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215-5p通过靶向NCOA3基因抑制固始鸡腹部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被引量:6
1
作者 靳文姣 翟彬 +7 位作者 苑鹏涛 范升鑫 李远方 闫峰宾 孙桂荣 田亚东 康相涛 李国喜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9-77,共9页
为揭示miR-215-5p在固始鸡腹部脂肪沉积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miR-215-5p在14周龄固始鸡8种组织和腹部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的表达特征;通过miR-215-5p mimics和inhibitors转染试验,利用CCK-8、EdU、油红O染色、... 为揭示miR-215-5p在固始鸡腹部脂肪沉积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miR-215-5p在14周龄固始鸡8种组织和腹部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的表达特征;通过miR-215-5p mimics和inhibitors转染试验,利用CCK-8、EdU、油红O染色、甘油三酯含量测定等方法,分别评价了miR-215-5p对固始鸡腹部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miR-215-5p在固始鸡腹脂和皮脂等组织中高表达,在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具明显时序表达特征;当转染miR-215-5p mimics后,前体脂肪细胞中增殖标志基因CDK1和PCNA表达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细胞周期阻滞因子p21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EdU阳性细胞比例和前脂肪细胞总数极显著降低;同时,可显著抑制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PPARG、CEBPA、FABP4和LPL的表达,减少脂肪细胞内脂滴生成和甘油三酯含量。与此不同,miR-215-5p inhibitors转染前脂肪细胞后,在增殖和分化上获得与miR-215-5p mimics转染后相反的结果。同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了mi-R-215-5p的靶基因,过表达miR-215-5p可抑制核受体辅激活因子3(nuclear receptor coactivator 3,NCOA3)基因3′-UTR区荧光活性,而突变NCOA3基因3′-UTR区与miR-215-5p种子序列的结合位点可解除其抑制效果。上述结果证明,miR-215-5p可抑制固始鸡腹部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且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直接靶作用于NCOA3。因此,miR-215-5p是固始鸡腹部脂肪形成的一个负调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15-5p 前体脂肪细胞 增殖 分化 受体激活因子3
下载PDF
小建中汤对运动性疲劳小鼠骨骼肌AMPK/PGC1-α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林致辉 周庆莹 +4 位作者 王梦妮 凌冰 刘派 郭军鹏 刘宏岩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73-78,共6页
目的:观察小建中汤对运动性疲劳小鼠骨骼肌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辅激活因子l-α(AMPK/PGC1-α)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中益气汤组、小建中汤组,每组10只。模型组、补中... 目的:观察小建中汤对运动性疲劳小鼠骨骼肌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辅激活因子l-α(AMPK/PGC1-α)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中益气汤组、小建中汤组,每组10只。模型组、补中益气汤组和小建中汤组跑台训练建立疲劳模型,正常组不施加任何干预。跑台训练同时,模型组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小建中汤给予5 g·kg-1剂量灌胃,补中益气汤组给予2.8 g·kg-1剂量灌胃,连续6 d。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体质量和跑台力竭时间;采用比色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尿素(UREA),乳酸脱氢酶(LDH),肌糖原(MG),骨骼肌Na^+-K^+-ATP酶,Ca^2+-Mg^2+-ATP酶的活性;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骨骼肌病理形态变化;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AMPK和PGC1-α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显著下降(P<0.01),Na^+-K^+-ATP,Ca^2+-Mg^2+-ATP,LDH,MG的活性明显下降(P<0.05,P<0.01),UREA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AMPK,PGC1-α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小建中汤组小鼠体质量明显增加(P<0.05),跑台力竭时间显著延长(P<0.01),Na^+-K^+-ATP,Ca^2+-Mg^2+-ATP,LDH,MG的活性明显升高(P<0.05,P<0.01),UREA的含量显著下降(P<0.01),AMPK,PGC1-α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小建中汤具有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骨骼肌AMPK/PGC1-α通路,增强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减少代谢产物的堆积,减缓糖原的消耗分解,增强骨骼肌能量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小建中汤 能量代谢 腺嘌呤苷三磷酸(ATP)酶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激活因子l-α(AMPK/PGC1-α)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铁自噬与铁死亡及其相关疾病 被引量:12
3
作者 米海潮 史敏 崔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33-1140,共8页
铁是血红素、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和各种生物酶的重要辅助因子,参与氧气运输、氧化还原反应和代谢物合成等生物过程。铁蛋白(ferritin)是一种铁存储蛋白质,通过储存和释放铁来维持机体内铁平衡。铁自噬(ferritinophagy)作为一种选择性自... 铁是血红素、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和各种生物酶的重要辅助因子,参与氧气运输、氧化还原反应和代谢物合成等生物过程。铁蛋白(ferritin)是一种铁存储蛋白质,通过储存和释放铁来维持机体内铁平衡。铁自噬(ferritinophagy)作为一种选择性自噬方式,介导铁蛋白降解释放游离铁,参与细胞内铁含量的调控。适度铁自噬维持细胞内铁含量稳定,但铁自噬过度会释放出大量游离铁。通过芬顿(Fenton)反应催化产生大量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发生脂质过氧化造成细胞受损。因此,铁自噬在维持细胞生理性铁稳态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核受体共激活因子4(nuclear receptor co-activator 4,NCOA4)被认为是铁自噬的关键调节因子,与铁蛋白靶向结合,并传递至溶酶体中降解释放游离铁,其介导的铁自噬构成了铁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新研究表明,NCOA4受体内铁含量、自噬、溶酶体和低氧等因素的调控。NCOA4介导的铁蛋白降解与铁死亡(ferroptosis)有关。铁死亡是自噬性细胞死亡过程。铁自噬通过调节细胞铁稳态和细胞ROS生成,成为诱导铁死亡的上游机制,与贫血、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针对NCOA4介导的铁自噬通路在铁死亡中的功能特征,探讨NCOA4在这些疾病中的作用,可能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代谢 铁自噬 受体激活因子4 铁死亡
下载PDF
铁蛋白自噬在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石建梅 王茜茜 韦晓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7-422,427,共7页
糖尿病(DM)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高血糖状态可诱发多种并发症,甚至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铁蛋白自噬作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已被证实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关。铁蛋白自噬是细胞选择性自噬的一种类型,该过程由核受体共... 糖尿病(DM)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高血糖状态可诱发多种并发症,甚至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铁蛋白自噬作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已被证实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关。铁蛋白自噬是细胞选择性自噬的一种类型,该过程由核受体共激活因子4(NCOA4)介导,使铁蛋白在自噬体中降解并释放过量的铁离子导致铁过载,引发活性氧积聚,是细胞铁死亡的重要上游机制。现就铁蛋白自噬相关机制以及它在DM及其并发症中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进一步分析通过调控铁蛋白自噬对DM及其并发症的影响,为进一步防治DM及其并发症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蛋白 铁蛋白自噬 受体激活因子4 糖尿病
下载PDF
石见穿诱导铁死亡抑制小鼠食管癌发生发展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林鑫荣 贾蕾 +3 位作者 李丽峰 黄鸣 吴忠冰 李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3784-3789,共6页
背景食管癌是一种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石见穿(SJC)作为传统中药,其清热解毒、活血镇痛之功常用于食管癌的治疗中。药理实验研究证明,SJC具有抗癌性,可有效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目的基于... 背景食管癌是一种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石见穿(SJC)作为传统中药,其清热解毒、活血镇痛之功常用于食管癌的治疗中。药理实验研究证明,SJC具有抗癌性,可有效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目的基于铁死亡探讨SJC抑制C57小鼠食管原位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和机制。方法2022年2月—2023年2月选取SPF级C57BL/6雌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n=15)、单纯4NQO诱癌组(4NQO组,n=25)、4-硝基喹啉N-氧化物(4NQO)+SJC低剂量组[4NQO/SJC(91 mg)组,n=25]和4NQO+SJC高剂量组[4NQO/SJC(182 mg)组,n=25]。采用4NQO诱导的方式进行C57小鼠食管癌原位模型的制备。观察小鼠活动情况,记录其精神状况和进食饮水情况,每隔8周分组测量小鼠体质量并进行记录。32周后进行食管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病理学分析。测定食管组织Fe^(2+)、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鼠食管组织中核受体共激活因子4(NCOA4),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蛋白质的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小鼠的生存曲线,生存曲线的比较采用Breslow检验。结果造模8、16、24、32周4NQO组、4NQO/SJC(91 mg)组、4NQO/SJC(182 mg)组小鼠体质量低于Control组,32周4NQO/SJC(91 mg)组、4NQO/SJC(182 mg)组小鼠体质量高于4NQO组(P<0.05)。Breslow检验结果显示,4组小鼠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07,P=0.019)。HE染色结果可见,4NQO组小鼠食管上皮组织呈现异常增生,细胞排列紊乱,出现角化珠等异常病理改变;与4NQO组比较,4NQO/SJC(91 mg)组和4NQO/SJC(182 mg)组食管上皮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改善。4NQO组、4NQO/SJC(91 mg)组、4NQO/SJC(182 mg)组Fe^(2+)、MDA均低于Control组,GSH均高于Control组(P<0.05);4NQO/SJC(91 mg)组、4NQO/SJC(182 mg)组Fe^(2+)、MDA均高于4NQO组,GSH均低于4NQO组(P<0.05);4NQO/SJC(182 mg)组Fe^(2+)、MDA均高于4NQO/SJC(91 mg)组,GSH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铁死亡 石见穿 原位癌诱导模型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受体激活因子4
下载PDF
从肝治心组方调控铁自噬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机制研究
6
作者 何飘 朴美虹 +6 位作者 谢丽华 曾阳 王瑾茜 汪辛强 张程程 胡国恒 陈亚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92,共10页
目的探讨从肝治心组方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从肝治心组方组、麝香保心丸组、地尔硫䓬组,每组10只,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干预组分别给予从肝治心组方[5.32 g/(kg·... 目的探讨从肝治心组方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从肝治心组方组、麝香保心丸组、地尔硫䓬组,每组10只,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干预组分别给予从肝治心组方[5.32 g/(kg·d)]、麝香保心丸[10.27 mg/(kg·d)]、地尔硫䓬[6.86 mg/(kg·d)]灌胃给药,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干预14天后取材,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线粒体形态,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核受体共激活因子4(NCOA4)、铁蛋白重链1(FTH1)、前列腺素G/H合酶2(PTGS2)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H9c2大鼠心肌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空白血清组、中药组、铁死亡抑制剂组(Ferrostatin-1)、铁死亡诱导剂组(Erastin)、中药诱导剂组,缺氧12 h复氧2 h造模,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活性氧(ROS)含量、线粒体膜电位水平、Fe^(2+)水平,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NCOA4、FTH1、PTGS2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动物实验显示,模型组大鼠心肌纤维断裂或稀疏,可见心肌局灶性坏死,细胞间质浸润炎性细胞,心肌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变大,纤维瘢痕组织增生;干预组病理改变减轻。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NCOA4、PTGS2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FTH1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NCOA4、PTGS2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FTH1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细胞实验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存活率、膜电位、FTH1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内ROS、Fe^(2+)水平、NCOA4、PTGS2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铁死亡抑制剂组细胞存活率、膜电位、FTH1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细胞内ROS、Fe^(2+)水平、NCOA4、PTGS2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1);铁死亡诱导剂组细胞存活率、膜电位、FTH1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内ROS、Fe^(2+)水平、NCOA4、PTGS2 m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肝治心组方 缺血再灌注损伤 受体激活因子4 铁蛋白重链1 铁自噬 铁死亡 中药复方
原文传递
绝经后妇女血清SRC-3表达水平与骨量丢失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邓伟民 魏秋实 +4 位作者 谭新 黄思敏 王俊玲 邵玉 苏海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3932-3934,共3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清类固醇受体辅助激活因子3(SRC-3)表达水平与骨量丢失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于广州军区总医院就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患者58例和健康绝经后妇女19例。DEXA测量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清类固醇受体辅助激活因子3(SRC-3)表达水平与骨量丢失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于广州军区总医院就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患者58例和健康绝经后妇女19例。DEXA测量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ELISA检测血清SRC-3表达水平,ROC曲线分析骨质疏松症的临界值。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血清SRC-3水平明显下降(均P<0.001)。血清SRC-3水平与骨密度分级呈负相关(r=-0.543,P<0.001)。ROC曲线显示血清SRC-3浓度值0.297 ng/m L是骨质疏松的诊断临界值。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RC-3水平与BMI(r=0.395,P<0.001)和腰椎BMD(r=0.503,P<0.001)呈正相关。结论:SRC-3可能是影响绝经后妇女腰椎骨量丢失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绝经 类固醇受体激活因子3 骨量丢失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AIB1及Bcl-2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爱红 刁柯 +3 位作者 庞秋霞 成延萍 赵菊梅 魏晓丽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544-547,共4页
目的检测AIB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与Bcl-2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6例子宫内膜癌中AIB1、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AIB1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检测AIB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与Bcl-2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6例子宫内膜癌中AIB1、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AIB1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表达与Bcl-2蛋白的表达间有无相关性。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AIB1蛋白、Bcl-2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47.2%和83.3%,显著高于正常的子宫内膜(分别是13.3%和26.7%,P<0.05)。临床Ⅲ-Ⅳ期、淋巴结转移子宫内膜癌组织的AIB1阳性率分别显著高于临床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均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AIB1蛋白与Bcl-2蛋白表达量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 AIB1蛋白有可能协同Bcl-2促进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扩增1蛋白 子宫内膜癌 BCL-2蛋白 类固醇受体激活因子3
下载PDF
补肾壮骨颗粒对去势大鼠骨密度和SRC-3及PGC-1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陈艳婷 魏秋实 +3 位作者 吴庆荣 谭新 罗骏 邓伟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9年第25期2737-2741,共5页
目的研究补肾壮骨颗粒对去势大鼠骨密度和血清、骨髓组织中类固醇受体辅助激活因子3(SRC-3)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PGC-1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阿仑膦酸钠组,每组1... 目的研究补肾壮骨颗粒对去势大鼠骨密度和血清、骨髓组织中类固醇受体辅助激活因子3(SRC-3)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PGC-1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阿仑膦酸钠组,每组10只。模型组、中药组、阿仑膦酸钠组均建立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造模4 d后,中药组给予补肾壮骨颗粒2.5 mg/kg灌胃,阿仑膦酸钠组给予阿仑膦酸钠7 mg生药/kg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10 mL/kg生理盐水灌胃。连续干预12周后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组大鼠血清SRC-3及PGC-1α水平;处死大鼠,运用小动物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4组大鼠股骨离体骨密度(BMD),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4组大鼠骨髓组织中SRC-3 mRNA及PGC-1αmRNA表达量。结果模型组、中药组、阿仑膦酸钠组血清SRC-3、PGC-1α水平及SRC-3 mRNA、PGC-1αm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均<0.05),中药组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和阿仑膦酸钠组(P均<0.05);阿仑膦酸钠组SRC-3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而血清SRC-3、PGC-1α水平和PGC-1αmRNA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药组和模型组大鼠骨密度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均<0.05),中药组和阿仑膦酸钠组骨密度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中药组与阿仑膦酸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壮骨颗粒可能通过提高去势大鼠血清及骨髓组织中SRC-3和PGC-1α分子及基因表达水平而促进骨形成,从而提高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壮骨颗粒 去势大鼠 骨密度 类固醇受体激活因子3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组织中SRC-3和PGC-1α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邓伟民 魏秋实 +4 位作者 郭桢 谭新 黄思敏 王俊玲 邵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74-678,711,共6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组织中类固醇受体辅助激活因子3(steroid receptor coactivator-3,SRC-3)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α,PGC-1α...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组织中类固醇受体辅助激活因子3(steroid receptor coactivator-3,SRC-3)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α,PGC-1α)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2012年6月~2013年9月,选择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关节外科住院的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20例,术前双能X线(DXA)骨密度仪测量患者腰椎1~4(L1-4)骨密度,根据WHO颁布的诊断标准,分为试验组(腰椎BMD T评分<-2.5,10例)和对照组(T评分>-1.0,10例),术中取一侧开路器切除的粗隆部位松质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骨组织中SRC-3和PGC-1α等m 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骨组织中SRC-3,PGC-1α,CBP/P300,P/CAF m RNA表达水平均下降(P值分别为<0.001,0.036,0.003,0.027),OPN m RNA表达水平升高(P=0.004)。Osteocalin m RNA表达在试验组和对照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SRC-3和PGC-1α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下调,分别下调了(53.23±0.55)%(P=0.037)和(72.17±0.64)%(P=0.003)。结论 SRC-3和PGC-1α可能参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类固醇受体激活因子3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
下载PDF
榄香烯通过下调NCOA2表达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坚 汪勇 +1 位作者 方军 王超雄 《中国药师》 CAS 2022年第4期614-619,共6页
目的:探究榄香烯对核受体辅激活因子2(NCOA2)表达及胃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榄香烯处理人胃腺癌BGC-823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COA2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再次培... 目的:探究榄香烯对核受体辅激活因子2(NCOA2)表达及胃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榄香烯处理人胃腺癌BGC-823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COA2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再次培养BGC-823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榄香烯组(0.08 mg·ml^(-1)榄香烯),随后在榄香烯组的基础上再分为阴性对照组(转染pcDNA空载质粒)和榄香烯+NCOA2组(转染pcDNA-NCOA2过表达质粒)。平板克隆实验及MTT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集落形成率及增殖活力;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划痕愈合率及侵袭细胞数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NCOA2及增殖、侵袭、迁移相关蛋白水平。结果:与榄香烯0 mg·ml^(-1)相比,不同浓度的榄香烯可明显下调NCOA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且0.02~0.08 mg·ml^(-1)范围内,NCOA2表达随着榄香烯浓度的增高而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榄香烯组BGC-823细胞的集落形成率、增殖活力、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数量以及NCOA2、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N-钙黏蛋白(N-Cadherin)及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水平显著降低,E-Cadherin蛋白水平显著增高(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榄香烯+NCOA2组细胞集落形成率、增殖活力、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数量以及NCOA2、CyclinD1、PCNA、N-Cadherin及Vimentin蛋白水平明显升高,E-Cadherin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榄香烯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各项指标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榄香烯可通过下调NCOA2表达进而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烯 受体激活因子2 胃癌 增殖 侵袭 迁移
下载PDF
铁自噬与铁死亡的关系及铁自噬相关疾病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鹏宇 李彦青 +1 位作者 张筱晨 王媛 《生命的化学》 CAS 2023年第8期1221-1228,共8页
铁自噬是一种选择性自噬,发挥维持细胞内铁稳态的重要作用。在铁自噬过程中,核受体辅激活因子4和铁蛋白构成复合物并于与自噬体融合,可靶向溶酶体降解铁蛋白而释放出游离铁供机体使用。铁自噬也是铁死亡的重要机制,当它过度激活时,可导... 铁自噬是一种选择性自噬,发挥维持细胞内铁稳态的重要作用。在铁自噬过程中,核受体辅激活因子4和铁蛋白构成复合物并于与自噬体融合,可靶向溶酶体降解铁蛋白而释放出游离铁供机体使用。铁自噬也是铁死亡的重要机制,当它过度激活时,可导致细胞内铁超载和致死性活性氧的堆积,造成大量细胞铁死亡。铁自噬通过调节细胞内铁稳态和致死性活性氧的生成,成为诱导铁死亡的上游机制,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癌症、心血管系统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研究核受体辅激活因子4介导的铁自噬通路在铁死亡中的功能特征,了解铁自噬机制在不同疾病发展方向中的作用,可能为铁自噬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启示。本文将从铁自噬的机制及其调控因素、铁自噬与铁死亡的关系等方面论述铁自噬通路,着重探讨铁自噬在不同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期望以铁自噬为切入点,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自噬 受体激活因子4 铁蛋白 铁死亡
原文传递
老年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外周血PGC1α、sICAM-1的表达及对骨折恢复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震 罗肖 黄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7期718-722,共5页
目的探究老年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外周血核受体辅助激活因子(PGC1α)、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表达及对骨折恢复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8月至2022年7月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膝关节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 目的探究老年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外周血核受体辅助激活因子(PGC1α)、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表达及对骨折恢复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8月至2022年7月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膝关节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纳入观察组,并依据骨折情况,分为A组(恢复较差,n=30)、B组(恢复较好,n=50),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病历资料纳入对照组。比较血清PGC1α、sICAM-1指标水平的差异性表达;影响老年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恢复的单因素;老年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影响骨折恢复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PGC1α、sICAM-1指标水平与骨折恢复指标相关性因素分析;血清PGC1α、sICAM-1指标对骨折恢复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组、B组的PGC1α指标水平明显较低,且A组低于B组[(1.86±0.30)ng/mL vs.(2.85±0.40)ng/mL],sICAM-1指标水平明显较高,且A组高于B组[(196.26±30.26)ng/mL vs.(139.69±21.26)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骨折恢复效果的单因素分析中,结果提示,年龄、手术时间、骨质疏松、口服维生素、骨密度、血清PGC1α、血清sICAM-1为影响骨折恢复的单因素(P<0.05),性别、是否合并慢性病等因素未对骨折恢复造成显著影响(P>0.05)。纳入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年龄、骨质疏松、骨密度、PGC1α、sICAM-1为影响骨折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口服维生素D为骨折术后恢复的保护因素(P=0.031)。老年膝关节骨折患者PGC1α与骨密度呈正相关(r=0.52,P<0.001),与骨质疏松及年龄呈负相关(r=-0.49,P<0.001;r=-0.51,P<0.001),sICAM-1与骨密度呈负相关(r=-0.45,P<0.001),与骨质疏松及年龄呈正相关(r=0.53,P<0.001;r=0.47,P<0.001);PGC1α对骨折恢复预测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AUC值及95%CI分别为82.00%、83.33%、82.50%、89.13、73.53、0.699、0.601~0.756;sICAM-1对骨折恢复预测值分别为74.00%、8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膝关节骨折 受体激活因子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骨折恢复
下载PDF
SRC-3、IGF-1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冷晓雪 田寅 +2 位作者 王洪胜 曹玉杰 李壮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7年第1期92-93,96,共3页
目的:探索类固醇受体共激活因子3(SRC-3)、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在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SRC-3、IGF-1R在47例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SRC-3阳性表达率在乳腺癌组织中是66.00%,... 目的:探索类固醇受体共激活因子3(SRC-3)、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在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SRC-3、IGF-1R在47例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SRC-3阳性表达率在乳腺癌组织中是66.00%,而在正常乳腺组织中是36.20%,且SRC-3在乳腺癌组织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与乳腺癌临床分期,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IGF-1阳性表达率在乳腺癌中是为76.60%、在正常乳腺组织中为48.90%,且IGF-1在乳腺癌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与乳腺癌临床分期、组织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在乳腺癌组织中SRC-3与IGF-1R之间的关系呈现正相关(r=0.769,P<.001)。结论:SRC-3过度表达和IGF-1R表达水平的增高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都起到重要作用。联合检测SRC-3及IGF-1R两因子将有助于评估乳腺癌进展及转移情况,它们很可能成为乳腺癌的三级预防及寻找分子靶向治疗的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IGF-1R) 类固醇受体激活因子3(SRC-3) 乳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运动诱导骨骼肌线粒体生成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的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国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3期6041-6048,共8页
背景: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1 是新近受到体育科学领域关注的能量代谢调节因子,在运动骨骼肌线粒体生成中与其他信号分子一起发挥作用。目的:综述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1 在运动诱导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合成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 Pu... 背景: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1 是新近受到体育科学领域关注的能量代谢调节因子,在运动骨骼肌线粒体生成中与其他信号分子一起发挥作用。目的:综述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1 在运动诱导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合成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 PubMed 和 Highwire 数据库 2000 年 1 月至 2013 年 1 月有关运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1、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合成的文献,检索词为 SIRT1,AMPK,PGC-1α,mitochondrial biogenesis,skeletalmuscle, exercise,限定文章语言为 English。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1 与运动诱导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合成有关的文献,排除重复研究。结果与结论:共收集相关文献 165 篇,排除重复研究,纳入 62 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1 作为一种 NAD+依赖的去乙酰化酶,在运动中被激活,通过上调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辅激活因子表达而诱导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合成,其分子机制涉及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低氧诱导因子 2α等信号分子。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1 在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合成中的作用提出了质疑,认为其并非为运动诱导的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合成所必需。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1 在运动诱导的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合成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但采用蛋白和活性等不同检测方法,在实验结果上可能会造成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构建综述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1 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活因子 线粒体生物合成 骨骼肌 低氧诱导因子 运动 分子生物学 省级基金
下载PDF
藤黄酸调节肺腺癌A549细胞甾体类受体共激活因子3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睿 陈燕 +3 位作者 赵菲 刘媛 文璐 曾令兰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10-814,共5页
目的观察藤黄酸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对甾体类受体共激活因子3(SRC-3)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藤黄酸处理人肺腺癌A549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Hoechst 33258染色法分... 目的观察藤黄酸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对甾体类受体共激活因子3(SRC-3)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藤黄酸处理人肺腺癌A549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Hoechst 33258染色法分析细胞凋亡的改变,共聚焦显微镜观察A549细胞中SRC-3蛋白的分布情况,Western 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藤黄酸对A549细胞中SRC-3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藤黄酸能明显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其抑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24和48h的半数抑制浓度(IC90)分别为(3.17±0.13)μmol/L和(1.85±0.08)μmol/L。藤黄酸能使A549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改变。空白对照组的A549细胞中,SRC-3 mRNA和蛋白均呈高表达,且主要分布于细胞核;经藤黄酸处理后,A549细胞中SRC-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结论藤黄酸能明显抑制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增殖,并可能通过下调SRC-3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而诱导A549细胞产生凋亡。藤黄酸有望成为治疗肺癌的新型靶点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黄酸 肺肿瘤 甾体类受体激活因子3 基因表达调控
原文传递
核受体共激活因子3在肿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艾明发 付康 金艳花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04-1312,共9页
核受体共激活因子3(NCOA3)属于p160类固醇受体共激活因子(SRC)家族,具有激活不同核受体的功能,例如参与类固醇、类维生素、甲状腺激素、维生素D3和前列腺素等的共激活。研究显示,NCOA3可通过染色质的重塑在创建多亚基共激活因子复合物... 核受体共激活因子3(NCOA3)属于p160类固醇受体共激活因子(SRC)家族,具有激活不同核受体的功能,例如参与类固醇、类维生素、甲状腺激素、维生素D3和前列腺素等的共激活。研究显示,NCOA3可通过染色质的重塑在创建多亚基共激活因子复合物中起着核心作用,显示组蛋白乙酰转移酶活性。在激素刺激核受体的情况下,NCOA3与其他转录因子共同激活基因转录,在正常生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乳腺癌、胰腺癌、肝癌和骨髓瘤等癌症中,过表达的NCOA3对肿瘤生长、侵袭、转移和化疗耐药性等过程有着重要影响。该文主要就NCOA3在肿瘤中的表达水平、在致癌机制中参与的信号通路以及在肿瘤多药耐药性机制中的作用等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希望为肿瘤的诊断、治疗与预后监测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激活因子3(NCOA3) p160类固醇受体激活因子(SRC)家族 激活因子复合物 肿瘤
原文传递
铁自噬及相关基因NCOA4、FTH1在口腔鳞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恒 段晓峰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87-91,共5页
铁自噬(ferritinophagy)是一种与铁死亡关系密切的自噬类型,由核受体共激活因子4(nuclear receptor coativator4,NCOA4)介导铁蛋白在自噬溶酶体中降解,然后使铁蛋白结合的铁降解释放出游离铁,是铁代谢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 铁自噬(ferritinophagy)是一种与铁死亡关系密切的自噬类型,由核受体共激活因子4(nuclear receptor coativator4,NCOA4)介导铁蛋白在自噬溶酶体中降解,然后使铁蛋白结合的铁降解释放出游离铁,是铁代谢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铁自噬和铁死亡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铁自噬在口腔鳞癌中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对口腔鳞癌中铁自噬机制的深入研究,有望帮助寻找此类疾病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对铁自噬在口腔鳞癌中作用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激活因子 铁蛋白重链 铁自噬 铁死亡 口腔鳞癌
下载PDF
铁死亡与铁自噬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邵亚兰 马继鹏 +4 位作者 卢林鹤 熊祥 马燕燕 刘金成 杨剑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2年第9期787-790,共4页
铁死亡是新近发现的一种铁依赖性可调节的细胞死亡形式,其在形态和调控机制上与细胞凋亡、细胞焦亡和细胞坏死性凋亡等细胞死亡形式显著不同。核受体共激活因子4介导的铁自噬能调节铁死亡。最新研究表明,铁死亡和铁自噬在多种心血管疾病... 铁死亡是新近发现的一种铁依赖性可调节的细胞死亡形式,其在形态和调控机制上与细胞凋亡、细胞焦亡和细胞坏死性凋亡等细胞死亡形式显著不同。核受体共激活因子4介导的铁自噬能调节铁死亡。最新研究表明,铁死亡和铁自噬在多种心血管疾病(CVD)的病理机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现系统性回顾铁死亡和铁自噬的概念、生化特点以及在CVD发病机制中的具体病理分子机制,旨在通过明确铁死亡和铁自噬在CVD的最新研究进展为CVD的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铁自噬 受体激活因子4 脂质过氧化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通过SRC3敲低改善糖尿病肾病肾功能紊乱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鑫帝 甘淳 +1 位作者 陈婉冰 李秋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35,共13页
目的:研究类固醇受体共激活因子3(steroid receptor coactivator 3,SRC3)参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肾功能紊乱及足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分析临床DKD肾活检样本SRC3的表达与足细胞损伤的相关性,并通过对C57BL/6... 目的:研究类固醇受体共激活因子3(steroid receptor coactivator 3,SRC3)参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肾功能紊乱及足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分析临床DKD肾活检样本SRC3的表达与足细胞损伤的相关性,并通过对C57BL/6及SRC3-/-小鼠注射链脲霉素(streptozotocin, STZ)诱导DKD疾病模型,检测空腹血糖、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24 h尿量、尿白蛋白肌酐比以评估肾功能,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糖原染色法观察肾小球病理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肾小球超微结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分析SRC3、足细胞标志物WT1、Podocin、Nephrin、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在DKD肾脏中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足细胞和系膜细胞上清液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水平。结果:STZ成功诱导了DKD小鼠模型,可以模拟DKD患者肾小球损伤;SRC3在DKD患者及小鼠肾脏中高表达,伴随足细胞标志物表达降低,提示SRC3蛋白表达水平与肾小球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小鼠敲除SRC3基因能够改善STZ诱导的小鼠肾功能紊乱,缓解足细胞损伤;体外实验也证实了沉默SRC3可缓解高糖环境刺激下足细胞的损伤;同时,敲降SRC3能够减少高糖环境下足细胞与系膜细胞炎症因子的产生。结论:SRC3蛋白在DKD患者、小鼠肾脏以及高糖环境的足细胞中高表达,证实了SRC3与DKD肾小球损伤呈正相关,进一步研究证实,在高糖刺激下SRC3蛋白高表达可促进足细胞与系膜细胞炎症因子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受体激活因子3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紊乱 炎症 足细胞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