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黄补煎液对三种常见牙周致病厌氧菌体外抑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许彦枝 王士杰 +1 位作者 侯振伟 张金艳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49-751,共3页
目的 :研究双黄补煎液与黄连、黄芩、骨碎补各单味药煎液对牙龈紫质单胞菌 (Pg)、中间普氏菌 (Pi)和核梭杆菌 (Fn)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分别将中药双黄补复合剂型和单味黄连、黄芩、骨碎补制备成浓度为 1∶ 1的中药煎液。采用液体二... 目的 :研究双黄补煎液与黄连、黄芩、骨碎补各单味药煎液对牙龈紫质单胞菌 (Pg)、中间普氏菌 (Pi)和核梭杆菌 (Fn)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分别将中药双黄补复合剂型和单味黄连、黄芩、骨碎补制备成浓度为 1∶ 1的中药煎液。采用液体二倍稀释法 ,测定各种煎液对 Pg、Pi、Fn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 ,同时设立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以 2 %碘甘油为对照药物 ,运用打孔琼脂扩散法 ,测定双黄补煎液对 Pg、Pi、Fn的抑菌环大小。结果 :双黄补煎液对 Pg、Pi、Fn的 MIC均为 1∶ 12 8,黄连煎液分别为 1∶ 2 5 6 ,1∶ 5 12和 1∶ 2 5 6 ,黄芩和骨碎补煎液显示出了一定的抑菌活性。打孔琼脂扩散法结果显示 ,双黄补煎液对 Pg、Pi、Fn的抑菌环明显大于 2 %碘甘油。结论 :双黄补煎液和黄连煎液对 Pg、Pi、Fn均有较明显的抑菌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药物敏感实验 牙龈紫质单胞菌 中间普氏菌 杆菌
下载PDF
核梭杆菌和胰腺癌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2
作者 朱江 张进 +2 位作者 孔云飞 李军 宋旭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4期448-451,共4页
核梭杆菌常常定植在人体的自然腔道中,尤其富集在口腔,可以与宿主产生共生关系。随着近些年对核梭杆菌的深入研究,发现核梭杆菌和多种疾病相关。最近的研究发现其感染和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研究表明,核梭杆菌在胰腺肿瘤组织中... 核梭杆菌常常定植在人体的自然腔道中,尤其富集在口腔,可以与宿主产生共生关系。随着近些年对核梭杆菌的深入研究,发现核梭杆菌和多种疾病相关。最近的研究发现其感染和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研究表明,核梭杆菌在胰腺肿瘤组织中丰度更高,并且核梭杆菌和胰腺癌患者预后差息息相关,同时核梭杆菌能够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本文对核梭杆菌和胰腺癌的关系及其对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进行综述,能够为我国在胰腺癌诊断或治疗上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杆菌 致病机制
原文传递
探讨应用口腔正畸治疗对患者口腔中细菌微生态的影响
3
作者 李满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期67-70,共4页
探析应用口腔正畸治疗对患者口腔中细菌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接受正畸治疗的57例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另在同期内选取57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龈沟内细菌分布情况、口腔细菌检出率以及碱性磷酸酶(A... 探析应用口腔正畸治疗对患者口腔中细菌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接受正畸治疗的57例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另在同期内选取57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龈沟内细菌分布情况、口腔细菌检出率以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 两组患者在比较细菌分布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相比5种细菌差异性不大(P>0.05),但是在杆菌和球菌比较中,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低于对照组,且治疗1个月均低于治疗3个月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螺旋体和梭状菌比较中,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高于对照组,且治疗1个月均高于治疗3个月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弯曲菌和丝状菌比较中,两组以及各时间点的数量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口腔细菌检出率与ALP活性比较,观察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明显更高(P<0.05),但是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与1个月后的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的ALP活性高于治疗1个月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会影响到自身口腔细菌微生态分布,增加高口腔病菌的检出率,容易造成口腔炎症反应,增加了口腔感染的风险,影响正畸治疗效果,因此需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治疗 细菌微生态 碱性磷酸酶 杆菌 龈沟内细菌 细菌检出率 影响
下载PDF
核梭杆菌与其它口腔细菌共聚及共聚抑制 被引量:3
4
作者 陆卫青 李德懿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27-229,共3页
目的:探讨核梭杆菌与其它口腔细菌共聚模式及共聚抑制的方法。方法:通过目测、比色和电镜进行观察。结果:证实细菌共聚具特异性。核梭杆菌能与牙龈卟啉菌、血链球菌和变链球菌发生共聚,可形成共聚桥,证实核梭杆菌是早、晚期定植菌... 目的:探讨核梭杆菌与其它口腔细菌共聚模式及共聚抑制的方法。方法:通过目测、比色和电镜进行观察。结果:证实细菌共聚具特异性。核梭杆菌能与牙龈卟啉菌、血链球菌和变链球菌发生共聚,可形成共聚桥,证实核梭杆菌是早、晚期定植菌的的粘接桥。经热处理后,核梭杆菌丧失共聚能力,而后三菌均保持原有的共聚能力。乳糖和L-鼠李糖对它们有解聚作用。结论:牙菌斑中存在细菌共聚,经过一定处理后共聚可解除。本研究为生态防治牙周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 口腔细菌 共聚 共聚抑制
下载PDF
肠毒素脆弱拟杆菌具核梭杆菌和幽门螺旋杆菌在肠道内富集度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静 鲁晓岚 +4 位作者 赵刚 史海涛 耿燕 钟文婷 董蕾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9-104,共6页
目的探究肠毒素脆弱拟杆菌(ETBF)、具核梭杆菌(Fn)、幽门螺旋杆菌(Hp)在粪便和组织中的富集度与结直肠癌的关系。方法收集24例结直肠癌、31例腺瘤性息肉患者的粪便、病变组织、病变旁组织,收集20例正常体检者的粪便和组织,采用... 目的探究肠毒素脆弱拟杆菌(ETBF)、具核梭杆菌(Fn)、幽门螺旋杆菌(Hp)在粪便和组织中的富集度与结直肠癌的关系。方法收集24例结直肠癌、31例腺瘤性息肉患者的粪便、病变组织、病变旁组织,收集20例正常体检者的粪便和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方法检测ETBF、Fn、Hp的拷贝数,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直肠癌组、正常对照组黏膜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p53的表达,分析EGFR、p53表达强度与3种细菌的关系。结果粪便中,ETBF、Fn拷贝数表现为结直肠癌组〉腺瘤性息肉组〉正常对照组(P〈0.05),Hp拷贝数表现为结直肠癌组〉正常对照组(P〈0.01),腺瘤性息肉组〉正常对照组(P〈0.01)。组织中,ETBF、Fn拷贝数表现为结直肠癌组〉腺瘤性息肉组〉正常对照组(P〈0.05),Hp拷贝数表现为结直肠癌组〉正常对照组(P〈0.01),腺瘤性息肉组〉正常对照组(P〈0.01)。腺瘤性息肉组、结直肠癌组的病变组织与病变旁组织中3种细菌的拷贝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EGFR表达的阳性率为83.33%(20/24),p53表达的阳性率为66.67%(16/24)。EGFR、p53表达强度分别为阴性、弱阳性、中度阳性、强阳性的结直肠癌3种细菌的拷贝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BF、Fn、Hp在结直肠癌、腺瘤性息肉患者粪便和组织中的富集度高,可能与结直肠癌、腺瘤性息肉的发生有关。临床试验注册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BOC-170125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腺瘤 结肠息肉 脆弱拟杆菌 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
原文传递
肠道菌群在结直肠癌发病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唐琳 刘波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101-104,共4页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有关肠道菌群的研究结果显示,肠道菌群结构、丰度和功能的改变与很多疾病密切相关,如炎症性肠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消化道肿瘤等。肠道菌群失调可通过菌群移位、“驱动-乘客”模型、“毒性”肠...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有关肠道菌群的研究结果显示,肠道菌群结构、丰度和功能的改变与很多疾病密切相关,如炎症性肠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消化道肿瘤等。肠道菌群失调可通过菌群移位、“驱动-乘客”模型、“毒性”肠道细菌模型等机制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而补充膳食纤维与益生菌,应用肠道微生物移植技术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形成,降低炎性指标,增强肠道免疫功能等抑制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肠道菌群失调 杆菌 产毒型脆弱拟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 粪便移植技术 益生菌
下载PDF
具核梭杆菌对炎症小体NLRP3的诱导作用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哲源 刘怡文 +9 位作者 付臻 杨洪 张宁 梁梦夏 李婉莹 孔金玉 孙蔚 杨海军 张耀文 周福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0-175,共6页
目的:分析具核梭杆菌(Fn)诱导炎症小体NLRP3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5 a生存期的关系。方法:将ESCC细胞KYSE30及KYSE150分为Fn未感染组及Fn感染组(12、24、48、72 h),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顺铂(CDDP)与紫杉醇... 目的:分析具核梭杆菌(Fn)诱导炎症小体NLRP3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5 a生存期的关系。方法:将ESCC细胞KYSE30及KYSE150分为Fn未感染组及Fn感染组(12、24、48、72 h),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顺铂(CDDP)与紫杉醇(PTX)24 h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Western blot及q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NLRP3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取213例ESCC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采用RNAscope法检测Fn感染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LRP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Fn未感染组相比,Fn感染组(12、24、48及72 h)KYSE30及KYSE150细胞的CDDP与PTX 24 h药物IC50增高,NLRP3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增高(P<0.05)。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ESCC组织中Fn感染率、NLRP3相对表达量增加(P<0.05)。ESCC组织中NLRP3表达与Fn感染具有一致性(Kappa=0.848,P=0.001)。Fn诱导NLRP3表达患者中男性、吸烟、饮酒者居多,肿瘤细胞大多为低分化,肿瘤浸润程度较深,淋巴结转移增加且临床分期多为Ⅲ/Ⅳ期,Fn+NLRP3阳性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缩短(P<0.05)。结论:Fn感染可诱导ESCC组织中NLRP3表达,降低肿瘤细胞对CDDP与PTX的敏感性,缩短ESCC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杆菌 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下载PDF
不同类型感染根管内4种厌氧菌定植状况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黄燕华 刘澍 葛久禹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547-551,共5页
目的应用16S rDNA-PCR技术检测不同类型感染根管内4种厌氧菌的定植状况。方法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收集临床上拔除的新鲜离体牙30颗,分为3组:牙髓炎组、根尖周炎组、根管治疗失败组,每组10颗。将各组牙齿的根管分为根管冠中段(... 目的应用16S rDNA-PCR技术检测不同类型感染根管内4种厌氧菌的定植状况。方法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收集临床上拔除的新鲜离体牙30颗,分为3组:牙髓炎组、根尖周炎组、根管治疗失败组,每组10颗。将各组牙齿的根管分为根管冠中段(离根尖6 mm)和根管尖段(离根尖3 mm),提取每个根管段的细菌基因组DNA,用PCR扩增细菌16S r DNA基因片段的方法检测细菌种类,计算检出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牙髓炎组,根管冠中段能检测到牙髓卟啉单胞菌(P.endodontalis,P.e)、具核梭杆菌(F.nucleatum,F.n)、粪肠球菌(E.faecalis,E.f)和中间普氏菌(P.intermedia,P.i),其中P.e的检出率最高(P <0.05),根管尖段只检测到P.e的存在。在根尖周炎组,4种厌氧菌(P.e、F.n、E.f、P.i)在根管冠中段和尖段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根管治疗失败组,E.f在根管尖段的检出率(60%)比在根管冠中段的检出率(1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牙髓炎的根管细菌主要定植在冠中段,P.e检出率最高;根尖周炎的根管冠中段和根管尖段4种细菌检出率无明显差别,都是以P.i为主;根管治疗失败的根管细菌以E.f为主,主要集中于根管尖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卟啉单胞菌 杆菌 中间普氏菌 粪肠球菌 16S RDNA
原文传递
龈沟液中具核梭杆菌与正畸患者牙龈炎性反应关系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杨刚岭 郭杨 +2 位作者 张建钢 张玉杰 肖水清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613-616,共4页
目的探讨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在正畸牙龈炎性反应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在济南市口腔医院正畸科接受固定矫治并伴有不同程度牙龈炎性反应的牙颌畸形患者63例组成正畸治疗组;正畸治疗前未... 目的探讨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在正畸牙龈炎性反应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在济南市口腔医院正畸科接受固定矫治并伴有不同程度牙龈炎性反应的牙颌畸形患者63例组成正畸治疗组;正畸治疗前未戴用矫治器的牙周健康者30例组成正常对照组;牙周科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35例组成牙周炎组。记录患者牙龈指数(GI),分别采集牙周袋最深处或龈沟液标本,采用16SrDNAPCR技术对Fn进行检测,分析Fn的检出率与GI之间的关系。结果 128例患者临床标本中,共扩增出Fn87例,检出率67.97%。其中正畸治疗组检出率为69.84%(44/63);正常对照组检出率为46.67%(14/30);牙周炎组检出率为82.86%(29/35)。正畸治疗组的Fn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牙周炎组高于正畸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43,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Fn的检出率与牙龈指数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s=1.000,P<0.01)。结论 Fn与正畸治疗中牙龈炎性反应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正畸医生应高度重视正畸治疗前与治疗过程中的口腔卫生指导和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 正畸治疗 牙龈炎性反应 16SrDNA PCR技术
原文传递
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其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江阿力·帕孜力别克 米热阿依克孜·马木提 +1 位作者 赵莉 鲁皓 《口腔疾病防治》 2022年第1期20-26,共7页
目的研究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其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43例43颗牙作为实验组,重度牙周炎患者41例41颗牙... 目的研究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其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43例43颗牙作为实验组,重度牙周炎患者41例41颗牙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根管内组织和龈下菌斑,构建含有8种待测细菌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建立定量标准,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福赛斯坦纳菌(Tannerella forsythia,Tf)、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Pi)、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Td)、消化性链球菌(Digestive streptococcus,Ds)、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Ef)、牙髓卟啉单胞菌(Porphyromanus endodontics,Pe)数量。结果实验组根管内组织与其龈下菌斑中Ds、Pe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Ρ>0.05),其余6种病原菌数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龈下菌斑中Ds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1),其余7种病原菌数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根管内组织与其龈下菌斑中Ef、Pe、Pg、Td、Tf细菌数量密切相关,Ef(r=0.347,Ρ<0.05)、Pe(r=0.363,Ρ<0.05)、Pg(r=0.437,Ρ<0.01)、Td(r=0.471,Ρ<0.01)、Tf(r=0.679,Ρ<0.01)。结论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常见病原菌在根管内组织中数量低于龈下菌斑但根管内病原菌数量与龈下菌斑密切相关,临床治疗期间在控制牙周组织感染的同时,还应重视牙髓组织感染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源性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病原菌 分布 根管内组织 龈下菌斑 福赛斯坦纳菌 牙龈卟啉单胞菌 杆菌 中间普氏菌 齿垢密螺旋体 消化性链球菌 粪肠球菌 牙髓卟啉单胞菌
下载PDF
结肠癌患者口腔具核梭杆菌与结肠癌发生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董艳玲 杨立娟 吴金鹏 《癌症进展》 2016年第4期387-389,共3页
目的:分析口腔具核梭杆菌(Fn)感染与结肠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结肠癌患者为观察组,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Fn感染率及Fn DNA含量差异。同时根据肿瘤分期将观察组患者分为A期组(39例),B期组(31例)及C期组(3... 目的:分析口腔具核梭杆菌(Fn)感染与结肠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结肠癌患者为观察组,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Fn感染率及Fn DNA含量差异。同时根据肿瘤分期将观察组患者分为A期组(39例),B期组(31例)及C期组(30例),对比3组间Fn感染率及Fn DNA含量差异。结果观察组Fn感染率及Fn DN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组间,Fn感染率分别是41.03%、70.97%和93.33%,而Fn DNA含量分别是(55.12±5.79)x108/L、(62.16±6.78)x108/L、(66.23±6.17)x108/L,3组间Fn感染率和Fn DNA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C期组Fn感染率及Fn DNA含量最高;且经相关性分析发现,肿瘤分期与Fn DNA含量存在相关性(r=0.756,P﹤0.05)。结论 Fn感染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临床应对Fn感染引起重视,Fn感染可作为辅助结肠癌患者进行病理分期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杆菌 相关性
下载PDF
中草药提取物联合应用锌离子对口臭相关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欣谕 叶玮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3年第3期136-140,共5页
目的评价中草药提取物与锌离子对口臭相关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探讨其联合应用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方法选用厚朴酚、小檗碱、黄芩素、鞣酸、银杏双黄酮、苦参碱、绿原酸、丹皮酚和甘草酸等9种中草药提取物与锌离子,采用倍比梯度稀释法,... 目的评价中草药提取物与锌离子对口臭相关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探讨其联合应用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方法选用厚朴酚、小檗碱、黄芩素、鞣酸、银杏双黄酮、苦参碱、绿原酸、丹皮酚和甘草酸等9种中草药提取物与锌离子,采用倍比梯度稀释法,分别测定对口臭相关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牙周有益菌血链球菌(Streptococcussanguis,Ss)的最小杀菌浓度值(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采用杯碟法分析筛选出的中草药成分与锌离子联合应用对Pg和Fn的抑制作用。实验数据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厚朴酚、小檗碱、绿原酸、银杏双黄酮、锌离子对Pg和Fn抑制效果明显,且对Ss的MBC高于其它两种口臭相关致病菌;厚朴酚与锌离子联合应用组作用于Pg或Fn所形成的抑菌环直径均大于各单独应用组的抑菌环直径(P<0.05);小檗碱联合应用锌离子对Fn形成的抑菌环大小与两种成分单独应用时的抑菌环直径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厚朴酚、小檗碱、绿原酸、银杏双黄酮、锌离子是较为理想的抑菌成分。厚朴酚、小檗碱联合应用锌离子对口臭相关致病菌的抑制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提取物 锌离子 口臭 牙龈卟啉单胞菌 杆菌 血链球菌
下载PDF
白介素-22与具核梭杆菌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陆诗媛 严婷婷 +3 位作者 郭方方 陈萦晅 洪洁 房静远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84-691,共8页
结直肠癌是威胁全球和我国公民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道揭示了肠道微生物和免疫微环境在维持肠稳态中的重要作用;其中,具核梭杆菌介导的肠道微生态失调和免疫紊乱是近期研究热点之一.但是,少有研究关注肠道细菌和免疫... 结直肠癌是威胁全球和我国公民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道揭示了肠道微生物和免疫微环境在维持肠稳态中的重要作用;其中,具核梭杆菌介导的肠道微生态失调和免疫紊乱是近期研究热点之一.但是,少有研究关注肠道细菌和免疫炎症因子在致癌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本课题组发现,具核梭杆菌可以增高白介素-6(IL-6)和IL-22等免疫因子的表达,从而参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且与大肠癌化疗疗效相关.IL-22和具核梭杆菌可能有协同促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2 IL-6 杆菌 结直肠癌
原文传递
具核梭杆菌感染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被引量:8
14
作者 罗玉龙 葛全兴 +4 位作者 聂玉强 王红 杜艳蕾 沈波 李瑜元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161-2164,共4页
目的探讨具核梭杆菌(Fn)感染与结直肠癌(CRC)的相关性。方法对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的101例CRC组织和配对正常组织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组织中Fn丰度。随机抽选其中22例CRC和配对正常组织进行荧光原位杂交,验证FQ-PCR的结果... 目的探讨具核梭杆菌(Fn)感染与结直肠癌(CRC)的相关性。方法对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的101例CRC组织和配对正常组织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组织中Fn丰度。随机抽选其中22例CRC和配对正常组织进行荧光原位杂交,验证FQ-PCR的结果,分析Fn的富集度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两检测方法均证实Fn在CRC组织中富集,CRC组织中Fn丰度显著高于配对正常组织者占87.1%(88/101),CRC组织Fn丰度归一化值为0.242±0.034,显著高于配对正常组织的0.050±0.017(P=0.000)。Fn的高丰度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分化程度、浸润程度、Dukes分期等临床病理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 Fn在CRC组织中富集,并有可能促进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 结直肠癌 荧光定量PCR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具核梭杆菌与全身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倩 潘亚萍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1353-1356,共4页
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ucleatum)是在口腔微生态环境中常驻的一种革兰阴性专性厌氧菌,近来研究发现F.nucleatum不仅与口腔感染性疾病如牙周病、根尖周病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且与早产低体重儿、结直肠癌、呼吸道... 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ucleatum)是在口腔微生态环境中常驻的一种革兰阴性专性厌氧菌,近来研究发现F.nucleatum不仅与口腔感染性疾病如牙周病、根尖周病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且与早产低体重儿、结直肠癌、呼吸道感染等全身疾病密切相关。本研究对F.nucleatum生物学功能及与口腔感染、全身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 口腔感染 早产低体重儿 结直肠癌 呼吸道感染
原文传递
具核梭杆菌促进结直肠癌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罗婉逸 韩居熺 +2 位作者 周学东 彭显 郑欣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52-60,共9页
具核梭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厌氧菌,广泛定植于人体口腔内,是公认的牙周致病菌。该菌不仅在牙周病、口腔癌等口腔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还与全身各系统多种疾病存在关系,包括心血管疾病、骨关节炎、妊娠不良事件及各系统肿瘤。具核梭杆菌与... 具核梭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厌氧菌,广泛定植于人体口腔内,是公认的牙周致病菌。该菌不仅在牙周病、口腔癌等口腔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还与全身各系统多种疾病存在关系,包括心血管疾病、骨关节炎、妊娠不良事件及各系统肿瘤。具核梭杆菌与结直肠癌的关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存在肠道炎症的患者,牙周炎或可成为一个促进炎症向癌症转变的风险因素。具核梭杆菌可通过消化道及血液循环两条途径迁移到肠道,进一步通过黏附素-上皮细胞钙黏蛋白和黏附素-糖类肿瘤标记物两条途径与结直肠癌细胞特异性结合。具核梭杆菌对肿瘤内乏氧的高代谢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进一步促进肿瘤的糖酵解,互利共生的关系使得具核梭杆菌在肿瘤中大量富集。与结直肠癌细胞结合后,具核梭杆菌通过调控经典Wnt信号通、核因子κB等信号通路,改变免疫微环境,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并表现出抗化学治疗的作用,对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治疗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 结直肠癌 肿瘤免疫微环境
下载PDF
抗牙龈卟啉单胞菌IgY的制备及抑菌效果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国柱 聂荣庆 +2 位作者 张进 文珠 唐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7-340,共4页
目的:使用牙龈卟啉单胞菌(P.g)诱导产蛋母鸡特异性IgY抗体产生及制备,特异性IgY抗体抑制P.g及其它牙周病病因菌生长。方法:采用免疫接种、水稀释、盐析、液体培养抑菌及ELISA等方法,诱导、提纯IgY抗体,抑制P.g及其它牙周病病因菌生长。... 目的:使用牙龈卟啉单胞菌(P.g)诱导产蛋母鸡特异性IgY抗体产生及制备,特异性IgY抗体抑制P.g及其它牙周病病因菌生长。方法:采用免疫接种、水稀释、盐析、液体培养抑菌及ELISA等方法,诱导、提纯IgY抗体,抑制P.g及其它牙周病病因菌生长。结果:诱导产生的IgY抗体经硫酸铵盐析提取纯度达87.6%~89.1%,IgY特异性结合牙龈卟啉单胞菌抗原的结合效价1∶1600。制备的抗牙龈卟啉单胞菌IgY抗体与牙龈二氧化碳噬纤维菌、中间普氏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具核梭杆菌等牙周病致病菌的交叉免疫反应抗原结合效价分别为1∶800、1∶800、1∶6400、1∶12800。抗牙龈卟啉单胞菌IgY在5.0、1.0、0.1g/L时,分别与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二氧化碳噬纤维菌、伴放线放线杆菌、中间普氏菌、具核梭杆菌、粘性放线菌、变形链球菌等厌氧菌在(1×108)CFU/L和(5×108)CFU/L时培养24h和72h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其生长作用。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免疫产蛋母鸡诱导产生的特异性IgY抗体在一定的浓度内有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生长,以及抑制多种牙周病致病菌生长的作用。牙龈卟啉单胞菌与这些牙周病病因均存在着共同抗原,其可能具有防治牙周病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牙龈二氧化碳噬纤维菌 中间普氏菌 伴放线放线杆菌 杆菌 粘性放线菌 变型链球菌 IGY 细菌抑制
下载PDF
磷酸锆载银抗菌剂对种植体周炎致病菌抗菌效能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梓园 张富强 +2 位作者 李鸣宇 朱彩莲 郑学斌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6-358,共3页
目的研究磷酸锆载银抗菌剂对种植体周炎致病菌的抗菌效能。方法将载银磷酸锆抗菌剂用无菌中心脑浸液(BHI)培养基稀释成浓度从10mg/mL到0.020mg/mL递减的抗菌剂应用液,与1×106CFU/mL的牙龈卟啉单胞菌(Pg)、具核梭杆菌(Fn)、伴放线... 目的研究磷酸锆载银抗菌剂对种植体周炎致病菌的抗菌效能。方法将载银磷酸锆抗菌剂用无菌中心脑浸液(BHI)培养基稀释成浓度从10mg/mL到0.020mg/mL递减的抗菌剂应用液,与1×106CFU/mL的牙龈卟啉单胞菌(Pg)、具核梭杆菌(Fn)、伴放线放线杆菌(Aa)标准菌液混合,厌氧恒温培养48h,划线接种后计数菌落数,取无细菌生长的最低抗菌剂浓度为其最小杀菌浓度。结果磷酸锆载银抗菌剂对Pg、Fn和Aa的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0.039、0.313、0.625mg/mL。抗菌剂对三种细菌杀菌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Pg>Fn>Aa。结论磷酸锆载银抗菌剂对Pg、Fn和Aa均具有杀菌效能,可用于对抗种植体周炎的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银抗菌剂 种植体周炎 牙龈单胞卟啉菌 杆菌 伴放线放线杆菌
下载PDF
茯苓酸对具核梭杆菌诱导的肠上皮细胞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桂美 毛娟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4-548,共5页
目的 研究茯苓酸(PA)对具核梭杆菌(Fn)感染的肠上皮细胞HIEC-6炎性反应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HIEC-6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1×10^(8) CFU·mL^(-1) Fn感染)、低剂量实验组(1×10^(8) CFU·mL^(-1) Fn+2μ... 目的 研究茯苓酸(PA)对具核梭杆菌(Fn)感染的肠上皮细胞HIEC-6炎性反应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HIEC-6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1×10^(8) CFU·mL^(-1) Fn感染)、低剂量实验组(1×10^(8) CFU·mL^(-1) Fn+2μmol·L^(-1) PA)、中剂量实验组(1×10^(8) CFU·mL^(-1) Fn+4μmol·L^(-1)的PA)、高剂量实验组(1×10^(8) CFU·mL^(-1) Fn+8μmol·L^(-1)的PA)、pcDNA-TLR4组(1×10^(8) CFU·mL^(-1) Fn+8μmol·L^(-1)的PA+转染pcDNA-TLR4质粒)。处理12 h后分别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实验、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实验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实验检测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实验组、中剂量实验组、高剂量实验组、pcDNA-TLR4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51±0.31)%、(23.38±1.85)%、(16.74±0.54)%、(12.10±1.44)%、(8.89±0.63)%和(14.87±0.88)%;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分别为(23.25±1.41)、(79.69±4.37)、(68.94±2.63)、(51.46±2.56)、(34.18±2.63)和(71.09±5.08)pg·mL^(-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分别为(8.81±0.49)、(51.65±2.13)、(35.98±3.47)、(24.83±2.47)、(14.79±1.25)和(43.89±1.59)pg·mL^(-1)。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实验量组与模型组比较,pcDNA-TLR4组与高剂量实验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茯苓酸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通路,抑制炎性反应改善Fn感染的肠上皮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酸 杆菌 肠上皮细胞 炎性反应 Toll-样受体4/因子-κB通路
原文传递
牙周炎促进不良妊娠结局的途径与作用机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关志炜 徐天琪 +2 位作者 沈松 李晓 冯强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8,共10页
牙周炎是人群中高发的口腔慢性感染性疾病,牙周致病菌可通过血液传播途径异位定植并感染多个人体组织器官,是多种全身系统性疾病的风险因素。近年来,牙周炎与不良妊娠结局(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APOs)间的关系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牙周炎是人群中高发的口腔慢性感染性疾病,牙周致病菌可通过血液传播途径异位定植并感染多个人体组织器官,是多种全身系统性疾病的风险因素。近年来,牙周炎与不良妊娠结局(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APOs)间的关系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系统回顾牙周炎与APOs相互关系的研究历程,总结已有牙周炎促进APOs的致病途径和机制,阐明口腔致病菌经血液传播造成宫内感染是牙周炎干扰妊娠过程的重要途径。未来如要深入解析牙周炎影响APOs的具体分子机制,可将研究重点放在APOs相关口腔致病菌及其毒力因子的发现、致病菌与胎盘组织的相互作用分析及侵袭胎儿的致病途径等方向。此外,通过动物和细胞实验验证人群研究的结果并将其转化为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对防控APOs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不良妊娠结局 牙周致病菌 宫内感染 杆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