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园性骚扰”的概念界定及其立法意义 被引量:14
1
作者 任海涛 孙冠豪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0-157,共8页
校园性骚扰事件的频发,已经成为立法和司法领域广泛关注的问题。我国理论界对性骚扰概念的界定尚未完全统一,具体到校园性骚扰这一领域,相关研究更处于缺位状态,这对于校园性骚扰防治措施的出台十分不利。清晰界定校园性骚扰的概念,是... 校园性骚扰事件的频发,已经成为立法和司法领域广泛关注的问题。我国理论界对性骚扰概念的界定尚未完全统一,具体到校园性骚扰这一领域,相关研究更处于缺位状态,这对于校园性骚扰防治措施的出台十分不利。清晰界定校园性骚扰的概念,是实现其有效治理的必要前提。因此,必须将其与"职场性骚扰"、"校园性暴力"、"校园性交易"等相似的概念区分开来。校园性骚扰的内涵应该从狭义上进行理解,其核心在于对"校园关系"这一理念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应要求骚扰者的客观行为实质关乎"性",并对受害人造成一定影响。最后,要从当事人的主观心理层面进一步限缩,力求实现对校园性骚扰概念的准确界定。这一概念的法律界定可为相关立法提供学理支撑,为有效治理校园性骚扰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性骚扰 概念界定 校园关系
下载PDF
建设和谐中学校园
2
作者 张寿祥 《湘潮(理论版)》 2007年第12期109-110,共2页
为了建设和谐校园,必须处理好校园中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和同学关系。要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可以通过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的建设来实现和谐校园。同时作为一个管理者,还要注重管理者形象... 为了建设和谐校园,必须处理好校园中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和同学关系。要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可以通过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的建设来实现和谐校园。同时作为一个管理者,还要注重管理者形象的自我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关系 环境建设 形象管理
原文传递
人本化理念在高职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3
作者 石施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3年第10期148-151,共4页
社会对高职教育需求不断提升,高职院校面临着各种挑战,同时也是发展机遇。对于如何更为有效地管理与培养学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已经成为许多高职院校探讨的核心议题。在此背景下,“人本化”的管理理念逐渐获得了教育者的青睐。该理念... 社会对高职教育需求不断提升,高职院校面临着各种挑战,同时也是发展机遇。对于如何更为有效地管理与培养学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已经成为许多高职院校探讨的核心议题。在此背景下,“人本化”的管理理念逐渐获得了教育者的青睐。该理念不仅强调尊重学生和教职工的个体差异,更是致力于为他们创造一个和谐、开放且有助于全面发展的环境。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界越来越重视“人本化”的管理理念。特别是在高职教育领域,该理念的应用已逐渐从理论走向实践。文章探讨了人本化理念以及高职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分析人本化管理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意义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化理念 高职教育管理 和谐校园关系
下载PDF
校园关系欺凌行为心理机制及预防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丁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9-70,共2页
校园关系欺凌是一种情感暴力,具有隐蔽性、复杂性、间接性、破坏性的特征,关系欺凌不仅对受欺负者造成了消极的心理影响,而且也对欺负者自身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文章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做出关系欺凌行为的四种重要心理机制,即社会认同... 校园关系欺凌是一种情感暴力,具有隐蔽性、复杂性、间接性、破坏性的特征,关系欺凌不仅对受欺负者造成了消极的心理影响,而且也对欺负者自身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文章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做出关系欺凌行为的四种重要心理机制,即社会认同、同伴关系、亲社会行为和主观幸福感。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社会、学校、家庭对这种隐形攻击行为的认识的深化,人们更加关注对关系欺凌的干预措施。干预措施主要分为内在干预和外在干预。内在干预,即对卷入关系欺凌个体的心理进行干预;外在干预,即对卷入关系欺凌个体的环境因素进行干预,相关研究也证明,积极的干预和预防措施能有效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关系欺凌 心理机制 预防策略
下载PDF
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校园
5
作者 张启珍 《甘肃教育》 2007年第03S期5-5,共1页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表现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和谐观”。即和谐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具体延伸到和谐校园。主要是...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表现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和谐观”。即和谐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具体延伸到和谐校园。主要是指学校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师生关系和谐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和谐校园是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统一,是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 校园关系 创建 教育环境
下载PDF
农村留守学生的社会支持和校园人际关系 被引量:39
6
作者 高文斌 王毅 +1 位作者 王文忠 刘正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91-794,共4页
目的:探索农村留守学生社会支持和校园人际关系的特点。方法:随机抽取重庆、贵州两地乡镇的667名中小学生进行社会支持、校园人际关系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留守学生的社会支持总分和主观社会支持低于对照组学生(35.4±6.7/36.5&#... 目的:探索农村留守学生社会支持和校园人际关系的特点。方法:随机抽取重庆、贵州两地乡镇的667名中小学生进行社会支持、校园人际关系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留守学生的社会支持总分和主观社会支持低于对照组学生(35.4±6.7/36.5±6.6,F[1,622]=3.87,P<0.05;20.8±3.6/21.4±3.6,F[1,622]=5.38,P<0.05),而在不和谐师生关系和校园暴力两个维度上高于对照组学生(7.1±2.2/6.6±2.4,F[1,622]=6.30,P<0.05;4.0±1.7/3.8±1.5,F[1,622]=2.83,P=0.09);父母与留守学生的联系频次影响留守学生的社会支持各维度以及不和谐师生关系、不和谐同学关系和校园暴力等。父母与留守学生联系越密切,他们社会支持和校园人际关系越趋于良好。结论:父母的离开影响了留守学生的社会支持和校园人际关系,外出打工的父母与留守学生的密切联系可以增强留守学生的社会支持和校园人际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 留守学生 校园人际关系 横断面调查
下载PDF
流动儿童校园人际关系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程黎 高文斌 +2 位作者 欧云 刘正奎 王文忠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389-391,394,共4页
目的:探索流动儿童的校园人际关系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北京市3所打工子弟小学5年级学生32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流动儿童和谐的师生关系及同学关系与其问题行为及躯体化具有显著的负相关,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及同学关系与之具有显著的... 目的:探索流动儿童的校园人际关系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北京市3所打工子弟小学5年级学生32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流动儿童和谐的师生关系及同学关系与其问题行为及躯体化具有显著的负相关,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及同学关系与之具有显著的正相关;父母亲受教育程度与同学关系相关显著;亲子关系及父母的夫妻关系与流动儿童的师生关系及同学关系有显著的正相关;不和谐同学关系是家庭因素影响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和躯体化程度的中介变量(回归系数的β值分别为0.42和0.18),同时亲子关系直接影响问题行为(β=-0.14),父亲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躯体化程度(β=-0.16)。结论:流动儿童的校园人际关系受母亲受教育程度等家庭因素的影响,同时又与家庭因素一起影响了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和躯体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人际关系 流动儿童 家庭 问题行为 躯体化
下载PDF
试论和谐校园的构建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淑华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2-103,共2页
关键词 和谐相处 校园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学生 社会教育 《光明日报》 校园人际关系 居民委员会 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下载PDF
也论“方言文化进课堂”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佳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35,共9页
本文试图从构建校园普方关系和谐共赢的全局着眼,对"方言文化进课堂"活动的外延、内涵、形式和前提进行讨论,指出在坚决维护国家通用语作为学校基本教育教学用语以及保障学生自愿参与的前提下,学校可结合本地实际,教授以方言... 本文试图从构建校园普方关系和谐共赢的全局着眼,对"方言文化进课堂"活动的外延、内涵、形式和前提进行讨论,指出在坚决维护国家通用语作为学校基本教育教学用语以及保障学生自愿参与的前提下,学校可结合本地实际,教授以方言为载体的地方文化,对方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文化进课堂” 校园普方关系 学校基本教育教学用语
下载PDF
高校师生关系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剑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5-46,共2页
师生关系是大学校园人际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和交往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因此,大学师生关系的好坏越来越成为大学教育教... 师生关系是大学校园人际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和交往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因此,大学师生关系的好坏越来越成为大学教育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和能否取得较好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了解当前大学师生关系的现状,笔者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关系 现状 在校大学生 高校 校园人际关系 教育活动 共同参与 教育教学
下载PDF
研究生校园朋辈关系探微——基于班级、宿舍关系及交友圈的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楚永全 陈文婷 黄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7-41,共5页
在某综合性重点高校研究生校园朋辈关系问卷调研及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研究生校园朋辈关系主要以个性化专业学习为纽带,以同门研究生、同宿舍室友和同班同学等为交友圈;性别、培养层次、学科类别和生源地等因素对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为... 在某综合性重点高校研究生校园朋辈关系问卷调研及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研究生校园朋辈关系主要以个性化专业学习为纽带,以同门研究生、同宿舍室友和同班同学等为交友圈;性别、培养层次、学科类别和生源地等因素对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改善和优化研究生校园朋辈关系,提出了创新组织设置形式、发挥组织育人优势和关注不同群体需求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校园朋辈关系
下载PDF
大学生校园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欣 徐海波 刘洁 《继续医学教育》 2010年第6期41-43,共3页
目的:研究校园人际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校园人际关系调查问卷"和SCL-90症状量表对4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校园人际气氛、班级同学关系、宿舍人际关系和谐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很显著。宿舍人... 目的:研究校园人际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校园人际关系调查问卷"和SCL-90症状量表对4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校园人际气氛、班级同学关系、宿舍人际关系和谐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很显著。宿舍人际关系和谐对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症状水平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班级同学关系和谐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症状水平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校园人际氛围和谐对抑郁、偏执症状水平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在大学校园里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将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 校园人际关系 影响研究 Mental Health 人际关系敏感 关系和谐 精神病性症状 显著差异 同学关系 抑郁 偏执 和谐人际关系 显著性差异 症状量表 宿舍 人际氛围 健康影响 调查问卷 大学校园 班级
下载PDF
安徽农村留守儿童校园人际关系的特点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丽丽 刘苓 +1 位作者 查贵芳 张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年第9期1399-1402,共4页
目的:探讨安徽农村留守儿童校园人际关系的特点。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徽省皖南、皖北5个县的14所农村普通乡镇中小学生2561人。应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农村留守儿童问卷"及"校园人际关... 目的:探讨安徽农村留守儿童校园人际关系的特点。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徽省皖南、皖北5个县的14所农村普通乡镇中小学生2561人。应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农村留守儿童问卷"及"校园人际关系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评。结果:留守儿童校园人际关系差于非留守儿童,其在反映积极校园人际关系维度上的得分低于非留守儿童(P<0.05)。不同类型留守儿童的校园人际关系:初二年级在不和谐同学关系和利己行为的维度上得分最高(F=19.086,13.037;P<0.01);和谐师生关系、学校暴力两个维度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下降,不和谐师生关系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上升(P<0.01);男孩差于女孩(P<0.05);独生子女仅在不和谐同学关系维度上差于非独生子女(t=0.329,P<0.05)。结论:农村留守儿童校园人际关系差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中男生、高年级学生、独生子女留守儿童校园人际关系状况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农村 校园人际关系 医学研究
下载PDF
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校园社会关系的满意度和利用度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志强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30,共5页
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及自编校园社会关系问卷,采取因素分析、路径分析和方差分析法分析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校园社会关系满意度和利用度的联系。结果表明,校园社会关系满意度和利用度对心理健康的贡献率为13.2%。社会关系满意度越高,... 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及自编校园社会关系问卷,采取因素分析、路径分析和方差分析法分析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校园社会关系满意度和利用度的联系。结果表明,校园社会关系满意度和利用度对心理健康的贡献率为13.2%。社会关系满意度越高,个体越不容易表现出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等行为。社会关系利用程度越高,个体越容易表现出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等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聋人大学生 心理健康 校园社会关系满意度 校园社会关系利用度
原文传递
开发隐性课程的现实意义及实现途径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家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35,共2页
隐性课程指的是在学校教育中与学科课程并存,对学生成长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环境的总和。隐性课程由校园景观、校园规章制度、校园文化氛围、校园风气、校园人际关系、教师人格形象等要素构成,具有潜在性、广域性、多样性、持久性、差... 隐性课程指的是在学校教育中与学科课程并存,对学生成长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环境的总和。隐性课程由校园景观、校园规章制度、校园文化氛围、校园风气、校园人际关系、教师人格形象等要素构成,具有潜在性、广域性、多样性、持久性、差异性、强制性、快捷性等特点。隐性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因其可以对学生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促使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因而隐性课程对学生的价值选择有导向作用,对学生的道德行为有规范作用,对学生的道德情感有陶冶作用,对学生美的人格的形成有塑造作用。从此意义上看,开发隐性课程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和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课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觉悟 学生成长 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人际关系 校园景观 人格形象
下载PDF
论校园文化(上篇) 被引量:3
16
作者 易健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1996年第6期6-10,共5页
校园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情感的审美的精神文化,具有非强制性、中介性、渗透性等特点,有极大的审美育人功能。校园人际关系的审美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层次。
关键词 审美情感功能 校园人际关系 审美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 审美文化 审美化原则 审美塑造
下载PDF
作为共同体的学校及其人际关系的伦理探讨 被引量:6
17
作者 宋晔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0,197,共10页
学校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学生精神的"栖息地"。精神家园意味着学生在校园里有家的感觉,校园人际关系如同"家人般"关系。将"共同体"的概念引入"学校"和"校园人际关系"的研究,有助于... 学校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学生精神的"栖息地"。精神家园意味着学生在校园里有家的感觉,校园人际关系如同"家人般"关系。将"共同体"的概念引入"学校"和"校园人际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校园人际关系"的伦理本质。基于学校作为"共同体"的理解,校园人际关系具有精神性、非功利性和向善性的特点。反观我们的校园人际关系,在现时代背景下同事之间呈现为冷漠性的疏离关系,学生之间为竞争性的对抗关系,师生之间为支配性的操纵关系。因此,重构校园人际关系具有基础和救赎性意义和价值。为此,我们要坚持教育爱是校园人际关系的伦理本质,关怀和纪律是校园人际关系的伦理表征,需从合作和团结的角度进行伦理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 学校 校园人际关系
下载PDF
小吉抗挫力提升记
18
作者 岑君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 2024年第5期40-41,共2页
案例小吉初三了。在过去两年多的初中生活里,小吉的情绪十分低落。她说自己在学校一直感觉十分委屈,不是被老师批评,就是被同学排挤。小长假结束后,马上要返校了,小吉心里又惊又惧,好几次跟父母提出不想去上学了。爸爸妈妈心急如楚,带... 案例小吉初三了。在过去两年多的初中生活里,小吉的情绪十分低落。她说自己在学校一直感觉十分委屈,不是被老师批评,就是被同学排挤。小长假结束后,马上要返校了,小吉心里又惊又惧,好几次跟父母提出不想去上学了。爸爸妈妈心急如楚,带小吉辗转各个医院求医。好在一路检查下来,除了情绪抑郁外,身体并无大碍。小吉当前遇到了校园人际关系的问题,要化解这个问题,就需要探究一下小吉成长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挫力 情绪抑郁 校园人际关系 小吉 初三
原文传递
医学生校园人际关系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欣 徐海波 《医学教育探索》 2006年第8期702-703,共2页
目的:了解医学生人际关系的状况。方法:采用自编的“医学生人际关系调查问卷”对456名学生施测。结果:医学生交友态度在不同年级、南方与北方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于校园人际氛围,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不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师生关系,不同... 目的:了解医学生人际关系的状况。方法:采用自编的“医学生人际关系调查问卷”对456名学生施测。结果:医学生交友态度在不同年级、南方与北方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于校园人际氛围,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不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师生关系,不同年级、贫困生、独生子女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宿舍人际关系,不同年级存在差异。结论:校园人际关系对医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应针对医学生的心理特点,实施有效的人际交往心理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校园人际关系
下载PDF
福建教育学院高职生校园人际关系现状调查 被引量:5
20
作者 冯锦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76-79,共4页
采用自编问卷对福建教育学院高职学生进行校园人际关系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学校高职生校园人际关系总体状态良好,但宿舍人际信任度不高,其中男生宿舍人际关系明显好于女生宿舍人际关系,一半左右学生至少偶尔会在班级中感到孤寂。师生关... 采用自编问卷对福建教育学院高职学生进行校园人际关系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学校高职生校园人际关系总体状态良好,但宿舍人际信任度不高,其中男生宿舍人际关系明显好于女生宿舍人际关系,一半左右学生至少偶尔会在班级中感到孤寂。师生关系融洽,但是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老师能给予他们更多关注。同时,样本总体的人际能力水平较低,有待进一步教育引导提高,这值得学校思政工作者注意。最后提出了在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生 福建教育学院 校园人际关系 现状 人际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