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乳化柴油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潘美贞 杨小勇 《茂名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8-21,共4页
以柴油为原料,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醚(OP-15)作为主乳化剂,以脂肪酸二乙醇酰胺和山梨糖醇酐单油酸脂(Span-80)为辅乳化剂,对掺水柴油乳状液的配制条件进行实验,确定了不同用量的乳化剂形成W/O型乳液时的最大掺水量,同时考... 以柴油为原料,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醚(OP-15)作为主乳化剂,以脂肪酸二乙醇酰胺和山梨糖醇酐单油酸脂(Span-80)为辅乳化剂,对掺水柴油乳状液的配制条件进行实验,确定了不同用量的乳化剂形成W/O型乳液时的最大掺水量,同时考察了不同的燃烧条件下掺水柴油乳液的燃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乳化剂 柴油乳液 燃烧性能
下载PDF
甲醇柴油乳液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静 焦纬洲 +3 位作者 刘有智 刘文丽 许承骋 郭亮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66-369,382,共5页
在20℃下,研究了复配乳化剂及助乳化剂的含量、HLB值、甲醇含量、乳化时间及转速等对甲醇柴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复配乳化剂及助乳化剂的含量、HLB值和转速的增大,乳液的稳定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乳化... 在20℃下,研究了复配乳化剂及助乳化剂的含量、HLB值、甲醇含量、乳化时间及转速等对甲醇柴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复配乳化剂及助乳化剂的含量、HLB值和转速的增大,乳液的稳定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乳化时间的延长,稳定性先升高后趋于基本稳定。随着甲醇含量的增大,乳液的稳定性逐渐降低。实验得到的适宜操作参数:乳化时间为2 min、转速为5×2 800 r·min-1、HLB值为4.5、乳化剂及助乳化剂质量分数均为3%、甲醇质量分数为15%。测得Sauter平均直径D=13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柴油乳液 稳定性 乳化效率
下载PDF
乙醇柴油乳液性能研究
3
作者 段燕 刘良国 师儒 《山西科技》 2016年第4期78-80,88,共4页
研究了乙醇质量分数从5%增加到25%时乙醇柴油乳液的密度、黏度、表面张力和稳定性,总结出乙醇含量对乙醇柴油乳液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适宜用量为3%,乳液的表面张力、密度、黏度、稳定时间随乙醇含量的增加呈现减小趋势,乳... 研究了乙醇质量分数从5%增加到25%时乙醇柴油乳液的密度、黏度、表面张力和稳定性,总结出乙醇含量对乙醇柴油乳液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适宜用量为3%,乳液的表面张力、密度、黏度、稳定时间随乙醇含量的增加呈现减小趋势,乳液的粒径在0.1μm^15μ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柴油乳液 理化性质 表面张力 稳定时间
下载PDF
超声制备甲醇柴油乳液及其稳定性研究
4
作者 焦纬洲 李晓霞 +3 位作者 李鹏 何守琪 符曼 王永明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68-571,588,共5页
采用Tween 80,Span 80,Tween 20,油酸和十二烷基磺酸钠复配作为乳化剂,利用高速分散器和超声波装置作为预乳化和深度乳化装置制备甲醇柴油乳液。研究了超声参数(声强和作用时间)、乳化剂及甲醇用量等对甲醇柴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得出适... 采用Tween 80,Span 80,Tween 20,油酸和十二烷基磺酸钠复配作为乳化剂,利用高速分散器和超声波装置作为预乳化和深度乳化装置制备甲醇柴油乳液。研究了超声参数(声强和作用时间)、乳化剂及甲醇用量等对甲醇柴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得出适宜的操作条件为:复配乳化剂HLB值为5.1,复配乳化剂质量分数为3%,甲醇体积分数为15%,预乳化时间为5 min,转速为5×2 800 r/min,超声乳化时间为15 min,超声作用功率为352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剂 甲醇柴油乳液 超声波 稳定性
下载PDF
助乳化剂对甲醇柴油乳液性能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李静 焦纬洲 +2 位作者 刘有智 张珺 许承骋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4-719,共6页
助乳化剂对甲醇柴油乳液的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恒定实验温度为25℃,固定乳化时间为2 min,甲醇含量为15%,转速为5×2 800 r/min,复配乳化剂为3%的情况下,研究了助乳化剂种类、含量及不同结构的醇对甲醇柴油乳液的稳定性能、流变性... 助乳化剂对甲醇柴油乳液的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恒定实验温度为25℃,固定乳化时间为2 min,甲醇含量为15%,转速为5×2 800 r/min,复配乳化剂为3%的情况下,研究了助乳化剂种类、含量及不同结构的醇对甲醇柴油乳液的稳定性能、流变性能及其他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助乳化剂含量的增加,乳液的稳定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正构型醇比异构型醇有较好的乳化效果.选择助乳化剂为正丁醇,且含量为1%时,形成的甲醇柴油乳液为牛顿型流体,黏度为4.68 m Pa·s,铜片腐蚀等级为1b,色度为2.5,闪点为57℃,凝点为-8℃,均满足国家柴油燃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柴油乳液 助乳化剂 性能
下载PDF
助表面活性剂醇对柴油微乳液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中元 谷晓昱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6-400,共5页
采用几种不同碳链长度的醇为助表面活性剂、油酸单乙醇胺盐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了柴油微乳液。考察了醇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ζas)和醇的种类对微乳化作用的影响,对不同碳链长度的醇制备的柴油微乳液粒径进行表征,计算得到了醇由连续相(c... 采用几种不同碳链长度的醇为助表面活性剂、油酸单乙醇胺盐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了柴油微乳液。考察了醇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ζas)和醇的种类对微乳化作用的影响,对不同碳链长度的醇制备的柴油微乳液粒径进行表征,计算得到了醇由连续相(c)转移到界面层(i)的标准自由能变化(ΔG■c㈠→i)。实验结果表明,只有碳原子数大于3的中长链醇才能形成柴油微乳液;随醇碳链长度的增加,柴油微乳液的最大增溶水量、界面层中醇的含量及柴油微乳液平均粒径均减小;ΔG■㈠c→i与醇碳原子数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制备柴油微乳液较佳的助表面活性剂为正辛醇,ζas值约为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乳液 表面活性剂 助表面活性剂 油酸单乙醇胺盐 醇转移 标准自由能变化
下载PDF
正构醇的碳链长度对柴油微乳液组成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吴珣 鲁长波 谷晓昱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68-1072,共5页
在复合表面活性剂SPAN80和Triton x-114的微乳液体系中,以碳链长度为1~8的正构醇为助表面活性剂,研究了正构醇的碳链长度对柴油微乳液组成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只有碳链长度为2~6的乙醇、丙醇、正丁醇、正戊醇和正己醇可形成... 在复合表面活性剂SPAN80和Triton x-114的微乳液体系中,以碳链长度为1~8的正构醇为助表面活性剂,研究了正构醇的碳链长度对柴油微乳液组成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只有碳链长度为2~6的乙醇、丙醇、正丁醇、正戊醇和正己醇可形成透明稳定的微乳液。绘制了这5个体系相应的拟三元相图,并计算了各体系的微乳区面积;考察了正构醇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对微乳液中增溶水量的影响;表征了柴油微乳液的黏度、粒径及其分布。实验结果表明,以正戊醇为助表面活性剂的体系拟三元相图中微乳区的面积和最大增溶水量均最大;随正构醇碳链的增长,体系黏度增大,粒径减小,粒径分布变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柴油乳液 正构醇 拟三元相图
下载PDF
基于柴油微乳液的铝电解阳极炭渣浮选分离优化
8
作者 张宁宁 武美圻 +4 位作者 李朋玉 石忠钰 韩瑞 朱张磊 李振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7-145,共9页
铝电解阳极炭渣富含炭和电解质,两者的浮选分离中存在烃类油捕收剂分散性差、耗量大等问题。以云南某电解铝厂的阳极炭渣为研究对象,分别以普通柴油和由Span 80与CTAB改性制得的微乳柴油为捕收剂进行浮选效果对比,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 铝电解阳极炭渣富含炭和电解质,两者的浮选分离中存在烃类油捕收剂分散性差、耗量大等问题。以云南某电解铝厂的阳极炭渣为研究对象,分别以普通柴油和由Span 80与CTAB改性制得的微乳柴油为捕收剂进行浮选效果对比,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微乳捕收剂的浮选过程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铝电解阳极炭渣样品磨矿时间为20 min时浮选效果较好;柴油微乳捕收剂平均粒径62.22 nm,在水中较柴油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单因素浮选得出微乳捕收剂用量400 g/t、矿浆浓度15%、搅拌转速1 800 r/min、充气量0.15 m^(3)/h时,碳回收率为75.28%、浮选完善指标为66.80%;响应面优化分析得出当捕收剂用量252.47 g/t、矿浆浓度27.94%、搅拌转速2 200r/min、充气量0.19 m^(3)/h时所得碳回收率与1 200 g/t常规柴油浮选时相当,捕收剂节约率达78.96%、柴油节约率达94.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解阳极炭渣 浮选 柴油乳液 捕收剂 响应面优化
下载PDF
基于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柴油微乳体系构建与性能研究
9
作者 段严 袁兴中 +3 位作者 曾光明 黄华军 冷立健 王雪丽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586-4592,共7页
以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RL)为表面活性剂,中长碳链正构醇(正丁醇、正戊醇、正己醇、正庚醇及正辛醇)为助表面活性剂,采用滴定法制备RL/柴油/正构醇/水柴油微乳体系,并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用量(K m)、助表面活性剂醇的种类及用量(δas)... 以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RL)为表面活性剂,中长碳链正构醇(正丁醇、正戊醇、正己醇、正庚醇及正辛醇)为助表面活性剂,采用滴定法制备RL/柴油/正构醇/水柴油微乳体系,并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用量(K m)、助表面活性剂醇的种类及用量(δas)及离子强度对柴油微乳体系最大增溶水量(W o)的影响,并对不同条件下获得的柴油微乳体系的运动粘度(μ)和表面张力(γ)进行了表征。通过荧光法测得RL在柴油中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7 g/L。当生物表面活性剂与柴油的质量比K m为0.02,助表面活性剂选用正庚醇且醇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δas为0.1,NaOH溶液质量分数为0.06%时,柴油微乳体系的μ和γ较低,W o最大,性能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柴油乳液体系 助表面活性剂 正构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