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辣椒核型雄性不育小孢子发育时期生化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谢冰 王志源 蒋健箴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03-106,共4页
以2份辣椒核型雄性不育两用系为试材,对不育株与可有株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花药的部分生化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初步探讨了这些生化特性的异常与不育性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花药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从小孢子母细胞期以后不育株... 以2份辣椒核型雄性不育两用系为试材,对不育株与可有株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花药的部分生化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初步探讨了这些生化特性的异常与不育性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花药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从小孢子母细胞期以后不育株明显高于可育株,过氧化氨酶活性从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开始不育株明显低于可育珠;可溶性蛋白含量从小孢子母细胞期以后不育株明显低于可育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核型雄性不育 酶活性 可溶性蛋白
下载PDF
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小孢子发育的显微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罗双霞 范妍芹 +3 位作者 申书兴 陈雪平 刘云 严立斌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9-103,共5页
以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为试材,对不育株与可育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花药和小孢子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育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未见异常,败育发生在四分小孢子形成之后。导致小孢子败育的原因与... 以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为试材,对不育株与可育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花药和小孢子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育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未见异常,败育发生在四分小孢子形成之后。导致小孢子败育的原因与四分体胼胝质壁不适时解体和绒毡层细胞发育异常、延迟解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椒 核型雄性不育 小孢子 细胞学
下载PDF
辣椒核型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孙晓勇 王志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C00期26-29,共4页
以辣椒核型雄性不育两用系 AB154和 AB 兖1691为试材,对不育株和可育株小孢子的不同发育时期进行了细胞学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育株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四分体小孢子形成以前,靠近小孢子的一层绒毡层细胞在小孢子母细胞期已解体,其余绒毡... 以辣椒核型雄性不育两用系 AB154和 AB 兖1691为试材,对不育株和可育株小孢子的不同发育时期进行了细胞学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育株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四分体小孢子形成以前,靠近小孢子的一层绒毡层细胞在小孢子母细胞期已解体,其余绒毡层细胞在花粉粒成熟期仍然结构完整;可育株绒毡层在单核花粉粒期开始解体,花粉粒成熟期时完全解体。不育株花药药隔维管束发育滞后于可育株,退化却早于可育株。部份绒毡层提前解体和药隔维管束发育异常使小孢子正常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供应受阻,可能是造成小孢子败育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核型雄性不育 绒毡层 小孢子 细胞形态学
全文增补中
辣椒雄性不育两用系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学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郝雪峰 赵爽 +2 位作者 陈国菊 曹必好 雷建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54-55,4,共2页
以辣椒雄性不育两用系AB114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不育株系和可育株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以及花药和小孢子的发育过程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不育株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异常,败育现象从造孢细胞时期以后每个阶段都有发... 以辣椒雄性不育两用系AB114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不育株系和可育株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以及花药和小孢子的发育过程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不育株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异常,败育现象从造孢细胞时期以后每个阶段都有发生,绒毡层发育异常是导致小孢子败育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核型雄性不育 小孢子发生 细胞学
下载PDF
高等植物核型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5
作者 丁雅洁 张学琴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7-651,共5页
近10年来,雄性不育在杂交育种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它为利用杂种优势对农作物进行轮回选择和群体改良提供了重要工具。同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雄性不育也为花粉发育、细胞质遗传和核质互作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以前对植物雄性不育的研究... 近10年来,雄性不育在杂交育种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它为利用杂种优势对农作物进行轮回选择和群体改良提供了重要工具。同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雄性不育也为花粉发育、细胞质遗传和核质互作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以前对植物雄性不育的研究多定位于描述性和细胞水平的研究,对其分子机制了解较少。近年来,随着在模式植物中克隆到的与雄性育性有关的突变基因的数量不断增多,对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的研究也逐步深入。迄今已知,在雄配子体及其营养组织的发育、花粉与雌性器官的识别以及随后的双受精过程中,都有相关基因在进行调控。本文针对细胞核雄性不育,按雄性生殖器官发育的顺序,结合分子生物学、细胞学和遗传学研究结果,对高等植物核型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植物 核型雄性不育 分子机理
下载PDF
核型高梁雄性不育自然突变体的研究
6
作者 王玉元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0年第3期201-207,共7页
本文对多穗高梁自然突变体(多A)进行了细胞学、遗传学和同工酶电泳的分析研究,取得以下结果: “多A”雄性不育性状由一对细胞核隐性等位基因控制,它与核、质型雄性不育系(3A)之间未发现有亲缘关系。染色体行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数目不... 本文对多穗高梁自然突变体(多A)进行了细胞学、遗传学和同工酶电泳的分析研究,取得以下结果: “多A”雄性不育性状由一对细胞核隐性等位基因控制,它与核、质型雄性不育系(3A)之间未发现有亲缘关系。染色体行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数目不等的不联会、早离及落后现象发生,正常染色体数目为n=10。“多A”不育花粉单核期的过氧化物同工酶为11条带,“多B”可育花粉为8条带。三核期的花粉,“多A”为7条带,“多B”为5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核型雄性不育 自然突变体
下载PDF
西瓜隐性核型雄性不育两用系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显 王鸣 +2 位作者 马建祥 张进升 杨建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74,共4页
 对西瓜DT2-1隐性核型雄性不育系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不育株花药发育在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不能形成四分体;药室内壁、中层、绒毡层细胞无明显界限,绒毡层细胞异常、多层、体积小...  对西瓜DT2-1隐性核型雄性不育系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不育株花药发育在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不能形成四分体;药室内壁、中层、绒毡层细胞无明显界限,绒毡层细胞异常、多层、体积小、排列紧密,影响绒毡层细胞与小孢子母细胞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导致四分体不能正常分离产生四分小孢子,进而不能形成正常的花粉粒而导致败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隐性核型雄性不育 花药发育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的遗传研究──Ⅱ.甘蓝型油菜异核型雄性不育材料的酸酶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刘贵华 蔡明 +1 位作者 盛晓燕 秦选佑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3,8,共4页
在苗期、现蕾期和盛花期对甘蓝型油菜异核型雄性不育(NCa)和保持材料(CaN)及其亲本分别进行叶片及生殖器官酯酶同工酶分析.并与Nap和Po1系统的不育系和保持系比较。结果表明:NCa和CaN异核型材料表现了种间核基... 在苗期、现蕾期和盛花期对甘蓝型油菜异核型雄性不育(NCa)和保持材料(CaN)及其亲本分别进行叶片及生殖器官酯酶同工酶分析.并与Nap和Po1系统的不育系和保持系比较。结果表明:NCa和CaN异核型材料表现了种间核基因重组的明显特征和重组的多样性,三种雄性不育系统的酶谱有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核基因重组 核型雄性不育 酯酶同工酶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的遗传研究Ⅳ.甘蓝型油菜异核型雄性不育材料减数分裂过程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盛晓燕 刘贵华 +1 位作者 蔡明 秦选佑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7,11,共3页
应用改良石碳酸品红染色、压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甘蓝型油菜异核型雄性不育材料BC5减数分裂过程的各时期均出现异常现象,染色体配对不正常而形成单价体,染色体落后,染色体不均等分裂,三分体和多分体形成,最终不能发育为正常的小... 应用改良石碳酸品红染色、压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甘蓝型油菜异核型雄性不育材料BC5减数分裂过程的各时期均出现异常现象,染色体配对不正常而形成单价体,染色体落后,染色体不均等分裂,三分体和多分体形成,最终不能发育为正常的小孢子。相应的保持材料F9的减数分裂过程正常,形成正常的四分孢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核型雄性不育 减数分裂
下载PDF
小麦核型—蓝标型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鹏科 黄寿松 徐洁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S3期102-106,共5页
利用染色体工程将蓝粒小麦附加系中携带有蓝色胚乳基因和育性恢复基因的4E 染色体,附加到小麦核雄性不育系上,选育出了稳定的雄性不育、保持系。经多年用多个品种对不育系测交,所有组合的杂种 F_1均恢复正常结实。初步选配出几个杂种组... 利用染色体工程将蓝粒小麦附加系中携带有蓝色胚乳基因和育性恢复基因的4E 染色体,附加到小麦核雄性不育系上,选育出了稳定的雄性不育、保持系。经多年用多个品种对不育系测交,所有组合的杂种 F_1均恢复正常结实。初步选配出几个杂种组合,并进行了制种试验;研究了它的繁育制种体系,表明它比 XYZ 体系有较大的优越性,还对其在轮回选择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核型雄性不育 保持系 蓝粒标记 杂种优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