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喋呤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肺组织核因子-κB活化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胥彩林 姚咏明 +1 位作者 于燕 盛志勇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67-669,T001,共4页
目的 探讨生物喋呤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肺组织核转录因子 κB (NF κB)通路活化的影响及其在急性肺损伤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内毒素休克模型 ,10 4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 (n =8)、内毒素休克组(n =4 8)、 2 ,4 二胺 6 羟基嘧啶 (2 ,4 d... 目的 探讨生物喋呤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肺组织核转录因子 κB (NF κB)通路活化的影响及其在急性肺损伤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内毒素休克模型 ,10 4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 (n =8)、内毒素休克组(n =4 8)、 2 ,4 二胺 6 羟基嘧啶 (2 ,4 diamino 6 hydroxy apyrimidine ,DAHP)拮抗组 (n =4 8)。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测定肺组织三磷酸鸟苷环水解酶I (GTP CHI)mRNA的表达水平 ,采用凝胶阻滞电泳分析技术测定NF κB的DNA结合活性 ,同时测定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 (MPO)活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内毒素攻击可导致动物肺组织GTP CHImRNA表达明显上调 ,6h后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 ;同时 ,NF κB活性于 0 5h迅速增加 ;且持续至伤后 4 8h ,肺组织MPO活性各时间点均显著升高 (P <0 .0 1) ,6h达峰值。采用生物喋呤合成抑制剂DAHP处理后 ,肺组织GTP CHImRNA表达早期改变不明显 ,但 12h后明显受抑 ;MF κB活性 0 5、 2 4、 4 8h明显降低 ;肺组织MPO活性 0 5、 6、 2 4、 4 8h均显著低于内毒素休克组 (P <0 0 5 )。结论 生物喋呤参与了内毒素休克动物肺组织NF κB信号通路的活化过程 ,抑制生物喋呤能降低NF κB的DNA结合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喋呤 内毒素休克 大鼠 肺组织 因子-кb活化 信号转导 一氧化氮
原文传递
B淋巴细胞对牙周致病菌免疫反应及骨细收因子RANK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林晓萍 韩晓哲 +1 位作者 魏巍 Martin A. Taubman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92-396,共5页
目的:通过评价B淋巴细胞与牙周致病菌——伴放线放线杆菌(Aa)发生免疫反应过程中核因子-КB受体活化配体(RANKL)的表达,探讨B淋巴细胞是否参与Aa引起的牙周骨吸收。方法:采用RT-PCR方法测定大鼠脾细胞中第1和7d细胞因子的mRNA转录水平,... 目的:通过评价B淋巴细胞与牙周致病菌——伴放线放线杆菌(Aa)发生免疫反应过程中核因子-КB受体活化配体(RANKL)的表达,探讨B淋巴细胞是否参与Aa引起的牙周骨吸收。方法:采用RT-PCR方法测定大鼠脾细胞中第1和7d细胞因子的mRNA转录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大鼠脾细胞中B细胞表达RANKL IgG阳性细胞的百分数,应用TRAP法评价B淋巴细胞对破骨细胞分化的诱导潜力。实验结果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在无Aa抗原刺激的条件下,大鼠脾细胞培养1d和7d的TNF-α及IL-4表达水平均升高,IL-10、RANKL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加入Aa组培养1d时,TNF-α的表达显著增加,7d后,IL-4、IL-10及RANKL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增加;B细胞的百分数以及表达RANKL的IgG阳性细胞百分数与不加Aa组相比显著增加;Aa免疫组加入Aa培养后,表达RANKL的IgG阳性细胞百分数增加显著高于非免疫组。Aa免疫组的B淋巴细胞与RAW 264.7细胞共同培养后,TRAP染色阳性细胞显著增加(P<0.01);加入人OPG-Fc培养,可显著抑制TRAP阳性细胞的形成(P<0.05)。结论:B淋巴细胞经特异性抗原Aa活化后,通过上调RANKL的表达,增加对破骨细胞分化的诱导潜力,参与牙周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动物模型 因子-кb受体活化配体 b淋巴细胞 免疫反应 伴放线放线杆菌
下载PDF
正畸联合牙周治疗基于OPG/RANK/RANKL通路对牙周炎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晓忠 姬小婷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622-626,共5页
目的分析正畸联合牙周治疗对牙周炎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并基于骨保护素(OPG)/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RANK)/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通路探讨该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51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观察组,... 目的分析正畸联合牙周治疗对牙周炎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并基于骨保护素(OPG)/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RANK)/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通路探讨该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51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观察组,每组17只。对照组不建模、不给予正畸与牙周治疗,模型组建立牙周炎模型但不给予正畸与牙周治疗,观察组建立牙周炎模型并给予正畸与牙周治疗。于加力3 d、28 d后,各组随机选取2只大鼠取牙周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形态改变。比较干预前及干预结束3 d后各组大鼠牙周探诊深度、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血清白细胞介素(IL)-8、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水平,以及干预结束3 d后血清OPG、RANK、RANK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观察组中,加力3 d后可见成纤维细胞增加、少量成骨细胞及压力侧破骨细胞;加力28 d后压力侧牙周膜缩小变窄,牙周胶原纤维排列不整齐,可见大量骨吸收陷窝及破骨细胞,血管扩张,可见新生成牙骨质细胞。干预后观察组大鼠牙周探诊深度、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均较干预前改善,血清IL-8、BMP-2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且以上指标均优于模型组(均P<0.05)。对照组、观察组、模型组大鼠血清OPG、RANKL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依次降低,血清RANK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依次升高(均P<0.05)。结论正畸联合牙周治疗能够有效调控牙周炎大鼠体内OPG/RANK/RANKL蛋白表达,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牙周膜修复,从而发挥治疗牙周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正畸 牙周治疗 骨保护素 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 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炎症反应 大鼠
下载PDF
抗RANKL多克隆抗体对P.gingivalis感染的大鼠牙周骨吸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林晓萍 韩晓哲 +2 位作者 魏巍 周晓佳 Martin A.Taubman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9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评价抗NF-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多克隆抗体对P.gingivalis感染引起的牙周骨吸收的抑制作用。方法将大鼠重组的RANKL对兔进行免疫获得兔抗鼠RANKL多克隆抗体,应用兔抗鼠RANKLF(ab')2抗体片断以防止免疫抑制。实验用大鼠口... 目的评价抗NF-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多克隆抗体对P.gingivalis感染引起的牙周骨吸收的抑制作用。方法将大鼠重组的RANKL对兔进行免疫获得兔抗鼠RANKL多克隆抗体,应用兔抗鼠RANKLF(ab')2抗体片断以防止免疫抑制。实验用大鼠口腔连续4d感染活P.gingivalis(109/ml/d),第5、9及14天于腭侧牙龈乳头处注射兔抗鼠RANKLF(ab')2抗体片断(1μg/部位),OPG-Fc(1μg/部位)及不相关细胞因子L6-Fc(1μg/部位),第28天处死,取样待检。取实验当天、实验14天及28天血清,ELISA法测定血清抗P.gingivalis的特异性IgG抗体滴度及牙龈组织匀浆液中的可溶性RANKL(sRANKL)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口腔感染P.gingivalis后血清抗P.gingivalis的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明显升高,且一直持续到第28天;局部注射抗RANKL抗体并不降低血清中抗P.gingivalis的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注射抗体组和OPG-Fc组的sRANKL的表达明显下降(<0.05),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注射L6-Fc组sRANKL的表达无改变;牙周骨吸收的水平变化与牙龈组织匀浆液中RANKL的表达水平相一致。结论抗RANKL多克隆抗体可降低牙龈组织中的可溶性RANKL的含量,抑制P.gingivalis感染的牙周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免疫反应 牙龈卟啉单胞菌 大鼠 牙周骨吸收
下载PDF
OPG和RANKL在大鼠鼓室硬化模型中的表达 被引量:5
5
作者 黄宏明 吴佩娜 +2 位作者 崔勇 葛润梅 张略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2-305,共4页
目的检测OPG和RANKL在大鼠鼓室硬化模型中的表达水平,探讨OPG/RANKL系统在大鼠鼓室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30只健康的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造模组20只大鼠,其右耳鼓室内注射浓度为1×108CFU/ml的肺炎链球菌液进行造模;... 目的检测OPG和RANKL在大鼠鼓室硬化模型中的表达水平,探讨OPG/RANKL系统在大鼠鼓室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30只健康的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造模组20只大鼠,其右耳鼓室内注射浓度为1×108CFU/ml的肺炎链球菌液进行造模;对照组10只大鼠,其右耳不干预作为空白对照。在造模后第8周处死大鼠,收集造模组大鼠右耳中有鼓室硬化形成的听泡标本作为鼓室硬化组和对照组大鼠右耳的听泡标本作为对照组,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对照组的10只大鼠全部存活到造模后第8周,右侧10耳均未发生鼓室硬化;造模组共有17只大鼠存活至造模后第8周,其右侧17耳中共有13耳发生鼓室硬化。鼓室硬化组鼓室黏膜中的OPG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鼓室硬化组鼓室黏膜中的OPG/RANKL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OPG/RANKL系统可能在大鼠鼓室硬化的发病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OPG/RANKL比值增加可能与大鼠鼓室硬化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室硬化 护骨素 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下载PDF
骨保护素/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小泛素样修饰蛋白特异性蛋白酶1、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情程度的关系及其预测心血管事件价值分析
6
作者 张树倩 李艳君 +3 位作者 王媛 徐红欣 孟静 冯淬灵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10期1113-1118,共6页
目的分析骨保护素(OPG)/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小泛素样修饰蛋白特异性蛋白酶1(SENP-1)、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病情程度的关系及各指标预测心血管事件(CVE)价值。方法纳入2... 目的分析骨保护素(OPG)/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小泛素样修饰蛋白特异性蛋白酶1(SENP-1)、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病情程度的关系及各指标预测心血管事件(CVE)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于河北省胸科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OSAHS患者,根据病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比较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OPG/RANKL、SENP-1、Lp-PLA2与阻塞性OSAHS病情程度的关系。随访1年,记录120例患者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CVE)的发生情况,将发生CVE的患者纳入CVE组,将未发生CVE的患者纳入非CVE组,比较两组入院时OPG/RANKL、SENP-1、Lp-PLA2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评估OPG/RANKL、SENP-1、Lp-PLA2预测OSAHS患者CVE发生风险的价值。结果重度组体重指数、颈围、腰围、臀围、RANK、SENP-1、Lp-PLA2高于中度组、轻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OPG、OPG/RANK低于中度组、轻度组,中度组低于轻度组(P<0.05)。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围、颈围、腰围、RANKL、SENP-1、Lp-PLA2高水平是OSAHS患者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OR>1,P<0.05)。OPG、OPG/RANKL高水平是OSAHS患者病情加重的保护因素(OR<1,P<0.05)。CVE组OPG、OPG/RANKL低于非CVE组,RANKL、SENP-1、Lp-PLA2高于非CVE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OPG/RANKL、SENP-1、Lp-PLA2单一及联合检测预测OSAHS患者发生CVE的曲线下面积均>0.70,具有较好预测效能,且联合检测预测效能更高。结论OPG/RANKL、SENP-1、Lp-PLA2水平与OSAH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并可有效预测OSAHS患者发生CVE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心血管事件 骨保护素 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下载PDF
抗RANKL多克隆抗体抑制T细胞介导的破骨细胞形成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林晓萍 韩晓哲 +1 位作者 魏巍 Martin A.Taubman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9年第6期604-608,共5页
目的:探讨抗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多克隆抗体对T细胞介导的破骨细胞形成的影响。方法:制备兔抗鼠RANKL多克隆抗体,使用不同浓度的抗体(1、5及10μg/mL),观察小鼠重组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形成,显微镜下计数抗酒石酸酸性磷酸... 目的:探讨抗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多克隆抗体对T细胞介导的破骨细胞形成的影响。方法:制备兔抗鼠RANKL多克隆抗体,使用不同浓度的抗体(1、5及10μg/mL),观察小鼠重组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形成,显微镜下计数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阳性多核细胞数/孔;体外分离、纯化、扩增大鼠的颈T淋巴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兔抗鼠RANKL特异性抗体进行干预,取其上清和T细胞,分别与RAW264.7细胞共同培养,TRAP法测定T细胞介导的破骨细胞形成,显微镜下计数TRAP(+)多核细胞数/孔;ELISA测定细胞上清中的可溶性RANKL浓度(sRANKL,pg/mL)。实验结果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兔抗鼠RANKL抗体既可减少RANKL诱导的TRAP(+)多核细胞数,也可减少T细胞介导的TRAP(+)多核细胞数,5μg/mL及10μg/mL抗体组差异显著(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上清中检出sRANKL的浓度与不加抗体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RANKL特异性抗体可通过减少sRANKL的表达水平,直接阻断RANKL与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RANK)的结合,降低T细胞介导的破骨样细胞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 破骨细胞形成 伴放线放线杆菌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左归丸对实验性骨质疏松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OPG、RANK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春年 李淑娟 +4 位作者 杨冬茹 董福生 武明轩 黄香河 任贵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0-273,共4页
选取6月龄纯种雌性SD大鼠46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N组)10只,去势牙周炎组(OVX-PD组)12只,去势牙周炎戊酸雌二醇治疗组(ERT组)12只,去势牙周炎左归丸治疗组(ZGT组)12只。建立骨质疏松牙周炎动物模型并按分组用药,3个月后处死动物,检测... 选取6月龄纯种雌性SD大鼠46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N组)10只,去势牙周炎组(OVX-PD组)12只,去势牙周炎戊酸雌二醇治疗组(ERT组)12只,去势牙周炎左归丸治疗组(ZGT组)12只。建立骨质疏松牙周炎动物模型并按分组用药,3个月后处死动物,检测牙周组织中的骨保护因子(OPG)、破骨细胞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ZGT组、ERT组可见牙周袋变浅,牙槽骨可见新骨生成;ZGT组及ERT组牙周组织中OPG含量明显高于OVX-PD组(P<0.01),RANKL含量明显低于OVX-PD组(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牙周炎 左归丸 骨保护因子 破骨细胞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下载PDF
维甲酸对小鼠T细胞增殖及骨破坏因子RANKL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林晓萍 魏巍 +1 位作者 周晓佳 Toshihisa Kawai 《口腔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对体外培养的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及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表达的调节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分离Aa感染的BALB/C小鼠颈T淋巴细胞,分别加入浓度为0、1×10-8、1×10-7、1×10-6、1×...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对体外培养的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及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表达的调节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分离Aa感染的BALB/C小鼠颈T淋巴细胞,分别加入浓度为0、1×10-8、1×10-7、1×10-6、1×10-5mol/L的全反式维甲酸,培养3 d后,取100μl上清保存在-70℃冰箱中,以备sRANKL及IL-10等细胞因子的测定;另加入100μl含有3Hthymidine(0.5μCi/孔)RPMI培养液继续培养18 h,进行T细胞3H增殖率测定。结果维甲酸处理组与非处理组相比,T细胞3H增殖率下降;上清中RANKL的表达水平下降,IL-10的表达水平增强(P<0.05),二者具有负相关性(r=-0.774,P=0.001),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维甲酸可通过上调IL-10的表达并下调T细胞上的RANKL的表达水平,抑制T细胞的免疫功能,且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T细胞 伴防线放线杆菌 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免疫反应
下载PDF
DcR3、EMMPRIN、RANKL与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陶渊璆 王友庆 陈士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0年第7期1201-1204,共4页
目的分析诱骗受体3(DcR3)、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与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作为类风湿... 目的分析诱骗受体3(DcR3)、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与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组,另外选取同期在该院行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绝经后女性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DcR3表达水平、RANKL表达水平、EMMPRIN蛋白表达量及BMD,分析DcR3、EMMPRIN、RANKL与BM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类风湿关节炎组DcR3、EMMPRIN、RANKL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BMD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DcR3、EMMPRIN、RANKL水平均高于低缓组,BMD低于低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活动组DcR3、EMMPRIN、RANKL水平均高于中度活动组,BMD低于中度活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R3、EMMPRIN之间呈正相关(r=0.426,P=0.001);DcR3、RANKL之间呈正相关(r=0.391,P=0.001);EMMPRIN、RANKL之间呈正相关(r=0.385,P=0.001)。DcR3与BMD之间呈负相关(r=-0.392,P=0.001);EMMPRIN与BMD之间呈负相关(r=-0.375,P=0.001);RANKL与BMD之间呈负相关(r=-0.222,P=0.048)。结论DcR3、EMMPRIN、RANKL在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高表达,疾病越严重其表达越加剧,且与患者BMD相关,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骗受体3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 骨密度
原文传递
共培养体系中阿仑膦酸钠对破骨细胞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董伟 戚孟春 +3 位作者 梁永强 温黎明 冯晓洁 李任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82-685,共4页
目的:研究阿仑膦酸盐(ALN)对成骨细胞(OB)-破骨细胞(OC)共培养体系中破骨细胞生成、功能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胰酶消化法培养鼠颅骨成骨细胞,并与骨髓细胞建立OB-OC共培养体系;体系中加入10-6mol/L PGE2、10-8mol/L VitD3诱导破... 目的:研究阿仑膦酸盐(ALN)对成骨细胞(OB)-破骨细胞(OC)共培养体系中破骨细胞生成、功能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胰酶消化法培养鼠颅骨成骨细胞,并与骨髓细胞建立OB-OC共培养体系;体系中加入10-6mol/L PGE2、10-8mol/L VitD3诱导破骨细胞分化生成。实验分对照组和ALN(10-6mol/L)处理组。采用TRAP染色及扫描电镜检测破骨细胞生成及牙本质磨片吸收陷窝情况,并应用Real-time PCR检测破骨细胞相关基因NFATc1、c-Fos、RANKL、OPG的基因表达。结果:各组细胞均有TRAP阳性多核OC生成,并在牙本质磨片上形成吸收陷窝;但对照组所获TRAP阳性多核细胞数目、吸收陷窝数目及面积均显著大于ALN组。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NFATc1、c-Fos、RANKL、OPG的基因表达均显著高于ALN组。结论:ALN在OB-OC共培养体系中可抑制OC的生成及其骨吸收功,并下调OC相关基因NFATc1、c-Fos、RANKL、OPG的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仑膦酸盐 破骨细胞生成 共培养 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活化T细胞因子1蛋白
下载PDF
血清RANKL和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玲 杜秦川 +5 位作者 马瑞莲 白向东 王静 高志嵩 魏欣 邓长林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487-48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核因子-k 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表达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取住院的脑梗死患者124例作为试验组,依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分为A组(无斑块组)38例、B组(稳定斑块组)41例和C组(不稳定斑块组... 目的探讨血清核因子-k 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表达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取住院的脑梗死患者124例作为试验组,依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分为A组(无斑块组)38例、B组(稳定斑块组)41例和C组(不稳定斑块组)45例。正常对照组选取同期在门诊体检的30例健康人群。通过ELISA方法检测血清RANKL水平,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RANKL水平变化情况,以及血清RANKL与血脂、血钙、血糖等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各亚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RANKL浓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血钙浓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RANKL与颈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呈正相关(r=0.324,P<0.05)。结论血清RANKL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可能与血清RANKL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下载PDF
护骨素和可溶性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明治 蒋国军 +5 位作者 谈永飞 王洪敏 唐巍峰 谈志刚 龚泽刚 史国振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5年第3期261-263,共3页
目的探讨护骨素(OPG)和可溶性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sRANKL)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别选取50例NSCLC患者、25例肺部良性占位患者和25例正常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中血清OPG和sRANKL的水... 目的探讨护骨素(OPG)和可溶性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sRANKL)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别选取50例NSCLC患者、25例肺部良性占位患者和25例正常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中血清OPG和sRANKL的水平。结果NSCLC组的sRANKL水平和sRANKL/OPG比值均高于良性占位组和正常体检组(P<0.05);三组间O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RANKL和sRANKL/OPG比值诊断NSCLC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4.20 pmol/L和>0.60,sRANKL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74.0%、84.0%和77.3%,sRANKL/OPG比值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84.0%、88.0%和85.3%。血清sRANKL和sRANKL/OPG比值鉴别诊断肺部良恶性占位病变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5.24 pmol/L和>0.63,sRANKL鉴别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60.0%、84.0%和68.0%,sRANKL/OPG比值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78.0%、64.0%和73.3%。结论血清sRANKL水平和sRANKL/OPG比值可作为NSCLC的辅助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骨素 可溶性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非小细胞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