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橡胶树AtSAG12同源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邹智 刘建汀 +1 位作者 庄美露 杨礼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168-2172,共5页
本研究以橡胶树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技术从其根组织中分离到一条长1048 bp的cDNA,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包含一1023 bp的开放读码框(ORF),13 bp的5’UTR和12 bp的3’UTR;ORF预测编码340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37.41 kDa,等... 本研究以橡胶树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技术从其根组织中分离到一条长1048 bp的cDNA,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包含一1023 bp的开放读码框(ORF),13 bp的5’UTR和12 bp的3’UTR;ORF预测编码340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37.41 kDa,等电点为5.09;蛋白含有1个Inhibitor_I29和1个Peptidase_C1A结构域,与拟南芥SAG12的相似性高达61%,将基因命名为HbSAG12H1。表达分析显示,与AtSAG12在衰老叶片中的特异表达不同,在分析的各种组织中,HbSAG12H1仅在根中被检测到,表现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本研究为下一步的功能研究与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拟南芥 SAG12基因 特异性表达
下载PDF
橡胶树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HbCP2的克隆与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邹智 刘建汀 +1 位作者 庄美露 杨礼富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4年第4期26-30,共5页
根据EST和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应用RT-PCR技术从橡胶树的根组织中分离到1条长1056bp的cDNA,该序列包含了1 023 bp的开放读码框(ORF),17 bp的5’UTR和16 bp的3’UTR;ORF预测编码340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37.52 kD,等电点为5.25,属于液泡... 根据EST和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应用RT-PCR技术从橡胶树的根组织中分离到1条长1056bp的cDNA,该序列包含了1 023 bp的开放读码框(ORF),17 bp的5’UTR和16 bp的3’UTR;ORF预测编码340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37.52 kD,等电点为5.25,属于液泡定位的分泌型蛋白;蛋白含有1个Inhibitor_I29和1个Peptidase_C1A结构域,隶属于木瓜蛋白酶C1家族;蛋白与蓖麻、杨树中同源蛋白的相似性均在80%以上,将基因命名为HbCP2。表达分析显示,在所分析的根、树皮、木质部、芽、叶片、叶柄和乳管等组织中,HbCP2仅在根中被检测到,表现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半胱氨酸蛋白酶 特异性表达
下载PDF
橡胶树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HbCP3的克隆与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邹智 杨礼富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3-57,共5页
半胱氨酸蛋白酶是一类重要蛋白水解酶,其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各种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应答。根据EST序列信息设计引物,从橡胶树的根中分离到1条1 056 bp的c DNA。该序列包含1个1 023 bp的开放阅读框(ORF),13 bp的5'UTR和20 bp的... 半胱氨酸蛋白酶是一类重要蛋白水解酶,其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各种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应答。根据EST序列信息设计引物,从橡胶树的根中分离到1条1 056 bp的c DNA。该序列包含1个1 023 bp的开放阅读框(ORF),13 bp的5'UTR和20 bp的3'UTR。ORF预测编码340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37 350,等电点为5.24,属于液泡定位的分泌型蛋白。该蛋白含有1个Inhibitor_I29和1个Peptidase_C1A结构域,可归为木瓜蛋白酶C1家族。该蛋白与蓖麻(Ricinus communis)和杨树(Populus trichocarpa)中同源蛋白的相似性都在80%以上,将基因命名为Hb CP3。表达分析显示,在橡胶树的根、树皮、木质部、芽、叶片、叶柄和乳管等组织中,基因仅在根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半胱氨酸蛋白酶 特异性表达
下载PDF
特异性过表达SQS1基因的甘草毛状根培养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姗 袁伯川 +3 位作者 马永生 杨瑞 王礼强 刘颖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6年第5期638-642,共5页
目的:建立根特异性过表达鲨烯合酶(SQS)基因的甘草毛状根培养体系。方法:构建根特异性过表达甘草SQS1基因的发根农杆菌ACCC10060工程菌;侵染甘草无菌苗胚轴,共培养48 h,以诱导毛状根的形成;多次除菌后,利用PCR法及测序法对诱导获得的甘... 目的:建立根特异性过表达鲨烯合酶(SQS)基因的甘草毛状根培养体系。方法:构建根特异性过表达甘草SQS1基因的发根农杆菌ACCC10060工程菌;侵染甘草无菌苗胚轴,共培养48 h,以诱导毛状根的形成;多次除菌后,利用PCR法及测序法对诱导获得的甘草毛状根进行验证。结果:PCR结果显示扩增得到了长度约为730、580和1400 bp的基因片段,分别与烟草根特异性启动子TobRB7、发根农杆菌rolC基因和甘草SQS1基因长度一致;测序结果进一步确定了PCR扩增序列的正确性,从而证明了甘草根特异性过表达SQS1基因毛状根诱导成功。结论:获得了大量生长良好的特异性过表达SQS1基因的甘草毛状根,为研究功能基因SQS1与甘草酸次生代谢的相关性,及提高甘草毛状根中的甘草酸含量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特异性表达 鲨烯合酶1 农杆菌 毛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