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大鹤山人校本《清真集》刊年订误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王亮
-
出处
《词学》
CSSCI
2011年第1期351-352,共2页
-
文摘
宋代周邦彦的词集据说是所有词人单行集中存世版本最多的。清末郑文焯(文小坡)校本《清真集》,以律校词,独标一格,历来受到词学家重视。迄今各家书目著录均据郑氏《清真词校后录要》所署‘光绪上章困敦之年大梁月既望’定为光绪二十六年(一九○○)刻本,今人吴则虞、孙虹、王兆鹏仍沿用此说。检民国间郑氏女夫戴正诚的《郑叔问先生年谱》,光绪二十六年下记:‘是岁朱竹石(之榛)
-
关键词
清真集
大鹤山
郑文焯
周邦彦
校词
词学家
孙虹
词集
光绪二十六年
刊年
-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況周颐《玉梅后词》与況鄭交恶的关键
- 2
-
-
作者
徐瑋
-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
-
出处
《词学》
CSSCI
2012年第2期188-203,共16页
-
文摘
一引言清末民初的词坛,灿若繁星,而以"清季四大家"最为光耀夺目。王鹏运(一八四九—一九○四)、郑文焯(一八五六—一九一八)、朱祖谋(一八五七—一九三一)、况周颐(一八五九—一九二六)不但在创作方面各具风格,在治词、校词方面也各有所长,对词及词学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四大家既属同时,本来颇有交谊。王氏年纪最长,与其余三人亦师亦友,尤与朱况二人关系最密切。况周颐与王氏切磋后,词风为之一变,《蕙风词话》的核心理论"重"、"拙"、"大"也是在王氏的启导下形成。朱祖谋本以诗名家,经王鹏运指点后才转攻研词。朱况二人则经由王氏介绍认识,况氏对朱词一见拜服;鼎革之后,二人避地上海,友情终身不渝。至于郑、况二人,本为词友,早于一八九一年即在苏州以词唱和至"不知人世有升沈"。<sup>[一]</sup>然而一九○四年后,二人关系恶化,颇多龃龉,十多年后仍然无法和解,其中缘由实在耐人寻味。
-
关键词
况周颐
王鹏运
蕙风词
郑文焯
后词
校词
朱祖
灿若繁星
祖谋
词风
-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湖南《竹枝词》——《湖南竹枝词选》前言
- 3
-
-
作者
丘良任
-
出处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25-29,37,共6页
-
文摘
《旧唐书·刘禹钖传》说:“禹钖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禹钖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钖之辞也”。朗州即今湖南常德市。刘禹钖任朗州司马是贞元二十一年(805),召回京师是元和十年(815)。武陵一带的夷歌,只是传唱于当地男女口中,究竟哪些是刘禹钖作的辞,已不易详考。刘禹钖《竹枝词》引中有“附于末”三字,查宋刊本《刘梦得文集》卷九末注云:“右已上词,先不入集,今附卷末”。可见这些《竹枝词》原曾考虑不收入集中的,则在朗州所作的夷歌辞,皆未入集了,这实在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大损失。
-
关键词
《竹枝词》
刘梦得文集
武陵溪
朗州
巫祝
宋刊
贞元
中国文学史
旧唐书
校词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竹枝词与民俗学
- 4
-
-
作者
丘良任
-
出处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1期45-48,共4页
-
文摘
《竹枝》本是巴渝一带的民歌。刘禹锡作《竹枝词》十一首,是为当地民歌写下的新词。他用美妙的词句描绘了民间的风土人情,为群众所爱好,为后代文人所模仿,于是《竹枝词》就成了一种新的诗体,刚健清新,富于生活气息。《竹枝词》都是写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环境,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也多纪述。现就《竹枝词》中所见有关婚俗、葬俗、节俗、巫俗诸方面略加论述,以供参考。
-
关键词
通替棺
舒位
节俗
禹锡
葬俗
巴渝
春帖子
紫槟榔
洗髓伐毛
校词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看是寻常最奇崛——评钟家佐书展诗词
- 5
-
-
作者
韦湘秋
-
出处
《南方文坛》
1991年第6期29-31,共3页
-
文摘
马年国庆前夕,蒙邀到区博物馆参观了钟家佐同志的诗书展,匆忙看了一遍,我不懂书法,只凭爱好,鉴赏了诗词。诗词很有特色,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读后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下面谈几点粗浅看法。首先是活脱灵动,刻划入微,形象思维丰富。这在展出的一百多首诗词中,比比皆是,到处可见。如一九八九年春写的《漓江行》,作为七律,诗人生动的形容手法,几乎贯串了首尾四联。“船入群山境界开,奇峰百态共徘徊”。
-
关键词
佐书
易安居士
一九
艺术特色
诗歌风格
落叶知秋
写作题材
额联
平淡自然
校词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论“填词图”及其词学史意义
被引量:13
- 6
-
-
作者
夏志颖
-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5-120,共6页
-
文摘
"填词图"是一类以现实中的词体创作为主题的画作,它通过画面表达出画家或词人对"填词"这一行为的理解。"填词图"在清初出现后,就一直受到词人的喜爱,作为一种伴随词体繁荣而产生的文化现象,它与词学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在文献搜集的基础上,对"填词图"的发展历程作了简要梳理,重点考察了"填词图"题辞的价值;"填词图"与"校词图"、词境及词心的关系等问题。
-
关键词
填词图
清词
校词图
词心
-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G633.410.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论唐圭璋的词体声律研究
- 7
-
-
作者
张文昌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3年第5期38-47,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明清词谱研究与《词律》《钦定词谱》修订”(18ZDA253)。
-
文摘
作为20世纪“词学三大家”之一,唐圭璋的词学文献学成就备受推崇,而其对词体声律之学的探索则往往不为人知。唐圭璋早年交往的师友中多有精通词律之学者,受其影响,唐圭璋也在修订词谱、审音析韵、讨论诗词曲之界等方面阐微发覆,留下了不少富有创造性的成果。在以《全宋词》为代表的词籍整理过程中,唐圭璋积极运用“依律校词”法,校勘词调、字句、分段、词韵,提供了较为翔实可靠的作品文本,从另一层面有力地推进了词律之学。唐圭璋的词体声律研究以“讲求实证”“多闻阙疑”“守律达变”为特点,是现代词体学的可贵范例,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
关键词
唐圭璋
词体
声律
依律校词
-
Keywords
Tang Guizhang
style of Ci
prosody
collating poetry with sound and rhyme
-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后)遗民地理书写:填词图、校词图及其题咏
被引量:4
- 8
-
-
作者
姚达兑
-
机构
中山大学中文系
-
出处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57-71,共15页
-
文摘
遗民书写的论式往往是空间地理想象的政治学,"遗民地理的政治学"内涵即现实意义上的"生活在别处"、精神意义上的"想象在他乡"。世变后的图籍与诗词等文字书写是诗人在遍历沧桑后留作警幻的我执,也是遗民情债的文化补偿与遗民我执的他者见证。《迦陵填词图》及其题咏见证了明之遗民的文字书写与行为书写,即大汕与陈其年的进退出处,表现出遗民地理的政治学意义。如果说清初《迦陵填词图》及其题咏彰显了清词的复兴,民初《彊邨校词图》及其题咏则不仅可视为清词的终结,且暗示了一代文化遗民生活在别处的"想象之乡愁"。后遗民时代的清之遗民沈曾植揭橥了遗民地理的政治学意义,王国维则进一步阐发了遗民地理的文化意义,从遗民地理学到遗民文化学,提炼出了一种关于"文化遗民"的乡愁理论。后遗民地理学的吊诡之处即在于,现实恶托邦的种种不足,想象乌托邦的不能致达,都在既存在而又不可见但又可以作为自我补偿的"无地"——完美而有礼有序的文字异托邦中得到补偿。
-
关键词
迦陵填词图
彊邨校词图
(后)遗民地理
文化原乡
-
Keywords
Weisong Tianci Tu
Qiangcun Jiaoci Tu
(Post-) Royalist geography
cultural homeland
-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宋七家词选》与光宣词坛
- 9
-
-
作者
刘兴晖
-
机构
暨南大学中文系
-
出处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58-61,共4页
-
文摘
戈载《宋七家词选》是清中叶吴中词派的代表选本。通过杜文澜的笺注,在光宣年间得到广泛流传。朱祖谋等将该选奉为美善兼备的范本,并在戈载校词体例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校词五法。《宋七家词选》宗尚南宋,不苟律、韵等主张对光宣词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关键词
杜文澜
戈载
《宋七家词选》
光宣词坛
校词五法
-
Keywords
DU Wen -lan
GE Zai
Ci Anthology of Seven Ci Poets of Song Dynasty
Ci Circles during Guangxu and Xuantong Periods
Five Methods of Emendation
-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两首大班认识秋天的歌曲及教法提示
- 10
-
-
作者
邵黎柳
-
出处
《早期教育(幼教·教育教学)》
1990年第Z1期17-17,共1页
-
文摘
作品简析: 歌曲旋律稳妥而柔和,表现了“秋叶”随着秋风慢慢飘落下来的情景,犹如蝴蝶在飞舞,又如小伞在缓缓降落,小朋友喜悦地追捉着换上红、黄色“衣裳”的秋叶。全曲具有动态、色态,形象生动,使幼儿能从歌曲中具体感受秋叶飘落的情景。歌词最后一句“你要飘向哪里去”,又能激发孩子的想象能力. 教法提示: 1.带孩子去公园或校园观看秋叶飘落的情景,启发孩子用语言来描述。如秋叶从树梢上飘呀飘呀,飘到了地上睡下了;秋叶像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等。让孩子去追捉秋叶,去拾美丽的秋叶。
-
关键词
歌曲旋律
你喜欢
我爱
一幅画
会唱
校词
二段
脸部表情
秋夕
三兰
-
分类号
G61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
-
题名杂志概览
- 11
-
-
作者
季娇
-
出处
《中国科技教育》
2016年第9期5-5,共1页
-
文摘
《故事教学法有助于保持学生学习科学的注意力》●《学校里的科学》(Science in School)●2014年11月众所周知,科学发展受到了社会和人类发展的重要影响,基于此,在科学教育中使用故事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对科学理念进行情境性理解。
-
关键词
故事教学法
教学改革
情境性
视频资料
噪声源
教育领导学
这个世界
DAILY
社会大背景
校词
-
分类号
G424.2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