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岩市2009年手足口病病原学特点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新文 李晓燕 +2 位作者 陈前进 郭贞钻 曹春远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43-44,共2页
[目的]了解龙岩市2009年手足口病病原体及流行特点,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法对手足口病监测标本和各县市(区)疑似病例标本共324份进行EV 71和COXA 16病毒核酸检测。[结果]324份标本中,阳性165份,阳性率为50.9%,其中EV 71阳性... [目的]了解龙岩市2009年手足口病病原体及流行特点,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法对手足口病监测标本和各县市(区)疑似病例标本共324份进行EV 71和COXA 16病毒核酸检测。[结果]324份标本中,阳性165份,阳性率为50.9%,其中EV 71阳性率27.2%(88/324),COXA 16阳性77份(23.8%)。[结论]2009年5和10月均有一次发病高峰期,与2008年福建省、龙岩市流行相一致,发病高峰期可能与地理气候气温有关。标本阳性检出主要集中在0~5岁婴幼儿(98.2%)。应加强幼托机构和学校监测工作,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控制疫情的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EV71) 柯萨奇病毒A16(coxa16) 健康教育
原文传递
2012-2014年太仓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蔡永彬 嵇红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198-200,共3页
目的了解太仓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制定手足口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手足口病信息,对太仓市2012-2014年手足口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并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部分手足口病例进行肠道病毒... 目的了解太仓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制定手足口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手足口病信息,对太仓市2012-2014年手足口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并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部分手足口病例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12-2014年手足口病发病率为197.3/10万,发病高峰集中在4-7月,城区的发病率高于农村,以<5岁的散居儿童或幼托儿童为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普通病例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占44.0%),重症病例以EV71为流行优势株(占80.0%)。结论太仓市手足口病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人群性以及地区性,引起手足口病病例的病原体主要为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且不同年份间流行优势株有所差别,重症病例的流行优势毒株为EV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分析 肠道病毒71(EV71) 柯萨奇病毒A16(coxa16) 肠道病毒
下载PDF
怀化市2008—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宇 黄春梅 黄生欢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6年第5期38-42,共5页
目的:分析怀化市2008—2015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本地区手足口病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怀化市2008—2015年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检测分析。结果怀化市2008—2015年... 目的:分析怀化市2008—2015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本地区手足口病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怀化市2008—2015年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检测分析。结果怀化市2008—2015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46333例,每年发病率分别为51.04/10万、33.40/10万、98.85/10万、84.79/10万、181.96/10万、126.44/10万、269.57/10万、125.95/10万。共报告重症病例601例,重症病例发生率占比1.30%,报告死亡病例8例,病死率占比0.02%。在此期间怀化市所有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年均发病率较高的分别是鹤城区252.86/10万、中方县159.48/10万、洪江区152.27/10万、芷江县130.13/10万。每年4—6月和10—12月为发病高峰期;0-3岁儿童是发病重点人群,该年龄段发病数占总报告病例数85.07%;男女性别比1.8∶1。在2880份实验室确诊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阳性1915例,柯萨奇病毒A16型阳性380例,其他肠道病毒阳性585例,2015年其他肠道病毒阳性占比升至43.43%。结论怀化市手足口病在高发季节应继续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控制疫情的流行和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肠道病毒71(EV71) 柯萨奇病毒A16(coxa16)
下载PDF
北京市2009年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及柯萨奇A组16型病毒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4
作者 曲梅 李洁 +9 位作者 贾蕾 檀晓娟 高志勇 严寒秋 郭婧 李锡太 黎新宇 王全意 许文波 黄芳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2-436,共5页
阐明北京市2009年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的主要病原构成并对柯萨奇病毒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A16)进行基因特征分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 阐明北京市2009年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的主要病原构成并对柯萨奇病毒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A16)进行基因特征分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对2009年从北京市儿童医院、北京佑安医院、北京地坛医院就诊的975例病例中采集的1044份临床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采用人横纹肌肉瘤(Human rhabdom yosarcoma,RD)细胞对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200份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鉴定,并对9株CoxA16分离株进行VP1区编码区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北京市HFMD的主要病原为CoxA16(49.4%)和EV71(36.4%),其中CoxA16为优势血清型;此外,还有其它型别的肠道病毒(CoxA4、CoxA10和CoxA9等)共流行。基因分型表明2009年北京流行的CoxA16属于B1a和B1b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柯萨奇病毒A组16(coxa16) 基因
原文传递
济南地区2009—2013年手足口病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22
5
作者 王春荣 关恒云 +3 位作者 杨国樑 吕燕 赵红 刘岚铮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对2009—2013年山东省济南地区手足口病(HFMD)的病原及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了解HFMD的发病特点及流行趋势,为HFMD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济南地区2009—2013年临床诊断为HFMD的病例为对象,收集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辖... 目的对2009—2013年山东省济南地区手足口病(HFMD)的病原及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了解HFMD的发病特点及流行趋势,为HFMD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济南地区2009—2013年临床诊断为HFMD的病例为对象,收集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辖区内发生的HFMD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集患者发病1周内的粪便、咽拭子等标本共计3 792例,采用肠道病毒通用(PE)、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特异性引物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进行病原学分析;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3年济南地区3 792例HFMD患者(包括138例重症)标本中,2 843例检测到肠道病毒,阳性率为74.97%;其中1 143例为EV71阳性(40.20%),955例为Cox A16阳性(33.59%),其他肠道病毒(EV)阳性737例(25.92%),EV71和Cox A16混合感染阳性8例(0.28%);138例重症患者的感染病原主要为EV71(86.36%);HFMD患者主要集中于<4岁儿童(82.15%),发病高峰集中于4—5月份(31.70%),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与性别无关;5年间呈现出EV71和Cox A16交替流行的态势,病原构成比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38,P<0.05)。结论山东省济南地区2009—2013年HFM D病原以EV71和Cox A16为主,并交替流行;EV71是引起HFMD重症及死亡病例的主要毒株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HFMD) 肠道病毒71(EV71) 柯萨奇病毒A组16(coxa16)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 应(RT-PCR)
原文传递
北京市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情况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锡太 曲梅 +7 位作者 王全意 贾蕾 黎新宇 吴晓娜 林晖 李洁 刘白薇 黄芳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868-870,共3页
目的通过对2009年北京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的分析,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目的通过对2009年北京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的分析,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北京市2009年共报告手足口病例24 483例,死亡4例,发病率为144.44/10万,病死率0.02%。手足口病发病地区分布广泛,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夏季多见,5-7月为发病高峰季节,以托幼机构和散居儿童发病较多,发病率最高年龄段为1-5岁,占83.78%,男性多于女性。病原学监测结果肠道病毒71型阳性率34.8%,柯萨奇病毒A组16型阳性率为52.6%。结论北京市手足口病的发生有明显年龄、性别、季节差异,EV71是近年来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但2009年肠道病毒71型的比例有所下降,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的比例有所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柯萨奇病毒A组16(coxa16) 肠道病毒71(EV71)
原文传递
惠州市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特点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剑英 方巧云 +3 位作者 严宇斌 曾健君 罗泽燕 冯伟明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1年第5期261-262,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2010年惠州市手足口病疫情的病原体型、流行因素及流行病学规律,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实验室病原学检测方法。结果 2010年惠州市共发生手足口病疫情98例,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EV71和Cox... 目的分析探讨2010年惠州市手足口病疫情的病原体型、流行因素及流行病学规律,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实验室病原学检测方法。结果 2010年惠州市共发生手足口病疫情98例,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EV71和CoxA16核酸检出率分别为:68.88%,60.20%,2.04%。手足口病发病主要集中于<4岁儿童,占发病总数的82.65%,男性高于女性。结论加强手足口病的监测报告,做好家庭、托幼机构的消毒、健康教育工作是控制疫情的关键。开展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预测其流行规律,将有助于提出更好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EV71) 柯萨奇病毒A组16(coxa16) 疫情 病原学
下载PDF
惠州市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梁立环 丘文清 琚雄飞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5期737-740,共4页
目的了解惠州市手足口病流行期间(2009—2010年4—10月)的病原学特征及流行病学规律,为科学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09—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共收集578份疑似手足口病标本,用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 目的了解惠州市手足口病流行期间(2009—2010年4—10月)的病原学特征及流行病学规律,为科学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09—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共收集578份疑似手足口病标本,用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定量分型。结果578例被检测患儿中406例为肠道病毒阳性,阳性率为70.24%;EV71阳性208份,检出率为35.99%;CoxA16阳性145份,检出率为25.09%;手足口病2009年以CoxA16流行为主,2010年以EV71流行为主。手足口病重症病例EV71阳性率为81.55%。手足口病发病以幼儿为主,主要集中在4岁以下儿童,占83.91%。结论手足口病在不同时期的肠道病毒感染往往呈现不同的流行特点,年龄小于3岁的EV71阳性手足口病患儿已成为重症病例的危险因子。及时、持续地开展手足口病病原学调查,预测其流行规律,有助于更好的制定其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EV71) 柯萨奇病毒A组16(coxa16) 病原学
下载PDF
龙门县2009年手足口病病原基线调查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玉桃 张健 方巧云 《中国民康医学》 2010年第14期1802-1802,1807,共2页
目的:了解惠州市龙门县2009年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分型,为保护不同人群特别是高危人群的健康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方法,采集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者的咽拭子、肛拭子、疱疹液及粪便等标本进行肠... 目的:了解惠州市龙门县2009年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分型,为保护不同人群特别是高危人群的健康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方法,采集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者的咽拭子、肛拭子、疱疹液及粪便等标本进行肠道总病毒、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核酸检测;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析龙门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结果:从46例手足口病患者中共采集90份标本,经Real-timePCR检测,84份肠道总病毒阳性,阳性率为93.33%;5份为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阳性率为5.56%;68份为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阳性,阳性率为75.56%;CoxA16和EV71两者阳性率之比为13.6:1。结论:从该组手足口病患儿检测到的病原体以CoxA16感染为主,其次是EV71,开展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为制定更好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EV71) 柯萨奇病毒A组16(coxa16) 病原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