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家族吊脚楼的源流、构造及功能 被引量:14
1
作者 朱世学 《民族论坛》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9-72,共4页
吊脚楼是鄂、湘、川、黔毗邻地区少数民族普遍使用的一种建筑形式,是人们在大自然的家园里为适应自然环境而建造的生活空间。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文化现象,是随着人类从自然走向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进程中产生的。俄国文豪果戈里把... 吊脚楼是鄂、湘、川、黔毗邻地区少数民族普遍使用的一种建筑形式,是人们在大自然的家园里为适应自然环境而建造的生活空间。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文化现象,是随着人类从自然走向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进程中产生的。俄国文豪果戈里把建筑称为“世界的年鉴”,说“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的时候,而它还在说话呢!”土家族吊脚楼民居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栏式建筑 物质文化 毗邻地区 果戈里 巴族 生活空间 民族生产 巴人 川东地区 土家文化
下载PDF
“套中人”:果戈里《外套》的广义修辞学阐释
2
作者 段治秀 《镇江高专学报》 2024年第1期27-30,共4页
从广义修辞学的角度分析果戈里的小说《外套》,可以发现“外套”作为小说的核心意象,既指向概念义(物质外套),又指向修辞义(精神外套)。“外套”的概念义和修辞义不仅参与小说语篇建构,更参与了小说主人公阿卡基精神世界的建构。
关键词 果戈里 《外套》 广义修辞学
下载PDF
记者梦 作家梦(节选)
3
作者 梅宝恒 《民心》 2024年第4期60-61,共2页
1955年,我在人民银行鞍山分行一家基层储蓄所当柜员。这里只有我一个工作人员,客户寥寥。我每天就是坐在窗口前看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昏天昏地,跟吃书一样,一两天就“吞”下一本。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四卷本,八十... 1955年,我在人民银行鞍山分行一家基层储蓄所当柜员。这里只有我一个工作人员,客户寥寥。我每天就是坐在窗口前看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昏天昏地,跟吃书一样,一两天就“吞”下一本。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四卷本,八十多万字,我两天就“啃”完了,星期天跑图书馆再换借别的书。“三言二拍”、《古文观止》、《老残游记》、唐诗宋词元曲、鲁迅、郭沫若、老舍、狄更斯、巴尔扎克、卡夫卡、马克·吐温、杰克·伦敦、果戈里、陀思妥耶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以及这个斯基,那个斯基,囫囵吞枣,硬往肚里“吞”。对我口味的是契诃夫、马克·吐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幽默,读着读着会笑出声来,高兴,真高兴!比银行那些美眉同事耐看多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斯特洛夫斯基 《老残游记》 杰克·伦敦 果戈里 陀思妥耶夫斯基 《古文观止》 卡夫卡 三言二拍
下载PDF
周扬与胡风的“典型”之争 被引量:4
4
作者 朱丕智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109-111,共3页
三十年代,由于恩格斯及高尔基原著中有关典型理论的文章的译介,典型理论日益受到文学家们的关注。如何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建设新文学的典型理论,成为理论家们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发生于1936年1月至4月间周扬与胡风的典型之争,正是这一建... 三十年代,由于恩格斯及高尔基原著中有关典型理论的文章的译介,典型理论日益受到文学家们的关注。如何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建设新文学的典型理论,成为理论家们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发生于1936年1月至4月间周扬与胡风的典型之争,正是这一建设阶段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风 周扬 典型化方法 创作活动 果戈里 人物形象 群体特征 共同基础 生活样式 资产者
下载PDF
论文学创作 被引量:4
5
作者 陀思妥耶夫斯基 冯增义 《文艺理论研究》 1980年第3期160-172,共13页
艺术和社会文学是好东西……非常之好……它十分深刻!能坚定人心,起到教育作用……文学——这是一幅图画,即某种意义上的一幅图画和一面镜子;是激情的表现,是一种异常巧妙的批评,是醒世教谕和文献。
关键词 文学创作 陀思妥耶夫斯基 俄国作家 艺术家 俄罗斯 作品 俄国小说 普希金 果戈里 长篇小说
下载PDF
浅析鲁迅与果戈里在塑造狂人形象上的差异及成因
6
作者 回凯晴 《文存阅刊》 2023年第4期53-55,共3页
鲁迅和俄国的文学巨匠果戈理都以《狂人日记》而闻名,鲁迅曾表示,他在《狂人日记》的创作过程中受到果戈里的启发,但仔细分析之后,我们会发现,这两部小说各具特色。本文将从这两部小说塑造的狂人形象的不同之处,深入探讨它们背后的原因... 鲁迅和俄国的文学巨匠果戈理都以《狂人日记》而闻名,鲁迅曾表示,他在《狂人日记》的创作过程中受到果戈里的启发,但仔细分析之后,我们会发现,这两部小说各具特色。本文将从这两部小说塑造的狂人形象的不同之处,深入探讨它们背后的原因及其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果戈里 狂人日记 形象塑造
下载PDF
马步(选译) 被引量:4
7
作者 维.什克洛夫斯基 张冰 《苏联文学》 CSSCI 1989年第2期57-58,共2页
对我与之争论的那些人们,我怀有极为诚挚的感情,我就是怀着这种感情,写下我现在所写的一切的。但是,现在大家正在犯的错误,在我看来是那么明显,而对艺术又将会那么使人痛心,使我不能对此保持沉默。当代作家在艺术问题上所犯的最严重的错... 对我与之争论的那些人们,我怀有极为诚挚的感情,我就是怀着这种感情,写下我现在所写的一切的。但是,现在大家正在犯的错误,在我看来是那么明显,而对艺术又将会那么使人痛心,使我不能对此保持沉默。当代作家在艺术问题上所犯的最严重的错误,我认为是把社会革命和革命的艺术形式等同起来了,他们眼下正力求证实这一点。“斯基福”、“共产主义的未来主义者”和“无产阶级文化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文化派 未来主义 李尔王 当代作家 莎士比亚 作品 童话 果戈里 双关语 戏剧
原文传递
《死魂灵》中俄语比喻的汉译分析
8
作者 韩雯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期88-91,共4页
比喻是“语言艺术中的艺术”,是俄国文学大师们青睐的修辞手段,新奇独特的比喻更是作者语言风格和创作风格的重要组成元素。果戈理在长诗《死魂灵》中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扩展比喻。文章对果戈理《死魂灵》原本和满涛、许庆道合译的译本(... 比喻是“语言艺术中的艺术”,是俄国文学大师们青睐的修辞手段,新奇独特的比喻更是作者语言风格和创作风格的重要组成元素。果戈理在长诗《死魂灵》中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扩展比喻。文章对果戈理《死魂灵》原本和满涛、许庆道合译的译本(2017版)中的比喻原文和译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探索俄语比喻辞格的汉译方法与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喻 汉译 果戈里 《死魂灵》
下载PDF
含泪带笑的人生悲欢:果戈里和契诃夫小说中的讽刺艺术之比较——以《外套》和《套中人》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常茜薇 《黑龙江史志》 2009年第7X期86-87,共2页
19世纪的俄国文坛是一片星光璀璨的天空。在这个灾难深重的时代,果戈里和契诃夫作为俄罗斯民族优秀的代表作家,在不同的时期共同地向我们展示了贯穿在他们作品中幽默的讽刺艺术,仿佛一把利刃,深深地刺向俄国黑暗的封建统治和社会腐朽,... 19世纪的俄国文坛是一片星光璀璨的天空。在这个灾难深重的时代,果戈里和契诃夫作为俄罗斯民族优秀的代表作家,在不同的时期共同地向我们展示了贯穿在他们作品中幽默的讽刺艺术,仿佛一把利刃,深深地刺向俄国黑暗的封建统治和社会腐朽,但同时,我们又可以体味到作家笔下深沉的忧患和悲凉,那是对民族的深深的爱,在这一点上两位作家可谓不谋而合。本文试分别以他们的《外套》和《套中人》为例对他们进行比较研究,探求在运用讽刺艺术上两人的异同,并尝试以此为突破口,分析两人各具特色的精神主旨和创作特色,以聆听他们共同为俄罗斯民族奏响的一曲含泪带笑的人生悲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戈里 契诃夫 讽刺
下载PDF
托尔斯泰论文学与艺术的人民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托尔斯泰 干永昌 《文艺理论研究》 1980年第1期190-195,共6页
拉马丁说,作家们忽视人民的文学,而读者则大多在人民中间,他说,凡是从事写作的人都为他们生活其间的那个圈子写作,而人民中间虽有渴望受教育的人,却没有文学,若是没有人去为人民写作,那末以后也不会有文学。
关键词 托尔斯泰 人民性 文学 长篇小说 作家 作品 短篇小说 日记 果戈里 艺术论
下载PDF
浅谈《死魂灵》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树森 谭明川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2-55,共4页
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的作家果戈理,在他的名著《死魂灵》里,以他精湛拥熟的笔触,不仅深刻揭露了那个时代封建农奴制度的腐朽和没落,同时也为我们刻划了五个不同的地主典型。他在小说人物的性格以及突出人物性格的环境描写上,倾注了大... 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的作家果戈理,在他的名著《死魂灵》里,以他精湛拥熟的笔触,不仅深刻揭露了那个时代封建农奴制度的腐朽和没落,同时也为我们刻划了五个不同的地主典型。他在小说人物的性格以及突出人物性格的环境描写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堪称为独具匠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魂灵》 果戈里 人物性格 地主阶级 地主形象 主要特点 主要特征 现实生活 艺术创作 作家
下载PDF
画什么·怎么画·美在哪里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景初 《美术》 1981年第3期23-24,共2页
罗中立的《我的父亲》一画,是那么朴素、逼真、动人。这个农民是那么慈祥、善良——不,可能是麻木、迟钝,从他深沉的眼神、脸上的皱纹,手上的青筋、老茧,干裂的嘴唇,剩下的一颗牙齿,毛孔里渗出的汗珠,破旧的粗碗,……可以想象出他不知... 罗中立的《我的父亲》一画,是那么朴素、逼真、动人。这个农民是那么慈祥、善良——不,可能是麻木、迟钝,从他深沉的眼神、脸上的皱纹,手上的青筋、老茧,干裂的嘴唇,剩下的一颗牙齿,毛孔里渗出的汗珠,破旧的粗碗,……可以想象出他不知经历过多少辛酸苦痛。看样子已经年近花甲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中立 一晃而过 使人 绘画创作 美感享受 外师造化 令人 果戈里 十年 上下古今
原文传递
“感情引导我们陷于错误”——重释《钦差大臣》 被引量:2
13
作者 安国梁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42,69,共5页
果戈里《钦差大臣》的戏剧基础是“误认”,具体体现为“认同他人的失误”和“在事物中只看到自己想要发现的”。这同时也是对人性的深刻揭示。1842年修订版中出现的“你们笑什么?笑你们自己!”不仅提示了艺术与生活的真实关系,也使戏... 果戈里《钦差大臣》的戏剧基础是“误认”,具体体现为“认同他人的失误”和“在事物中只看到自己想要发现的”。这同时也是对人性的深刻揭示。1842年修订版中出现的“你们笑什么?笑你们自己!”不仅提示了艺术与生活的真实关系,也使戏剧舞台延伸到观众。果戈里《钦差大臣》的一再修改,体现了经典现实主义作家“创造坚实作品”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戈里 《钦差大臣》 '误认'
下载PDF
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宪忠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99-101,共3页
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李宪忠论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本是行家们研究的大课题。这里谨就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谈一些个人的浅见。众所周知,数学的主要思维特征是逻辑思维,文学的主要思维特征是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与... 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李宪忠论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本是行家们研究的大课题。这里谨就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谈一些个人的浅见。众所周知,数学的主要思维特征是逻辑思维,文学的主要思维特征是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是有着不同的内容、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能力 果戈里 数量关系 想象成 思维特征 数学修养 圆锥体 艺术与科学技术 数学教育
下载PDF
大自然的颂诗——谈屠格涅夫《猎人笔记》的自然景物描写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群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116-122,共7页
十九世纪的俄国文坛上,与当时俄国社会反农奴制的斗争相适应,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家及作品,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运用各自独特的艺术手法反映社会,反映生活。普希金以其众多激情洋溢的自由诗篇,在俄国解放运动中起过重要的奠基作用;果... 十九世纪的俄国文坛上,与当时俄国社会反农奴制的斗争相适应,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家及作品,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运用各自独特的艺术手法反映社会,反映生活。普希金以其众多激情洋溢的自由诗篇,在俄国解放运动中起过重要的奠基作用;果戈里以其“含泪的微笑描写了地主们那种“动物性的、丑恶的、谑画的生活的全部庸俗和卑污”(别林斯基:《论俄国的中篇小说和果戈理君的中篇小说》,《别林斯基选集》第一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猎人笔记 别林斯基选集 果戈 景物描写 俄国社会 心灵辩证法 果戈里 十九世纪 奠基作用 俄罗斯文学
下载PDF
论灵感 被引量:2
16
作者 宁殿弼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2期67-74,共8页
一灵感是文艺创作中带有规律性的现象,也是文艺理论值得探讨的课题。特别是在“四人帮”宣判“灵感”死刑,把它打入“理论禁区”之后,重新讨论这一问题,为灵感恢复名誉,澄清理论是非,显得更为必要。本文拟就灵感的客观存在,人们对它的... 一灵感是文艺创作中带有规律性的现象,也是文艺理论值得探讨的课题。特别是在“四人帮”宣判“灵感”死刑,把它打入“理论禁区”之后,重新讨论这一问题,为灵感恢复名誉,澄清理论是非,显得更为必要。本文拟就灵感的客观存在,人们对它的认识及其特征等问题略陈管见,随作引玉之砖。“灵感”一词是外来语,最早源于古希腊,近代以后,随着这一词语翻译为中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构思 托尔斯泰 四人帮 灵感说 罗曼·罗兰 作家 创作冲动 果戈里 感觉印象 毛主席
下载PDF
“马桥事件”与学风问题 被引量:2
17
作者 阎晶明 《文学自由谈》 CSSCI 1997年第1期51-53,共3页
“马桥事件”与学风问题阎晶明韩少功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一出,先是引来文坛一片叫好声,继而是由张颐武发起了“打假”的批评(《〈马桥词典〉:粗陋的模仿之作》,《羊城晚报》1996年12月24日),然后就有对张颐武的反戈... “马桥事件”与学风问题阎晶明韩少功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一出,先是引来文坛一片叫好声,继而是由张颐武发起了“打假”的批评(《〈马桥词典〉:粗陋的模仿之作》,《羊城晚报》1996年12月24日),然后就有对张颐武的反戈一击,这其中以李少君《可怕的学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桥词典》 《狂人日记》 张颐武 韩少功小说 果戈里 学风问题 书信体 日记体 鲁迅先生 《羊城晚报》
原文传递
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国生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4年第Z1期67-75,共9页
讽刺,这是人们在阶级斗争和社会实践中常用的武器。毛主席说过:“讽刺是永远需要的。但是有几种讽刺:有对付敌人的,有对付同盟者的,有对付自己队伍的,态度各有不同。我们并不一般地反对讽刺,但是必须废除讽刺的乱用。”讽刺如果运用得好... 讽刺,这是人们在阶级斗争和社会实践中常用的武器。毛主席说过:“讽刺是永远需要的。但是有几种讽刺:有对付敌人的,有对付同盟者的,有对付自己队伍的,态度各有不同。我们并不一般地反对讽刺,但是必须废除讽刺的乱用。”讽刺如果运用得好,对阶级敌人来说,能起到刺刀和解剖刀的作用,能层层剥去敌人虚伪的画皮,深入敌人的心脏,致敌干死命。然而善意的讽刺对人民群众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吴敬梓 科举制度 作者 封建制度 严监生 讽刺艺术 果戈里 封建社会 莫里哀
下载PDF
阿Q与亚卡基性格特征的比较研究
19
作者 侯海生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1年第2期33-34,共2页
鲁迅《阿Q正传》中的阿Q和果戈里《外套》中的亚卡基,是世界文学史上两个不朽的文学形象。本文就其生活环境、性格特征、人物形象的意义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求两文学巨匠用“含泪的笑”的讽刺手法塑造的这两个人物形象的艺术震撼... 鲁迅《阿Q正传》中的阿Q和果戈里《外套》中的亚卡基,是世界文学史上两个不朽的文学形象。本文就其生活环境、性格特征、人物形象的意义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求两文学巨匠用“含泪的笑”的讽刺手法塑造的这两个人物形象的艺术震撼力。正如马克思曾经预言的即样:“如果全民族感到了羞耻,即它就会像一头准备向前扑去而往后退缩的狮子。”也正是本文要研究这两个异国异族的艺术形象的目的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形象 比较研究 小说 性格 《阿Q正传》 《外套》 亚卡基形象 鲁忱 果戈里 文学评论
下载PDF
借鉴和超越:鲁迅与果戈里的讽刺艺术
20
作者 迟蕊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93-96,共4页
鲁迅取法果戈里,不独体现在“为人生”的艺术观念上,还体现在以讽刺为主的诸多艺术技巧上。甚至说,鲁迅对果戈里讽刺艺术的借鉴似乎显得更为重要,它是鲁迅取法果戈里的精髓所在。这种讽刺精神不仅照亮了他的小说,还散射到了他的杂文、... 鲁迅取法果戈里,不独体现在“为人生”的艺术观念上,还体现在以讽刺为主的诸多艺术技巧上。甚至说,鲁迅对果戈里讽刺艺术的借鉴似乎显得更为重要,它是鲁迅取法果戈里的精髓所在。这种讽刺精神不仅照亮了他的小说,还散射到了他的杂文、散文和诗歌的创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果戈里 讽刺艺术 含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