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石蒜碱内铵盐和细小病毒H-1对胃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吴云林
吴裕炘
+3 位作者
余春仙
张素胤
苏兆众
江绍基
《上海医学》
CAS
1988年第12期683-688,2,共7页
体外三种胃癌细胞株的染料排斥试验及~3H—胸腺嘧啶掺入试验均证实石蒜碱内铵盐(AT-1840)及细小病毒H-1(PVH-1)对胃癌细胞具有直接杀伤作用,药物浓度与杀伤强度呈正比,最低有效浓度分别为0.1μg/孔和1×10~4/孔。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
体外三种胃癌细胞株的染料排斥试验及~3H—胸腺嘧啶掺入试验均证实石蒜碱内铵盐(AT-1840)及细小病毒H-1(PVH-1)对胃癌细胞具有直接杀伤作用,药物浓度与杀伤强度呈正比,最低有效浓度分别为0.1μg/孔和1×10~4/孔。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AT-2840作用于G2/M增殖期胃癌细胞。PVH-1作用于S期胃癌细胞。PVH-1感染肿瘤细胞后即掺入细胞核内增殖,细胞膜绒毛变性、丢失,其后细胞肿胀、崩解。两药最低有效剂量联用,对胃癌细胞杀伤作用起协同增强效应,抗肿瘤作用可超过任一单独应用最大剂量时的作用强度。AT-1840使实体瘤重量明显减少,PVH-1和AT-1840明显延长带胃癌裸小鼠(腹水型及实体型)的生存期。本研究首次证实AT-1840和PVH-1均为低浓度有效的胃癌细胞直接杀伤因子,且具有协同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细胞
染料
排斥
试验
H-1
杀伤作用
细小病毒
石蒜碱
抗阿米巴药
铵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蒜碱内铵盐和细小病毒H-1对胃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吴云林
吴裕炘
余春仙
张素胤
苏兆众
江绍基
机构
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复旦大学生物系
出处
《上海医学》
CAS
1988年第12期683-688,2,共7页
文摘
体外三种胃癌细胞株的染料排斥试验及~3H—胸腺嘧啶掺入试验均证实石蒜碱内铵盐(AT-1840)及细小病毒H-1(PVH-1)对胃癌细胞具有直接杀伤作用,药物浓度与杀伤强度呈正比,最低有效浓度分别为0.1μg/孔和1×10~4/孔。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AT-2840作用于G2/M增殖期胃癌细胞。PVH-1作用于S期胃癌细胞。PVH-1感染肿瘤细胞后即掺入细胞核内增殖,细胞膜绒毛变性、丢失,其后细胞肿胀、崩解。两药最低有效剂量联用,对胃癌细胞杀伤作用起协同增强效应,抗肿瘤作用可超过任一单独应用最大剂量时的作用强度。AT-1840使实体瘤重量明显减少,PVH-1和AT-1840明显延长带胃癌裸小鼠(腹水型及实体型)的生存期。本研究首次证实AT-1840和PVH-1均为低浓度有效的胃癌细胞直接杀伤因子,且具有协同增强作用。
关键词
胃癌细胞
染料
排斥
试验
H-1
杀伤作用
细小病毒
石蒜碱
抗阿米巴药
铵盐
分类号
R73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石蒜碱内铵盐和细小病毒H-1对胃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吴云林
吴裕炘
余春仙
张素胤
苏兆众
江绍基
《上海医学》
CAS
198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