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水库蓄水后宜昌至城陵矶河段枯水位变化及成因 被引量:17
1
作者 韩剑桥 孙昭华 +1 位作者 李义天 唐金武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5-690,695,共7页
根据三峡水库蓄水后宜昌-城陵矶河段水沙、河道冲淤等实测资料,分析了宜昌-城陵矶河段内水位变化的整体分布状况及其随时间的发展历程与成因.结果表明,该河段水位降幅以枝江-监利为中心,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规律,在水位下... 根据三峡水库蓄水后宜昌-城陵矶河段水沙、河道冲淤等实测资料,分析了宜昌-城陵矶河段内水位变化的整体分布状况及其随时间的发展历程与成因.结果表明,该河段水位降幅以枝江-监利为中心,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规律,在水位下降的发展历程上表现为沙市水位最先下降,而后下降趋势向上游、下游双向传递.宜昌-枝江河段水位变化受局部卡口作用的控制;枝江-监利河段水位变化是由沙市上游溯源冲刷和沙市下游沿程冲刷同时发展引起的;监利以下河段水位变化主要受下游水位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宜昌-城陵矶河段 枯水位变化
原文传递
三峡水库运用后长江中下游枯水位变化成因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杨成刚 李思璇 +1 位作者 董炳江 袁晶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4-40,共7页
研究河流枯水位及极低水位变化对河流安全和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对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长江中下游河段的枯水位变化趋势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长江中游河段枯水位出现累计性下降,... 研究河流枯水位及极低水位变化对河流安全和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对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长江中下游河段的枯水位变化趋势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长江中游河段枯水位出现累计性下降,其中以荆江河段最为显著。2019年宜昌以下长江干流段更是出现三峡水库蓄水以来最为严重的极低水位情况。成因分析表明,枯水位累积性下降主要与枯水河槽冲刷有关,而极低水位出现主要是受枯水河槽冲刷和支流来水减少影响。其中,沙市站极低水位是枯水河槽严重冲刷下切所致;螺山站、汉口站的极低水位是枯水河槽冲刷下切和支流来水偏少共同导致的结果,大通站极低水位主要是受支流来水严重偏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枯水位变化 极低水位 河槽冲刷 支流来水减少
下载PDF
长江宜昌站同流量枯水位变化阶段特征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闫金波 牛兰花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5-82,共8页
宜昌站枯水位是影响三峡工程坝下游河段正常通航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实测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1950~2021年宜昌站6000 m^(3)/s流量下枯水位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表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宜昌站枯水位先后经历了波动、下降、突... 宜昌站枯水位是影响三峡工程坝下游河段正常通航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实测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1950~2021年宜昌站6000 m^(3)/s流量下枯水位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表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宜昌站枯水位先后经历了波动、下降、突变、再下降及趋近稳定的过程,其变化形态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分析原因后认为河床冲淤变化及下游侵蚀基准面变化是决定宜昌站枯水位升、降或稳定的作用机制;下游荆江河段裁弯取直、葛洲坝枢纽建设及运行、建筑骨料开采及河道采砂、航道维护疏浚、特殊水沙年份导致河床演变、三峡枢纽建设及运行、上游水库梯级联合调度、河道整治防护工程实施等均是影响作用机制变化的因素,但宜昌站枯水位变化的不同阶段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并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水位变化 河床冲淤 侵蚀基准面 宜昌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