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球类原核微生物 被引量:1
1
作者 万云洋 赵国屏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4期82-92,共11页
球类或类球(果菌、球菌、璆菌、卵菌、橄菌等)微生物是原核微生物最早发现、最重要和最常见的细胞生命形态之一,迄今已有果菌140余属800多种60多亚种,球菌30余属60多种,璆菌10余属20多种,八球菌7属40多种,橄菌9属10多种,卵菌10余属30多... 球类或类球(果菌、球菌、璆菌、卵菌、橄菌等)微生物是原核微生物最早发现、最重要和最常见的细胞生命形态之一,迄今已有果菌140余属800多种60多亚种,球菌30余属60多种,璆菌10余属20多种,八球菌7属40多种,橄菌9属10多种,卵菌10余属30多种,合计约210属1 000余种和亚种。国内外对这些微生物的总结分析较少,本文试图对此进行系统的总结和规范,明确其形态特征、生境、生化、多样性和域归属,以推动对此类微生物分类和功能的进一步研发,推动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杆 竿 分类学 微生物 命名
下载PDF
含不同浓度乳果糖的改良GAM培养基对双歧杆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澍虹 冯常炜 蒋笑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4年第4期329-331,共3页
双歧杆菌是一种专性厌氧菌,在代谢过程中能发酵多种糖类,产生乙酸和乳酸,使结肠pH值降低,从而抑制肠道其它致病菌的生长和减少氨的重吸收。但它本身又是一种不耐酸的细菌,当pH值低于5时,自身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本文经研究在... 双歧杆菌是一种专性厌氧菌,在代谢过程中能发酵多种糖类,产生乙酸和乳酸,使结肠pH值降低,从而抑制肠道其它致病菌的生长和减少氨的重吸收。但它本身又是一种不耐酸的细菌,当pH值低于5时,自身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本文经研究在含不同浓度乳果糖的改良GAM培养基上双歧杆菌的生长情况,得出结果,如果培养基中乳果糖的浓度≥4%时,双歧杆菌菌落明显减少,此时培养基的pH值低于5。本实验的目的旨在探讨临床合理用药或同时采用一些其它扶植双歧杆菌生长的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 双歧杆 GAM培养基 微生物学
下载PDF
果菌净对苹果腐烂病的防治效果
3
作者 郭建明 《河北果树》 2006年第3期5-6,共2页
2004~2005年用5%果菌净对苹果腐烂病进行了室内药效测定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果菌净50、100、200、400、600倍液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抑菌率依次为100%、98.2%、92.0%、90.1%、86.0%;果菌净50倍液涂抹病疤后治愈率同50倍液福美胂,均... 2004~2005年用5%果菌净对苹果腐烂病进行了室内药效测定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果菌净50、100、200、400、600倍液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抑菌率依次为100%、98.2%、92.0%、90.1%、86.0%;果菌净50倍液涂抹病疤后治愈率同50倍液福美胂,均为100%,但愈合效果和田间防效均优于福美胂.用5%果菌净防治苹果树腐烂病时,涂抹病疤适宜50~100倍液,树上喷雾适宜200倍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烂病 药效 田间防治试验
下载PDF
樟榕子来源及形态组织学的研究
4
作者 范崔生 褚小兰 +2 位作者 付小梅 袁春林 黄建荣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47-749,共3页
目的 研究樟榕子来源及形态组织学鉴别。方法 通过文献考证和产区的实地考察 ,并进行药材形状、显微的鉴别研究。结果 确定了樟榕子的基原与药用部位。结论 樟榕子系樟树 Cinnamomum camphora果实感染樟粉果菌 Exobasidium sawadae... 目的 研究樟榕子来源及形态组织学鉴别。方法 通过文献考证和产区的实地考察 ,并进行药材形状、显微的鉴别研究。结果 确定了樟榕子的基原与药用部位。结论 樟榕子系樟树 Cinnamomum camphora果实感染樟粉果菌 Exobasidium sawadae后 ,由子实层与果实形成的菌瘿 ,形态组织学的特征可作药材鉴别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榕子 形态组织学 樟粉 药材鉴别
下载PDF
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烂果病菌菌丝抑制力的测定
5
作者 李美娜 王金友 +3 位作者 洪玉梅 周宗山 乔壮 王春田 《中国果树》 1999年第3期30-31,共2页
苹果轮纹烂果病主要是由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berengerianadeNot.f.sp.Piricola)和苹果干腐病菌(B.berengerianadeNot.)所致的真菌病害。该病在我国发生普遍,为害严重。为了增加防治药剂品种,提高药剂防治效果和建立病害杀菌剂... 苹果轮纹烂果病主要是由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berengerianadeNot.f.sp.Piricola)和苹果干腐病菌(B.berengerianadeNot.)所致的真菌病害。该病在我国发生普遍,为害严重。为了增加防治药剂品种,提高药剂防治效果和建立病害杀菌剂的毒力档案,1996年以来我们对16种杀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纹烂 抑制力
下载PDF
新疆哈密瓜细菌性斑点病病原的鉴定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昕 李国英 +2 位作者 金潜 孙福在 赵廷昌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1-5,共5页
20 0 0年 6~ 8月从新疆北部主要哈密瓜产区采集分离纯化 11个哈密瓜细菌性斑点病菌株 ,经致病性测定和细菌形态学、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及G +Cmol%含量测定 ,确定采自叶片病斑上的 9个供试菌为丁香假单胞菌黄瓜致病变种 (Pseuodomon... 20 0 0年 6~ 8月从新疆北部主要哈密瓜产区采集分离纯化 11个哈密瓜细菌性斑点病菌株 ,经致病性测定和细菌形态学、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及G +Cmol%含量测定 ,确定采自叶片病斑上的 9个供试菌为丁香假单胞菌黄瓜致病变种 (Pseuodomonassyringaepv .lachrymans) ,而侵染果实的病原菌可能还包括果斑菌 (Acidororax .arenaesubspcitrul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瓜 性斑点病 病原细 鉴定 新疆 培养 丁香假单胞
下载PDF
杏树受嗜果刀孢菌侵染后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6
7
作者 赵军营 常永义 朱建兰 《果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77-281,共5页
初步研究了杏树叶片受嗜果刀孢菌Clasterosporium carpophilum(Lew)Aderh.侵染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后抗病品种苯丙酸类代谢被激活的程度高。李光杏(高抗)在... 初步研究了杏树叶片受嗜果刀孢菌Clasterosporium carpophilum(Lew)Aderh.侵染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后抗病品种苯丙酸类代谢被激活的程度高。李光杏(高抗)在接种后12 h与84 h出现两个酶活性高峰,张公园杏(中抗)在接种后60 h PAL活性达到最高,兰州大接杏(感病)在接种后84h才趋于活性高峰。供试品种只有李光杏与对照达到差异显著(a= 0.01),表明高抗品种酶活性高峰出现得早,升高幅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孢 苯丙氨酸解氨酶 活性
下载PDF
6种杀菌剂对杧果病原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8
作者 杨永利 李桂珍 +4 位作者 潘宏兵 李倩 朱俐遐 向蕊 黄丹 《植物医学》 2024年第3期72-77,共6页
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与杧果畸形病病菌(Fusarium mangiferae)是杧果重要的致病菌,主要危害杧果花、营养组织等部位,造成严重损失,迫切需要筛选高效药剂进行防控.本研究选用6种高效低毒杀菌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测... 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与杧果畸形病病菌(Fusarium mangiferae)是杧果重要的致病菌,主要危害杧果花、营养组织等部位,造成严重损失,迫切需要筛选高效药剂进行防控.本研究选用6种高效低毒杀菌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杀菌剂对2种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37%戊唑·咪鲜胺、20%咪鲜·抑霉唑、60%咪鲜胺锰盐这3种咪鲜胺复配剂同时对2种真菌具有明显抑菌效果,其中37%戊唑·咪鲜胺、20%咪鲜·抑霉唑对杧果畸形病病菌抑菌效果最好,EC50为0.34μg/mL;60%咪鲜胺锰盐对胶孢炭疽菌抑菌效果最好,EC50为0.01μg/mL.本研究筛选了杧果2种真菌病害的防治药剂,对杧果病害的绿色防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孢炭疽 镰孢 毒力
下载PDF
嗜果刀孢菌的室内药剂筛选及拮抗菌的种类鉴定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帅康 肖木 +3 位作者 迪丽努尔 孙添琦 艾尔西丁·阿巴斯 马荣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29-2240,共12页
【目的】由嗜果刀孢菌(Wilsonomyces carpophilus)引起的穿孔病对野杏、野生樱桃李、栽培杏和桃的叶片、果实造成了严重危害。对嗜果刀孢菌的室内药剂筛选及拮抗菌的种类鉴定可有效防治野杏真菌性穿孔病。【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 【目的】由嗜果刀孢菌(Wilsonomyces carpophilus)引起的穿孔病对野杏、野生樱桃李、栽培杏和桃的叶片、果实造成了严重危害。对嗜果刀孢菌的室内药剂筛选及拮抗菌的种类鉴定可有效防治野杏真菌性穿孔病。【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8种杀菌剂对嗜果刀孢菌的室内毒力;同时从野杏叶片上分离出1株拮抗细菌,结合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基于16S rD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开展拮抗菌株的鉴定。【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0%多菌灵对嗜果刀孢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较好,75%百菌清抑制效果较差,有效中浓度(ρ,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_(50))为918.8 mg·L^(-1);27%戊唑·噻霉酮对分生孢子萌发毒力较强,EC_(50)为0.0605 mg·L^(-1),75%百菌清对分生孢子萌发毒力较弱,EC_(50)为1103.0 mg·L^(-1);拮抗菌株XHG-1-3m2对嗜果刀孢菌抑制率为88.88%,同时对17种病菌具有抑菌效果,经鉴定该菌株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结论】50%多菌灵对嗜果刀孢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较好;27%戊唑·噻霉酮对分生孢子萌发抑制效果较好;菌株XHG-1-3m2对嗜果刀孢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杏 刀孢 萎缩芽孢杆 防治
下载PDF
嗜果刀孢菌寄主范围的测定及PCR快速检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帅康 王彩霞 +4 位作者 施万斌 鲁海龙 董安昊 刘楚丽 马荣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2-171,共10页
[目的]探讨嗜果刀孢菌对新疆其他主要树种的潜在危害,提高该病害的诊断和检测效率。[方法]本文将嗜果刀孢菌通过离体叶片接种至6科19种植物的健康叶片上,初步测定其致病性和寄主范围;参考tef1序列设计了嗜果刀孢菌的特异性引物;通过常规... [目的]探讨嗜果刀孢菌对新疆其他主要树种的潜在危害,提高该病害的诊断和检测效率。[方法]本文将嗜果刀孢菌通过离体叶片接种至6科19种植物的健康叶片上,初步测定其致病性和寄主范围;参考tef1序列设计了嗜果刀孢菌的特异性引物;通过常规PCR和实时荧光PCR对76株嗜果刀孢菌和22株其它真菌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检测,并优化实时荧光PCR的反应体系;另外,应用所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对田间自然发病样本和人工接种7、10、13、16、19、21、24、48 h后的野杏叶片样品进行常规PCR检测。[结果]15种植物叶片在接种嗜果刀孢菌5 d后出现明显病斑,不同寄主的病斑大小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新疆小叶白蜡的病斑面积最大,达28.99 mm^(2),而紫叶矮樱、黄果山楂、新疆杨、鞑靼桑等4种植物叶片未发病。本研究设计的特异性引物W0404-14-F/W0404-14-R扩增出的特异性条带为113 bp,对照及其它真菌无扩增条带。常规PCR检测的灵敏度为5.99×10^(-1)ng·μL^(-1)。在野杏叶片接种10 h后通过常规PCR可在叶片内检测到嗜果刀孢菌。[结论]嗜果刀孢菌可为害15种其他树种,具有潜在危害性;PCR快速检测方法检测嗜果刀孢菌速度快、特异性强,本研究首次探索了嗜果刀孢菌潜在寄主范围及PCR快速检测方法,为由嗜果刀孢菌引起的穿孔病的诊断及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病 刀孢 寄主范围测定 实时荧光PCR 特异性引物 灵敏度
下载PDF
129株杧果炭疽病菌株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测定 被引量:5
11
作者 蒲金基 杨石有 +2 位作者 张贺 赵丹阳 刘晓妹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2-93,96,共3页
从国内及泰国、美国夏威夷等枉果产区采集病样分离、纯化杠果炭疽病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多菌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129株菌株对多菌灵的EC5。为0.02~111.66μg/mL,平均6.2984μg/mL,最大的ECso是最小EC50的5... 从国内及泰国、美国夏威夷等枉果产区采集病样分离、纯化杠果炭疽病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多菌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129株菌株对多菌灵的EC5。为0.02~111.66μg/mL,平均6.2984μg/mL,最大的ECso是最小EC50的5583倍,抗性菌株23株,占供试菌株总数的17.83%。不同地区和侵染部位的杠果炭疽病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不同,泰国的菌株EC50平均值最高,广东的次之;叶片分离的菌株EC50变化幅度最大。枉果炭疽病菌对多菌灵已产生一定程度的抗药性,应高度重视枉果炭疽病菌的抗药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病 抗药性
下载PDF
哈密瓜镰刀果腐菌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和室内防治药剂的筛选 被引量:3
12
作者 杜莉芳 曾晴 +4 位作者 徐晶 张思怡 俞国相 郭天荣 莫亿伟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55-869,共15页
【目的】鉴定引起哈密瓜(Cucumis melo L.)果蒂处的果肉腐烂病原菌种类,以及对不同宿主的致病性检测,探讨光照、温度、pH值、碳源、氮源及不同药剂处理对该菌生长的影响,并筛选出哈密瓜镰刀果腐病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采用组织分离... 【目的】鉴定引起哈密瓜(Cucumis melo L.)果蒂处的果肉腐烂病原菌种类,以及对不同宿主的致病性检测,探讨光照、温度、pH值、碳源、氮源及不同药剂处理对该菌生长的影响,并筛选出哈密瓜镰刀果腐病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发病的哈密瓜果实中分离病原菌,结合形态学与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转录延伸因子EF-1α和组蛋白Histone3序列的分子鉴定确定病原菌种类。测定不同的培养温度、pH、碳源、氮源、光照及需氧条件对其生长的影响。用NaHCO;、硼酸、施保功、苯甲·嘧菌酯和纳他霉素处理,观察各种药剂的抑菌效果。再用罗丹明123、健那绿B、线粒体红色荧光探针(Mito Tracker;Red CMXRos)及溴化丙啶(PI)染色,了解不同药剂处理对病原菌细胞膜透性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用安全性较高的纳他霉素对哈密瓜进行室内防效实验,了解纳他霉素对病原菌的防治效果。【结果】病原菌为哈密瓜果腐变红镰刀菌(Fusarium incarnatum,编号ZJHM-01),孢子形态呈镰刀状,长度为25.4~35.5μm,宽度为3.3~5.4μm;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宿主具广谱性,光照能促进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p H为7~9,最适碳源为淀粉、山梨醇和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和牛肉膏。1.0%NaHCO;、1.2%硼酸、0.025%施保功、0.016%苯甲·嘧菌酯和40 mg·L^(-1)纳他霉素均能完全抑制病原菌生长。罗丹明123染色结果发现,1.0%NaHCO;、1.2%硼酸和30 mg·L^(-1)纳他霉素处理使菌丝的细胞膜透性增加;健那绿B和Mito Tracker;Red CMXRos染色发现,药剂处理降低了菌丝的线粒体活性;PI染色结果表明,病原菌细胞膜完整性遭到破坏,线粒体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受损。纳他霉素室内防效表明,纳他霉素处理的果实发生病害时间明显延后且症状减轻,说明纳他霉素具有较好的防病效果。【结论】果实采收期,生产上用施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瓜(Cucumis melo L.) 腐镰刀 生物学特性 纳他霉素 硼酸
下载PDF
嗜果刀孢菌在野杏叶片致病过程中主要酶的种类及活性分析
13
作者 刘楚丽 鲁海龙 +2 位作者 陈虹瑾 孙洪涛 马荣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47-756,共10页
【目的】明确引起野杏穿孔病的嗜果刀孢菌(Wilsonomyces carpophilus)在致病过程中主要酶的种类及活性。【方法】通过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开展了细胞壁降解酶的种类及其活性的测定,并分析了野杏叶片受嗜果刀孢菌侵染后抗氧化酶活性... 【目的】明确引起野杏穿孔病的嗜果刀孢菌(Wilsonomyces carpophilus)在致病过程中主要酶的种类及活性。【方法】通过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开展了细胞壁降解酶的种类及其活性的测定,并分析了野杏叶片受嗜果刀孢菌侵染后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首次发现嗜果刀孢菌在体外不同诱导物培养条件下均可产生木聚糖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等6种细胞壁降解酶,且酶活性呈显著差异。嗜果刀孢菌侵染野杏叶片后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中PG和PMG酶活性最高,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最低;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3种抗氧化酶活性随嗜果刀孢菌侵染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结论】首次明确果胶酶在嗜果刀孢菌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野杏叶片受嗜果刀孢菌危害后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杏 穿孔病 刀孢 细胞壁降解酶 抗氧化酶
下载PDF
4种抑菌化合物影响杧果炭疽病菌漆酶的转录
14
作者 谭晴 刘晓妹 +4 位作者 张梦婷 董玲玲 肖春丽 蒲金基 张贺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9-96,共8页
[目的]通过探究茶多酚、白藜芦醇、丁香酚、氟康唑4种化合物对杧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抑菌活性及对病原菌漆酶基因家族成员转录水平的影响,为该家族在寻找杧果炭疽病菌潜在抑菌化合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菌丝... [目的]通过探究茶多酚、白藜芦醇、丁香酚、氟康唑4种化合物对杧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抑菌活性及对病原菌漆酶基因家族成员转录水平的影响,为该家族在寻找杧果炭疽病菌潜在抑菌化合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4种抑菌化合物对杧果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黑色素合成的影响;同时测定这4种抑菌化合物对13个漆酶家族成员基因表达量和对胞外漆酶酶活的影响。[结果]在菌丝生长方面,茶多酚、白藜芦醇、丁香酚和氟康唑对杧果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EC_(50)分别为15010、1109.88、308.26和163.52(mg·L^(-1))。从分生孢子萌发率和附着胞形成率来看,这4种抑菌化合物均对分生孢子萌发起促进作用,而都抑制了附着胞的形成。在黑色素合成影响来看,茶多酚和白藜芦醇均抑制黑色素合成,而丁香酚和氟康唑均促进黑色素合成。qRT‐PCR结果显示,100 mg·L^(-1)的茶多酚和168 mg·L^(-1)的白藜芦醇对2/13漆酶家族成员转录调控有抑制作用,164 mg·L^(-1)的丁香酚和306 mg·L^(-1)的氟康唑都对3/13漆酶家族成员转录调控有抑制作用。100 mg·L^(-1)的茶多酚和168 mg·L^(-1)的白藜芦醇、164 mg·L^(-1)丁香酚和306 mg·L^(-1)氟康唑均对杧果炭疽病菌漆酶酶活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这4种抑菌化合物都对杧果炭疽病菌的菌丝生长、附着胞形成、胞外漆酶酶活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分生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而对黑色素合成、家族成员转录调控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病 漆酶 化合物
下载PDF
新疆枣果黑斑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荣 刘晓琳 +3 位作者 孙园园 陈梦 闫军 陈宝军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460-464,共5页
通过常规组织分离法从带病枣果中分离得到32株细菌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枣果黑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病原菌抑菌率达86%的拮抗细菌菌株xj063-1。通过对菌株的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将拮抗菌株xj063-1... 通过常规组织分离法从带病枣果中分离得到32株细菌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枣果黑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病原菌抑菌率达86%的拮抗细菌菌株xj063-1。通过对菌株的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将拮抗菌株xj063-1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通过致畸菌丝的形态观察,发现抑制机理主要为抑制病原菌孢子产生和萌发,使得菌丝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斑病 拮抗细 筛选 鉴定
下载PDF
漆酶基因Cglac10的缺失对杧果炭疽病菌无性繁殖和侵染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肖春丽 钟昌开 +6 位作者 张梦婷 余姿蓉 董玲玲 谭晴 张贺 蒲金基 刘晓妹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66-1076,共11页
【目的】揭示漆酶基因Cglac10在杧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生长及侵染致病过程中的功能。【方法】利用qPCR技术对Cglac10在该菌侵染过程中的表达进行分析,并通过同源重组和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获得敲除突变体ΔC... 【目的】揭示漆酶基因Cglac10在杧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生长及侵染致病过程中的功能。【方法】利用qPCR技术对Cglac10在该菌侵染过程中的表达进行分析,并通过同源重组和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获得敲除突变体ΔCglac10H和回复菌株C-ΔCglac10H。【结果】Cglac10基因在侵染过程中的表达量是侵染前的8.02~13.66倍。回复菌株C-ΔCglac10H的表型与野生型菌株的无显著差异;突变体ΔCglac10H除在菌丝生长速率方面与野生型菌株差异不明显外,菌落颜色变为白色,培养10 d时菌丝中黑色素含量下降了67.33%,产孢量显著下降;在水膜中培养至24 h时,ΔCglac10H才偶见形成附着胞,36 h时的形成率仅为野生型菌株的44.85%;在PDB中培养6 d后,ΔCglac10H的胞内漆酶活性较野生型菌株下降了57.61%;不刺伤时,ΔCglac10H几乎不致病,刺伤接种6 d后,观察到ΔCglac10H的致病力比野生型菌株下降了52.94%。【结论】Cglac10在C.gloeosporioides无性繁殖及侵染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病 漆酶基因 敲除 致病力
下载PDF
南安市泗溪小流域“果草牧菌”治理模式及成效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印运 颜沧波 《福建水土保持》 2004年第2期40-42,共3页
南安市现有果园面积达 2 .45万hm2 ,是全省重点水果生产基地之一。 2 0世纪 90年代山地开发种果超常规发展 ,开发质量低 ,造成大面积人为新的水土流失。几年来 ,我们在治理方面认真探索 ,走出了一条“果、草、牧、菌”综合治理的新路子 ... 南安市现有果园面积达 2 .45万hm2 ,是全省重点水果生产基地之一。 2 0世纪 90年代山地开发种果超常规发展 ,开发质量低 ,造成大面积人为新的水土流失。几年来 ,我们在治理方面认真探索 ,走出了一条“果、草、牧、菌”综合治理的新路子 ,为我市全面实施果园流失地综合治理提供了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草牧 治理模式与成效
下载PDF
杧果炭疽病菌CgCBH Ⅰ基因克隆及其在侵染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秋玉 蒲金基 +3 位作者 张恺莉 李鸿鹏 叶怡婷 刘晓妹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67-1472,共6页
从杧果炭疽病菌中克隆外切葡聚糖酶CgCBH Ⅰ基因,分析其在侵染过程中的作用,明确CgCBH Ⅰ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为揭示外切葡聚糖酶CgCBH Ⅰ基因在杧果炭疽病菌在侵染寄主过程中的致病机制打下基础。提取杧果炭疽病菌基因组,扩增CgCBH Ⅰ基... 从杧果炭疽病菌中克隆外切葡聚糖酶CgCBH Ⅰ基因,分析其在侵染过程中的作用,明确CgCBH Ⅰ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为揭示外切葡聚糖酶CgCBH Ⅰ基因在杧果炭疽病菌在侵染寄主过程中的致病机制打下基础。提取杧果炭疽病菌基因组,扩增CgCBH Ⅰ基因DNA和cDNA,采用TMHMM软件等分析CgCBH Ⅰ基因的生物信息学;qRT-PCR分析CgCBHⅠ基因在杧果炭疽病菌侵染嫩叶过程中的表达情况。CgCBH Ⅰ基因DNA全长1 746 bp,编码的CDS全长1 584 bp,编码527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55.32 kD,等电点(pI)为5.55,含1个纤维素酶保守结构域,不存在跨膜结构,存在1个信号肽,属于分泌型蛋白;其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15.37%,延伸链占18.03%,β-转角占4.55%,无规则卷曲占62.05%,与C gloeosporioides Nara gc5外切葡聚糖酶基因的氨基酸序列(XP-007283944.1)相似度达89%。qRT-PCR分析发现CgCBH Ⅰ基因在整个侵染过程中均持续高效表达。杧果炭疽病菌CgCBH Ⅰ基因编码外切葡聚糖酶是一种分泌型蛋白,在杧果炭疽病菌侵染杧果叶片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胶孢炭疽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病原菌致病相关功能基因及其调控等方面的研究,为揭示该菌致病机理及其与芒果之间的互作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也为发展芒果炭疽病新的防治靶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病 外切葡聚糖酶基因CgCBH 侵染过程
原文传递
杏不同品种叶片抗嗜果刀孢菌生化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军营 常永义 程弘 《甘肃农业科技》 2000年第10期35-37,共3页
以杏品种李光杏 (高抗果实斑点病 )、张公园杏 (中抗 )和兰州大接杏 (感病 )嫁接苗为材料 ,从生化特性方面初步研究了杏树叶片对嗜果刀孢菌〔Clasterosp orium carpophilum (L ew) Aderh.〕的抗性。田间调查表明 ,叶片成熟度与抗病性有... 以杏品种李光杏 (高抗果实斑点病 )、张公园杏 (中抗 )和兰州大接杏 (感病 )嫁接苗为材料 ,从生化特性方面初步研究了杏树叶片对嗜果刀孢菌〔Clasterosp orium carpophilum (L ew) Aderh.〕的抗性。田间调查表明 ,叶片成熟度与抗病性有密切关系 ,幼叶感病 ,成熟叶或老叶较抗病。测定结果表明 :随着成熟度的提高 ,叶内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总量、叶绿素 a、叶绿素 b含量上升 ,但叶绿素 a与 b的比率变化无明显的规律性 ;高抗品种李光杏和中抗品种张公园杏受侵染后 15 d叶还原糖含量基本呈下降趋势 ,而感病品种兰州大接杏基本呈上升趋势 ,说明受到侵染后叶还原糖含量与抗病性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孢 抗病性 生化特性 品种
下载PDF
新疆罗布泊周边胀果甘草内生芽孢杆菌BLG-542产碱性纤维素酶最佳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迪丽拜尔.托乎提 帕提古丽 +3 位作者 王小静 刘会强 黄瑞虎 肉孜.阿布都热依木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文章以罗布泊胀果甘草中分离出的78个菌株中初步筛选出7株产碱性纤维素酶的菌株为研究对象,进行产碱性纤维素酶最佳优化条件的研究。碱性的胀果甘草内生芽孢杆菌菌株接种于CMC-Na为碳源,复合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中,分析研究菌株产碱性... 文章以罗布泊胀果甘草中分离出的78个菌株中初步筛选出7株产碱性纤维素酶的菌株为研究对象,进行产碱性纤维素酶最佳优化条件的研究。碱性的胀果甘草内生芽孢杆菌菌株接种于CMC-Na为碳源,复合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中,分析研究菌株产碱性纤维素酶的最佳条件优化。通过从78株本实验室于2006年保藏的罗布泊胀果甘草内生菌中筛选出能产生胞外碱性纤维素酶的7株菌,其中酶活力最高的菌株为BLG-542。本研究主要以酶活力最高的菌株BLG-542为出发菌株进行研究。经过对产酶条件优化,获得了胀果甘草内生菌产碱性纤维素酶最佳配方培养基:D-木糖10g/L,复合蛋白胨10g/L,可溶性淀粉10g/L,酵母粉5g/L,K2HPO41g/L,MgSO40.2g/L,NaCl 20g/L,Na2CO310g/L;实验产酶最佳接种量为6%,最佳培养温度为37℃,最佳培养时间为48h,产酶最佳PH为9.0;菌种生长最佳PH为7.6,经过优化产酶条件纤维素酶活力从优化前的3.8U/mL提高到6.26U/mL,是优化之前的1.8倍;该研究表明特殊生态环境的植物内生菌与次生代谢产物、活性物质、酶类有密切的关系,环境除对内生菌酶的产生极其活性影响外,还影响着内生菌的次生代谢。该地区植物内生菌均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纤维素酶 甘草内生 酶活力 产酶条件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