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0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树突细胞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共培养增强其体内外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48
1
作者 葛薇 李长虹 +5 位作者 张伟 韩钦 邓为民 陈磊 尤胜国 赵春华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77-280,共4页
目的探讨与树突细胞 (DC)共培养能否增强正常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IK)的体内外抗瘤活性。方法 分别按照常规方法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细胞 ,将NB4白血病细胞冻融物 (LCL)冲击或未冲击的DC与CIK细胞共培养 (LCL D... 目的探讨与树突细胞 (DC)共培养能否增强正常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IK)的体内外抗瘤活性。方法 分别按照常规方法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细胞 ,将NB4白血病细胞冻融物 (LCL)冲击或未冲击的DC与CIK细胞共培养 (LCL DC +CIK、DC +CIK) ,以CIK细胞单独培养作为对照。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型 ,酶联免疫斑点法 (ELISPOT)测定分泌IFN γ的细胞数 ,51 Cr释放实验测定体外细胞毒活性 ,同时用NB4细胞系建立荷瘤裸鼠模型研究其体内抗肿瘤活性和归巢情况。结果 在培养第 1 5天 ,LCL DC +CIK与CIK细胞单独培养相比 ,增殖速率明显提高 [(1 8.2± 2 .1 )倍vs(1 1 .6± 2 .3)倍 ,P <0 .0 5 ],CD3 + CD56+ 表达水平也明显提高 [(5 1 .0 5± 2 .6 3) %vs(30 .1 8± 1 .4 5 ) % ,P <0 .0 5 ],分泌IFN γ的细胞数量明显增高 [(86 .33± 5 .5 1 ) / 1 0 4细胞vs(4 4 .6 1± 3.0 5 ) / 1 0 4细胞 ,P <0 .0 5 ],同时LCL DC +CIK对NB4、K5 6 2、KG1a的体外细胞毒活性增强。体内实验显示与单独培养CIK细胞相比 ,LCL DC +CIK细胞共培养后 ,可明显抑制接种瘤细胞裸鼠的成瘤率 ,提高裸鼠的长期无瘤存活率 (1 0 0 %vs 6 6 .7% ,P <0 .0 5 ) ,以DiI标记的LCL DC +CIK细胞在接种后 7d内可在脾脏、淋巴结及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细胞因子 杀伤细胞 抗肿瘤活性 DC CIK 细胞
原文传递
负载自体肿瘤细胞裂解物的DC疫苗联合CIK治疗晚期肾癌的临床观察——附10例报告 被引量:51
2
作者 王欢 周芳坚 +7 位作者 王其京 秦自科 黄丽惜 刘卓炜 韩辉 李永强 陈诗萍 夏建川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5-630,共6页
背景与目的:肾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但晚期肾癌术后复发率高,加上肾癌对化疗和放疗不敏感,因此,晚期肾癌预后不佳,需要寻找新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通过负载自体肿瘤细胞裂解物的树突细胞(dendriticcells,DC)疫苗联合细胞因子... 背景与目的:肾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但晚期肾癌术后复发率高,加上肾癌对化疗和放疗不敏感,因此,晚期肾癌预后不佳,需要寻找新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通过负载自体肿瘤细胞裂解物的树突细胞(dendriticcells,DC)疫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killercells,CIK)治疗10例晚期肾癌,观察近期的临床疗效,免疫学反应及副作用。方法:分离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经GM-CSF和IL-4诱导产生DC细胞,并负载自体肿瘤细胞裂解物;T淋巴细胞经IFN-γ、IL-2、CD3单抗、IL-1α体外诱导产生CIK细胞。所有患者在切除原发病灶后,接受每周一次的皮内DC疫苗注射治疗,至少8次治疗;CIK细胞过继细胞免疫治疗,每2周一次,至少接受4次治疗。临床疗效和免疫学反应分别通过影象学检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和迟发性超敏(delayed-typehypersensitivity,DTH)反应进行评估。结果:(1)4例有可评价病灶的患者中1例部分缓解(PR),2例疾病稳定(SD),1例进展(PD);6例没有可评价病灶的患者中1例PD,1例失访,另外4例未见疾病进展。随访时间6~20个月(中位时间11个月)。(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个月后患者CD3+、CD4+、CD4+/CD8+、CD56+明显升高(P<0.05)。(3)包括PR患者在内的6例患者DTH反应呈现阳性。(4)除一过性的发热、畏寒外没有其它不良反应出现。结论:负载自体肿瘤细胞裂解物的DC疫苗联合CIK细胞治疗晚期肾癌有一定的近期临床疗效,能诱导出特异的抗肾癌免疫反应,并且有良好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树突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免疫治疗 肿瘤裂解物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所介导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3
作者 康从民 王大伟 +1 位作者 吕英涛 张媛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67-1274,共8页
血管新生是许多生理和病理进程发生的重要机理.在生物体内,血管新生需经过多步精细调控历程,现有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尤其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所介导的信号级联通路是其中关键性的调... 血管新生是许多生理和病理进程发生的重要机理.在生物体内,血管新生需经过多步精细调控历程,现有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尤其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所介导的信号级联通路是其中关键性的调节途径.VEGF/VEGFR-2所介导的信号级联通路可以调控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存活和通透性的改变,促进血管的新生.VEGF与VEGFR-2的胞外区特异性结合后,引起受体的二聚化和自身的交互磷酸化,使胞内特定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下游信号蛋白可以通过其Src同源结构域-2(SH2)与VEGFR-2结合,随后激活下游的效应蛋白,调控内皮细胞的生物学活性.此外,VEGF/VEGFR-2信号通路还可以下调树突细胞(DC)的活性.对VEGF/VEGFR-2信号通路作用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新药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 血管新生 肿瘤 树突细胞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增强树突细胞的抗肺癌作用 被引量:26
4
作者 董晓辉 董竞成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 :研究黄芪注射液联合MHCI类限制性肿瘤抗原多肽Mut1致敏的树突细胞 (DCs)对肺癌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免疫学原理。方法 :制备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细胞 ,用转移性Lewis肺癌特异性多肽Mut1预激DCs并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肺癌小鼠 ,通过FAC... 目的 :研究黄芪注射液联合MHCI类限制性肿瘤抗原多肽Mut1致敏的树突细胞 (DCs)对肺癌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免疫学原理。方法 :制备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细胞 ,用转移性Lewis肺癌特异性多肽Mut1预激DCs并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肺癌小鼠 ,通过FACS分析其脾细胞内T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 ,用Elisa法检测荷瘤小鼠血清内IL 2、IL 4浓度的变化 ,间接提示Th1 Th2比例的变化。同时免疫正常小鼠 ,观察宿主对随后肿瘤细胞攻击的保护作用。结果 :肿瘤抗原多肽致敏的DCs与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后 ,比单用DCs更有效的治疗转移性肺癌 ,小鼠脾细胞内CD4 + T和CD8+ T细胞明显比例升高 ,联合治疗组的IL 2 IL 4比例也明显升高。在观察时间内经黄芪注射液和DCs联合免疫的小鼠成瘤率低于对照组和单用DCs组。结论 :以肿瘤抗原多肽致敏的DCs与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能更有效的促进荷瘤宿主的免疫应答 ,具有显著的体内抑制肺癌转移的效果。对正常动物免疫保护作用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肺癌 黄芪注射液
下载PDF
DC—CIK过继免疫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6
5
作者 钟国成 颜斌 +6 位作者 孙薏 张小玉 陈健 苏毅 孙浩平 龙海霞 朱波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00-1003,共4页
目的研究树突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为效应细胞的过继免疫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免疫机制和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MM患者随机分为2组:化疗组30例,给予适合的化疗方案;联合组30例,除接受适合的化... 目的研究树突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为效应细胞的过继免疫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免疫机制和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MM患者随机分为2组:化疗组30例,给予适合的化疗方案;联合组30例,除接受适合的化疗外,还给予DC—CIK免疫治疗。记录所有患者在化疗前后的免疫学指标,并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化疗后,所有患者的免疫指标[热休克蛋白70表达水平为(20.87±4.79)μg/L;Th1/Th2比值为1.39±0.31;转移生长因子-β表达水平为(0.97±0.32)μg/L;CD4+CD25+细胞百分比为(8.26±2.18)%]与化疗前[(18.24±4.16)μg/L、1.22±O.25、(1.19±0.46)μg/L、(10.31±2.5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Ps评分为2.26±0.41;瘤细胞百分比为(24.73±6.38)%;132微球蛋白表达水平为(7.14±2.03)mg/L;24h尿液轻链为(11.26±3.67)mg;肌酐水平为(162.40±33.84)μmol/L]与化疗组患者[2.57±0.58;(29.12±8.67)%;(9.35±3.42)mg/L;(14.78±4.23)mg;(187.50±46.53)μmol/L]比较,均有所提高(P值均〈0.05)。结论化疗能减轻MM患者肿瘤细胞的免疫抑制,促进DC—CIK的抗瘤活性;DC—CIK免疫治疗与化疗联合应用于MM患者具有良好的协同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疗法 树突细胞 杀伤细胞
原文传递
培美曲塞/卡铂同步放化疗联合DC-CIK对局部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被引量:35
6
作者 许涛 景红霞 +4 位作者 李林均 张军 余建云 程雄飞 焦娇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70-1074,共5页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卡铂同步放化疗联合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免疫疗法治疗局部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NSLANSCLC)的免疫机制和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NSLA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培美曲塞/卡铂同步...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卡铂同步放化疗联合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免疫疗法治疗局部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NSLANSCLC)的免疫机制和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NSLA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培美曲塞/卡铂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方案;观察组35例,给予培美曲塞/卡铂同步放化疗联合DC-CIK的治疗方案。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的CD3+CD4+T淋巴细胞、CD56+NK细胞比例及CD4/CD8细胞比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下降,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幅度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完全缓解(CR)28.6%、部分缓解(PR)42.9%、稳定(SD)25.7%、病情进展(PD)2.9%,观察组CR31.4%、PR 51.4%、SD 11.4%、PD 5.7%,两组间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3)。对照组和观察组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8%、39.1%和73.5%、50.4%,对照组和观察组1年、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0.3%、39.3%和71.0%、42.9%,两组间上述两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6个月和34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22个月和29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肺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失败模式(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3)。结论培美曲塞/卡铂同步放化疗联合DC-CIK治疗NSLANSCLC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能力,减少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延长患者远期生存时间,可推荐用于NSLANSCLC的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疗法 化学疗法 同步放化疗 培美曲塞 卡铂 免疫疗法 树突细胞 杀伤细胞 预后
下载PDF
肺癌组织中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8
7
作者 龚选举 阎玉虎 吴建平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 研究肺癌组织中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 (TIDC)的浸润程度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S 10 0蛋白作为TIDC的特异性标记物 ,应用SABC免疫学方法检测肺癌组织中TIDC的分布。结果38例肺腺癌中 ,TIDC显著浸润 15例 ,5年生存率为 6 0 0 % ;轻度... 目的 研究肺癌组织中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 (TIDC)的浸润程度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S 10 0蛋白作为TIDC的特异性标记物 ,应用SABC免疫学方法检测肺癌组织中TIDC的分布。结果38例肺腺癌中 ,TIDC显著浸润 15例 ,5年生存率为 6 0 0 % ;轻度浸润 2 3例 ,5年生存率 2 1.7%。 44例鳞癌中 ,TIDC显著浸润 18例 ,5年生存率 6 1.1% ;轻度浸润 2 6例 ,5年生存率 19.2 %。经Log rank检验 ,无论肺腺癌和鳞癌 ,TIDC显著浸润组和轻度浸润组的 5年生存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肺癌组织中TIDC显著浸润者的预后明显好于轻度浸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肿瘤浸润 树突细胞 预后
原文传递
过敏性紫癜病儿树突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2水平与T_H1/T_H2的变化 被引量:25
8
作者 孙大庆 张秋业 +1 位作者 董增义 白枫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07-310,共4页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HSP)病儿外周血树突细胞(DC)产生IL12的变化,并探讨其对TH1/TH2平衡的影响及在HSP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0例HSP病儿(HSP组)及21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血浆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HSP)病儿外周血树突细胞(DC)产生IL12的变化,并探讨其对TH1/TH2平衡的影响及在HSP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0例HSP病儿(HSP组)及21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血浆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并对其中22例HSP病儿及21例健康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进行体外培养以诱生出DC,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12水平,同时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D1a+细胞表达率。结果①HSP组血浆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30.59±11.27pg/mLvs43.38±19.19pg/mL,P<0.01),IL4水平高于对照组(45.08±9.19pg/mLvs32.95±7.10pg/mL,P<0.01),IFNγ/IL4比值低于对照组(0.70±0.28vs1.33±0.57,P<0.01),IL12水平低于对照组(153.95±91.88pg/mLvs323.06±162.34pg/mL,P<0.01);HSP组和对照组各自血浆中IL12水平与IFNγ水平呈正相关(P<0.01,0.05),与IL4水平无相关性(P>0.05),与IFNγ/IL4比值呈正相关(P<0.01)。②HSP组培养上清液IL12水平低于对照组(357.06±153.56pg/mLvs489.80±213.45pg/mL,P<0.05),且与血浆IL12水平呈正相关(P<0.01)。③HSP组CD1a+细胞表达率低于对照组(27.42±10.75)%vs(35.68±12.18)%,(P<0.05),与培养上清液和血浆IL12水平皆呈正相关(P<0.01)。结论HSP病儿存在TH1/TH2平衡失调,TH1功能的下降与血浆IL12水平低下呈正相关,而后者又与DC数量减少和/或功能低下关系密切,表明HSP病儿外周血DC数量减少和/或功能低下间接导致了TH1/TH2平衡的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 树突细胞 干扰素γ 细胞介素4 细胞介素12 TH1细胞 TH2细胞
下载PDF
自体宫颈癌-树突细胞疫苗激活的CTL杀伤效应 被引量:27
9
作者 周昌菊 马薇 +2 位作者 周建大 赵永祥 谢慧清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3-147,共5页
背景与目的:树突细胞(dendriticcells,DC)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APC),它可以在体内、外向T淋巴细胞递呈抗原,并诱发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Tlymphocyte,CTL)反应。本研究旨在探讨负载自体宫颈... 背景与目的:树突细胞(dendriticcells,DC)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APC),它可以在体内、外向T淋巴细胞递呈抗原,并诱发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Tlymphocyte,CTL)反应。本研究旨在探讨负载自体宫颈癌抗原的DC体外激发的CTL对自体宫颈癌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先冻融宫颈癌细胞制备抗原,然后以GM-CSF、IL-4诱导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获得DC并负载抗原,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制备宫颈癌抗原特异性CTL,观察CTL对宫颈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负载自体宫颈癌抗原DC诱导的特异性CTL对自体宫颈癌细胞的体外杀伤率高达79.32%~89.27%,显著高于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ymphokine-activatedkillingcells,LAK)的杀伤率(t≥2.89,P<0.05);且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具有一定杀伤效应(40.35%~58.09%),但低于自体癌细胞组(t≥2.97,P<0.05);特异性CTL对HepG2、MCF7、A549、MGC803细胞无明显杀伤效应。结论:自体宫颈癌-树突细胞疫苗体外诱导的CTL具有高效而特异的抗自体宫颈癌细胞免疫活性,可望成为宫颈癌生物治疗的一个有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树突细胞 细胞毒性淋巴细胞 杀伤活性
下载PDF
共培养的树突细胞和CIK细胞对肺癌的体内外抑癌作用 被引量:30
10
作者 杨新静 黄建安 +2 位作者 雷伟 朱一蓓 张学光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29-1333,共5页
背景与目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killer,CIK)细胞是高效的肿瘤杀伤细胞。树突细胞(dendriticcells,DCs)是体内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并且能够提高效应细胞的抗瘤活性。本实验将DCs和CIK细胞共培养观察DCs对CIK细胞的细胞... 背景与目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killer,CIK)细胞是高效的肿瘤杀伤细胞。树突细胞(dendriticcells,DCs)是体内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并且能够提高效应细胞的抗瘤活性。本实验将DCs和CIK细胞共培养观察DCs对CIK细胞的细胞表型、增殖活性及体内外的抗肺癌作用的影响。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常规诱导出DCs、CIK细胞后,将DCs和CIK细胞按1∶10比例共培养5天获得DC-CIK细胞。流式细胞仪测DC-CIK细胞表型变化,3H-TdR掺入法测定其体外的细胞毒活性,并用肺腺癌细胞株A549建立裸鼠模型观察DC-CIK体内的抗肿瘤效果。结果:在培养第14天,DC-CIK细胞与单独CIK细胞培养组相比,增殖速率提高[(17.0±1.8)倍vs.(10.9±2.0)倍,P<0.05],CD3+CD56+表达水平明显上调[(36.0±4.2)%vs.(25.7±2.9)%,P<0.05],同时对A549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明显增强(P<0.05)。裸鼠体内实验表明,接种肺癌细胞51天后DC-CIK组、CIK组的抑瘤率分别为62.9%、41.5%,与对照组相比DC-CIK组及CIK组均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P<0.01),且DC-CIK组与CIK组抑瘤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s与CIK细胞共培养可使CIK细胞获得更高的增殖活性和更强的抑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细胞因子 诱导 杀伤细胞 肺肿瘤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组织中树突状细胞、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1
11
作者 张兰英 陈杰 +3 位作者 张奕 顾延会 饶习敏 欧阳瑶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5-132,共8页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组织中成熟树突状细胞、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探讨树突状细胞经Th17/调节性T细胞途径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因肺癌行肺...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组织中成熟树突状细胞、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探讨树突状细胞经Th17/调节性T细胞途径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因肺癌行肺叶切除术患者的肺组织,依据其病史资料分为无吸烟无COPD组(20例)、吸烟无COPD组(22例)、吸烟COPD组(20例)。免疫组化法检测3组患者肺组织CD80、趋化因子受体6(CCR6)、白细胞介素-17A(IL-17A)、叉头状转录因子P3(FoxP3)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肺组织悬液中成熟树突状细胞、未成熟树突状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免疫组化显示,吸烟COPD组肺组织CD80(2.31±1.61)、FoxP3(2.20±1.38)阳性表达细胞数减少,CCR6(8.74±4.63)、IL-17A(9.43±3.81)阳性表达细胞数增多(P值均<0.05);(2)流式细胞术显示,吸烟COPD组肺组织悬液中成熟树突状细胞(0.55±0.15)、调节性T细胞(0.60±0.18)降低,未成熟树突状细胞(4.20±0.21)、Th17(4.79±1.16)增多(P值均<0.05);(3)吸烟COPD组,Th17、Th17/调节性T细胞比值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呈负相关(r分别为-0.902、-0.905、-0.474、-0.935、-0.869、-0.491,P值均<0.05),调节性T细胞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呈正相关(r分别为0.747、0.716、0.274,P值均<0.05)。结论COPD中树突状细胞成熟障碍,且存在Th17/调节性T细胞失衡,倾向Th17介导的促炎性反应,可能参与了COPD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树突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原文传递
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抗肝癌免疫 被引量:28
12
作者 李明松 袁爱力 +3 位作者 张万岱 刘思德 吕爱民 周殿元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目的应用树突状细胞(DC)在体外诱导高效而特异抗肝癌免疫.方法自肝癌患者外周血中分离DC;以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白介素4(IL4)联合刺激DC;以人肝癌细胞系HepG2肿瘤细胞的肿瘤相关抗原... 目的应用树突状细胞(DC)在体外诱导高效而特异抗肝癌免疫.方法自肝癌患者外周血中分离DC;以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白介素4(IL4)联合刺激DC;以人肝癌细胞系HepG2肿瘤细胞的肿瘤相关抗原(TAA)激活DC;DC诱导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CTL);检测CTL及其上清液对HepG2肿瘤细胞、LOVO肿瘤细胞及HOS8603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经人肝癌细胞系HepG2肿瘤细胞的TAA激活并经GMCSF及IL4联合刺激后,肝癌患者外周血DC能够诱导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CTL,该CTL及其上清液对HepG2肿瘤细胞均有高效而特异性的杀伤作用(杀伤率分别为92%±105%和41%±89%).结论肝癌患者外周血DC体外能够诱导高效而特异抗肝癌免疫.提示DC作为一新概念上的抗肿瘤疫苗可能在肿瘤治疗及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免疫治疗 树突细胞
下载PDF
DCs-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30
13
作者 张曼 杨涛 +9 位作者 石洋 张文军 李启英 唐显军 黄德鸿 闫国和 杨威 吴仙宇 王宏宇 项颖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1-365,共5页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272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272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化疗联合DCs-CIK细胞免疫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化疗组)。比较2组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并分析DCs-CIK细胞免疫治疗的影响因素,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近期疗效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49.26%和37.50%(P>0.05),疾病控制率为68.38%和54.41%(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表面抗原CD3+、CD8+和自然杀伤细胞所占的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肿瘤分期和Karnofsky体能状况(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是DCs-CIK细胞免疫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行DCs-CIK细胞免疫治疗的患者中仅有15例患者出现低热,未见其他的不良反应。结论:DCs-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可以提高晚期NSCLC的疾病控制率,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患者的年龄、KPS评分及肿瘤分期可影响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 免疫疗法 树突细胞 杀伤细胞
原文传递
DC-CIK联合化疗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14
作者 赵霞 许庆 +5 位作者 丁慧芳 徐敏 邢健 鲁光 孙彩凤 刘国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0-496,共7页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为效应细胞的过继免疫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的影响,从而探讨以上治疗对MM患者的细胞免疫调节功能。方法:...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为效应细胞的过继免疫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的影响,从而探讨以上治疗对MM患者的细胞免疫调节功能。方法:将50例M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化疗组24例,给予合适的化疗方案;联合组26例,除接受适合的化疗外,还给予DC/CIK免疫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比例,并比较两组患者细胞免疫指标(Th1/Th2比值、Ag NORs比值、TGF-β)的差异。结果:3周期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PS评分为2.10±0.49;瘤细胞百分比为(28.55±7.11)%;β2微球蛋白表达水平为(10.21±3.03)mg/L;血清M蛋白水平为(27.11±6.87)g/L;24h尿液轻链为(9.11±3.66)mg;肌酐水平为(159.33±29.68)μmol/L]均优于化疗组患者[2.59±0.52;(37.34±12.89)%;(17.22±4.21)mg/L;(35.26±12.32)g/L;(14.87±4.06)mg;(254.19±37.46)μmol/L](P值均<0.05)。联合组CD3+CD8+比例[(24.68±7.38)%]、CD4+CD25+[(1.22±0.26)%]、CD4+CD25+/CD4+[(3.58±1.69)%]、TGF-β含量[(1.32±0.39)ng/m L]均明显低于化疗组[(27.56±6.59)%、(1.45±0.40)%、(4.67±2.77)%、(1.49±0.59)ng/m L](P<0.05);CD3+CD4+/CD3+CD8+比值[(1.46±0.33)%]、Th1/Th2比值(1.49±0.29)、Ag NOR比值[(5.06±0.69)IS%]均明显高于化疗组[(1.38±0.28)%、(1.32±0.31)、(4.37±0.67)IS%](P<0.05),提示联合治疗组对MM具有更有效的免疫调节功能。结论:DC/CIK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MM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可能通过免疫调节使MM患者Th2向Th1逆转,从而增强机体抗肿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疗法 树突细胞 杀伤细胞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 细胞
下载PDF
An effective vaccine against colon cancer in mice:Use of recombinant adenovirus interleukin-12 transduced dendritic cells 被引量:25
15
作者 Xiao-Zhou He Liang Wang Yan-Yun Zh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4期532-540,共9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 vaccine with recombinant adenovirus interleukin-12 (AdVIL-12) transduced dendritic cells (DCs) against colon cancer in mice. METHODS: DCs and AdVIL-12 were incubated together ...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 vaccine with recombinant adenovirus interleukin-12 (AdVIL-12) transduced dendritic cells (DCs) against colon cancer in mice. METHODS: DCs and AdVIL-12 were incubated together at different time intervals and at different doses. Supernatant was collected and tested for IL-12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In order to determine whether tumor cell lysate-pulsed (TP) AdVIL-12/DCs enhance therapeutic potential in the established tumor model, CT26 colon tumor cells were implanted subcutaneously (s.c.) in the midflank of naive BALB/c mice. Tumor-bearing mice were injected with a vaccination of CT26 TP AdVIL-12/DCs on d 3 and 10. As a protective colon tumor model, naive BALB/c mice were immunized s.c. in their abdomens with CT26 TP AdVIL-12/DCs twice at seven day intervals. After the immunization on d 7, the mice were challenged with a lethal dose of CT26 tumor cells and survival times were evaluated. Subsequently, cytotoxic T lymphocyte (CTL) activity and interferon gamma (IFNy) secretion was evaluated in the immunized mice, and assayed CTL ex vivo. RESULTS: Murine DCs were retrovirally transduced with AdVIL-12 efficiency, and the AdVIL-12 transduced DCs secreted a high level of IL-12 (AdVIL-12/DCs, 615.27 ± 42.3 pg/mL vs DCs, 46.32 ± 7.29 pg/mL, P 〈 0.05). Vaccination with CT26 TP AdVIL-12/DCs could enhance anti-tumor immunity against CT26 colon tumor in murine therapeutic models (tumor volume on d 19:CT26 TP AdVIL-12/DCs 107 ± 42 mm^3 vs CT26 TP DCs 383± 65 mm^3, P 〈 0.05) and protective models. Moreover, the CT26 TP AdVIL-12/DC vaccination enhances tumor-specific CTL activity, producing high levels of IFN7 in immunized mice. Ex vivo primed T cells with AdVIL-12/DCs were able to induce more effective CTL activity than in primed T cells with CT26 TP/DCs (E:T = 100:1, 69.49% ± 6.11% specific lysis vs 37.44% + 4.32% specific lysis, P 〈 0.05).CONCLUSION: Vaccination with recombinant AdVIL-12 transduced DC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CCINATION Dendritic cells CYTOKINE INTERLEUKIN-12 Colon cancer IMMUNOTHERAPY
下载PDF
健脾方对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16
作者 高月求 郑亚江 王灵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0-302,共3页
目的研究健脾方对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患者树突细胞(DC)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慢乙肝脾虚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干扰素(赛诺金500万U,肌肉注射,每周3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方(每日1剂,分2次服... 目的研究健脾方对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患者树突细胞(DC)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慢乙肝脾虚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干扰素(赛诺金500万U,肌肉注射,每周3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方(每日1剂,分2次服用),用药6个月。分离培养外周血DC,流式细胞仪测定DC表面HLA-DR、CD86、CD80、CD40、CD14、CD11c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测定两组DC的功能,治疗前后各检测1次。结果治疗组DC表面的CD86、CD80、CD40、CD11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刺激指数、IFN-γ、IL-12的变化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方明显改善DC的功能,调节免疫功能可能是其提高临床疗效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树突细胞 脾虚 健脾方
下载PDF
TACE、IMRT、HIFU联合DC-CIK治疗局部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效果 被引量:25
17
作者 许涛 景红霞 +4 位作者 李林均 张军 余建云 程雄飞 焦娇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46-1849,共4页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调强放疗(IMRT)、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树突状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DC-CIK)细胞免疫疗法治疗局部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5例局部晚期原发性肝...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调强放疗(IMRT)、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树突状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DC-CIK)细胞免疫疗法治疗局部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5例局部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先行TACE治疗,序贯IMRT联合HIFU同步治疗,最后行DC-CIK免疫治疗。IMRT采用6 MV X射线调强放射治疗,总剂量36-64 Gy/4-7周。于放疗第1天开始行HIFU,5次/周,连用4-7周。结果 CD3^+CD4^+T淋巴细胞、CD56+NK细胞比例及CD4/CD8细胞比率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疗效评价: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1例,稳定22例,进展1例,总有效率为34.3%;AFP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2.4%、62.7%,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2个月;全组1、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5.7%、31.7%,全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20个月。所有患者均可以评价不良反应:恶心呕吐Ⅰ级15例、Ⅱ级10例、Ⅲ级8例;骨髓抑制Ⅰ级18例、Ⅱ级5例;急性放射性肝损伤Ⅰ级7例、Ⅱ级3例;急性放射性胃肠道损伤Ⅰ级12例、Ⅱ级2例;未见急性放射性肾损伤。结论 对于局部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IMRT、HIFU及DC-CIK联合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调强放疗 高强度聚焦超声 树突细胞 杀伤细胞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8
作者 沈艳 李莉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8期1138-1139,共2页
大肠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随着饮食方式和环境的改变,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患者5年内的生存率较低,仅为50%,且复发率或癌细胞转移率大。近年来临床研究显示,中医药结合西医疗法治疗大肠癌取得较好的... 大肠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随着饮食方式和环境的改变,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患者5年内的生存率较低,仅为50%,且复发率或癌细胞转移率大。近年来临床研究显示,中医药结合西医疗法治疗大肠癌取得较好的疗效,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转移等方面有明显改善。本文对近年来大肠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中西医结合 首乌总多糖 四逆汤 结直肠癌干细胞假说 西妥昔单抗 贝伐单抗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树突细胞 人参多糖 灵芝多糖
原文传递
Toll样受体与支气管哮喘免疫调控 被引量:18
19
作者 苏苗赏 李昌崇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2005年第2期92-95,共4页
Toll样受体 (TLRs)是一种属于I型跨膜蛋白的天然免疫模式识别受体。近年来发现TLRs参与多种媒介组分的识别 ,且TLRs信号激活通过转接蛋白MyD88和 /或TIRAP/Mal依赖性通路诱导树突细胞成熟、促进T细胞分化和调节肥大细胞反应 ,成为联系... Toll样受体 (TLRs)是一种属于I型跨膜蛋白的天然免疫模式识别受体。近年来发现TLRs参与多种媒介组分的识别 ,且TLRs信号激活通过转接蛋白MyD88和 /或TIRAP/Mal依赖性通路诱导树突细胞成熟、促进T细胞分化和调节肥大细胞反应 ,成为联系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 ,从而在哮喘免疫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细胞表面 树突细胞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 肥大细胞 信号传导 哮喘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对HBsAg的提呈作用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李用国 罗云萍 +1 位作者 梁增伟 任红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30-331,共2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人外周血培养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对HBsAg的提呈作用。方法:从乙肝病人外周血中培养扩增DC,以不同浓度的HBsAg与DC共同孵育1.5h,然后再与10倍的自体T细胞混合培养5d,结束培养前13...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人外周血培养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对HBsAg的提呈作用。方法:从乙肝病人外周血中培养扩增DC,以不同浓度的HBsAg与DC共同孵育1.5h,然后再与10倍的自体T细胞混合培养5d,结束培养前13h加入37kBq/孔(1μCi=37kBq)3H胸腺嘧啶。收获细胞,用γ液体闪烁计数仪测定cpm。 结果:抗原处理的DC刺激T细胞增殖效应(cpm)明显高于未经抗原处理的DC。 结论:从慢性乙肝病人外周血培养的DC对HBsAg有较强的提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树突细胞 抗原提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