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远缘杂交中的染色体行为及其遗传与进化意义 被引量:27
1
作者 李再云 华玉伟 +1 位作者 葛贤宏 徐传远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15-324,共10页
远缘杂交与多倍体化在高等植物的进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矛盾和令人费解的现象是“自然界在合成多倍体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人类在这方面却收效甚微”。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自然多倍体是长期自然选择和进化的产物,人类难以在短期内... 远缘杂交与多倍体化在高等植物的进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矛盾和令人费解的现象是“自然界在合成多倍体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人类在这方面却收效甚微”。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自然多倍体是长期自然选择和进化的产物,人类难以在短期内重复和完成这一过程;另一方面可能对不同的染色体组结合后的遗传与互作机制还不太了解。故多倍体化后的遗传和表观遗传成了目前多学科研究的重点。在有些有性和体细胞杂种内亲本染色体在细胞内分开排列,但此染色体行为的遗传和生物学意义还不太清楚。在植物远缘杂交中出现的假配生殖、半配生殖、染色体消除和亲本染色体组分开等异常染色体行为,也反映出不同物种在配子和染色体水平上的不亲和。需对植物远缘杂交中的染色体行为和遗传进行不同层次与系统的研究,才可能深入了解杂交后新种的形成及进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远缘杂交 异源多倍 遗传与进化 染色体行为 染色体组分开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与诸葛菜属间杂交新材料的染色体行为及其进化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再云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07-812,共6页
过去获得的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与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L.)O.E.Schulz)属间杂种的特征,为未经染色体加倍处理便可部分恢复育性与产生甘蓝型油菜和杂种两类植株,但在第5代(F5)群体中出现一株淡黄色花的杂种植株,... 过去获得的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与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L.)O.E.Schulz)属间杂种的特征,为未经染色体加倍处理便可部分恢复育性与产生甘蓝型油菜和杂种两类植株,但在第5代(F5)群体中出现一株淡黄色花的杂种植株,且表现出与较早世代中的杂种植株有所不同的染色体行为,从而产生了具有多种表型和染色体组成的后代(F6~F9),特别是选择到一些具有部分甘蓝型油菜染色体组成和附加诸葛菜染色体、具有优异脂肪酸组成的材料。基因组原位杂交观察表明,诸葛菜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正常配对与分离,且与油菜染色体的行为基本一致,这显示两亲本染色体在经过较多世代后在细胞分裂中变得较为同步化,这也是杂种后代材料逐渐趋向稳定的细胞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诸葛菜 属间杂交 染色体行为 基因组原位杂交 细胞遗传学 进化意义
下载PDF
萨顿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推理方式 被引量:15
3
作者 郑春和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8-30,共3页
1903年萨顿(Walter Stanborough Sutton)在他的题为“遗传中的染色体”的论文中指出,在蝗虫的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行为与贝特森提出的等位别型(后来称为等位基因)的行为完全平行。据此,萨顿做出“遗传因子一定是位... 1903年萨顿(Walter Stanborough Sutton)在他的题为“遗传中的染色体”的论文中指出,在蝗虫的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行为与贝特森提出的等位别型(后来称为等位基因)的行为完全平行。据此,萨顿做出“遗传因子一定是位于染色体上”的科学推断。在高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有人认为萨顿的结论是类比推理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行为 等位基因 萨顿 推理方式 遗传因子 受精过程 配子形成 类比推理
下载PDF
甜瓜属人工异源四倍体(Cucumis hytivus)染色体组间重组的细胞学及分子标记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庄飞云 陈劲枫 +2 位作者 钱春桃 罗向东 雷春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82-588,共7页
采用细胞学和分子标记方法对甜瓜属人工异源四倍体(C. hytivus Chen and Kirkbride,2n = 4x = 38)的亲本染色体组间的交换重组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减数分裂中期 I 染色体行为观察,在 108 个花粉母细胞中有 50 个细胞具有多价体,... 采用细胞学和分子标记方法对甜瓜属人工异源四倍体(C. hytivus Chen and Kirkbride,2n = 4x = 38)的亲本染色体组间的交换重组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减数分裂中期 I 染色体行为观察,在 108 个花粉母细胞中有 50 个细胞具有多价体,占 46.3%,染色体的平均构型为0.56I+17.36II+0.35III+0.26IV+0.046V+0.056VI,表明两亲本染色体组间发生了广泛的重组交换。通过对 446 条随机引物进行筛选,有 5 条引物扩增出 6 条 C. hytivus特征带。选取其中 3 条转换成 SCAR 标记,对 13 种甜瓜属不同基因型材料的 DNA 进行扩增,结果仅有 SAP-03/700标记表现为特异性。进一步分析这一标记在人工异源四倍体(C. hytivus)、栽培黄瓜(C. sativus var. sativus)及野生黄瓜(C. sativus var. hardwickii)中扩增出的 3 条不同分子量条带序列,发现两端序列较为一致,中间部分不同,与黄瓜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有 200 bp 左右的大小相同,但方向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四倍 甜瓜 染色体 黄瓜 亲本 分子标记方法 染色体行为 人工 扩增 细胞学
下载PDF
甘蔗属各个种的特点及细胞遗传概况 被引量:11
5
作者 文颖 《甘蔗(福建)》 1998年第2期23-27,共5页
本文综述了甘蔗属各个种的基本特点、染色体数目、减数分裂行为和甘蔗属的基本染色体组,概略地反映了甘蔗细胞遗传学的研究简况和主要结果。
关键词 甘蔗 细胞遗传 染色体行为 特征特性
下载PDF
响叶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及染色体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鲁敏 王君 +2 位作者 王旭军 吴际友 康向阳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1-177,共7页
采用醋酸洋红压片法对响叶杨(Populus adenopoda)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中的染色体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响叶杨小孢子发生发育过程与其雄花芽/花序的外部特征和花药颜色有着密切关系;在其减数分裂进程中染色体行为正常,表明响... 采用醋酸洋红压片法对响叶杨(Populus adenopoda)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中的染色体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响叶杨小孢子发生发育过程与其雄花芽/花序的外部特征和花药颜色有着密切关系;在其减数分裂进程中染色体行为正常,表明响叶杨同源染色体间表现出了较高的同源性,在中期Ⅱ平行纺锤体的出现与天然花粉中大花粉的存在可能有一定的联系;同时,减数分裂过程中核仁数目存在着动态变化,这种现象可能与杨属植物古多倍性起源有关。同一花芽的不同部位,减数分裂进程较不同步,这种不同步性是响叶杨适应环境的一种进化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叶杨 小孢子母细胞 减数分裂 染色体行为 多核仁 人仡粉
下载PDF
甘蔗细胞与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华 林彦铨 《甘蔗(福建)》 2001年第3期1-6,共6页
九十年代以来 ,随着研究理论与技术的发展 ,甘蔗细胞与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崭新阶段。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在甘蔗染色体行为、分子遗传图谱。
关键词 甘蔗 细胞遗传学 分子遗传学 染色体行为 复合系统分类
下载PDF
秋水仙碱诱导银白杨花粉染色体加倍及其细胞学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赟 郭倩 +2 位作者 王君 田菊 康向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49-756,共8页
为推动银白杨倍性育种进展,利用秋水仙碱溶液注射处理,对银白杨花粉染色体加倍技术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常规压片及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观察了秋水仙碱处理对小孢子母细胞染色体行为和微管骨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加秋水仙碱处理可诱... 为推动银白杨倍性育种进展,利用秋水仙碱溶液注射处理,对银白杨花粉染色体加倍技术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常规压片及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观察了秋水仙碱处理对小孢子母细胞染色体行为和微管骨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加秋水仙碱处理可诱导银白杨花粉染色体加倍,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细线末期-粗线期施加0.5%秋水仙碱溶液注射处理7次,可获得最高达82.23%的2n花粉。由于注射处理5次与7次诱导效果差异不显著,从节约成本和降低毒害考虑,在实际应用中以0.5%秋水仙碱溶液注射处理5次为宜;(2)秋水仙碱处理导致银白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异常,包括双线期细胞核仁数目增多、微核形成,终变期染色体紧贴核仁,中期I染色体发生极度收缩聚集成团;(3)受秋水仙碱影响,银白杨小孢子母细胞细胞质微管骨架分布发生紊乱。粗线期小孢子母细胞内微管骨架不再呈网状均匀分布于细胞质,而是聚集呈短带状,从而失去对染色体行为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白杨 花粉染色体加倍 秋水仙碱 染色体行为 微管骨架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及其在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9
9
作者 林秀琴 毛钧 +3 位作者 陆鑫 刘新龙 马丽 蔡青 《甘蔗糖业》 2012年第1期51-57,共7页
荧光原位杂交是在分子水平上检测外源染色质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技术在研究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基因扩增、基因作图及植物进化和亲缘关系的鉴定上已广泛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荧光原位杂交探针类型、探针标记方法和染色体制片技术等,概... 荧光原位杂交是在分子水平上检测外源染色质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技术在研究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基因扩增、基因作图及植物进化和亲缘关系的鉴定上已广泛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荧光原位杂交探针类型、探针标记方法和染色体制片技术等,概述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构建植物基因组物理图谱,功能基因定位,远缘杂种的鉴定及外源染色质的检测,减数分裂时期染色体行为研究和探讨种的起源中的应用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外源染色质的检测 染色体行为 种的起源
下载PDF
NaCl胁迫对黑麦根尖细胞染色体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小燕 秦素平 何蓓如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0-14,共5页
黑麦是一种耐盐、抗寒、抗旱性强的作物,其根系比小麦发达,是改良小麦抗性的重要外源基因供体。为了丰富小麦遗传变异,挖掘黑麦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利用潜力,本实验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用两类不同方法对黑麦分别处理24 h和48 h(共四... 黑麦是一种耐盐、抗寒、抗旱性强的作物,其根系比小麦发达,是改良小麦抗性的重要外源基因供体。为了丰富小麦遗传变异,挖掘黑麦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利用潜力,本实验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用两类不同方法对黑麦分别处理24 h和48 h(共四种处理),观察其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染色体行为。结果表明,经NaCl胁迫后的根尖细胞染色体行为产生异常(处理24 h,引起染色体畸变的盐浓度范田≥0.15 mol/L;处理48 h,盐浓度范围是≥0.10 mol/L),且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染色体异常行为不断增多,二者呈极显著正相关。其异常行为类型有微核、多核(2~3核)、小细胞核(细胞核高度浓缩)、染色体粘连、断裂、染色体桥、染色体落后、染色体多极分布和不均等分离。四种处理作以比较,发现萌发后根长0.5~1 cm再进行盐处理48 h,染色体受到的影响最大,染色体畸变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 根尖细胞 染色体行为 盐胁迫 NACL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再云 刘后利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18-421,T002,共5页
甘蓝型油菜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观察李再云,刘后利(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武汉130070)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前期ⅠOBSERVATIONONCHROMOSOMEBEHAVIOURDURINGME... 甘蓝型油菜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观察李再云,刘后利(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武汉130070)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前期ⅠOBSERVATIONONCHROMOSOMEBEHAVIOURDURINGMEIOSISOFBRASSICA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 油菜 减数分裂 染色体行为
下载PDF
提莫菲维小麦与光稃野燕麦远缘杂交后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安洪周 胡梅 +2 位作者 郑会敏 张素勤 张庆勤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5-300,共6页
通过普通细胞学和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研究提莫菲维小麦(Triticum timopheevi)与光稃野燕麦(Avenafatua L.var.glabrata Pat)远缘杂交后代花粉母细胞染色体减数分裂行为。结果表明,该F3株系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指数为87.46,表现出一... 通过普通细胞学和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研究提莫菲维小麦(Triticum timopheevi)与光稃野燕麦(Avenafatua L.var.glabrata Pat)远缘杂交后代花粉母细胞染色体减数分裂行为。结果表明,该F3株系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指数为87.46,表现出一定的遗传不稳定性。GISH分析发现该F3株系中期I细胞中有4对红色杂交信号,且游离的单价体上各有1个杂交信号;后期Ⅰ、后期Ⅱ和末期Ⅱ出现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微核等现象,分别占观察数的10.58%、1.92%和12.36%,这些异常现象可能是由于光稃野燕麦遗传物质干扰了小麦同源染色体或部分同源染色体的正常配对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野燕麦 减数分裂 染色体行为 基因组原位杂交
下载PDF
减数分裂染色体的行为及其分子基础 被引量:7
13
作者 蒋涵玮 李涛 +2 位作者 樊岁兴 江小华 史庆华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25,共10页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生物配子产生的必需过程.在细胞进入减数分裂前,其染色体复制1次,但启动分裂后,细胞进行二次分裂,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配子.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联会、重组以及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是...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生物配子产生的必需过程.在细胞进入减数分裂前,其染色体复制1次,但启动分裂后,细胞进行二次分裂,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配子.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联会、重组以及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是减数分裂的基本特征,而这些减数分裂特异事件的按时、依序发生则有赖于减数分裂Ⅰ前期程序性D N A双链断裂(D S B)的产生和以同源染色体为模板进行的同源重组修复.本文将对减数分裂特别是减数分裂Ⅰ前期染色体的行为进行简要综述,并就其分子基础和机制进行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数分裂 染色体行为 联会复合 重组 DSB
原文传递
胡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与花粉变异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欣 杨倩 +1 位作者 张平冬 康向阳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0-95,共6页
利用醋酸洋红染色法研究了胡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花芽外部形态、花药颜色变化及其与减数分裂进程的关系,染色体行为和花粉变异。结果表明,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与花芽外部形态以及花药颜色密切相关;减数分裂偶线期和中期... 利用醋酸洋红染色法研究了胡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花芽外部形态、花药颜色变化及其与减数分裂进程的关系,染色体行为和花粉变异。结果表明,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与花芽外部形态以及花药颜色密切相关;减数分裂偶线期和中期Ⅰ可以看见单价体,后期Ⅰ、末期Ⅰ以及后期Ⅱ均可见落后染色体;减数分裂末期Ⅰ和末期Ⅱ核仁数目存在着动态变化,这种现象可能与杨属植物古多倍性起源有关;不同基因型间花粉粒直径的差异显著;除基因型HY17和HY31之外,其他基因型均可产生天然2n花粉,其频率在0.49%~4.37%之间变化,天然2n花粉的发生可能与后期Ⅱ纺锤体定位异常有关;低频率的连体花粉广泛存在于不同基因型的胡杨花粉中,这预示着胡杨小孢子发生过程中的胞质分裂存在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减数分裂 染色体行为 2N花粉 花粉
下载PDF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二体附加植株减数分裂中期染色体行为及形态学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武军 赵继新 +6 位作者 陈新宏 刘淑会 杨群慧 刘文献 魏芳琴 董剑 朱建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5-48,共4页
为了进一步建立一套完整的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异附加系,对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中,染色体数目2n=44的39个附加2条华山新麦草染色体植株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MC MⅠ)染色体行为进行了GISH检测,获得了2条华山新麦草染色... 为了进一步建立一套完整的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异附加系,对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中,染色体数目2n=44的39个附加2条华山新麦草染色体植株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MC MⅠ)染色体行为进行了GISH检测,获得了2条华山新麦草染色体能够配对的18个小麦-华山新麦草二体附加植株;并对这18个二体附加植株进行形态学比较,将其划分为7类。说明这7类二体附加植株所附加的华山新麦草染色体是不同的,初步推测在这7类二体附加植株附加的华山新麦草染色体应是华山新麦草7个同源群的不同染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华山新麦草 染色体行为 GISH 形态学
下载PDF
新疆野生油菜染色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栒 《作物研究》 1995年第S1期15-16,共2页
新疆野生油菜是广泛分布在我国新疆的芸苔属油菜.这种野生的油莱生长的地理条件复杂,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多种多样,是我国油菜宝贵的育种资源,已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的重视.前人有过几篇报道,但结果不尽一致.报道的材料和研究的方面也很有... 新疆野生油菜是广泛分布在我国新疆的芸苔属油菜.这种野生的油莱生长的地理条件复杂,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多种多样,是我国油菜宝贵的育种资源,已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的重视.前人有过几篇报道,但结果不尽一致.报道的材料和研究的方面也很有限.从细胞学的角度正确确定新疆野生油菜的分类及其与黑芥(B.nigra L.)的亲缘关系对于探讨芥菜型油菜(B.juncea)在我国的起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生油菜 染色体数目 染色体组型 染色体研究 染色体行为 白菜型油菜 黑芥 芥菜型油菜 生理特性 形态特征
下载PDF
红桔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梁国鲁 李晓林 《中国柑桔》 1994年第4期7-9,共3页
本研究对红桔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表明: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和终变期具有较高的同步性,四分体时期完全一致;染色体行为较为有规律;双线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构型有棒形、环形、“T”形、“+”字... 本研究对红桔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表明: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和终变期具有较高的同步性,四分体时期完全一致;染色体行为较为有规律;双线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构型有棒形、环形、“T”形、“+”字形、环叉形及“3”字形;终变期具9个正常二价体的频率为60%,其余细胞中可观察到单价体、双核、落后染色体、三分体等畸变类型。文章讨论了红桔花粉低育性的遗传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桔 小孢子母细胞 染色体行为
下载PDF
2个柑橘品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的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伊华林 徐强 陈春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2-174,共3页
关键词 柑橘 品种 花粉母细胞 减数分裂 酶解去壁制片法 染色体行为 小孢子形成
下载PDF
三倍体葡萄‘夏黑’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观察及其育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奚晓军 査倩 +1 位作者 蒋爱丽 田益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422-2427,共6页
为探究三倍体葡萄‘夏黑’的育性及其细胞学机制,对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及育性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三倍体葡萄‘夏黑’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中存在部分染色体提前分向两极、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平行... 为探究三倍体葡萄‘夏黑’的育性及其细胞学机制,对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及育性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三倍体葡萄‘夏黑’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中存在部分染色体提前分向两极、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平行纺锤体、不均等分离、微核等染色体异常行为,其中不均等分离现象出现的频率最高(65.68%)。(2)‘夏黑’葡萄的花粉离体萌发率为1.65%,花粉直径大小范围在18.0~50.0μm之间,且花粉直径分布呈双峰型。(3)‘夏黑’葡萄具有一定的育性,作为亲本与四倍体品种杂交均获得了杂交子代。研究认为,减数分裂的异常是三倍体葡萄‘夏黑’育性低的细胞学原因,但同时也形成了少量可育的未减数配子,可以作为中介材料应用于葡萄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三倍 花粉母细胞 减数分裂 染色体行为 育性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与播娘蒿原生质体融合杂种后代的遗传 被引量:3
20
作者 忻如颖 管荣展 +3 位作者 张丽君 姜淑慧 张红生 郑秀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44-1050,共7页
甘蓝型油菜(2n=38)与播娘蒿(2n=28)原生质体融合杂种F1连续自交3代,获得F2、F3和F4后代。用细胞学和SSR分子标记方法,分析杂种后代的染色体数目变异、减数分裂行为以及播娘蒿遗传成分的保留情况。结果表明在F2、F3和F4代中,根尖细胞染... 甘蓝型油菜(2n=38)与播娘蒿(2n=28)原生质体融合杂种F1连续自交3代,获得F2、F3和F4后代。用细胞学和SSR分子标记方法,分析杂种后代的染色体数目变异、减数分裂行为以及播娘蒿遗传成分的保留情况。结果表明在F2、F3和F4代中,根尖细胞染色体平均数分别为38.47±3.17、37.65±3.23和36.66±2.95,随着自交世代增加呈减少趋势;在杂种后代减数分裂中,观察到染色体桥、染色体落后、染色体周期不同步、不均等分离等现象;杂种后代F2、F3和F4代中检测到播娘蒿特征条带的平均频率分别为9.62%、2.99%和0.31%,呈减少趋势。因此要实现播娘蒿种质向油菜渗入应该重视F2世代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播娘蒿 融合杂种 染色体行为 简单序列重复(SS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