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树葬看树居 被引量:8
1
作者 夏之乾 《民族研究》 1983年第4期65-75,共11页
远古时代,人们“至少是部分地住在树上,只有这样才可以说明,为什么他们在大猛兽中间还能生存”对于这一点,现在大概已没有人怀疑了。但是,树居的情景究竟如何?人们是怎样从树上居住逐渐转移到完全在地上居住的?也就是说。
关键词 树葬 远古时代 鄂伦春族 民族学材料 赫哲族 内蒙古 死者 葬俗 鄂温克族 民族调查
原文传递
白玉树葬及其文化人类学解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岳小国 《西藏研究》 CSSCI 2008年第5期43-53,共11页
树葬是一种特殊的丧葬习俗,在我国实行树葬的民族主要集中在东北及西南的一些地区。四川省白玉县的树葬明显不同于国内外其他地区,从它的形成原因到仪式程序,都蕴含着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文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文化人类学理论、... 树葬是一种特殊的丧葬习俗,在我国实行树葬的民族主要集中在东北及西南的一些地区。四川省白玉县的树葬明显不同于国内外其他地区,从它的形成原因到仪式程序,都蕴含着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文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对白玉树葬进行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葬 神树 仪式及程序 藏传佛教
下载PDF
论三岩的树葬 被引量:5
3
作者 许韶明 《西藏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79-85,共7页
文章运用人类学田野及跨文化比较方法,探讨三岩地区实行树葬的实际情况。文章指出,三岩的树葬决不是远古时期的葬法,而是在社会发展后期由外部传入的。在当地的生育与灵魂概念,结合特殊的历史地理、生态条件、人口统计和宗教文化等因素... 文章运用人类学田野及跨文化比较方法,探讨三岩地区实行树葬的实际情况。文章指出,三岩的树葬决不是远古时期的葬法,而是在社会发展后期由外部传入的。在当地的生育与灵魂概念,结合特殊的历史地理、生态条件、人口统计和宗教文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三岩的树葬形成自己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岩 树葬 丧葬习俗 藏传佛教
下载PDF
从丧葬习俗看藏族地方社会的历史及文化——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山岩树葬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岳小国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109-113,共5页
丧葬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人类学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通过丧葬现象来解析地方文化也是人类学、民族学的一种研究视角,是人类学整体观的灵活应用。通过对山岩树葬文化的调查与分析,希望能有助于学界更好地解读当地的历史及文化现象。
关键词 藏族 树葬 戈巴组织 民间信仰 生育文化
下载PDF
川滇藏峡地的树葬比较研究——以奔子栏和三岩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叶远飘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0-156,共7页
丧葬是人类死亡观的核心体现,受宗教信仰的支配,又反过来体现宗教信仰。文章以田野调查为基础,通过收集金沙江峡谷地区两个树葬点的资料,对树葬进行比较研究。文章指出,金沙江峡谷地带的丧葬主要受藏传佛教教义的支配,但是藏传佛教宁玛... 丧葬是人类死亡观的核心体现,受宗教信仰的支配,又反过来体现宗教信仰。文章以田野调查为基础,通过收集金沙江峡谷地区两个树葬点的资料,对树葬进行比较研究。文章指出,金沙江峡谷地带的丧葬主要受藏传佛教教义的支配,但是藏传佛教宁玛派与藏传佛教格鲁派在传入金沙江峡谷时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与手段不同,故而两派与当地的原始信仰发生的交融程度显示出强烈的差异,最终导致表面上同是受藏传佛教教义支配下的同一类型的丧葬显示出不同的死亡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奔子栏 三岩 树葬 萨满信仰 宁玛派 格鲁派
原文传递
北方游猎民族的绿色情结──关于树葬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3
6
作者 郑国鸾 《民间文化》 2000年第8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文化内涵 树葬 物质生产 原始初民 灵魂不灭 民族性格 死亡 死者 达斡尔 生命周期
下载PDF
谈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丧葬习俗的改革 被引量:2
7
作者 夏之乾 《民族研究》 1985年第3期36-44,共9页
丧葬是一种宗教性质的社会现象,它同婚姻一样是世界上各民族都具有的习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解放前,由于各民族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不同,宗教信仰也有所差异,因此,在丧葬习俗方面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大... 丧葬是一种宗教性质的社会现象,它同婚姻一样是世界上各民族都具有的习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解放前,由于各民族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不同,宗教信仰也有所差异,因此,在丧葬习俗方面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大而言之,可分为土葬、火葬、崖洞葬、悬棺葬、树葬、水葬、天葬(鸟葬)、塔葬等几种形式。然而,即使是同一种丧葬形式当中,却又因民族和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以土葬而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丧葬习俗 少数民族地区 社会发展阶段 宗教信仰 多民族 悬棺葬 自然环境 土葬 天葬 树葬
原文传递
关于鄂伦春族丧葬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复兴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7年第3期45-50,共6页
我国的鄂伦春族,长期在大小兴安岭的深山密林中过着原始的游猎生活,解放前尚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地域公社发展阶段。由于社会发展迟缓,生活环境闭塞,在丧葬方面保留着许多古老的遗俗。现结合北方有关民族的丧葬习俗和文献资料,对其作一... 我国的鄂伦春族,长期在大小兴安岭的深山密林中过着原始的游猎生活,解放前尚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地域公社发展阶段。由于社会发展迟缓,生活环境闭塞,在丧葬方面保留着许多古老的遗俗。现结合北方有关民族的丧葬习俗和文献资料,对其作一些对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者 鄂伦春族 鄂伦春自治旗 土葬 树葬 随葬品 二次葬 巢居 葬具 丧葬仪式
下载PDF
网调显示:90%受访者愿选择节地生态安葬 被引量:2
9
《民心》 2021年第4期10-12,共3页
近日,《民心》杂志通过微信公众号发起生态安葬主题调查,共有4289位网友参与,其中70后和80后群体占受访者总数的66%。调查结果显示,有意愿选择海葬的受访者占48%,有意愿选择树葬的受访者占34%,仅次于海葬。值得关注的是,有愿意选择海葬... 近日,《民心》杂志通过微信公众号发起生态安葬主题调查,共有4289位网友参与,其中70后和80后群体占受访者总数的66%。调查结果显示,有意愿选择海葬的受访者占48%,有意愿选择树葬的受访者占34%,仅次于海葬。值得关注的是,有愿意选择海葬、树葬、花(坛)葬、草坪葬、壁葬等节地生态安葬形式的受访者累计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 树葬 受访者 安葬
下载PDF
绿色殡葬 地球母亲的召唤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宝君 《国土绿化》 2003年第4期19-20,共2页
殡葬,一个沉重的话题。一个难以回避而又关系子孙后代生存的大问题。一个令人头痛而又未能解决的大难题。 浪费的不仅仅是土地 “入土为安”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传统殡葬观念。我们的祖先选择这种方式。
关键词 树葬 殡葬改革 骨灰 母亲 地球 人与自然 生态修复 国有林场 老龄化社会 辽宁省鞍山市
下载PDF
生生不已的板凳龙:用仪式设计塑造中国本土的树葬模式
11
作者 陈嘉诚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2年第4期96-108,共13页
尽管树葬传统已有多年历史,但在中国社会的普及度仍然不高,其原因在于树葬所蕴含的生态伦理尚未被公众完全接纳,其实践形式尚未完成本土化的进程。本文提出中国本土化的树葬活动需要放置在区域城乡关系中考量,并将祭扫活动与乡村地区传... 尽管树葬传统已有多年历史,但在中国社会的普及度仍然不高,其原因在于树葬所蕴含的生态伦理尚未被公众完全接纳,其实践形式尚未完成本土化的进程。本文提出中国本土化的树葬活动需要放置在区域城乡关系中考量,并将祭扫活动与乡村地区传统仪式的更新相结合,从而吸引城市居民的参与。本文所选取的场地安徽省右龙村位于新安江源头,这一水源地区位优势可吸引下游城市居民到此游访。以当地的“板凳龙”仪式为例,本文通过分析其现有的仪式环节、空间节点和意义指涉,从而梳理得出其仪式结构。以此为参照,本文的提案设计了“板凳龙”仪式在清明节的主要环节和行进路线,并提出三个策略:1)扩大仪式路线的范围至周边的茶园;2)改变仪式队伍的行进方向与组织方式;3)公平对待来自本土与异乡的所有逝者。原本以生产为主的场地由于仪式场合的周期性出现而衍生为独特的仪式性场所,并由此引领村外树葬场所的营造。在伦理学上,可持续的设计理念拓展了原本单一的仪式内涵,使其从求雨祈福延伸到哲学层面更为深刻的“生生”理念,为传统的生死观作出了现代注解。对场地景观的日常管理可以与当地产业相结合,从而在经济上发挥仪式所带来的溢出效应。恰当的仪式设计可以贯通乡村地区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中条分缕析的评价分类,以具身的形式回应景观的整体性特征。同时在仪式研究的视阈下,设计师不再因循选取“八景”的传统做法,而能以人类学的视角审视乡村的生活与文化,进而回归真实的人地关系。最终,仪式设计有望在伦理迁移的过程中推进树葬文化在中国的本土化改造,促使中国的乡土文化更好地赓续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设计 树葬 生态祭扫 本土化 板凳龙仪式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 具身性
原文传递
试论突厥丧葬风俗的流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永连 《西北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4-58,共5页
突厥丧葬风俗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的变化过程,一方面其礼仪和习俗事项因层层积累而逐步丰富深厚,另一方面其葬法在树葬、火葬和土葬的转变中参差交错.本文着眼于突厥民族自发轫、兴起至亡国前后数百年的历史跨度,以变化的观点来探讨突厥... 突厥丧葬风俗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的变化过程,一方面其礼仪和习俗事项因层层积累而逐步丰富深厚,另一方面其葬法在树葬、火葬和土葬的转变中参差交错.本文着眼于突厥民族自发轫、兴起至亡国前后数百年的历史跨度,以变化的观点来探讨突厥丧葬在习俗积累、葬法演变两方面的问题和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厥 丧葬风俗 流变 突厥民族 葬法 树葬 火葬 土葬
原文传递
论三岩的树葬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韶明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5期10-14,共5页
本文运用人类学田野及跨文化比较方法,探讨三岩地区实行树葬的实际情况。文章指出,三岩的树葬绝不是远古时期的葬法,而是在社会发展后期由外部传入的。在当地的生育与灵魂概念,结合特殊的历史地理、生态条件、人口统计和宗教文化等因素... 本文运用人类学田野及跨文化比较方法,探讨三岩地区实行树葬的实际情况。文章指出,三岩的树葬绝不是远古时期的葬法,而是在社会发展后期由外部传入的。在当地的生育与灵魂概念,结合特殊的历史地理、生态条件、人口统计和宗教文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三岩的树葬形成自己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岩 树葬 丧葬习俗 文化传播论
下载PDF
大地伦理视域下我国平原农业地区的殡葬改革
14
作者 崔永和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40-43,共4页
大地伦理是关注人地关系的环境伦理,在全球生态危机大背景下,作为世界农业大国的我国平原农业地区,如何在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优化生态环境、保护耕地资源的原则下,积极规划和推进殡葬改革,逐步引导农民实施"树葬",以"... 大地伦理是关注人地关系的环境伦理,在全球生态危机大背景下,作为世界农业大国的我国平原农业地区,如何在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优化生态环境、保护耕地资源的原则下,积极规划和推进殡葬改革,逐步引导农民实施"树葬",以"树葬"文化取代传统殡葬文化,中止浪费能源、污染环境的"火葬"方式,这无疑将是中国世代人和全人类的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伦理 平原农业地区 树葬 殡葬改革
下载PDF
骨灰处理 多种多样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根来 《社会福利(实务版)》 2006年第1期23-24,共2页
植树葬 植树葬的基本形式是将遗体或骨灰深埋于地下,地上植树作为墓的标志。植树葬具有以下好处:植树葬能满足人们入土为安、回归自然的愿望,缓解骨灰安置设施的压力,杜绝滥埋乱葬,是造福后代、一举多得的利国利民的好事情植树葬... 植树葬 植树葬的基本形式是将遗体或骨灰深埋于地下,地上植树作为墓的标志。植树葬具有以下好处:植树葬能满足人们入土为安、回归自然的愿望,缓解骨灰安置设施的压力,杜绝滥埋乱葬,是造福后代、一举多得的利国利民的好事情植树葬是土葬改革区遗体深埋不留标志的好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灰 树葬 遗体 树葬 殡葬制度 花葬 草坪葬 盆景葬 海葬 中国
原文传递
树葬既利殡葬改革又利绿化造林
16
作者 蔡培印 杨东成 《鞍山社会科学》 2011年第1期14-15,共2页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大自然中包括人类这种高级动物在内,所有生命皆逃脱不了死亡的归宿,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历史上有人企图采取种种措施“长生不老”,这只能是画饼充饥,南柯一梦罢了。
关键词 绿化造林 殡葬改革 树葬 自然规律 大自然
原文传递
百年后怎么葬老者比年轻人看得开
17
作者 刘倩倩 《中国老年》 2013年第16期16-17,共2页
“花开花落,自然规律。自信人生二百年,终归还有落幕的那一天。身后之事,我们认定树葬好,它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选择。”这段话出自浙江台州66岁的柯先生和63岁的林先生之手。两位好友一直希望自己百年后能够树葬,可当地还未实施这一... “花开花落,自然规律。自信人生二百年,终归还有落幕的那一天。身后之事,我们认定树葬好,它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选择。”这段话出自浙江台州66岁的柯先生和63岁的林先生之手。两位好友一直希望自己百年后能够树葬,可当地还未实施这一丧葬形式。两人给媒体写信,把倡议书发到相关部门,希望实现夙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人 自然规律 社会发展 浙江台州 丧葬形式 倡议书 树葬
原文传递
也说墨脱珞巴人
18
作者 普布多吉 《中国西藏》 2002年第3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墨脱珞巴人 中国 西藏 风俗习惯 丧葬方式 树葬
下载PDF
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的树葬
19
作者 王德厚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62-65,共4页
本文根据古文献记载、考古发掘和民族学资料,论述了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的树葬,认为此种葬俗源远流长,是北方游猎民族的古老传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室韦人、契丹人等。作者并以此推论室韦人即今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的先民。
关键词 鄂伦春族 鄂温克族 独木棺 东西伯利亚 树葬 古代居民 社会历史调查 室韦 附加支柱 北方游猎民族
原文传递
如何看待死亡诡谲的死亡仪式
20
作者 寒武 枫月(图) 《世界博览》 2020年第22期58-61,共4页
各种殡葬的形式,大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保护尸体,如土葬、防腐葬、悬棺葬等;另一类是消灭尸体,如天葬、火葬、风葬、树葬、水葬等。如何看待死亡和采用什么样的死亡仪式,体现的是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灵魂的理解,都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 各种殡葬的形式,大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保护尸体,如土葬、防腐葬、悬棺葬等;另一类是消灭尸体,如天葬、火葬、风葬、树葬、水葬等。如何看待死亡和采用什么样的死亡仪式,体现的是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灵魂的理解,都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和宇宙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棺葬 死亡仪式 天葬 树葬 土葬 水葬 宇宙观 世界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