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西橡胶树单染色体显微分离及其两种体外扩增方法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殷卉 王英 +1 位作者 高和琼 庄南生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584-2589,共6页
以巴西橡胶"热研7-33-97"古铜期嫩叶为材料,采用酶解去壁低渗法来制备中期染色体标本,及利用显微分离方法随机分离橡胶树单条染色体,分离后的单染色体分别用接头引物介导PCR(LA-PCR)和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方法进行体外扩增。... 以巴西橡胶"热研7-33-97"古铜期嫩叶为材料,采用酶解去壁低渗法来制备中期染色体标本,及利用显微分离方法随机分离橡胶树单条染色体,分离后的单染色体分别用接头引物介导PCR(LA-PCR)和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方法进行体外扩增。结果表明:经LA-PCR扩增获得了200~2 500 bp之间的DNA片段,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后产物大小为300~2 500 bp。对橡胶基因组DNA酶切后制备探针,经Southern杂交证实了扩增产物均来自橡胶树基因组。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法相比较于LA-PCR,具有操作简单、用时短、扩增片段长、产物适用多个平台等优点,将更适用于单条染色体高通量测序等相关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染色体 染色体扩增 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
原文传递
1号染色体扩增区MEF2D基因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廖维甲 梅铭惠 +5 位作者 谢兴旺 陈红松 张恒辉 覃理灵 陈谦 黄健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70-1572,共3页
目的探讨1号染色体扩增区基因MEF2D mRNA在正常肝组织、肝癌细胞系及肝细胞癌(HCC)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正常肝组织、13个肝癌细胞系及40例HCC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MEF2D mRNA的表达情况进... 目的探讨1号染色体扩增区基因MEF2D mRNA在正常肝组织、肝癌细胞系及肝细胞癌(HCC)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正常肝组织、13个肝癌细胞系及40例HCC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MEF2D 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初步分析。结果MEF2D mRNA在正常肝组织、13个肝癌细胞系及40例HCC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均为高表达,其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0%(2/2)、92.3%(12/13)、95.0%(38/40)和97.5%(39/40)。MEF2D在各组的表达阳性率与-βactin相类似,差异无统计意义,均为P>0.05。结论染色体扩增区域常常存潜在的癌基因,由于染色体具有不稳定性,1号染色体扩增区MEF2D基因非HCC发生的癌基因,MEF2D mRNA高表达与HCC发生、发展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MEF2D 1号染色体扩增 表达
下载PDF
采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方法分析原发性食管癌染色体异常 被引量:1
3
作者 武珊珊 刘吉福 王明荣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2-136,共5页
背景与目的:有研究表明原发性食管癌常有染色体的改变,包括染色体基因组异常扩增和缺失。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可以显示这些染色体的异常变化。本实验采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研究和分析原发性食管癌染色体基因组的变化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 背景与目的:有研究表明原发性食管癌常有染色体的改变,包括染色体基因组异常扩增和缺失。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可以显示这些染色体的异常变化。本实验采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研究和分析原发性食管癌染色体基因组的变化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检测16例食管癌组织中染色体的异常改变,并分析染色体异常与预后的关系。研究的病例中7例食管癌术后2年内死亡(对照组),9例术后生存3年以上(生存组)。结果:食管癌患者中多数染色体基因组发生改变,最常见的染色体基因组高扩增频率发生在1q/p,2q/p,3q,5q/p,8q/p,9q/p,11q/p,17和20q/p染色体区段上,在染色体1q/p,4p,9p,18q和xp中常见染色体基因缺失。染色体7q/p和19扩增频率和染色体4q/p和18q缺失频率,生存组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食管癌患者染色体区段基因易发生异常扩增和缺失,生存组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 染色体基因扩增 染色体基因缺失 食管肿瘤
下载PDF
伴21号染色体内部扩增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文慧 曾慧敏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191-1194,共4页
伴21号染色体内部扩增(iAMP2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约占儿童前体B细胞(BCP)-ALL的2%。iAMP21是一种复杂的遗传学异常,在患者中具有高度异质性,该异常的形成可能与断裂融合桥(BFB)循环、rob(15;21)c和r(21)c相关。iAMP21-ALL与发病... 伴21号染色体内部扩增(iAMP2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约占儿童前体B细胞(BCP)-ALL的2%。iAMP21是一种复杂的遗传学异常,在患者中具有高度异质性,该异常的形成可能与断裂融合桥(BFB)循环、rob(15;21)c和r(21)c相关。iAMP21-ALL与发病年龄大、较低的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及不良预后相关,增加化疗强度可改善患儿的预后。现就iAMP21-ALL的遗传学异常、形成机制、临床特点及预后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号染色体内部扩增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RUNX1基因
原文传递
1号染色体长臂扩增削弱人胚胎干细胞神经分化潜能
5
作者 李佳一 张美丽 黄粤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3期129-137,共9页
目的探讨1号染色体长臂(1q)的扩增对人胚胎干细胞(hESCs)神经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对H9 hESCs克隆化培养的方法获得1q扩增的hESCs系。中期染色体计数的方法明确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核型分析鉴定染色体变异的情况,全基因组测序(WGS)分析... 目的探讨1号染色体长臂(1q)的扩增对人胚胎干细胞(hESCs)神经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对H9 hESCs克隆化培养的方法获得1q扩增的hESCs系。中期染色体计数的方法明确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核型分析鉴定染色体变异的情况,全基因组测序(WGS)分析基因组片段拷贝数变异的情况。使用碱性磷酸酶(AP)染色法检测细胞干性维持的情况,RT-qPCR和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检测胚胎干细胞(ESCs)标志物OCT4、SOX2、NANOG、REX1和SSEA4等的表达。拟胚体(EB)形成实验进行hESCs不定向分化、全反式视黄酸(RA)诱导hESCs向外胚层分化、使用STEMdiff?SMADi Neural Induction Kit诱导hESCs向神经祖细胞(NPCs)定向分化,并通过RT-qPCR、AP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检测其分化能力。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分离获得一株1q发生2个拷贝扩增的细胞,核型分析发现额外获得的2个1q是等臂染色体,核型为[47,XX,+i(1q)],将其命名为Amp(1q)。Amp(1q)AP染色呈阳性,且表达ESCs标志物OCT4、SOX2、NANOG、REX1和SSEA4,具备干细胞自我更新的特征。EB分化过程中,与H9细胞相比,Amp(1q)向外胚层的分化能力下降,MAP2(29.67±1.53比66.67±1.15)和PAX6(8001±567.09比28308.00±1692.50)的表达降低(P均<0.05);RA诱导分化实验进一步证明,与H9细胞相比,Amp(1q)存在向外胚层分化的缺陷,MAP2(22.50±3.54比42.50±2.12)和PAX6(5403.00±569.93比38756.00±1068.44)的表达降低(P均<0.05)。当定向诱导向神经谱系分化时,Amp(1q)形成NPCs的能力降低,NPCs标志物PAX6的表达水平低于H9细胞(13.83±3.75比88.33±1.53)(P均<0.05)。结论Amp(1q)具有ESCs自我更新的能力,但1q的扩增会削弱hESCs神经分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号染色体长臂扩增 人胚胎干细胞 自我更新 神经分化
原文传递
习惯性流产夫妇Dp+、Gp+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郑立红 孙迎春 郑丽芳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9年第3期71-71,共1页
人类端着丝粒D、G组染色体,其短臂上的核仁形成区(NOR)参与间期核仁的形成,并含有多拷贝的核糖体(rRNA)基因,这一区域的结构、功能和变异均可能在染色体的不分离及三体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近年的研究表明近端着丝粒染... 人类端着丝粒D、G组染色体,其短臂上的核仁形成区(NOR)参与间期核仁的形成,并含有多拷贝的核糖体(rRNA)基因,这一区域的结构、功能和变异均可能在染色体的不分离及三体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近年的研究表明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短臂的扩增或增大(Dp+、G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性流产 细胞遗传学 染色体短臂扩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