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8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光祈的中华民族根本思想与卫礼贤的“礼乐”思想 被引量:4
1
作者 管建华 《音乐探索》 CSSCI 2013年第1期8-12,共5页
文章对王光祈与德国汉学家卫礼贤对中国音乐文化思想特性研究共同点,以及这些文化思想特性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所具有的当代文化意义进行初步的阐释。
关键词 根本思想 礼乐 儒家文化 基督教 汉学 中西音乐
下载PDF
上座部和大众部佛教思想的分化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恩洋 《佛学研究》 1996年第0期48-51,共4页
关键词 大众部 上座部 佛教思想 说一切有部 根本思想 诸法无我 《成实论》 经量部 张三世 佛法
下载PDF
论佛教的三纲思想 被引量:1
3
作者 蔡尚思 《社会科学战线》 1979年第3期213-215,共3页
佛教的不平等思想,贯彻到各个方面,诸如政治、社会、伦理、宗教以及生物学、生理学等。这是它一个最现实最根本的思想。可惜这个根本思想一直到了近现代,还不被各派的学人所承认。章太炎早在清末就瞎吹:“昔者平等之说,起于佛氏。”
关键词 佛教 不平等 平等思想 根本思想 三纲 宗教 生理学 生物学 儒家 章太炎
原文传递
我对《老子》的看法
4
作者 胡曲园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6期73-75,共3页
关于《老子》的哲学性质,是中国哲学史上老大难的问题.我在四十年代讲《中国社会思想史》时就遇到了这个难题,当时我觉得《老子》的社会思想还比较容易说明,但是他的哲学原理就感到难解释了.我翻阅了很多过去的著作,特别注意当时一些进... 关于《老子》的哲学性质,是中国哲学史上老大难的问题.我在四十年代讲《中国社会思想史》时就遇到了这个难题,当时我觉得《老子》的社会思想还比较容易说明,但是他的哲学原理就感到难解释了.我翻阅了很多过去的著作,特别注意当时一些进步学者的解释,但是十之八九都是大同小异,基本上没有越出王弼"以无为本"的观点,纵有一二想要跳出王弼的玄学圈子的,也都因为对《老子》的"无"得不到满意的解释,陷入一般化了.于鹏彬同志的文章(见《复旦学报》1980年第6期),对于《老子》哲学谈到的方面很多,全文的中心是认为《老子》哲学的根本思想就是"虚无".现在我只就这个问题,再说一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思想 老子 辩证法思想 思想意识 唯心论 本体论 四十年代 中国哲学史 根本思想 黑格尔
下载PDF
对构建优秀企业文化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信哲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2-125,共4页
企业文化是企业无形和有形的存在 ,并且这种文化随着企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时时刻刻反作用于企业的方方面面。从本质与内涵上来看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思想 ,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时空 ;从定位与融合上来看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是企业无形和有形的存在 ,并且这种文化随着企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时时刻刻反作用于企业的方方面面。从本质与内涵上来看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思想 ,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时空 ;从定位与融合上来看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内涵 ,支撑于企业管理构架 ;从实践与作用上来看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时代要求 ,印证于优秀企业实践 ;从效果与检验上来看 ,企业文化是高度认同的群体意识 ,作用于企业全体员工 ,所有这些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然性、必要性、现实性和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文化 优秀 根本思想 基本内涵 时代要求 群体意识
下载PDF
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步思想
6
作者 王金铻 《史学集刊》 1981年第0期31-38,共8页
关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形成,从五十年代起,一种普遍的说法是:毛泽东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已经看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和革命发展的规律,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 关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形成,从五十年代起,一种普遍的说法是:毛泽东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已经看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和革命发展的规律,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思想。我认为,为了更好地领会毛泽东思想,应该开展党的思想发展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 毛泽东思想 中国社会发展 反帝反封建 革命思想 工农联盟 无产阶级 根本思想
下载PDF
没有打不倒的敌人
7
作者 何文轩 《教学与研究》 1960年第11期42-44,共3页
毛泽东同志关于战略上藐視敌人和战术上重視敌人的思想,是建立在正确認識反动派的力量与新生的力量的本貿以及它們的发展規律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辯証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的基础上的,也是建立在对人民力量的坚定信心的基础... 毛泽东同志关于战略上藐視敌人和战术上重視敌人的思想,是建立在正确認識反动派的力量与新生的力量的本貿以及它們的发展規律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辯証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的基础上的,也是建立在对人民力量的坚定信心的基础上的。这是中国人民多少年来和内外反动派进行斗爭的經驗的結晶。毛泽东同志这一战胜敌人的根本思想,指导我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彻底的胜利,指导着我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設的偉大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中国人民 毛泽东同志 世界观 战术 战略思想 根本思想 战略策略 社会主义革命 人民革命力量
原文传递
尊儒尚法是汉武帝统治的根本思想
8
作者 宋景田 《历史学习》 2002年第11期3-4,共2页
关键词 汉武帝 根本思想 尊儒 尚法 西汉王朝 法家 统治政策 董仲舒 外儒内法 儒家思想
原文传递
市场经济条件下走向共同富裕的根本思想——学习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
9
作者 孙林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5年第1期40-43,共4页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和他在实践中着力坚持的重要问题,并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了他全面系统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这一思想,是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走向共同富裕的根本思想。
关键词 共同富裕思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邓小平 市场经济条件 发展生产力 根本思想 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 贫富差别
下载PDF
必须牢固确立“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思想
10
作者 李忠海 《陕西教育(教学)》 1999年第8期12-14,共3页
“优先发展教育”是新时期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根本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根本思想和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而且对我国整个经济和社会... “优先发展教育”是新时期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根本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根本思想和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而且对我国整个经济和社会的长远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先发展教育 战略思想 科学技术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教育事业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 综合国力 根本思想
下载PDF
展示儒者与佛教的固有形态
11
作者 周作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4-176,共3页
关键词 佛教 儒者 倪云林 希腊神话 儒家思想 中国古籍 私人通信 根本思想 人的命运 开口说话
下载PDF
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是指导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根本思想武器
12
作者 李红锋 《党建》 1997年第7期7-9,共3页
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是指导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根本思想武器□李红锋(一)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强调指出:我们党肩负着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 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是指导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根本思想武器□李红锋(一)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强调指出:我们党肩负着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重任。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建设理论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新时期 毛泽东建党思想 根本思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加强和改善 领导干部 党风廉政建设
原文传递
曹雪芹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13
作者 端木蕻良 《社会科学战线》 1979年第1期311-316,共6页
曹雪芹生活在阶级斗争十分尖锐的时代,资本主义因素有所发展,正在冲击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思想斗争因之也非常激烈。康熙开创博学鸿儒科,雍正颁布《大义觉迷录》,大兴“文字狱”,对凡有“华夷之辨”的思想的人都... 曹雪芹生活在阶级斗争十分尖锐的时代,资本主义因素有所发展,正在冲击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思想斗争因之也非常激烈。康熙开创博学鸿儒科,雍正颁布《大义觉迷录》,大兴“文字狱”,对凡有“华夷之辨”的思想的人都要加以镇压。“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到了乾隆时代,一批御用文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雪芹 唯物主义 红楼梦 汤显祖 贾雨村 阴阳 根本思想 阶级斗争 唯心主义 封建社会
原文传递
马石胯男根石祖与生殖崇拜
14
作者 茆家升 《寻根》 1996年第4期36-39,共4页
马石胯男根石祖与生殖崇拜茆家升1992年元月,我和友人一起,第三次实地考察了男性生殖崇拜的遗存──皖南径县浙溪乡星潭村紫山脚下的“马石胯”。马石胯,胯下何物,不言而喻。它有别于其他地方的遗存,它不是先民们制造出来的,... 马石胯男根石祖与生殖崇拜茆家升1992年元月,我和友人一起,第三次实地考察了男性生殖崇拜的遗存──皖南径县浙溪乡星潭村紫山脚下的“马石胯”。马石胯,胯下何物,不言而喻。它有别于其他地方的遗存,它不是先民们制造出来的,和附近雄奇的黄山一样,是亿万年前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崇拜文化 石祖 男根 图腾崇拜 观音菩萨 石刻 社会调查 原始人类 人类自身生产 根本思想
原文传递
学习毛泽东同志“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5
作者 刘继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60年第1期11-14,共4页
毛泽东同志所著“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党早期最明确的一篇纲领性的马列主义文献.在这个文献中,提出了关于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思想和根本路线,科学地解剖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政治经济状况.这种解剖使党在... 毛泽东同志所著“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党早期最明确的一篇纲领性的马列主义文献.在这个文献中,提出了关于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思想和根本路线,科学地解剖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政治经济状况.这种解剖使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战略策略奠定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三十多年来的历史,完全证明了毛泽东同志的英明论断.认真学习这一光辉的文献,对提高我们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水平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反击右倾机会主义的进攻和保卫党的总路线的今天,再来重读这个著作,更可以得到重要的启示和深刻的教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同志 中国民主革命 中国社会各阶级 陈独秀 反革命 右倾机会主义 中国革命 民主革命时期 根本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下载PDF
浅谈《大学》一书的道德修养及社会作用
16
作者 张一夫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72-74,共3页
《大学》原为《礼记》中的一篇,后经二程修订,朱熹补传,而独成一书,名为《大学章句》。朱熹又合以《论语》、《孟子》、《中庸》为《四书》或曰“四子”,成为研究圣人之道者,必读的经典。一“大学”原意为王公贵族子弟的学校,引申为培... 《大学》原为《礼记》中的一篇,后经二程修订,朱熹补传,而独成一书,名为《大学章句》。朱熹又合以《论语》、《孟子》、《中庸》为《四书》或曰“四子”,成为研究圣人之道者,必读的经典。一“大学”原意为王公贵族子弟的学校,引申为培养统治者的学问,宋儒又解说为大人之学。《大学》一书的基本内容为:三纲领,八条目,其根本思想是在于修己治人,说明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治国平天下的一致性。《大学》开篇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即是《大学》中的三条纲领。“明明德”,就是把美好的德行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修养 大学之道 社会作用 八条目 明明德 基本内容 根本思想 三纲领 治国平天下 朱熹
下载PDF
文谭
17
《布老虎青春文学》 2006年第1期154-155,共2页
关键词 作家 文学 中长篇小说 短篇小说 语言 红萝卜 鲁迅 作品 人性 根本思想
原文传递
试论科学发展观
18
作者 赵焱 《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5,共5页
发展是当代中国、也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面对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新一届中央政府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本文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思想是以人为本;基本内容是实现人与社会、... 发展是当代中国、也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面对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新一届中央政府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本文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思想是以人为本;基本内容是实现人与社会、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发展;现实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根本思想 基本内容 现实目标
下载PDF
对立统一学说的新篇章——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一点体会
19
作者 李秀林 《哲学研究》 1978年第Z1期66-71,共6页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朽文献,也是唯物辩证法的光辉篇章。英明领袖华主席指出:“贯穿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根本思想,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的原理,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候,立即把民主革命转变...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朽文献,也是唯物辩证法的光辉篇章。英明领袖华主席指出:“贯穿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根本思想,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的原理,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候,立即把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把社会主义革命继续进行下去。”这一根本思想的重要哲学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特别是它的核心对立统一的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选集》 对立统一 社会主义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唯物辩证 根本思想 哲学基础 新篇章 马克思列宁主义 革命转变
原文传递
现象学的归结与妥当性
20
作者 金子马治 王炳文 《世界哲学》 1992年第3期29-37,共9页
一在现代被提出并得到发展的哲学思想当中,关于妥当性(Geltung)的问题,无疑是最显著而又最根本的问题,正如E.拉斯克所主张的,它必然是明显赋予20世纪哲学界以最根本的新生命,并引起最根本革新的问题。然而妥当性哲学,今天仅仅是趋向于... 一在现代被提出并得到发展的哲学思想当中,关于妥当性(Geltung)的问题,无疑是最显著而又最根本的问题,正如E.拉斯克所主张的,它必然是明显赋予20世纪哲学界以最根本的新生命,并引起最根本革新的问题。然而妥当性哲学,今天仅仅是趋向于逐渐发生的时机,它的根本思想今天还不能说已经确立了。围绕这种根本思想有许多复杂而艰难的问题和不同的意见,作为整体的发展决不能认为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从哲学界(其中特别是德国哲学界)总的趋势来看,妥当性哲学就不单单是巴登学派的思想,如果将妥当性这一概念扩展而言,显然也可以将它看成哲学界的中心思想和根本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妥当性 胡塞尔现象学 李凯尔特 拉斯克 主观 根本思想 德国哲学 康德哲学 哲学界 纯粹意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