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性别视野下校园性骚扰的迷思与反思 被引量:18
1
作者 黄河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4-38,共5页
校园性骚扰与职场性骚扰、其他公共场合的性骚扰相比,有自己的特性,却常常容易被忽视。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校园性骚扰现象,本文揭示了校园性骚扰潜在的一些迷思,并主要运用社会性别视角,从社会文化、心理的角度对这些迷思进行了批判性的... 校园性骚扰与职场性骚扰、其他公共场合的性骚扰相比,有自己的特性,却常常容易被忽视。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校园性骚扰现象,本文揭示了校园性骚扰潜在的一些迷思,并主要运用社会性别视角,从社会文化、心理的角度对这些迷思进行了批判性的思考和分析,由此在两性性别社会化差异、性别平等教育的推行以及学校教育制度改革三个层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骚扰 校园性骚扰 别平等教育
下载PDF
美国大学校园性骚扰行为及其应对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伟 段世飞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1-98,共8页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对大学校园性骚扰行为进行研究和防治的国家,目前已就校园性骚扰行为的内涵、界定与类型等问题形成了共识。在秉持"限制权力"、"保护弱者"与"制度为本"等理念的基础上,美国建立了一套包...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对大学校园性骚扰行为进行研究和防治的国家,目前已就校园性骚扰行为的内涵、界定与类型等问题形成了共识。在秉持"限制权力"、"保护弱者"与"制度为本"等理念的基础上,美国建立了一套包括"学校内部处理"、"行政力量救助"与"特殊司法判决"等措施在内的校园性骚扰行为应对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性骚扰 美国大学 校园安全
原文传递
“校园性骚扰”的概念界定及其立法意义 被引量:14
3
作者 任海涛 孙冠豪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0-157,共8页
校园性骚扰事件的频发,已经成为立法和司法领域广泛关注的问题。我国理论界对性骚扰概念的界定尚未完全统一,具体到校园性骚扰这一领域,相关研究更处于缺位状态,这对于校园性骚扰防治措施的出台十分不利。清晰界定校园性骚扰的概念,是... 校园性骚扰事件的频发,已经成为立法和司法领域广泛关注的问题。我国理论界对性骚扰概念的界定尚未完全统一,具体到校园性骚扰这一领域,相关研究更处于缺位状态,这对于校园性骚扰防治措施的出台十分不利。清晰界定校园性骚扰的概念,是实现其有效治理的必要前提。因此,必须将其与"职场性骚扰"、"校园性暴力"、"校园性交易"等相似的概念区分开来。校园性骚扰的内涵应该从狭义上进行理解,其核心在于对"校园关系"这一理念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应要求骚扰者的客观行为实质关乎"性",并对受害人造成一定影响。最后,要从当事人的主观心理层面进一步限缩,力求实现对校园性骚扰概念的准确界定。这一概念的法律界定可为相关立法提供学理支撑,为有效治理校园性骚扰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性骚扰 概念界定 校园关系
下载PDF
高校性骚扰受害者的沉默原因:一项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郑力 张冉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57,共8页
校园性骚扰对受害者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但校园性骚扰受害者在遭受性骚扰后往往会选择沉默,且较少主动通过正式途径报告受害经历并寻求帮助。对5所高等院校1355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和7名学生的访谈显示,校园性骚扰受害者出于多种原因选择沉... 校园性骚扰对受害者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但校园性骚扰受害者在遭受性骚扰后往往会选择沉默,且较少主动通过正式途径报告受害经历并寻求帮助。对5所高等院校1355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和7名学生的访谈显示,校园性骚扰受害者出于多种原因选择沉默,这些原因可被归纳为"个人的理性考量""制度的局限""文化规范的影响"三种类型。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应当建立健全性骚扰防范机制,努力营造对性骚扰受害者友好的环境,并增进公众对性骚扰报告和处理机制的信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性骚扰 性骚扰受害者 沉默现象 争议解决 正式途径
下载PDF
我国校园性骚扰法律规制探究——以美国相关法律为对比 被引量:8
5
作者 袁翠清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9-115,共7页
校园性骚扰已经是全球教育领域的普遍现象,成为危害当今校园环境的毒瘤,人们对于校园性骚扰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我国现行的有关校园性骚扰方面的法律还存在着法律概念缺位、法律定性模糊、法律法规不健全、司法救济困难等问题。通过对中... 校园性骚扰已经是全球教育领域的普遍现象,成为危害当今校园环境的毒瘤,人们对于校园性骚扰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我国现行的有关校园性骚扰方面的法律还存在着法律概念缺位、法律定性模糊、法律法规不健全、司法救济困难等问题。通过对中美校园性骚扰法律规制的对比分析,我国应完善现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校园性骚扰举证责任、构建校园性骚扰申诉程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骚扰 校园性骚扰 自主权 法律规制
下载PDF
校园性骚扰及防止策略新探 被引量:8
6
作者 朱家德 赵观石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12X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校园性骚扰 防止策略 中小学 法制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 救助机制 学校管理
下载PDF
校园性骚扰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司墨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7年第4期43-51,共9页
我国校园性骚扰的法律防治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留存诸多问题。首先,性骚扰定性模糊,校园性骚扰的法律概念缺位。其次,防治性骚扰的机构权威性不足,权利救济的渠道不通畅。同时,防治性骚扰的社会组织缺失,专业人才... 我国校园性骚扰的法律防治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留存诸多问题。首先,性骚扰定性模糊,校园性骚扰的法律概念缺位。其次,防治性骚扰的机构权威性不足,权利救济的渠道不通畅。同时,防治性骚扰的社会组织缺失,专业人才匮乏。最后,校园性骚扰的法律责任划分不明确。《校园性骚扰防治法》的构筑能够从预防和治理双重维度出发构建起学校教管、社团保护、法律处遇三位一体的教、查、管、护、惩全方位法律保护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法制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性骚扰 法律防治 校园性骚扰防治法 预防和治理
下载PDF
美国对教师骚扰未成年女生案件的调查与处理 被引量:7
8
作者 吴亮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2-96,共5页
美国法律认为教师对未成年女生的骚扰是一种侵害人性尊严和受教育权的性别歧视行为,具体包括交换利益型骚扰与敌意环境型骚扰。学校作为教师的雇主应当承担代理责任,这种责任在性质上属于连带责任而非替代责任。为了对被害人进行特别保... 美国法律认为教师对未成年女生的骚扰是一种侵害人性尊严和受教育权的性别歧视行为,具体包括交换利益型骚扰与敌意环境型骚扰。学校作为教师的雇主应当承担代理责任,这种责任在性质上属于连带责任而非替代责任。为了对被害人进行特别保障,法律不容许学校和肇事教师调查和使用女生自身言行轻浮、服装具有挑逗性、生活作风不良等私生活信息来攻击原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性骚扰 美国 教师
原文传递
美国大学的性骚扰防治政策解析——以爱荷华大学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刘爱生 《重庆高教研究》 2017年第1期114-119,共6页
在美国高校,性骚扰被视为校园里的一个"脓包"。它影响大学肌体的健康发展,必须予以捅破或清除。爱荷华大学是美国高校防治校园性骚扰的一个典范,解读其性骚扰防治政策可以发现: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性骚扰的防治,并使之成为一项... 在美国高校,性骚扰被视为校园里的一个"脓包"。它影响大学肌体的健康发展,必须予以捅破或清除。爱荷华大学是美国高校防治校园性骚扰的一个典范,解读其性骚扰防治政策可以发现: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性骚扰的防治,并使之成为一项基础性和系统性的工作;性骚扰防治工作呈现出操作性强、多方协作、以人为本以及惩治与教育相结合等特点。当前,中国高校性骚扰案件呈高发态势,校方应立即着手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性骚扰防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荷华大学 校园性骚扰 性骚扰防治 预防教育
下载PDF
我国校园性骚扰防治的推进与展望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小楠 陈颖楠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18-28,共11页
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北京行动纲领》,强化了性骚扰是对妇女的暴力行为,是性别歧视的表现形式之一的认识。《北京行动纲领》在妇女的教育和培训、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妇女与经济等多个重大关切领域中谈及性骚扰问题。... 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北京行动纲领》,强化了性骚扰是对妇女的暴力行为,是性别歧视的表现形式之一的认识。《北京行动纲领》在妇女的教育和培训、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妇女与经济等多个重大关切领域中谈及性骚扰问题。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以来的25年间,尤其是近5年来,中国防治校园性骚扰的法律政策以及实践层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与新成就,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我国应根据《北京行动纲领》提出的战略目标和应采取的行动,进一步完善校园性骚扰防治法律规范体系,推动学校性骚扰防治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促进对妇女权益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25 校园性骚扰 法律保障 性骚扰防治机制
下载PDF
校园安全与校园性骚扰——一项基于北京高校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冉 郑力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44,共7页
本研究基于对12所北京高校4381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交叉分析和多值逻辑回归的方法探究校园安全与校园性骚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学生对夜晚学校不同场所安全状况的感知低于白天,在控制相关变量的情况下,学生对夜晚校园安全状况... 本研究基于对12所北京高校4381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交叉分析和多值逻辑回归的方法探究校园安全与校园性骚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学生对夜晚学校不同场所安全状况的感知低于白天,在控制相关变量的情况下,学生对夜晚校园安全状况的感知与遭受性骚扰的频率之间具有显著的负向关系。同时,居住在校内的学生较之居住在校外的学生更不容易成为性骚扰行为的受害者,这说明高校的安全保卫对预防校园性骚扰有着积极的作用。此外,男生相对于女生更容易成为性骚扰行为的频繁受害者。基于这些研究发现,本文从学校和学生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设平安校园和性别平等校园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安全 校园性骚扰 性骚扰受害者 平安校园 别平等
下载PDF
从网络行动到社会性别主流化:高校校园性骚扰治理路径探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小李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22,共7页
借助网络曝光和惩治高校校园性骚扰的网络行动,与一般以维权为目的的网络行动之根本不同,在于其是作为一种外在推力在参与针对校园性骚扰的大学治理。这种以网络行动参与校园性骚扰治理的"抄近路"做法,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借助网络曝光和惩治高校校园性骚扰的网络行动,与一般以维权为目的的网络行动之根本不同,在于其是作为一种外在推力在参与针对校园性骚扰的大学治理。这种以网络行动参与校园性骚扰治理的"抄近路"做法,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种种局限。面对经由网络行动而赫然呈现于大学治理视野的性骚扰问题以及网络行动所存在的种种局限,高校必须调动自身内生动力,主动承担起治理校园性骚扰的主体责任,并赋予大学治理以社会性别意识,探索校园性骚扰治理的长远路径。国际社会和高等教育领域推行的社会性别主流化理念与策略,可以作为我国高校探索校园性骚扰治理路径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性骚扰 大学治理 网络行动 社会别主流化
下载PDF
反对校园性骚扰全球趋势与本土应对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曦影 仇雪郦 《人民法治》 2018年第2X期88-91,共4页
沉默了十二年之后,旅美华裔女学者罗茜茜决定站出来,做一名中国的'打破沉默者'。2018年的第一天,她选择公开实名举报她曾经的博士生副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教授、长江学者陈小武,曾经对她实施性骚扰... 沉默了十二年之后,旅美华裔女学者罗茜茜决定站出来,做一名中国的'打破沉默者'。2018年的第一天,她选择公开实名举报她曾经的博士生副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教授、长江学者陈小武,曾经对她实施性骚扰。与她并肩奋战的,还有六位遭遇类似经验的北航学妹,A到F,她们这样匿名处理自己的身份。罗茜茜选择在社交媒体上实名举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性骚扰 高校 教育部 性骚扰行为 受害者 全球趋势
下载PDF
美国校园性骚扰防治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小楠 龙大瑞 《人权研究》 2020年第2期76-95,共20页
校园性骚扰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平等受教育权和性自主权等多项人权。国家承担人权保障义务,必须采取措施保障每个学生免于遭受校园性骚扰。同时,学校也有义务给学生提供安全、平等、和谐的校园环境。但是,性骚扰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 校园性骚扰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平等受教育权和性自主权等多项人权。国家承担人权保障义务,必须采取措施保障每个学生免于遭受校园性骚扰。同时,学校也有义务给学生提供安全、平等、和谐的校园环境。但是,性骚扰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棘手的、充满争议的话题。美国将性骚扰纳入性别歧视中进行理论论证和法律规制,校园性骚扰作为性骚扰的特殊样态,相应地被纳入禁止教育领域中性别歧视的法律规定进行防治。本文从国家和学校两个层面对美国校园性骚扰的防治机制进行阐释,一方面梳理美国联邦系统从立法、司法、行政各个层面对校园性骚扰的规制,另一方面以耶鲁大学为例,展现美国高校应对校园性骚扰的防治措施。同时分析阐释美国相关制度的特点、优势和不足,期待为我国防治校园性骚扰提供前车之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耶鲁大学 校园性骚扰 防治机制
下载PDF
从社会性别理论视角探讨校园性骚扰的危害与成因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晓燕 李曼 +1 位作者 王宾 李灵芝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70-171,共2页
"性骚扰"(sexual harassment)是一个舶来词,由美国著名女权主义活动家、密歇根大学法学教授凯瑟琳·麦金农(Catharine Mac Kinnon)于1974年首次提出。经过短短四十多年的时间,"性骚扰"已经成为社会大众知晓率... "性骚扰"(sexual harassment)是一个舶来词,由美国著名女权主义活动家、密歇根大学法学教授凯瑟琳·麦金农(Catharine Mac Kinnon)于1974年首次提出。经过短短四十多年的时间,"性骚扰"已经成为社会大众知晓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很多女性都遭受过性骚扰。校园性骚扰与职场性骚扰相比,具有自身不同的特点,危害性也更大。本文以社会性别理论为视角,研究校园性骚扰的定义、危害及其成因,最后提出一套防治校园性骚扰的对策,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性骚扰 社会别理论 危害 成因
下载PDF
美国校园性骚扰的学校责任形式及发展变迁——《1972年教育修正案》第九篇的解释适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小光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0-73,共14页
《1972年教育修正案》第九篇的设计初衷是消除教育领域性别不平等,其适用范围通过司法解释扩张至性骚扰领域,成为美国联邦政府防治校园性骚扰的主要法律依据。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司法判例建立起学校向性骚扰受害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标准... 《1972年教育修正案》第九篇的设计初衷是消除教育领域性别不平等,其适用范围通过司法解释扩张至性骚扰领域,成为美国联邦政府防治校园性骚扰的主要法律依据。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司法判例建立起学校向性骚扰受害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标准,具体包括校方合适的人明知、故意漠视和损害受害人教育利益等内容。第九篇本质上是联邦政府和接受补贴的教育机构之间的契约,联邦机构有权发布学校“违约”责任的标准及指导文件,调查教育机构违反修正案的行为,收回或取消教育机构的补贴。性骚扰案件中的学校责任发展与民权运动进程密切相关,存在不同利益团体和价值理念的冲突,受到政党政治的深刻影响,对我国校园性骚扰中学校责任体系的完善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校园性骚扰 学校责任 民权运动 损害赔偿 司法能动
下载PDF
大学生群体对校园性骚扰的认知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任飞 吴迪 《校园心理》 2019年第6期439-440,共2页
大学生群体遭受校园性骚扰、性暴力事件不断增多,但校园性骚扰受害者对性骚扰的认知程度比较模糊。通过对南京市仙林大学城3所大学299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和部分遭受性骚扰的学生访谈发现,大学生群体对校园性骚扰已掌握一定的知识;校园性... 大学生群体遭受校园性骚扰、性暴力事件不断增多,但校园性骚扰受害者对性骚扰的认知程度比较模糊。通过对南京市仙林大学城3所大学299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和部分遭受性骚扰的学生访谈发现,大学生群体对校园性骚扰已掌握一定的知识;校园性骚扰防治需要多渠道协作,建立健全性骚扰防范机制,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校园性骚扰 知识 调查研究
下载PDF
从道德审判走向法治化:对大学校园师源性骚扰/性侵害的审思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珺 《教育伦理研究》 2017年第1期374-384,共11页
近些年来,大学校园性骚扰/性侵害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据国际上相关研究报告显示:若根据加害者与受害者的关系分类,校园内师生间的性骚扰普遍率为10%-60%,同学间的为30%-86%[1]。一部涉及校园师生间性侵害的台湾影片《不能说的... 近些年来,大学校园性骚扰/性侵害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据国际上相关研究报告显示:若根据加害者与受害者的关系分类,校园内师生间的性骚扰普遍率为10%-60%,同学间的为30%-86%[1]。一部涉及校园师生间性侵害的台湾影片《不能说的夏天》一度被媒体热议,影片改编自发生在台湾大学的一起校园性侵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性骚扰 大学校园 高校师德 侵害 法治化 道德审判
原文传递
杭州推出全国首个反校园性骚扰工作机制
19
作者 梁建伟 《云南教育(视界)》 2018年第9X期35-36,共2页
如何有效防止校园性侵、性骚扰,斩断伸向孩子的罪恶之手?杭州西湖区率先行动,推出全国范围内首个反校园性骚扰工作机制。近日,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检察院、西湖区教育局联合会签《关于建立校园性骚扰未成年人处置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 如何有效防止校园性侵、性骚扰,斩断伸向孩子的罪恶之手?杭州西湖区率先行动,推出全国范围内首个反校园性骚扰工作机制。近日,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检察院、西湖区教育局联合会签《关于建立校园性骚扰未成年人处置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份文件很快成为网络热点,无论是家长还是教育工作者都纷纷评论转发。《意见》规定,教师禁止与未成年学生发生包括性骚扰在内的任何与性有关的亲密关系;(一旦发生)学校需在24小时内报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性骚扰 未成年人 西湖区 工作机制 教育局 人民检察院 性骚扰行为
原文传递
中性校服对于防治校园性骚扰以及早恋的有效性--基于KAKEN数据库的计量分析
20
作者 申力 《学术与实践》 2022年第1期57-64,共8页
中性校服近年来已成为我国校园中最受欢迎的校服类型之一,这种宽松舒适的服装以其实惠的价格以及休闲的运动风格在众多传统校服中脱颖而出,已被广大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与此同时,教育工作者迅速察觉到了中性校服有效防治校... 中性校服近年来已成为我国校园中最受欢迎的校服类型之一,这种宽松舒适的服装以其实惠的价格以及休闲的运动风格在众多传统校服中脱颖而出,已被广大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与此同时,教育工作者迅速察觉到了中性校服有效防治校园性骚扰和早恋的可能性。本文以社会性别理论及教育社会学为视角,研究中性校服在我国中学校园中对于校园性骚扰及早恋产生的影响作用,并提出加强中性校服作为防治手段的其他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服 校园性骚扰 早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