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染色体着丝粒点变异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翁亚光 王应雄 +2 位作者 刘学庆 何俊琳 陈雪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13-114,共2页
目的 :研究孕妇HCMV感染对胚胎染色体着丝粒点 (Cd)变异的影响 ,探讨HCMV感染引起出生缺陷的原因和机制。方法 :用我室改良的Cd -NOR同步银染技术对 15例HCMV感染和 2 5例非感染孕妇的胚胎或绒毛组织Cd消失、Cd变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 目的 :研究孕妇HCMV感染对胚胎染色体着丝粒点 (Cd)变异的影响 ,探讨HCMV感染引起出生缺陷的原因和机制。方法 :用我室改良的Cd -NOR同步银染技术对 15例HCMV感染和 2 5例非感染孕妇的胚胎或绒毛组织Cd消失、Cd变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前者Cd消失、Cd变异频率较后者有显著和极显著的增高。结论 :染色体Cd的变化可能是HCMV感染引起胚胎发育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产前诊断 染色体着丝粒 HCMV
下载PDF
病毒感染与早期流产胚胎组织细胞染色体着丝粒点变异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彦慧 黎丽芬 +6 位作者 吴亚敏 王明波 石静 袁冰 宋娟 何永明 魏代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6-218,共3页
目的:研究病毒感染对早期胚胎组织细胞染色体着丝粒点及染色体的致畸作用。方法:选择乙型肝炎病毒(HBV)、巨细胞病毒(CMV)和疱疹病毒(HSV)感染的孕妇孕早期流产的胚胎组织各100例作为感染组,以常规短期组织培养技术制作染色体并进行数... 目的:研究病毒感染对早期胚胎组织细胞染色体着丝粒点及染色体的致畸作用。方法:选择乙型肝炎病毒(HBV)、巨细胞病毒(CMV)和疱疹病毒(HSV)感染的孕妇孕早期流产的胚胎组织各100例作为感染组,以常规短期组织培养技术制作染色体并进行数目和结构分析,并以同步银染法分析染色体着丝粒点(Cd);另选择无病毒感染但具有习惯性流产的孕妇和行正常人工流产志愿者各50例作为疾病对照和正常对照,所得数据通过统计学处理分析病毒感染对早期胚胎组织染色体着丝粒点畸变的作用,以及着丝粒点畸变与染色体畸变的关系。结果:3种病毒感染的孕妇共300例,其早期流产胚胎染色体Cd总畸变率约1.89%,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1.26%和0.23%),两两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001);3种病毒感染所导致的早期胚胎染色体Cd畸变率之间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001);病毒感染孕妇早期胚胎染色体突变率为74%,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两两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01)。结论:HBV、CMV和HSV感染可使早期胚胎组织细胞染色体Cd变异率增高,而Cd畸变则使早期胚胎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错误或丢失而形成非整倍性畸变,是引起孕妇于孕早期胚胎异常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胚胎 肝炎病毒 乙型 染色体 染色体着丝粒 巨细胞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下载PDF
抗病毒治疗对CMV感染者血染色体着丝粒点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彦慧 黎丽芬 +6 位作者 吴亚敏 王明波 石静 袁冰 宋娟 何永明 魏代奎 《医学研究杂志》 2008年第12期44-46,共3页
目的研究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染色体着丝粒点(Cd)变异率的变化,为优生优育积累实验依据。方法选择早期自然流产且有CMV(PCR检测)感染的孕妇22例,取静脉血以同步银染法检测染色体Cd变异率,然后采用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对... 目的研究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染色体着丝粒点(Cd)变异率的变化,为优生优育积累实验依据。方法选择早期自然流产且有CMV(PCR检测)感染的孕妇22例,取静脉血以同步银染法检测染色体Cd变异率,然后采用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对患者进行治疗,当CMV转阴性时和转阴性6个月后采血进行染色体Cd分析,所得数据通过统计学处理分析CMV感染和治疗后血液染色体Cd畸变情况,并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22例CMV感染患者血液Cd畸变率为0.76±0.14/细胞,而经抗病毒药物治疗后畸变率为0.28±0.04/细胞,二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1)。结论抗体病毒治疗可降低Cd畸变率,这对健康妊娠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流产 染色体 染色体着丝粒 巨细胞病毒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早期胚胎组织细胞染色体着丝粒及染色体变异关系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彦慧 王明波 +3 位作者 何永明 宋娟 黎丽芬 石静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8年第5期30-31,14,共3页
目的研究人类巨细胞病毒与早期流产的胚胎组织染色体着丝粒点(Cd)变异的关系,以及导致胚胎染色体畸变机理,探讨人类巨细胞病毒对早期胚胎发育的不良影响。方法选择早期流产的孕妇56例,曾有异常妊娠史3~5次,取静脉血以ELISA法检测人类... 目的研究人类巨细胞病毒与早期流产的胚胎组织染色体着丝粒点(Cd)变异的关系,以及导致胚胎染色体畸变机理,探讨人类巨细胞病毒对早期胚胎发育的不良影响。方法选择早期流产的孕妇56例,曾有异常妊娠史3~5次,取静脉血以ELISA法检测人类巨细胞病毒抗体,阴性者(IgG+/IgM-或IgG-/IgM-)作为未感染组,阳性者(IgG+/IgM+或IgG-/IgM+)列为感染组,取其流产的胚胎组织采用常规短期组织培养法制作染色体,以同步银染法观察Cd变异情况,分析变异率与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以G显带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进一步研究Cd变异与胚胎组织染色体畸变的关系,另选择10例做人工流产的胚胎组织为正常对照组。结果56例中共有22例孕妇人类巨细胞病毒抗体阳性,其早期流产胚胎组织Cd畸变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之间具有极显著性差异,但对照组和未感染组染色体畸变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染色体畸变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均高于对照组,之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人类巨细胞病毒可导致早期胚胎组织Cd变异,使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错误或丢失,从而引起胚胎发育异常而导致死胎、流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早期流产 胚胎组织 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着丝粒
下载PDF
自然流产孕妇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着丝粒点变异与乙肝病毒感染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彦慧 何永明 +3 位作者 宋娟 王明波 黎丽芬 石静 《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 2008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研究乙肝病毒感染与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着丝粒点变异的关系,探讨孕妇自然流产原因。方法选择具有自然流产史孕妇50例,取静脉血采用ELLASA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检测血转氨酶,并分为转氨酶正常组和转氨酶增高组各25例,另选... 目的研究乙肝病毒感染与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着丝粒点变异的关系,探讨孕妇自然流产原因。方法选择具有自然流产史孕妇50例,取静脉血采用ELLASA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检测血转氨酶,并分为转氨酶正常组和转氨酶增高组各25例,另选择1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对上述各组采用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制作,G显带进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并采用同步银染法观察染色体着丝粒点变异情况,分析变异率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结果转氨酶正常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着丝粒点变异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而转氨酶增高者则显著高于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可引起外周血染色体着丝粒点变异,而导致体细胞有丝分裂和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复制错误或丢失,是引起孕妇于孕早期胚胎异常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流产 外周血 染色体 染色体着丝粒 乙肝病毒
下载PDF
染色体和遗传
6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1996年第4期204-205,共2页
关键词 染色体着丝粒 染色体异常 反复自然流产 遗传病 分子杂交法 重组率 染色体平衡易位 罗伯逊易位 产前诊断 自然流产夫妇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染色体着丝粒点畸变率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高岚 刘彦慧 +7 位作者 黎丽芬 吴亚敏 王明波 石静 袁冰 宋娟 何永明 魏代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46-1847,1850,共3页
目的研究巨细胞病毒感染孕妇治疗前后外周血染色体着丝粒点(Cd)变异率的变化,为优生优育积累实验依据。方法选择巨细胞病毒感染且出现早期流产的孕妇62例,采用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对其进行综合治疗,在治疗前后取其静脉血以同步银染法检测... 目的研究巨细胞病毒感染孕妇治疗前后外周血染色体着丝粒点(Cd)变异率的变化,为优生优育积累实验依据。方法选择巨细胞病毒感染且出现早期流产的孕妇62例,采用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对其进行综合治疗,在治疗前后取其静脉血以同步银染法检测染色体Cd变异率,探讨巨细胞病毒对Cd的致畸作用和抗病毒治疗对Cd的影响。结果治疗前后母体外周血Cd畸变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1),抗病毒治疗可使Cd畸变率降低。结论巨细胞病毒是导致外周血Cd畸变的因素,Cd畸变率检测可反应病毒感染程度和治疗后恢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流产 染色体着丝粒 巨细胞病毒
下载PDF
肝癌、肝硬化患者淋巴细胞染色体着丝粒点结构的变化
8
作者 唐南洪 王小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49-150,共2页
目的探讨染色作着丝位点结构(Cd)的变化在肝癌发生过程的意义。方法采用杂色体Cd带技术检测28例肝癌、25例肝硬化及26例正常人染色体Cd结构丢失频率。结果肝癌组Cd结构在总消失率、A和C组染色体中明显高于肝硬化和正常对照组(P<0.0... 目的探讨染色作着丝位点结构(Cd)的变化在肝癌发生过程的意义。方法采用杂色体Cd带技术检测28例肝癌、25例肝硬化及26例正常人染色体Cd结构丢失频率。结果肝癌组Cd结构在总消失率、A和C组染色体中明显高于肝硬化和正常对照组(P<0.01),在D、E组染色体中亦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肝癌患者外周血细胞染色体Cd结构丢失有增高趋势,提示Cd结构消失率增加是引起肝癌细胞染色体非整倍性畸变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硬化 染色体着丝粒 非整倍性畸变
下载PDF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Cd变异研究
9
作者 陈雪梅 刘学庆 +2 位作者 何俊琳 王应雄 翁亚光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9年第4期38-38,共1页
本文采用Cd-NOR同步银染技术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着丝粒点(Cd)变异进行了分析,在40个分裂相共计1573条染色体中,检出62条染色体Cd消失占(3.9%),34条染色体存在Cd迟滞复制占(2.1%)。
关键词 骨髓细胞 染色体着丝粒 非整倍畸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