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中生校园被欺凌行为与非自杀性自伤的关系:羞耻感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童文德 雷千乐 江琴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91-1796,共6页
目的:本研究拟从校园被欺凌和羞耻感两个方面来探究非自杀性自伤,旨在讨论(1)校园被欺凌行为,羞耻感与非自杀性自伤的人口学差异情况;(2)校园被欺凌行为,羞耻感与非自杀性自伤的关系;(3)羞耻感在校园被欺凌与非自杀性自伤之间的中介作... 目的:本研究拟从校园被欺凌和羞耻感两个方面来探究非自杀性自伤,旨在讨论(1)校园被欺凌行为,羞耻感与非自杀性自伤的人口学差异情况;(2)校园被欺凌行为,羞耻感与非自杀性自伤的关系;(3)羞耻感在校园被欺凌与非自杀性自伤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初中生338名,以中学生羞耻感量表、Olweus儿童欺负问卷被欺凌分量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定问卷行为分量表作为研究工具;以SPSS 23.0,Process组件及Amos 23.0作为数据分析工具。结果:(1)非自杀性自伤在性别上存在差异,表现为男生非自杀性自伤得分比女生低(t=-2.478,P<0.05)。校园被欺凌行为在亲密伙伴个数上存在显著差异(F=5.478,P<0.01);羞耻感在性别(t=-3.949,P<0.01),是否为独生(t=2.093,P<0.05)以及亲密伙伴个数(F=5.765,P<0.01)上存在显著差异;(2)校园被欺凌行为,羞耻感与非自杀性自伤呈显著正相关(r=0.304,0.384,0.355;P<0.01);(3)羞耻感在校园被欺凌行为和非自杀性自伤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占53.85%。结论:(1)校园被欺凌行为以及羞耻感能正向预测非自杀性自伤;(2)校园被欺凌行为能通过羞耻感间接影响非自杀性自伤;(3)校园被欺凌行为可以正向预测羞耻感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 羞耻感 校园欺凌行为 初中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