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根底的历史教学——以《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学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孙云木 《中学教学参考》 2017年第31期73-74,共2页
历史教学的根底在于帮助学生形成作为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在教学《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课时,教师要挖掘该课所蕴含的学科素养,围绕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 历史教学的根底在于帮助学生形成作为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在教学《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课时,教师要挖掘该课所蕴含的学科素养,围绕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进行教学,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贯穿于课堂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根柢 历史教学
下载PDF
索隐与自传说闲评 被引量:4
2
作者 俞平伯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4-17,共4页
斯学浩瀚,难窥涯涘,两派纷歧,互有得失,试效闲评,聊作谈助。原从《红楼梦》来,其二说在本书开宗明义处亦各有其不拨之根柢,所谓“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关键词 自传说 红楼梦 索隐派 贾雨村 甄士隐 作用 考证 曹雪芹 金陵十二钗 根柢
原文传递
绍兴龙瑞宫与越地道教文化
3
作者 卢江良 《中国道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69,共5页
近年在古城绍兴东南的古若耶溪口兴建了一所具有诗情画意的“洞天福地”。据传,其曾“无缝对接”道教与山水诗,助推“浙东唐诗之路”形成。它也是浙东地区建立最早的道观,迄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鉴于鲁迅先生说过:“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 近年在古城绍兴东南的古若耶溪口兴建了一所具有诗情画意的“洞天福地”。据传,其曾“无缝对接”道教与山水诗,助推“浙东唐诗之路”形成。它也是浙东地区建立最早的道观,迄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鉴于鲁迅先生说过:“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有学者便认为,这个道教活动场所,堪称越地道教文化的根柢。它的名称,叫“龙瑞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文化 洞天福地 若耶溪 龙瑞 浙东地区 无缝对接 根柢 山水诗
原文传递
试论临川文化的地位和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振林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1-8,共8页
(上) 我国近代学者梁启超曾说:“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斯实民族主义之根柢源泉也”。概其精要,缩而小之。
关键词 临川文化 近代学者 根柢 能立 晏几道 荆楚文化 文化区 冯延巳 华夏文化 吴越文化
下载PDF
道教文化对中国民俗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邓学林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4-65,共2页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土生土长的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极深。这种影响是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既表现在道教的教义、哲理等思想层面,又表现在道教宫观、道教仪式等宗教层面...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土生土长的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极深。这种影响是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既表现在道教的教义、哲理等思想层面,又表现在道教宫观、道教仪式等宗教层面,同时也表现在具体的世俗生活层面。相较而言,道教对于世俗生活的影响,与大众的关系最为紧密,其中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对中国民俗的影响。道教文化的元素已经融入到中国人娱乐节庆、婚丧嫁娶等生活起居的各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文化 中国民俗 世俗生活 根柢 老君音诵诫经 生活起居 北京白云观 著名道士 聪明正直 三元说
原文传递
论王士祯的神韵说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世南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27-32,共6页
王士祯的神韵说偏于“韵”,从而把诗歌创作引向淡远境界。因此,他尊盛唐,崇王、孟而不取李、杜。神韵说的内涵就是谈艺四言:典、远、谐、则。在根柢与兴会的关系上,他主张化学为才,强调伫兴而作。神韵说出现在清初,是符合当时广大汉族... 王士祯的神韵说偏于“韵”,从而把诗歌创作引向淡远境界。因此,他尊盛唐,崇王、孟而不取李、杜。神韵说的内涵就是谈艺四言:典、远、谐、则。在根柢与兴会的关系上,他主张化学为才,强调伫兴而作。神韵说出现在清初,是符合当时广大汉族士大夫的心态的。过去有些人误解王士祯,或说他并非不喜杜诗,或说他诗中无人,或说他才薄,或说他的诗不真,本文一一作了辨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韵 典、远、谐、则 根柢 兴会
下载PDF
鲁迅与成仿吾们的分际——“鲁迅左翼思想”的特质之一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得后 《书城》 2016年第10期5-16,共12页
一“鲁迅左翼思想”的特质之一,是信奉十八世纪自然科学的伟大发现之一的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有它作自己思想的自然科学根柢。由此承认人性存在的事实,追求理想的人性;珍惜生命,坚持人道精神。而“左联左翼”批判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否认人... 一“鲁迅左翼思想”的特质之一,是信奉十八世纪自然科学的伟大发现之一的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有它作自己思想的自然科学根柢。由此承认人性存在的事实,追求理想的人性;珍惜生命,坚持人道精神。而“左联左翼”批判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否认人性,否定人道主义,崇尚牺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思想 根柢 《狂人日记》 革命文学论争 “革命文学” 破恶声论 未名社 革命文艺 奋笔直书 钱杏邨
原文传递
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 被引量:1
8
作者 梁启超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第13期190-192,共3页
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的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柢?”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柢。”我生平对自己所做的事,总是做得津津有味,而且兴会淋漓;什么悲观啊、厌世啊这种字面,我所用的... 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的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柢?”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柢。”我生平对自己所做的事,总是做得津津有味,而且兴会淋漓;什么悲观啊、厌世啊这种字面,我所用的字典里头可以说完全没有。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严格的可以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头感觉趣味,而且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趣味教育 趣味主义 根柢 教育趣味 信仰 人生观 感觉 失败
下载PDF
“聪明的小本子”——速写杂谈 被引量:2
9
作者 艾中信 《美术》 1961年第5期47-50,53-56+60,共9页
速写簿,不简单是作画的工具。经常使用这个小本子,画家的眼睛会敏锐起来,手会灵巧起来,头脑会聪明起来。小本子记录下生活中永远挖掘不完的有价值的美的形象,这是一个造型艺术的储蓄库。文学家有笔记本,画家有速写簿,日积月累,不断丰富... 速写簿,不简单是作画的工具。经常使用这个小本子,画家的眼睛会敏锐起来,手会灵巧起来,头脑会聪明起来。小本子记录下生活中永远挖掘不完的有价值的美的形象,这是一个造型艺术的储蓄库。文学家有笔记本,画家有速写簿,日积月累,不断丰富,便可形成雄厚的创作根柢。常常从这小本子上最原始的、感性的但是很生动而形象的几笔,撩起作者早已忘去的生活情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情景 根柢 创作构思 艺术构思 在旅途中 创作活动 叶浅予 大事件 作品感 生活速写
原文传递
鲁迅“立人”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淑玲 《丹东师专学报》 1997年第2期50-52,共3页
鲁迅“立人”思想具有惊人的超前意识,是鲁迅创作的精魂。鲁迅“立人”思想的伟大现实意义在于其深邃的内涵昭示给我们的哲理性思考:透过“枝叶”寻“根柢”,舍弃“昭华”见“本原”
关键词 立人 超前意识 根柢 本原
下载PDF
文明的根柢:儒家伦理如何为现代中国奠基——兼评陈泽环新著《儒学伦理与现代中国》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永超 《云梦学刊》 2021年第1期63-69,共7页
如何重建现代中国的文明根柢,尤其是回向传统重建文化的自主性、确立文化自信是目前学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儒家伦理以其在传统思想的重要地位而成为首选思想资源,然而此种理路当自觉回应如下问题:第一,儒家伦理的"修己安人"... 如何重建现代中国的文明根柢,尤其是回向传统重建文化的自主性、确立文化自信是目前学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儒家伦理以其在传统思想的重要地位而成为首选思想资源,然而此种理路当自觉回应如下问题:第一,儒家伦理的"修己安人"与现代生活之张力如何化解?对传统儒家伦理思想资源的发掘和重认当以现代生活为基本参照,那么"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的张力便难以回避;第二,对于儒家伦理与现代生活之张力的化解应放到"中西关照"视阈下,但是其"关照"方法当自觉留意理论"质"的维度(蕴含支持与批判),而非仅仅借助不同空间的同质理论作为支援意识;第三,借助综合创新理论方法回向传统,一方面可以对于中西马路径予以融合,但是应当留意任何理论都是第二位的,应当回到"保存我们"这一"生存实践"的第一义上来,而且"回向传统"的视阈不应自限于齐鲁一隅,而是整个人类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柢 传统 儒家伦理
下载PDF
论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甲午存稿之一:与友人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十力 《中国文化》 1990年第2期74-77,共4页
力出京前,曾肅函上陳毛主席,附及哲學研究所事。略云:社會所需物質與文化,同等重要。力腐儒也,平生致力於文化學術方面。頃到暮年,所注意獨在此。竊幸五年之間,國基大定,世界局面隨之轉變,大地人類心理皆仰注於中夏。發揚學術,自不容緩... 力出京前,曾肅函上陳毛主席,附及哲學研究所事。略云:社會所需物質與文化,同等重要。力腐儒也,平生致力於文化學術方面。頃到暮年,所注意獨在此。竊幸五年之間,國基大定,世界局面隨之轉變,大地人類心理皆仰注於中夏。發揚學術,自不容緩。科學院尚未成立哲學研究所,似宜及時創辦。文化一詞,包含至廣,而哲學思想是其根柢。其他學問及一切制度,無不與哲學思想有關。今之綜合大學只十三所,哲學系已嫌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稿 根柢 中国文化 中国哲学 心物 横渠 舆言 承先 以言 朋其
下载PDF
论郁达夫的孤独 被引量:1
13
作者 颜敏 《唐都学刊》 1991年第1期67-71,共5页
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孤独感是文学先驱者普遍存在的一种内心体验,但不同的作家其孤独感呈现出不同的思想根柢和感情浓度。为了辨明郁达夫的孤独,本文从主体创作前的生活体验和个性特征,他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中西文化背景对他的影响... 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孤独感是文学先驱者普遍存在的一种内心体验,但不同的作家其孤独感呈现出不同的思想根柢和感情浓度。为了辨明郁达夫的孤独,本文从主体创作前的生活体验和个性特征,他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中西文化背景对他的影响等三个侧面探究其孤独的原因和具体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者 现代文坛 根柢 《沉沦》 迟桂花 薄奠 思想启蒙 黄仲则 封建宗法 人生感受
下载PDF
王若虚美学思想研究
14
作者 吴瑞裘 《龙岩学院学报》 1987年第3期23-30,共8页
王若虚(1177—1246)字从之,号慵夫,藁城(今属河北)人。是由金入元的文坛领袖之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他:“金元之间,学有根柢者,实无人出若虚右。”他著有《滹南遗老集》,其中《文辨》四卷《诗话》三卷集中体现了他的美学思想。在... 王若虚(1177—1246)字从之,号慵夫,藁城(今属河北)人。是由金入元的文坛领袖之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他:“金元之间,学有根柢者,实无人出若虚右。”他著有《滹南遗老集》,其中《文辨》四卷《诗话》三卷集中体现了他的美学思想。在金代和南宋对峙时期,他和晚生几年的严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若虚 文坛领袖 美学思想 慵夫 根柢 黄山谷 金代 滹南遗老集 思想发展过程 希颜
下载PDF
全祖望学术特点浅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吕建楚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7年第3期97-101,共5页
全祖望,浙江鄞县人。生于康熙四十四年,卒于乾隆二十年。他承继黄梨洲、万斯同之学,而又有所发挥,在浙东学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研究全祖望的学术成就和思想,有必要对他的学术特点加以探讨。以经学为根柢,史学为辅翼的学术方法浙东... 全祖望,浙江鄞县人。生于康熙四十四年,卒于乾隆二十年。他承继黄梨洲、万斯同之学,而又有所发挥,在浙东学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研究全祖望的学术成就和思想,有必要对他的学术特点加以探讨。以经学为根柢,史学为辅翼的学术方法浙东学派自黄梨洲开山以来,就竭力倡导经史为重,“受业者必先穷经,经术所以经世,方不为迂儒之学,故兼令读书史”。全祖望在后来的学术中,完全继承了黄梨洲的这一思想,他一生治学,始终坚持学必本于经术,而后方不为蹈虚,进而证明于史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梨洲 学术特点 浙东学派 学术方法 万斯同 浙江鄞县 根柢 经世 《水经注》 帖括
下载PDF
觅心了不可得——石恪《二祖调心图》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谷芳 《中华文化画报》 2012年第7期114-115,共2页
人的受限因于无明习气,能放下无明习气,照见本心,则满目青山。但无明习气的顽固正在于它具有根柢性,佛家将之称为无始无明或俱生我执,意指自无始以来即不断熏习,且与生命俱生者,要打破它,乃须有大气魄、下真功夫,否则它就会不知不觉再... 人的受限因于无明习气,能放下无明习气,照见本心,则满目青山。但无明习气的顽固正在于它具有根柢性,佛家将之称为无始无明或俱生我执,意指自无始以来即不断熏习,且与生命俱生者,要打破它,乃须有大气魄、下真功夫,否则它就会不知不觉再起作用。谈到无明习气的幽微难防,禅有深刻的观照,所谓公案、机锋,并不在玩对应的游戏,而是让当机者能从不疑处起疑,以荡尽那隐微的习气。谈习气的隐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祖调心图 石恪 法融 俱生 祖道 我执 根柢 无始 慧可 熏习
原文传递
鲁迅思想的道家情结——从“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谈起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辉成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43-48,共6页
鲁迅的"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这句名言在学术界颇有争议,有学者认为这是一个科学的论断,也有的认为这是对道教的否定。文章认为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的影响力是广泛和深远的,"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这个判断是有... 鲁迅的"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这句名言在学术界颇有争议,有学者认为这是一个科学的论断,也有的认为这是对道教的否定。文章认为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的影响力是广泛和深远的,"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这个判断是有事实依据的。从鲁迅的文章和言论中,随处可以看到道家思想的痕迹,所以鲁迅与道家思想是有着不解之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道教 根柢 宗教 传统文化
下载PDF
功利性与怡悦性的辩证统一——论鲁迅“不用之用”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正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3年第2期19-32,共14页
鲁迅有一段名言:“在一切人类所以为美的东西,就是于他有用——于为了生存而和自然以及别的社会人生的斗争上有着意义的东西。功用由理性而被认识,但美则凭直感的能力而被认识。享乐着美的时候,虽然几乎并不想到功用,但可由科学的分析... 鲁迅有一段名言:“在一切人类所以为美的东西,就是于他有用——于为了生存而和自然以及别的社会人生的斗争上有着意义的东西。功用由理性而被认识,但美则凭直感的能力而被认识。享乐着美的时候,虽然几乎并不想到功用,但可由科学的分析而被发现。所以美的享乐的特殊性,即在那直接性,然而美的愉乐的根柢里,倘不伏着功用,那事物也就不见得美了。并非人为美而存在,乃是美为人而存在的。”(《艺术论》译本序)这段话把美的功利性和怡悦性的辩证关系阐释得再明白不过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鲁迅 艺术论 根柢 美学思想 辩证统一 辩证关系 《摩罗诗力说》 打杂集 审美特征 陆离斑驳
下载PDF
精益求精——俞正燮校批《癸巳类稿》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石 《古籍研究》 2006年第1期277-283,共7页
清嘉道年间著名朴学家俞正燮,学问浩博,"得书即读,读即有所疏记,每事为一题,巨册数十,鳞比行箧中,积岁月,证据周遍,断以己意,一文遂立"(张穆《癸巳存稿序》)。俞氏问学蒐讨至勤,讲求根柢,所以他写出来的文字,"皆发明经... 清嘉道年间著名朴学家俞正燮,学问浩博,"得书即读,读即有所疏记,每事为一题,巨册数十,鳞比行箧中,积岁月,证据周遍,断以己意,一文遂立"(张穆《癸巳存稿序》)。俞氏问学蒐讨至勤,讲求根柢,所以他写出来的文字,"皆发明经史奥义,旁及诸子百家九流之说,剖析疑似若辨黑白"(王藻《癸巳类稿序》)。读过癸巳两稿的人,这个印象极深,无不赞佩。俞正燮晚年校批《癸巳类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正燮 癸巳类稿 嘉道年间 癸巳存稿 根柢 文遂 若辨黑白 己意 问学 金縢
原文传递
论《牡丹亭》性心理及其生命意识的升华——以蔼理士性心理学理论来观照杜柳爱情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远征 《戏曲研究》 2007年第3期200-212,共13页
《牡丹亭》有着类似中国古代文化宝典般丰富的文化内涵,但爱情毫无疑问是这部传奇最核心、最动人的内容,也是这部传奇真正的价值所在。叔本华说:"所有的恋爱,不管所呈现的外观是如何的神圣、灵妙,实则,它的根柢只是存在性本能之中... 《牡丹亭》有着类似中国古代文化宝典般丰富的文化内涵,但爱情毫无疑问是这部传奇最核心、最动人的内容,也是这部传奇真正的价值所在。叔本华说:"所有的恋爱,不管所呈现的外观是如何的神圣、灵妙,实则,它的根柢只是存在性本能之中,那是经过公认的、带有特殊使命的性本能。"《牡丹亭》不只是表现古代社会的青年男女对爱情和婚姻的执著向往和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亭》 蔼理士 生命意识 杜丽娘 柳梦梅 性心理学 影恋 根柢 青年男女 戏曲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