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鼠源性广谱中和活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2
1
作者 蒋再学 田新贵 +3 位作者 张耀忠 程庆秋 陆小梅 钟柏茂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45-650,共6页
目的制备可以同时阻断肠道病毒71型(EV71)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感染的中和活性单克隆抗体(mAb)。方法采用EV71病毒体蛋白1(VP1)羧基端的163~177位氨基酸(SP55)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mAb,用EV71中和抗原表位SP55以及... 目的制备可以同时阻断肠道病毒71型(EV71)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感染的中和活性单克隆抗体(mAb)。方法采用EV71病毒体蛋白1(VP1)羧基端的163~177位氨基酸(SP55)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mAb,用EV71中和抗原表位SP55以及高度同源的CV-A16 VP1羧基端的第163~177位氨基酸(PEP55)同时进行检测,筛选同时与EV71和CV-A16发生交叉反应的mAb,并进行体外中和试验检测对EV71和CV-A16的中和作用,并分析mAb的生物学特性。结果筛选获得1株可以同时中和EV71及CV-A16的mAb 6E5,其重链为IgG1亚类,轻链为Kappa链;细胞微量中和实验表明其抗EV71感染的中和效价为1∶128,抗CV-A16感染的中和效价为1∶32。结论成功获得1株能同时中和EV71及CV-A16的广谱中和活性m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EV71) 柯萨奇病毒A16(cv-A16) 中和抗原表位 单克隆抗体(mAb)
下载PDF
2013~2015年中国重症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构成 被引量:28
2
作者 刘向东 顾新蕊 +6 位作者 冀天娇 郭悦 黄克强 刘俐 杨倩 祝双利 许文波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7-482,共6页
为阐明中国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构成情况,我们收集2013~2015年中国大陆地区上报的44 754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按地理分布对不同地区重症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病原构成进行分析。2013~2015各年重症发病数及占全部重症病例数的比... 为阐明中国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构成情况,我们收集2013~2015年中国大陆地区上报的44 754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按地理分布对不同地区重症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病原构成进行分析。2013~2015各年重症发病数及占全部重症病例数的比例分别为10 276(22.96%),24 654(55.09%)和9 824(21.95%)。91.35%的重症手足口病患者为0~3岁。发病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为1.72:1,散居儿童占87.02%。七大区病原构成以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为主,但其他EV在2015年东北、华南、华北、西北4个区病原谱的构成比均较2013年升高,华北的增幅最大(30.92%增至59.74%)。不同行政区确诊病例占同期重症病例数的构成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 784.04,P〈0.001)。结果表明,在东北、华南、华北、西北4个区中,其他EV在重症手足口病的病原谱中的构成比不断增加,应重点关注其感染流行,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HFMD) 肠道病毒71型(EV71) 柯萨奇病毒16型(cv-A16) 流行病学特征 病原构成
原文传递
WS 588-2018 手足口病诊断 被引量:27
3
作者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427-433,共7页
前言本标准第6章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起草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关键词 手足口病 人肠道病毒71型(EV-A71)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 诊断标准
原文传递
EV-A71和CV-A16感染正常人呼吸道上皮细胞诱导差异性IFN-I产生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宋杰 胡雅洁 +7 位作者 李嘉祺 王晶晶 郭磊 郑惠文 宁若彤 王丽春 李琦涵 刘龙丁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4-701,共8页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全球性的传染病,其主要病原体为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group A 71,EV-A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sackievirus A 16,CV-A16)。EV-A71感染易引发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而CV-A16感...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全球性的传染病,其主要病原体为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group A 71,EV-A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sackievirus A 16,CV-A16)。EV-A71感染易引发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而CV-A16感染所致的症状普遍较轻,且CV-A16容易引发重复感染,但目前其中的机理仍不清楚。本研究比较了EV-A71与CV-A16感染正常人呼吸道上皮细胞16HBE后I型干扰素(Type I interferon,IFN-Ι)产生相关基因的改变。结果发现EV-A71感染后TLR3、TLR7、RIG-I、MDA5、MAVS、MyD88、IRF3、IRF7、IFNα和IFNβ的基因表达量均发生了显著性地上调,而在CV-A16感染后仅MDA5显著性上调;TLR3和IRF3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性地下降,而其它基因表达水平均无显著性地变化。此外,病毒滴度和病毒拷贝数的检测结果显示,CV-A16在16HBE上的复制效率明显高于EV-A71。上述结果提示我们EV-A71和CV-A16感染16HBE对其IFN-I产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完全不一样,且CV-A16更容易感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本研究为EV-A71和CV-A16引起的临床症状差异的机理研究以及CV-A16重复感染的机理研究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 呼吸道上皮细胞 干扰素
原文传递
CV-A16和EV-A71感染对肠道上皮细胞间连接分子排布和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宋杰 胡雅洁 +1 位作者 黄星 刘龙丁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1-867,共7页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kievirus A 16,CV-A16)与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A71)是引发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两种主要病原体,然而两者的致病机理仍未完全被阐明。病毒感染对肠道上皮细胞间连接分子排布...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kievirus A 16,CV-A16)与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A71)是引发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两种主要病原体,然而两者的致病机理仍未完全被阐明。病毒感染对肠道上皮细胞间连接分子排布和表达直接与病毒感染造成的后果相关。本研究通过右旋糖苷穿透实验、免疫荧光以及蛋白免疫印迹等技术检测了CV-A16和EV-A71感染对肠道上皮细胞系(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FHC后细胞通透性的变化以及细胞间连接分子排布和表达情况。研究结果表明,CV-A16和EV-A71感染FHC可导致其通透性显著增强、连接分子Nectin1、Claudin4、Claudin5、ZO-1以及E-Cadherin的排布被破坏,且表达量显著性降低。这一结果提示了CV-A16和EV-A71感染肠道FHC细胞并在细胞中复制引起肠道上皮细胞损伤,导致肠道上皮细胞间连接分子排布的改变和表达量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 肠道病毒71型(EV-A71) 手足口病(HFMD) 肠道上皮通透性 细胞间连接分子
原文传递
CV-A16感染沙鼠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蔡思铭 岑红霞 +1 位作者 廖赵妹 陈剑标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5-122,共8页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是导致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之一,CV-A16感染后宿主的外周血细胞的细胞因子表达变化的报道较少,也未见有关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在感染前后的表达变化。为了分析CV-A16感染的不同严重程度的沙鼠...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是导致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之一,CV-A16感染后宿主的外周血细胞的细胞因子表达变化的报道较少,也未见有关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在感染前后的表达变化。为了分析CV-A16感染的不同严重程度的沙鼠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动态变化。通过腹腔注射CV-A16构建CV-A16感染发病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ELISA法检测病毒载量、血清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动态变化。CV-A16感染后重症沙鼠的临床症状,包括体重下降程度、临床症状分值以及死亡率均显著高于轻症沙鼠,并且重症沙鼠外周血白细胞比例和升高趋势总体上高于轻症感染沙鼠;重症感染沙鼠全血中细胞因子IL-2、IL-12、IFN-γ和TNF-α的mRNA转录水平上调,IL-4、IL-10、IL-8和IP-10的mRNA转录水平下调;并且CV-A16感染后重症沙鼠血清中的TNF-α和IFN-γ含量显著上升,IL-8和IP-10的含量显著下降。结论为重症沙鼠全血和血清中存在多种趋化和炎症因子上调,可能与Th1炎症失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 沙鼠 细胞因子 趋化因子 手足口病 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表达趋化因子配体13的重组A组16型柯萨奇病毒的构建
7
作者 黄星 宋杰 +5 位作者 李嘉祺 郑惠文 李洪哲 李恒 郭磊 刘龙丁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6-453,共8页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病毒,是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se disease,HFMD)的主要病原体之一。CV-A16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但目前还没有有效预防CV-A16感染的疫苗上市,CV-A16疫...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病毒,是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se disease,HFMD)的主要病原体之一。CV-A16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但目前还没有有效预防CV-A16感染的疫苗上市,CV-A16疫苗的研发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本研究从改善CV-A16诱导体液免疫能力的角度出发,利用反向遗传学手段构建共表达趋化因子配体13的重组A组16型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 A16-Chemokine(C-X-C motif)ligand 13,CV-A16-CXCL13)。首先利用全基因合成方法设计合成MluⅠ-T7-5'UTR-CXCL13-VP4-VP2-NdeⅠ片段,将该片段插入pCR-XL-TOPO-CV-A16载体中,获得pCR-XL-TOPO-CV-A16-CXCL13克隆载体。将该载体线性化,体外转录出重组病毒RNA并转染细胞,最终获得包装成功的CV-A16-CXCL13重组病毒。使用PCR检测到病毒感染细胞后趋化因子配体13(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 13,CXCL13)及结构蛋白VP1在基因水平的表达;免疫印记及免疫荧光结果检测到(CXCL13与VP1蛋白水平的表达;电镜结果显示重组病毒为直径20~30nm球状颗粒;增殖曲线显示重组病毒能够在细胞中正常复制。本研究成功构建了CV-A16-CXCL13病毒,为CV-A16感染特征的研究和疫苗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 趋化因子配体13(CXCL13) 重组病毒 反向遗传学
原文传递
2019年云南省怒江州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8
作者 罗定富 张丽芬 +3 位作者 徐敏 姜黎黎 伏晓庆 田炳均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了解2019年云南省怒江州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毒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积累CV-A16的基因信息。方法对2019年云南省怒江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手足口病实验室从手足口病患者中检测到的58株CV-A16毒株进行VP1区... 目的了解2019年云南省怒江州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毒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积累CV-A16的基因信息。方法对2019年云南省怒江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手足口病实验室从手足口病患者中检测到的58株CV-A16毒株进行VP1区基因扩增、测序,采用Mega5.2软件和邻位相接法(neighbor-joining method)进行基因特征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9年云南省怒江州CV-A16毒株VP1区基因由891个核苷酸组成,共编码297个氨基酸。基因进化分析表明2019年怒江州58株CV-A16毒株中,57株(98.28%,57/58)为B1b亚型,1株(NJ134/YN/CHN/2019,简称NJ134)为B1c亚型(1.72%,1/58),未分离到B1a亚型和其他基因型。NJ134株与印度株的核苷酸一致性为95.30%~97.60%,氨基酸同源性为99.70%~100.00%,NJ134株最接近印度株,推测其来自印度。结论2019年云南省怒江州CV-A16毒株以B1b亚型为主,同时发现了1株B1c亚型,为国内首次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 VP1基因 基因特征分析 分子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PCR-荧光探针法检测手足口病患儿感染情况临床分析
9
作者 余旭 杨竹 《医师在线》 2022年第6期41-43,共3页
目的对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研究本地区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在患儿肠道病毒感染中的情况,以便提前对手足口病的发生与发展做好防控。方法研究对象为手足口病患儿1084例,研究时间... 目的对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研究本地区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在患儿肠道病毒感染中的情况,以便提前对手足口病的发生与发展做好防控。方法研究对象为手足口病患儿1084例,研究时间为2016年8月~2019年7月,其中重症手足口病162例,普通手足口病922例,采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手足口病患儿肠道病毒感染情况。结果2016年8月~2019年7月手足口病发病数逐年上升,但在法定传染病中占比逐年下降,而在丙类传染病中略微上升后再下降,总发病率呈下降趋势,重症病例和发病率呈现双升高状态,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人群,发病例数和重症例数随年龄上升到1岁达最高峰,CV-A16病例逐年上升,而EV-A71病例逐年下降。结论1岁儿童是手足口病发病例数和重症例数的高峰期,CV-A16有逐渐流行的趋势,医院、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口腔和心理护理、饮食习惯和衣物消毒灭菌等防控措施利于手足口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 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