽培种花生品种(包括四大类型)进行PCR扩增分析,其中4对检测到明显的多态性,共检测到33个等位基因变异,每一个位点上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为5~13个,平均为8.25个。根据扩增结果可以将24个品种中的21个相互区... 利用11对SSR引物对24个栽培种花生品种(包括四大类型)进行PCR扩增分析,其中4对检测到明显的多态性,共检测到33个等位基因变异,每一个位点上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为5~13个,平均为8.25个。根据扩增结果可以将24个品种中的21个相互区分。供试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值在0.2—1.0之间,平均为0.4788。根据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品种大多数按亚种聚为两大类群(Ⅰ、Ⅱ);在两大类群下,大多数品种也基本上按类型分类。本研究结果表明,SSR在分析栽培种花生DNA多态性和遗传关系方面非常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栽培 多态性 亲缘关系 SSR标记 遗传相似系数 A聚类分析
下载PDF
AFLP初析小豆栽培和野生变种(Vigna angularis var.angularis and var.nipponensis)间演化与地理分布关系 被引量:19
10
作者 宗绪晓 Duancan Vaughan +4 位作者 Norihiko Tomooka Akito Kaga 王新望 关建平 王述民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7-374,共8页
利用 12对AFLP引物 ,以饭豆标准品系M 0 0作对照 ,对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尼泊尔、印度、不丹的 14 6份小豆栽培种 (Vignaangularisvar.angularis)和野生种 (Vignaangularisvar.nipponensis)种质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 ,得到 313条多态... 利用 12对AFLP引物 ,以饭豆标准品系M 0 0作对照 ,对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尼泊尔、印度、不丹的 14 6份小豆栽培种 (Vignaangularisvar.angularis)和野生种 (Vignaangularisvar.nipponensis)种质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 ,得到 313条多态性带。据AFLP多态性数据绘制的聚类图 ,可区分其中的 14 3份种质 ,表明小豆物种 (Vi gnaangularis)存在足够的遗传多样性 ,可用于资源材料的准确鉴别与分类。鉴于此 ,采用新开发的利用AFLP数据揭示核苷多样性的Innan’s进化树分析方法 ,进一步将 14 6份小豆资源分成 7个明显不同的地理演化群 ,即中国栽培种、日本栽培种、日本综合群 韩国栽培种、中国台湾野生种、中国野生种、尼泊尔 不丹栽培种和喜马拉雅野生种演化群。就上述地理演化群的遗传多样性、地理分布以及野生种与栽培种之间可能的演化关系进行了分析 ,初步认为栽培小豆至少应当有 4个不同类型的野生祖先和 3个不同的地理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栽培 野生变 演化 地理分布 AFLP 遗传多样性 地理起源
下载PDF
栽培种培养时间对真姬菇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11
作者 程继红 冯志勇 高君辉 《食用菌学报》 2003年第2期45-49,共5页
研究了栽培种培养时间对真姬菇搔菌后气生菌丝恢复生长、料面转色、现蕾和子实体发育的影响 ,发现培养 75d的处理C和培养 83d的处理D的现蕾情况最好 ,菇形最佳 ,产量最高 ,16瓶产量分别达 2 .2 6 1kg和 2 .36 4kg ;培养 6 1d的处理A和培... 研究了栽培种培养时间对真姬菇搔菌后气生菌丝恢复生长、料面转色、现蕾和子实体发育的影响 ,发现培养 75d的处理C和培养 83d的处理D的现蕾情况最好 ,菇形最佳 ,产量最高 ,16瓶产量分别达 2 .2 6 1kg和 2 .36 4kg ;培养 6 1d的处理A和培养 6 7d的处理B现蕾情况不好 ,子实体发育迟缓 ,栽培瓶之间差异较大 ;培养 92d的处理E现蕾情况良好 ,但是在栽培后期易受杂菌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姬菇 栽培 培养时间 产量 质量 菌丝生长 料面转色 现蕾 子实体发育
下载PDF
花生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RAP)标记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传堂 张建成 +2 位作者 杨新道 徐建芝 禹山林 《花生学报》 2005年第3期11-15,共5页
研究了分属3个市场型的10个中国花生栽培种的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RAP).结果表明,SARP技术可以揭示花生栽培种的遗传差异.在所试验的51对SRAP 引物中,2对只获得了单态性条带,其余49对总共产生了1087 条带,其中 503 条(46.27%) 为多态性... 研究了分属3个市场型的10个中国花生栽培种的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RAP).结果表明,SARP技术可以揭示花生栽培种的遗传差异.在所试验的51对SRAP 引物中,2对只获得了单态性条带,其余49对总共产生了1087 条带,其中 503 条(46.27%) 为多态性带, 每对引物组合平均获得22.18条总带、10.26 条多态性带. 在这49对引物组合中,总带数和多态性条带的数目分别为7~63 和 2~32 条. 10个花生栽培种间的简单匹配相似系数为0.7712~0.9250不等,根据SRAP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可将这10个品种分为 4 类.另外一项采用作图亲本24-3和B4的研究中, 40对SRAP引物共计获得了160条多态性带.本研究为花生品种鉴定和遗传研究提供了新的DNA分子标记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栽培 SRAP图谱
下载PDF
谷子抗除草剂基因从栽培种向其近缘野生种漂移的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王天宇 赵治海 +6 位作者 闫洪波 黎裕 朱学海 石云素 宋燕春 马峙英 H.Darmency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81-687,共7页
作物同种及栽培种与近缘野生种之间的基因漂移 (基因流 )是防范作物品种生物学混杂及评估转基因新种质田间释放后所产生的生态学效应的重要基础参数。本研究以显性抗除草剂 (拿捕净 )谷子种质作为花粉供体材料 ,以青狗尾草作为花粉受体... 作物同种及栽培种与近缘野生种之间的基因漂移 (基因流 )是防范作物品种生物学混杂及评估转基因新种质田间释放后所产生的生态学效应的重要基础参数。本研究以显性抗除草剂 (拿捕净 )谷子种质作为花粉供体材料 ,以青狗尾草作为花粉受体材料进行了栽培种向其主要近缘野生种基因漂移的检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尽管一般认为谷子及其近缘野生种是自花授粉植物 ,栽培谷子的性状基因仍可向周围 60 m范围内的青狗尾草漂移 ,其基因流的频率随着距花粉供体中心距离的增加而递减 ,花粉供、受体植株相邻 0 .0 3m时基因流频率最高 ,平均达 1.14%,基因流锐减的陡坡发生在 0 .5 m以内 ,与花粉供体植株相距 2 0 m时基因流频率开始趋向于零 ,但某些方向 60 m时仍可检测到基因漂移。气候因素中影响基因流频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风 ,在本试验条件下顺、逆风基因漂移的频率相差 2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抗除草剂基因 栽培 近缘野生 基因流 漂移 安全性评估
下载PDF
国内外胡萝卜产业现状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20
14
作者 李平 郁网庆 《中国果菜》 2004年第3期6-7,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胡萝卜产业 发展现状 发展前景 栽培 对外贸易 市场价格 冷藏 加工业
下载PDF
菊花二倍体野生种与栽培种间杂种的幼胚拯救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李辛雷 陈发棣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2-46,共5页
对二倍体野生种甘菊、菊花脑、异色菊与栽培菊花进行远缘杂交与杂种幼胚拯救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二倍体野生种与栽培菊花杂种幼胚拯救的关键因素是基因型和幼胚拯救时期,较适宜的时期是授粉后13~18d;基本培养基对幼胚拯救影响不大,较... 对二倍体野生种甘菊、菊花脑、异色菊与栽培菊花进行远缘杂交与杂种幼胚拯救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二倍体野生种与栽培菊花杂种幼胚拯救的关键因素是基因型和幼胚拯救时期,较适宜的时期是授粉后13~18d;基本培养基对幼胚拯救影响不大,较适宜的激素配比为BA2.0mg.L-1+NAA2.0mg.L-1;二倍体野生种作母本与栽培菊花杂交幼胚拯救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反交。RAPD及形态学鉴定结果证实了杂种的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二倍体野生 栽培 间杂 幼胚拯救 RAPD
下载PDF
引种栽培瓦布贝母、浓蜜贝母与野生川松贝母的药理作用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莫正纪 唐心曜 +1 位作者 孙中 李玮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4-16,共3页
栽培川贝母(瓦布贝母、浓蜜贝母)在小鼠镇咳、大鼠祛痰、小鼠常压耐缺氧、小鼠离体肺脏支气管灌流的药理作用及小鼠口服毒性方面与野生暗紫贝母完全相同,而在升高小鼠肺脏cAMP水平及豚鼠平喘作用方面,栽培瓦布贝母的作用明显优... 栽培川贝母(瓦布贝母、浓蜜贝母)在小鼠镇咳、大鼠祛痰、小鼠常压耐缺氧、小鼠离体肺脏支气管灌流的药理作用及小鼠口服毒性方面与野生暗紫贝母完全相同,而在升高小鼠肺脏cAMP水平及豚鼠平喘作用方面,栽培瓦布贝母的作用明显优于野生暗紫贝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母 瓦布贝母 药理学 野生型 栽培
下载PDF
野生一粒麦与普通小麦不同绿色器官光合特性和叶绿体结构特征 被引量:17
17
作者 魏爱丽 王志敏 +2 位作者 张俊平 赵明 翟志席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1-354,共4页
对野生一粒麦 (T.boeoticum)和普通小麦品种品七 (T.aestivum.cv.Pin7)开花期不同绿色器官光合速率 (Pn)、色素含量、 PSII活性及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 :野生一粒麦各器官 (旗叶叶片、叶鞘、穗下节间、穗 )的光合速率均... 对野生一粒麦 (T.boeoticum)和普通小麦品种品七 (T.aestivum.cv.Pin7)开花期不同绿色器官光合速率 (Pn)、色素含量、 PSII活性及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 :野生一粒麦各器官 (旗叶叶片、叶鞘、穗下节间、穗 )的光合速率均明显高于栽培品种品七 ,这与各器官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较多的叶绿体基粒片层数目有密切关系。各器官 PSII活性在两种基因型间无明显差异。同一基因型不同器官的光合能力表现为叶片 >叶鞘 >穗下节间 >穗。叶绿素 a与 b的比值 (Chl a/ b)和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值 (Car/ Chl)均是栽培种大于野生种、非叶器官大于旗叶叶片 ,暗示普通小麦栽培种比野生一粒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一粒麦 栽培 光合性能 叶绿体结构 小麦 绿色器官
下载PDF
黄毛草莓与凤梨草莓种间杂种的获得及其细胞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23
18
作者 马鸿翔 陈佩度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966-1970,i014,共6页
以中国原产二倍体黄毛草莓与八倍体栽培种凤梨草莓栽培品种春霄和硕香杂交,通过胚拯救获得了种间杂种。经体细胞鉴定种间杂交后代为五倍体,育性差。株高、植株状态、叶形、叶面状态、叶柄茸毛等性状介于亲本之间;匍匐茎颜色、花序高度... 以中国原产二倍体黄毛草莓与八倍体栽培种凤梨草莓栽培品种春霄和硕香杂交,通过胚拯救获得了种间杂种。经体细胞鉴定种间杂交后代为五倍体,育性差。株高、植株状态、叶形、叶面状态、叶柄茸毛等性状介于亲本之间;匍匐茎颜色、花序高度等多与母本一致;叶色、花梗茸毛等性状也倾向野生母本。田间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获得了与野生亲本表现一致的抗叶斑病和炭疽病的杂交后代材料。杂交F1代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表明,染色体构型为7.55Ⅰ+12.97Ⅱ+0.29Ⅲ+0.16Ⅳ,后期出现畸形多分孢子,推测黄毛草莓与栽培种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间杂 凤梨 母本 栽培 亲本 性状 细胞遗传学分析 倍体 畸形
下载PDF
桑树栽培种的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冯丽春 杨光伟 +3 位作者 余茂德 柯益富 敬成俊 向仲怀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35-139,共5页
通过20个随机引物的扩增结果,显示出分属于4个栽培种的20个材料的RAPD多态性,表明各种、品种间遗传分化上的差异:计算了20个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建立了它们的UP-GMA系统树:结果表明小官桑与鲁桑系有较... 通过20个随机引物的扩增结果,显示出分属于4个栽培种的20个材料的RAPD多态性,表明各种、品种间遗传分化上的差异:计算了20个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建立了它们的UP-GMA系统树:结果表明小官桑与鲁桑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广东桑有较复杂的遗传背景。进一步探讨了桑树栽培种及种内各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栽培 RAPD DNA多态性
下载PDF
SSR和STS标记在花生栽培品种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张建成 王传堂 杨新道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15-219,共5页
采用10份花生品种材料,对通过数据库查询设计合成的SSR引物和其他作者发表的SSR引物及STS引物进行了评估,并基于品种间简单匹配系数做了聚类分析。获得62个能产生多态性片段的SSR和STS引物对,总共获得427条带,其中291条(68.1%)为多态性... 采用10份花生品种材料,对通过数据库查询设计合成的SSR引物和其他作者发表的SSR引物及STS引物进行了评估,并基于品种间简单匹配系数做了聚类分析。获得62个能产生多态性片段的SSR和STS引物对,总共获得427条带,其中291条(68.1%)为多态性带。平均每对引物产生6.88条带,4.69条为多态性带;多态性条带比率为16.7%~100%,PIC值为0.254~0.952,平均为0.760。9对SSR/STS引物,即Lec1、Ah426、Ah44、SsS14、SHPAL1、PG71、PG43、PM36、PG22,对所采用的10份花生品种区分率达到100%。说明SSR和STS标记应用于花生品种鉴定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栽培 微卫星 序列标签位点 多态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