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门镇往事
1
作者 季宇 《小说月报(原创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4-160,共57页
来福早上醒来,眼屎一扒拉,就往贺二爷家的马厩里跑。自从小白头降生后,他一有空就往那里跑,希望它的病情有所好转小白头是贺二爷家那匹红枣骝生的小马驹儿。它浑身上下呈红色,与它娘红枣骝一样,只是脑门儿上有块拳头大小的白斑。行内称... 来福早上醒来,眼屎一扒拉,就往贺二爷家的马厩里跑。自从小白头降生后,他一有空就往那里跑,希望它的病情有所好转小白头是贺二爷家那匹红枣骝生的小马驹儿。它浑身上下呈红色,与它娘红枣骝一样,只是脑门儿上有块拳头大小的白斑。行内称作星,又叫白玉顶,但来福却喜欢叫它小白头。这名字叫起来亲切,就像他养的那条黄狗,他给它起名叫大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门镇 黄狗 白头
原文传递
谈谈藏族谜语
2
作者 郭登元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116-122,共7页
流传在广大藏族人民群众中的谜语,藏语称作“楷”()或“嘎凑’()。它是藏族民间文学宝库中的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又是盛开在草原上的一束璀璨多姿的鲜花. 不管是绿草如茵的草原深处,还是白雪皑皑的雪山脚下;不管是扬鞭驰骋的翩翩少年,... 流传在广大藏族人民群众中的谜语,藏语称作“楷”()或“嘎凑’()。它是藏族民间文学宝库中的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又是盛开在草原上的一束璀璨多姿的鲜花. 不管是绿草如茵的草原深处,还是白雪皑皑的雪山脚下;不管是扬鞭驰骋的翩翩少年,还是踽踽而行的白发老妪,每当听到有人说起谜语时,他(她)们便会兴致勃勃地围拢前来,竞相运思。而当猜准一则谜语后,便会不时发出一阵阵欢快的笑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社会 在草原上 民间口头文学 一轮明月 松耳石 老和尚 地区特色 普及和提高 文学体裁
下载PDF
父母的恩情
3
作者 原民歌 李末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8,共4页
关键词 奔奔 无伴奏合唱 马跃 马蹄 飞飞
下载PDF
遗产
4
作者 达·特日格乐 岱钦 《骏马》 2014年第6期76-80,共5页
朝克来到草原上隆起的漫坡上,勒住了骑在胯下的白马的缰绳。极目眺望,远处的山峦薄雾缭绕,若隐若现。山下宽阔的草原上微风吹过,绿浪滚滚,牧场上一群膘肥体壮的马群悠闲地低头吃草,一眼望去,如在碧毯上撒满了珍珠玛瑙一样。草原迷人的... 朝克来到草原上隆起的漫坡上,勒住了骑在胯下的白马的缰绳。极目眺望,远处的山峦薄雾缭绕,若隐若现。山下宽阔的草原上微风吹过,绿浪滚滚,牧场上一群膘肥体壮的马群悠闲地低头吃草,一眼望去,如在碧毯上撒满了珍珠玛瑙一样。草原迷人的景色和阵阵飘过来的草地特有的清香,使朝克一路劳顿一扫而光。此时此刻,此景此情,让他回想起以往某年某月曾经发生的故事,心中不由百感交集,情思绵绵。一个身穿宽大肥硕的蒙古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嘎拉桑 牧场上 膘肥体壮 草原退化 某年某月 打草场 克一 夏营地 冬营地
原文传递
马头琴背后的草原文化
5
作者 李红梅 《小演奏家》 2014年第8期37-38,共2页
马头琴是产生和流传于蒙古族的一种拉弦乐器。它那独具特点的音色,悠扬、深沉、宽广、抒情的旋律,蕴含了独特的审美文化、人文思想和民族精神,与蒙古族的成长、发展、生活环境密不可分。
关键词 草原文化 拉弦乐器 演奏法 阿斯尔 民族精神 旋法 人文思想 歌唱形式 演奏技术
原文传递
交织在草原上的歌——简评交响音乐会《草原和声》的创新与探索
6
作者 徐梦颖 《鄂尔多斯文化》 2013年第3期28-30,共3页
2013年6月22日晚,由鄂尔多斯民族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创编的大型多媒体交响音乐会《草原和声》在鄂尔多斯大剧院上演。这场音乐会分为华夏韵、草原梦、世界风三个篇章。观演完毕后,我对本场音乐会最直观的印象除了惊喜和感动以外还有深深... 2013年6月22日晚,由鄂尔多斯民族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创编的大型多媒体交响音乐会《草原和声》在鄂尔多斯大剧院上演。这场音乐会分为华夏韵、草原梦、世界风三个篇章。观演完毕后,我对本场音乐会最直观的印象除了惊喜和感动以外还有深深的回味。《草原和声》这场交响音乐会从最初的创编、设计、到中期的排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响音乐会 森吉德玛 音乐文化 在草原上 音乐传统 世界风 长调 歌舞剧院 音乐语言
原文传递
阿弥谷
7
作者 刘梅花 《雪莲》 2016年第1期78-91,共14页
桦树上的那窝喜鹊,天都没有亮透,就大喊大叫的打算出门。大伙计站在院子里,伸手从瓦盆里撩出来一把水洗手,水滴从他的指头缝里漏下来,溅在青石板地面上,落在靴子尖上。他总是怕洗手的水弄脏盆里的清水。复又捞起一捧水洗脸,脑袋偏过去,... 桦树上的那窝喜鹊,天都没有亮透,就大喊大叫的打算出门。大伙计站在院子里,伸手从瓦盆里撩出来一把水洗手,水滴从他的指头缝里漏下来,溅在青石板地面上,落在靴子尖上。他总是怕洗手的水弄脏盆里的清水。复又捞起一捧水洗脸,脑袋偏过去,梗着脖子,凉风一吹,水花却溅在他的衣袍上。我闭紧嘴笑了一下,眼睛笑成了月牙儿。他涮手,把剩下的一点清水撩拍在头发上,侧脸看着我,慢条斯理说,苏鲁,你笑我哩?狼吃的!又说,浮尘,去开山门。浮尘是护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帐王 衣袍 苏鲁梅朵 在门槛上 骆驼城 过午不食 天都 对我说 大脑袋
原文传递
放鞘失马坪
8
作者 岑隆业 《民族文学》 1989年第9期10-17,共8页
拐过山嘴,甩落一整天把人马暴晒得疲惫已极的毒日头,走进山荫下的路上,我的那做头马的红枣骝就开始赶鞘了。习习的河风扇动路坎上下的树叶,拂来沁心的清爽。赶鞘的马蹄声和着欢愉的铃铛声密密地轻脆地响起,带着接近行程终止的快意,洒落... 拐过山嘴,甩落一整天把人马暴晒得疲惫已极的毒日头,走进山荫下的路上,我的那做头马的红枣骝就开始赶鞘了。习习的河风扇动路坎上下的树叶,拂来沁心的清爽。赶鞘的马蹄声和着欢愉的铃铛声密密地轻脆地响起,带着接近行程终止的快意,洒落在印满蹄花的路上,飘向前方。同伙两个年轻的马哥头,刚才还是软塌塌的,懒散得象烂田里的死蚯蚓。马儿一赶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声 马坪 盗马贼 虎豹豺狼 可真 给你 爬起来 摇摇头 一只手
原文传递
戎马倥偬枣骝鸣--浅析话剧《兵团》中枣骝马的形象塑造
9
作者 娄莎莎 《东方艺术》 2021年第3期103-107,共5页
话剧《兵团》中的"枣骝马"形象负载着多重的意象和内涵,既是直观的,也是虚化的。它巧妙地运用戏剧"假定性"原则,亦真亦幻、有声有色地承担起了剧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其自身所具有的浓厚地域风情和强烈传奇色彩,延伸... 话剧《兵团》中的"枣骝马"形象负载着多重的意象和内涵,既是直观的,也是虚化的。它巧妙地运用戏剧"假定性"原则,亦真亦幻、有声有色地承担起了剧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其自身所具有的浓厚地域风情和强烈传奇色彩,延伸、补充了兄弟情义和兵团精神,给予观众丰富的想象空间,在情感共鸣中获取信仰的力量和心灵的震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共鸣 亦真亦幻 兵团精神 假定性 地域风情 形象塑造 传奇色彩
原文传递
乌孙山下的“天马王国”——新疆哈萨克族生活探秘
10
作者 林云帆 李军 《丝绸之路》 2003年第8期48-50,共3页
关键词 哈萨克族 新疆 民俗文化 伊犁草原
下载PDF
奇文共欣赏——评朱祁镇的《白蹄枣骝蹄虎歌》
11
作者 崔锦 《文物天地》 2001年第2期16-17,共2页
如果有人描述一匹骏马与一只猛虎搏击的场景的话,你可能会说这是一则笑话。但是,五百多年前明英宗朱祁镇,就导演过一场马和虎搏斗,并为它们中的优胜者——白蹄枣骝写了一首赞歌,名日《白蹄枣骝蹄虎歌》。
关键词 朱祁镇 《白蹄蹄虎歌》 文学评论 书法艺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