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6篇文章
< 1 2 1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寰枢椎的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38
1
作者 曹正霖 钟世镇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99-301,共3页
目的 :为寰枢椎区病损机制和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15 0例中国成年人干燥寰枢椎标本上 ,对具有临床意义的数据进行解剖学测量。结果 :寰椎上关节面内倾角、下关节面外倾角及侧块内倾角两侧不对称分别占 19.3 %、10 .7%和 7.... 目的 :为寰枢椎区病损机制和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15 0例中国成年人干燥寰枢椎标本上 ,对具有临床意义的数据进行解剖学测量。结果 :寰椎上关节面内倾角、下关节面外倾角及侧块内倾角两侧不对称分别占 19.3 %、10 .7%和 7.3 % ;椎动脉沟处形成沟环者占 16 .0 % ;所有横突孔的前后径和横径均大于 4mm ;后弓内侧半距仅为外侧半距的 1/2。枢椎椎弓根内倾角变异较大 (-3 .5°~2 1.5°) ;齿突腰部宽度小于 9mm者占 71.2 % ,齿突后倾角的变异较大 (0°~ 2 2°) ;2 7.5 %的椎动脉在经过枢椎侧块下方时会形成一动脉压迹沟 ,致使侧块外端和椎弓根变薄。结论 :①寰枢椎的解剖学形态与其生物力学性质及损伤机制密切相关 ;②手术时寰椎前弓向外显露不宜超过 2 0mm ,后弓切除向外不宜超过 10mm ,经寰枢外侧关节融合或内固定术应选择在关节的内侧 2 /3 ;③大部分中国人不适宜于两枚齿突螺钉内固定术 ;④ 2 7.5 %的中国人不适宜于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枢椎椎弓根变异较大 ,手术前应作CT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枢椎 临床解剖学 测量
下载PDF
枢椎椎弓根及其内固定的临床应用解剖 被引量:85
2
作者 瞿东滨 钟世镇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3-154,共2页
目的:为枢椎椎弓根内固定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用100例枢椎干骨标本,观测:①椎弓根的宽度以及高度;②椎弓根与枢椎椎体间的角度。结果:枢椎椎弓根上部宽度明显大于中、下部,中部宽度双侧平均为6.0±1.6mm,约8... 目的:为枢椎椎弓根内固定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用100例枢椎干骨标本,观测:①椎弓根的宽度以及高度;②椎弓根与枢椎椎体间的角度。结果:枢椎椎弓根上部宽度明显大于中、下部,中部宽度双侧平均为6.0±1.6mm,约80%的枢椎椎弓根中部宽度大于4.5mm。但枢椎椎弓根的个体差异较大。结论:枢椎椎弓根的宽度以上宽判定不准确,依中宽大多数枢椎椎弓根适用于内固定。由于椎弓根的个体差异,临床上术前应常规进行枢椎椎弓根的CT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椎弓根 内固定 颈椎不稳 应用解剖
下载PDF
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关系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86
3
作者 马向阳 尹庆水 +4 位作者 吴增晖 夏虹 钟世镇 刘景发 徐达传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95-298,共4页
目的研究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的位置关系,建立以枢椎侧块为解剖标志的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定位技术,并通过临床应用评价其可靠性。方法取50套干燥寰枢椎标本,测量寰椎椎弓根和枢椎侧块的内缘、中点(内、外缘中点)、外缘与正中矢状线的... 目的研究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的位置关系,建立以枢椎侧块为解剖标志的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定位技术,并通过临床应用评价其可靠性。方法取50套干燥寰枢椎标本,测量寰椎椎弓根和枢椎侧块的内缘、中点(内、外缘中点)、外缘与正中矢状线的垂直距离,计算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的内缘间距、中点间距和外缘间距,建立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定位技术。临床应用该定位技术进行后路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患者6例,男5例,女1例;平均年龄41岁。其中游离齿突1例,齿突发育不良3例,齿突陈旧性骨折2例。结果寰椎椎弓根的内缘、中点、外缘分别在枢椎侧块的内缘、中点、外缘的内侧(1.37±0.51)mm、(1.60±0.61)mm、(2.15±0.60)mm处。确定寰椎椎弓根螺钉的进钉点为:经枢椎侧块内、外缘的中点作纵垂线,与寰椎后弓上缘交点的正下方3.0mm处。6例患者共放置寰椎椎弓根螺钉12枚,术中无脊髓和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术后X线及CT扫描显示螺钉位置均良好。结论枢椎侧块与寰椎椎弓根间存在较恒定的解剖位置关系,枢椎侧块可作为术中确定寰椎后弓显露范围和判断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解剖学标志,可简化术中繁琐的定位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枢椎 骨螺丝 解剖学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枢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解剖定位研究 被引量:50
4
作者 马向阳 尹庆水 +4 位作者 吴增晖 夏虹 钟世镇 刘景发 徐达传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62-564,共3页
目的研究枢椎下关节突与枢椎椎弓根的位置关系,建立以枢椎下关节突为解剖标志的枢椎椎弓根螺钉进钉定位技术。方法取50套成人干燥枢椎标本,测量枢椎椎弓根的内、外缘和枢椎下关节突的内缘、中点、外缘分别与正中矢状线的垂直距离,以及... 目的研究枢椎下关节突与枢椎椎弓根的位置关系,建立以枢椎下关节突为解剖标志的枢椎椎弓根螺钉进钉定位技术。方法取50套成人干燥枢椎标本,测量枢椎椎弓根的内、外缘和枢椎下关节突的内缘、中点、外缘分别与正中矢状线的垂直距离,以及枢椎椎弓根的宽度与高度。通过分析测量值间的关系,建立枢椎椎弓根螺钉的进钉定位技术。结果枢椎下关节突内缘在枢椎椎弓根内缘的外侧(3.67±0.41)mm处,枢椎下关节突中点在枢椎椎弓根外缘的外侧(1.15±0.44)mm处。建立了两种以枢椎下关节突为标志的进钉点定位方法,进钉点A位于枢椎下关节突内上象限,即中心点内、上各2mm处;进钉点B位于经枢椎下关节突内缘的纵垂线与枢椎下关节突中上1/4水平线的交点。结论枢椎下关节突与枢椎椎弓根间存在较恒定的解剖位置关系,枢椎下关节突可作为术中判断枢椎椎弓根位置和确定枢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简易解剖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椎关节突关节 骨钉 解剖学
原文传递
经后路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置钉研究 被引量:47
5
作者 马向阳 钟世镇 +4 位作者 刘景发 尹庆水 徐达传 丁自海 李忠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92-395,共4页
目的 探讨经后路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可行性。 方法 利用 2 0具颈椎尸体标本 ,模拟经后路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在寰椎后弓后缘表面 ,经枢椎下关节突中心点纵垂线与寰椎后弓上缘下方 3mm水平线的交点作为进钉点 ,按内斜 10度、上斜 ... 目的 探讨经后路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可行性。 方法 利用 2 0具颈椎尸体标本 ,模拟经后路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在寰椎后弓后缘表面 ,经枢椎下关节突中心点纵垂线与寰椎后弓上缘下方 3mm水平线的交点作为进钉点 ,按内斜 10度、上斜 5度钻孔 ,经寰椎椎弓根置入直径 3.5 mm的皮质骨螺钉。测量进钉点与寰椎椎弓根中线平面的距离、螺钉最大进钉深度、螺钉内斜角度和螺钉上斜角度等解剖指标 ,观察螺钉是否突破椎弓根和侧块骨皮质 ,以及椎动脉、硬膜、脊髓是否损伤等。 结果 共放置 4 0枚寰椎椎弓根螺钉 ,测得进钉点与寰椎椎弓根中线的平均距离为( 2 .2 0± 0 .4 2 ) mm,螺钉最大进钉深度平均 ( 30 .5 1± 1.5 9) mm,螺钉内斜角度平均 ( 9.70± 0 .6 7)度 ,上斜角 ( 4 .6 0±0 .5 9)度。其中 1枚螺钉因上斜角度过大穿破椎弓根上缘 ,8枚因后弓高度过小而突破椎弓根下缘 ,5枚进钉过深突破寰椎侧块前缘皮质 ,但均未对脊髓和椎动脉造成损伤。 结论 经后路行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是安全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椎弓根螺钉 后路 后弓 固定 椎动脉 侧块 皮质 脊髓 枢椎
下载PDF
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板固定融合治疗上颈椎不稳 被引量:36
6
作者 吴增晖 尹庆水 +4 位作者 马向阳 夏虹 章凯 昌耘冰 刘景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591-593,共3页
目的 :探 讨寰 枢 椎椎 弓根 钉 板固 定融 合 治疗 上颈 椎 不稳 的可 行 性。 方法 :在 气管 插 管全 麻 下对 13 例 患者施 行了 寰 枢椎 椎弓 根 钉板 固定 术 ,并行 自 体髂 骨植 骨 。寰 椎椎 弓 根螺 钉的 进 钉点 位于 枢 椎侧... 目的 :探 讨寰 枢 椎椎 弓根 钉 板固 定融 合 治疗 上颈 椎 不稳 的可 行 性。 方法 :在 气管 插 管全 麻 下对 13 例 患者施 行了 寰 枢椎 椎弓 根 钉板 固定 术 ,并行 自 体髂 骨植 骨 。寰 椎椎 弓 根螺 钉的 进 钉点 位于 枢 椎侧 块中 线 上 ,距 寰椎后 弓上 缘 最少 3m m ,内斜 10° ,上斜 5°枢 椎椎 弓根 螺 钉的 进钉 点 位于 枢椎 侧 块内 上象 限 ,显 露枢 椎椎 弓 内缘 。直视 下进 钉 ,内斜 25°上斜 25° 螺 钉直 径 3.5m m ,寰 椎椎 弓 根螺 钉长 28 ̄32m m ,枢 椎椎 弓根 螺 钉长 24 ̄28m m 。 , 。结果 :全 组病 例未 发 生椎 动脉 、脊 髓 损伤 ,术 后临 床症 状 得到 不同 程 度的 改善 。随 访 3 ̄21 个月 ,平 均 6.7 个月 。 X线、CT 复查 示螺 钉 位置 良好 ,无 松动 、断 钉 ,植骨 3 个月 后均 达 到满 意融 合 。结 论 :寰 枢 椎 椎 弓根 钉 板 固 定治 疗上颈 椎不 稳 效果 良好 ,是 寰枢 椎 后路 固定 可 供选 择的 术 式之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枢椎 椎弓根螺钉 枢椎不稳
下载PDF
枢椎椎动脉孔解剖分型与椎弓根置钉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2
7
作者 王建华 尹庆水 +4 位作者 夏虹 吴增晖 权日 廖穗祥 戴景兴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9期677-680,共4页
目的:观察枢椎椎动脉孔的解剖特点,探讨其与枢椎椎弓根置钉的关系。方法:通过干骨标本的观察与测量,根据椎动脉孔(管)与椎管外壁的距离(下横径a)、椎动脉孔(管)球部距上关节面距离(球顶距e)等走行特点分为4型,Ⅰ型:松散低拐型,Ⅱ型:紧... 目的:观察枢椎椎动脉孔的解剖特点,探讨其与枢椎椎弓根置钉的关系。方法:通过干骨标本的观察与测量,根据椎动脉孔(管)与椎管外壁的距离(下横径a)、椎动脉孔(管)球部距上关节面距离(球顶距e)等走行特点分为4型,Ⅰ型:松散低拐型,Ⅱ型:紧密高拐型,Ⅲ型:紧密低拐型,Ⅳ型:松散高拐型。统计各型枢椎椎动脉孔所占的比例。结果:Ⅰ型占58.75%,Ⅱ型占18.75%,Ⅲ型占15.0%,Ⅳ型占7.5%。松散型(Ⅰ、Ⅳ型)椎动脉孔比较适合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Ⅲ型相对适合置钉的枢椎椎弓根;Ⅱ型枢椎椎弓根应列为椎弓根螺钉置钉的禁忌。结论:采用椎动脉孔分型的方法,有助于对枢椎椎弓根解剖特点的理解,并可用于枢椎椎弓根置钉风险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椎动脉孔分型 椎弓根 置钉术
下载PDF
枢椎各结构的解剖学部位研究 被引量:36
8
作者 侯黎升 贾连顺 +4 位作者 谭军 阮狄克 叶晓健 李超 何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明确枢椎各结构的解剖部位。方法:对57例干燥成人标本进行观察与测量,对8例新鲜枢椎标本进行CT薄层扫描,寻找残存的C1-2椎体间连接痕迹。以此为依据,明确枢椎各结构的具体部位。对20例志愿者的枢椎CT三维重建以及MRI图像进行分析,... 目的:明确枢椎各结构的解剖部位。方法:对57例干燥成人标本进行观察与测量,对8例新鲜枢椎标本进行CT薄层扫描,寻找残存的C1-2椎体间连接痕迹。以此为依据,明确枢椎各结构的具体部位。对20例志愿者的枢椎CT三维重建以及MRI图像进行分析,验证前述结论。结果:枢椎前结构的前下方为一三角形的突起部分,皮质较厚,同典型颈椎的椎体相似;两侧的三角形突起与上关节突之间为皮质凹陷区域;CT扫描见枢椎上终板残留位于三角形突起的上方1.2-1.8 mm处,呈圆饼形跨越约1.8-2.4 mm同齿突的下终板残留结合在一起。位于椎弓侧方的上下关节突间部分以横突孔后结节为界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者内倾角、上倾角大,后者小。前者外壁菲薄,多数有滋养血管孔存在,而后者内外侧皮质厚度较一致。结论:枢椎的椎体为位于前结构下方的三角形突起部分,椎弓根位于上关节突与椎体之间,椎弓侧方为上下关节突之间的连接部分,被横突孔后结节分为横突孔内界及峡部两个部分,后者为典型Hangman骨折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解剖 影像学
下载PDF
枢椎椎板螺钉固定的解剖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7
9
作者 马向阳 尹庆水 +3 位作者 吴增晖 夏虹 刘景发 麦小红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评价对国人进行枢椎椎板螺钉固定的可行性,探讨进钉技术。方法:用电子游标卡尺和量角器在30例干燥枢椎标本上测量与进钉技术相关的解剖学数据,包括枢椎椎板的厚度,棘突根部、椎板和下关节突的高度。设定枢椎椎板螺钉的进钉点位于... 目的:评价对国人进行枢椎椎板螺钉固定的可行性,探讨进钉技术。方法:用电子游标卡尺和量角器在30例干燥枢椎标本上测量与进钉技术相关的解剖学数据,包括枢椎椎板的厚度,棘突根部、椎板和下关节突的高度。设定枢椎椎板螺钉的进钉点位于枢椎棘突中线两侧5mm,上位螺钉距椎板上缘5mm,对侧的下位螺钉距椎板上缘9mm,螺钉在棘突根部上下交叉进入对侧椎板,并于下关节突中心点出钉,测量上位和下位椎板螺钉的钉道长度和进钉角度。结果:枢椎椎板上缘、中部、下缘的厚度分别是3.02mm、5.91mm和5.59mm;枢椎棘突根部、椎板和下关节突中部的高度分别是12.40mm、12.95mm、14.03mm;上位和下位椎板螺钉的平均长度分别是25.41mm和27.39mm;上位螺钉前斜26.4°,下斜7.6°;下位螺钉前斜30.1°,上斜1.4°。结论:对国人进行枢椎椎板螺钉固定在解剖学上是可行的,该方法可作为传统枢椎后路螺钉固定技术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椎板螺钉 内固定 解剖学
下载PDF
枢椎齿突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3
10
作者 张美超 张志凌 +1 位作者 夏虹 赵卫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6-99,共4页
目的:建立枢椎的三维有限元(FE)模型,探讨在前、后方不同载荷下齿突的不同损伤机制和骨折类型。方法:对一例新鲜枢椎标本进行CT扫描,层厚1 mm,扫描图像转换后输入微机,通过软件PRO/E重建枢椎的三维立体模型,再转入有限元软件MARK并赋... 目的:建立枢椎的三维有限元(FE)模型,探讨在前、后方不同载荷下齿突的不同损伤机制和骨折类型。方法:对一例新鲜枢椎标本进行CT扫描,层厚1 mm,扫描图像转换后输入微机,通过软件PRO/E重建枢椎的三维立体模型,再转入有限元软件MARK并赋予此模型物理材料属性,然后模拟齿突骨折的受力条件,在齿突中性矢状面对齿突施加不同角度的载荷,分析各种条件下枢椎模型的应力、应变分布,探讨相应条件下可能导致的枢椎齿突骨折类型。结果:(1)对于齿突前部斜向后下方载荷,应力集中区从齿突前上部斜贯穿至后下部;对于齿突前部斜向后上方载荷,应力集中区从齿突前下部斜贯穿至后上部;齿突腰部始终保持高应力;(2)在齿突后部载荷下,其应力集中情况与前部载荷相似,不过应力集中区位置有所偏下。结论:(1)在齿突中性矢状面,齿突前部载荷容易导致齿突腰部发生断裂,形成枢椎齿突Ⅱ型骨折,也可能导致基底部发生断裂,形成枢椎齿突Ⅲ型骨折;(2)齿突后部载荷更容易导致基底部发生断裂,形成枢椎齿突Ⅲ型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齿突 有限元 骨折 应力
下载PDF
多种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技术的临床组合应用 被引量:33
11
作者 马向阳 尹庆水 +7 位作者 吴增晖 夏虹 章凯 王建华 艾福志 杨进城 麦小红 刘景发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0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评价3种寰椎后路螺钉固定方法和2种枢椎后路螺钉固定方法构成的钉棒组合治疗上颈椎不稳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对132例患者施行了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技术,寰椎进行椎弓根螺钉、部分经椎弓根螺钉或侧块螺钉固定;... 目的评价3种寰椎后路螺钉固定方法和2种枢椎后路螺钉固定方法构成的钉棒组合治疗上颈椎不稳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对132例患者施行了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技术,寰椎进行椎弓根螺钉、部分经椎弓根螺钉或侧块螺钉固定;枢椎进行椎弓根螺钉或交叉椎板螺钉固定。结果全组病例获钉棒固定,其中寰椎螺钉固定采用椎弓根螺钉224枚,部分经椎弓根螺钉36枚,侧块螺钉4枚;枢椎螺钉固定采用椎弓根螺钉240枚,椎板螺钉24枚。术中未发生椎动脉、脊髓损伤。120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3~22个月,平均8个月,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X线片、CT复查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断钉,植骨3~6个月后均达到满意融合。结论寰椎和枢椎螺钉可进行多重组合,为上颈椎后路提供灵活多变的短节段固定,增加了钉棒固定技术的临床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枢椎 螺钉固定 关节不稳定性
下载PDF
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非融合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保留寰枢椎旋转功能的临床初探 被引量:28
12
作者 马向阳 杨进城 +9 位作者 尹庆水 夏虹 吴增晖 章凯 王建华 艾福志 许俊杰 王智运 邱锋 麦小红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11-415,共5页
目的:介绍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非融合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保留寰枢椎旋转功能的临床初步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1年7月收治8例不适合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的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其中骨折线呈前下后上型者5例,牵引后齿状突骨... 目的:介绍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非融合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保留寰枢椎旋转功能的临床初步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1年7月收治8例不适合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的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其中骨折线呈前下后上型者5例,牵引后齿状突骨折复位不佳者3例;男6例,女2例;年龄21~56岁,平均38岁。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一期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不进行后路植骨;待术后随访CT复查显示齿状突骨折骨性愈合后,二期后路手术取出内固定,观察寰枢椎旋转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8例患者均成功进行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共置入直径3.5mm的寰椎、枢椎螺钉各16枚,其中寰椎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13枚、部分经椎弓根螺钉固定3枚,枢椎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11枚、椎板螺钉固定5枚;术中齿状突骨折复位满意,未发生椎动脉、脊髓损伤。一期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末次随访CT复查显示8例患者齿状突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颈椎左、右旋转均约35°~55°,平均约45°。二期后路钉棒内固定取出术后颈椎旋转功能即刻得到部分恢复,颈椎左、右旋转均约50°~70°,平均约60°;随访6~12个月后颈椎旋转功能基本恢复正常,颈椎左、右旋转均约80°~90°,平均约85°。结论:对不适合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的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采用一期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非融合、二期取出内固定的方法可保留寰枢椎的旋转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齿状突骨折 新鲜骨折 钉棒固定 非融合
下载PDF
数字骨科技术在寰枢椎个体化置钉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3
作者 王建华 尹庆水 +4 位作者 夏虹 吴增辉 马向阳 艾福志 章凯 《脊柱外科杂志》 2011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骨科技术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个性化置钉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术前接受薄层CT扫描的30例上颈椎疾患患者(其中男16例,女14例)的数据输入Mimic和Simpleware软件后,建立三维仿真模型,并设计最佳的椎弓根钉道,然后根据钉道设计导... 目的探讨数字骨科技术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个性化置钉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术前接受薄层CT扫描的30例上颈椎疾患患者(其中男16例,女14例)的数据输入Mimic和Simpleware软件后,建立三维仿真模型,并设计最佳的椎弓根钉道,然后根据钉道设计导航模版。用激光快速成型机打印导航模版,用于手术时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结果 60枚寰椎椎弓根螺钉及60枚枢椎椎弓根螺钉均位于设计的椎弓根钉道内,未出现向外偏入椎动脉孔及向内偏向椎管的现象,置钉成功率达100%。结论采用数字骨科技术进行术前手术设计,并采用数字化导航模版辅助手术置钉,能够有效提高置钉的成功率,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枢椎 寰枢关节 内固定器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枢椎椎板螺钉与椎弓根螺钉抗拔出强度的比较 被引量:24
14
作者 马向阳 尹庆水 +7 位作者 吴增晖 夏虹 刘景发 赵卫东 林斯萍 何帆 杨进城 廖穗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比较枢椎椎板螺钉与枢椎椎弓根螺钉的抗拔出强度,为临床应用枢椎椎板螺钉固定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在7具成年男性新鲜尸体枢椎标本上进行枢椎单皮质椎弓根螺钉和双皮质椎板螺钉固定,测试螺钉拔出力。结果:单皮质枢椎椎弓根螺钉... 目的:比较枢椎椎板螺钉与枢椎椎弓根螺钉的抗拔出强度,为临床应用枢椎椎板螺钉固定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在7具成年男性新鲜尸体枢椎标本上进行枢椎单皮质椎弓根螺钉和双皮质椎板螺钉固定,测试螺钉拔出力。结果:单皮质枢椎椎弓根螺钉的最大拔出力平均为875.3±403.2N,双皮质枢椎椎板螺钉的最大拔出力平均为679.5±308.2N;椎弓根螺钉的最大拔出力大于椎板螺钉,但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枢椎椎板螺钉进行双皮质固定具有可靠的力学固定强度,可作为枢椎椎弓根螺钉的补充固定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椎弓根螺钉 椎板螺钉 内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寰枢椎手术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张朝跃 苗惊雷 +4 位作者 易西南 吴松 臧晓方 沈民仁 刘昌雄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99-303,共5页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进行寰枢椎手术的可行性。方法测量50套寰枢椎标本的寰椎前弓长度,枢椎齿突高度、最大横径及矢状径,枢椎上关节面最大横径及矢状径。在20具完整头颈部标本上分别按传统及内窥镜下方法行寰枢椎模拟手术,手术...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进行寰枢椎手术的可行性。方法测量50套寰枢椎标本的寰椎前弓长度,枢椎齿突高度、最大横径及矢状径,枢椎上关节面最大横径及矢状径。在20具完整头颈部标本上分别按传统及内窥镜下方法行寰枢椎模拟手术,手术完成后将标本解剖,研究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的手术方法、减压效果及手术“安全区域”。结果寰椎前弓长度为(19.8±2.3)mm,齿突高度为(15.9±1.9)mm、最大横径为(10.5±0.6)mm、最大矢状径为(11.5±1.9)mm,枢椎上关节面最大横径为(15.1±1.6)mm、最大矢状径为(17.7±1.3)mm,均满足内窥镜下手术要求。内窥镜下寰枢椎手术可以寰椎前结节为定位标记,行寰椎前弓、齿突切除,侧块关节面打磨。寰椎前弓切除可采用由寰椎前结节向两侧磨除或前结节两侧磨断后完整摘除前结节两种方法;齿突则由尖部向下顺行磨削切除;打磨侧块关节面时需平移或倾斜工作通道,关节面打磨宽度应在12mm以内,深度不宜超过10mm。内窥镜下手术减压范围宽度(14.8±0.8)mm,高度(16.1±0.7)mm,深度(19.1±1.0)mm,与传统组差异无显著性。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寰枢椎手术的“安全区域”位于寰枢椎前面,近似矩形,宽(45.9±3.6)mm、高(29.4±2.5)mm。结论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行寰枢椎手术对局部解剖结构显露清晰,操作精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枢椎 解剖学 内窥镜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寰枢椎后路二种内固定技术的三维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18
16
作者 吴增晖 冯永辉 +2 位作者 马向阳 尹庆水 刘景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6-698,共3页
目的:对比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与枢椎椎弓根螺钉联合寰椎椎板钩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新鲜颈椎标本6例,损伤齿突基底部,建立寰枢椎失稳模型,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上先测量失稳寰枢椎的三维运动范... 目的:对比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与枢椎椎弓根螺钉联合寰椎椎板钩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新鲜颈椎标本6例,损伤齿突基底部,建立寰枢椎失稳模型,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上先测量失稳寰枢椎的三维运动范围,再在失稳模型上对每具标本进行两种内固定:C1椎弓根螺钉+C2椎弓根螺钉的钉棒内固定系统,C1椎板钩+C2椎弓根螺钉的钉棒钩内固定系统,测量二种不同固定方法的寰枢椎三维运动范围,比较两种状态下的寰枢椎稳定状况。结果:C1椎弓根螺钉+C2椎弓根螺钉的钉棒内固定与C1椎板钩+C2椎弓根螺钉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无显著性差异,左右旋转C1椎弓根螺钉组优于C1椎板钩组。结论:两种寰枢固定方法:C1椎弓根螺钉+C2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在抗左右旋转方面较C1椎板钩+C2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的稳定性优越,临床上应优先选择C1、C2椎弓根螺钉固定方法,当C1椎弓根过于细小时可选用C1椎板钩+C2椎弓根螺钉的固定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枢椎 枢椎不稳 枢椎固定术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快速成型导向模板辅助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偏差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17
作者 胡勇 袁振山 +3 位作者 谢辉 袁建兵 董伟鑫 王成焘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3期2659-2663,共5页
目的验证在快速成型导向模板辅助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性及偏差因素。方法选取正常颈椎标本16具,采用64排螺旋CT层厚1mm扫描后获得Dicom格式数据。获取数据经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后进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最佳安全钉道的计算机辅... 目的验证在快速成型导向模板辅助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性及偏差因素。方法选取正常颈椎标本16具,采用64排螺旋CT层厚1mm扫描后获得Dicom格式数据。获取数据经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后进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最佳安全钉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并建立与寰枢椎后表面解剖结构三维互补的基板,组合形成导向模板。在激光快速成型机上进行导板实体化,利用导向模板辅助置钉。在计算机软件中将置钉前后的标本配对拟合,重新定义三维空间坐标轴后,测量理想钉道和实际螺钉的进针点、角度和钉道方向。结果寰椎椎弓根螺钉左侧和右侧进针点在x、y、z轴上的偏移分别为(0.14±0.59)、(0.31±1.32)、(0.27±0.68)、(0.23±0.55)、(0.43±1.21)、(0.30±0.72)mm。枢椎椎弓根螺钉左侧和右侧进针点在m、n、p轴上的偏移平均值分别为(0.25±0.85)、(0.52±1.52)、(-0.27±0.67)、(0.44±0.87)、(0.38±1.48)、(-0.14±0.62)mm。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最佳安全钉道和实际钉道的进针点、钉道方向的偏差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快速成型导向模板辅助置钉偏差原因主要为软硬件存在的固有因素和人为产生的因素所致。该导向模板技术具有操作简易和个体化设计等优点,能提高置钉精准性及减少螺钉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计算机辅助 寰椎 枢椎 骨钉 模板
原文传递
寰枢椎脱位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4
18
作者 尹庆水 夏虹 王建华 《脊柱外科杂志》 2011年第3期129-130,共2页
上颈椎疾患的病理转归和特点主要是寰枢椎脱位和延脊髓受压,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寰枢椎脱位治疗领域的发展水平、现状及展望作一述评。
关键词 寰椎 枢椎 脱位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后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的枢椎解剖学测量 被引量:18
19
作者 沙勇 张绍祥 +1 位作者 刘正津 谭立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目的:为后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00例中国成人干燥枢椎标本上,对具有临床意义的数据进行解剖学测量。结果:96.5%的标本椎弓根宽度大于4.5mm,11.5%标本侧块内侧高度小于2.1mm,20.6%标本椎弓根内侧高度小于... 目的:为后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00例中国成人干燥枢椎标本上,对具有临床意义的数据进行解剖学测量。结果:96.5%的标本椎弓根宽度大于4.5mm,11.5%标本侧块内侧高度小于2.1mm,20.6%标本椎弓根内侧高度小于4.5mm,右侧占8.1%,左侧占12.5%,其中男性15.7%,女性40%的标本椎弓根内侧高度小于4.5mm。螺钉固定的上倾角和内倾角分别为39.2°±5.04°和5.79°±2.45°。结论:21.5%的国人不适合后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枢椎椎弓根变异较大,术前应进行旁矢状位的薄层CT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经关节螺钉固定术 解剖学
下载PDF
寰椎椎弓根显露置钉法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3
20
作者 谭明生 唐向盛 +1 位作者 移平 杨峰 《脊柱外科杂志》 2011年第3期148-152,共5页
目的探讨寰椎椎弓根显露置钉法(pedicle exposure method,PEM)的手术可操作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寰枢椎脱位患者应用经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患者术前均行X线、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寰椎后弓(椎弓根)高度为2.5~4.0 mm,平... 目的探讨寰椎椎弓根显露置钉法(pedicle exposure method,PEM)的手术可操作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寰枢椎脱位患者应用经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患者术前均行X线、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寰椎后弓(椎弓根)高度为2.5~4.0 mm,平均3.1 mm;术中在直视下行C1,2置钉,复位固定,椎板后弓植骨。结果 46例患者的92枚螺钉均成功置入,复位固定满意。其中36例术后获3~42个月随访,平均18.6个月,患者均在3~6个月寰枢椎骨性融合,未发现螺钉松动、断钉和寰枢椎再移位现象;其中2枚螺钉穿入椎动脉孔内缘1 mm,但无椎动脉损伤的临床表现。31例患者脊髓功能明显改善,5例好转。结论椎弓根显露置钉法可操作性强,置钉准确性与安全性高,适用于C1后方高度<4 mm的患者,尤其适用于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枢椎 寰枢关节 内固定器 骨移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