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板栗座果及果实早期发育与内源激素质量分数的关系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李玲
苏淑钗
寇艳茹
-
机构
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
-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5-61,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8YFD1000605)。
-
文摘
以‘遵玉’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充分授粉、自然授粉和套袋不授粉,利用石蜡切片观察受精时期与胚发育过程,并探究不同授粉方式对板栗结实率、胚珠大小和果实早期发育子房内GA 3(赤霉素)、IAA(生长素)、ABA(脱落酸)、ZR(玉米素核苷)、IPA(异戊稀基腺苷)、IP(异戊烯基腺嘿呤)和(GA 3+IAA+CTKs(细胞分裂素))/ABA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授粉受精不良可导致结实率低,受精作用发生在授粉后16~17 d,授粉后21 d起可明显区分受精与未受精胚珠;授粉后27 d和授粉后33 d分别观察到球形胚和心形胚。受精子房在胚乳发育期(授粉后16~21 d)除ABA外的其他激素水平均显著增加,而未受精的变化较小或逐渐减少。充分和自然受精后IAA质量分数先增后减并在授粉后30 d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2.78、8.61μg·g^-1),而未受精的低于4.00μg·g^-1;充分授粉后GA 3和IPA质量分数均达到两个极大值;3种授粉方式的ABA质量分数先减少后增加。总之,板栗正常发育子房内的GA 3、IAA、CTKs质量分数显著高于败育子房,而ABA质量分数显著低于败育子房,其座果及果实早期发育与内源激素水平有关。
-
关键词
板栗
内源激素
果实早期发育
授粉方式
受精作用
-
Keywords
Castanea mollissima Bl.
Endogenous hormones
Early fruit development
Pollination methods
Fertilization
-
分类号
S664.2
[农业科学—果树学]
Q945.53
[农业科学—园艺学]
-
-
题名薄皮甜瓜果实早期发育的细胞学观察及内源激素变化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吴贝
季玉洁
李盼盼
范双喜
郝敬虹
-
机构
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
出处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64-68,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薄皮甜瓜果实发育早期细胞膨大相关蛋白的鉴定及其相互作用分析"(31201641)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新星项目"生长素响应因子ARF在调控甜瓜座果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Z131105000413)
+3 种基金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项目"科研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平台-蔬菜创新平台建设"(PXM2014_014207_000028)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项目"科研基地建设-植物生产类研究生种业实验实习平台建设"(PXM2014_014207_000073)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蔬菜协同创新项目
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京郊农业产业循环技术集成与示范:蔬菜废弃物养分资源循环技术"(2012BAD14B09)
-
文摘
【目的】分析不同授粉方式对薄皮甜瓜内源激素变化的影响,揭示薄皮甜瓜果实早期发育的规律。【方法】以薄皮甜瓜(Cucumis melo L.)"京蜜11号"为试材,设定坐果剂蘸花授粉和人工授粉两种授粉方式为处理,以未授粉果实为对照,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薄皮甜瓜果实早期发育阶段的细胞学变化,并利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其发育过程中的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结果】薄皮甜瓜开花后,人工授粉和坐果剂蘸花处理后果实逐渐大于未授粉果实,且开花3 d后差异非常明显。薄皮甜瓜生长前期,坐果剂蘸花和人工授粉后果实中生长素含量高于未授粉果实,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变化趋势与生长素相似,脱落酸含量显著低于未授粉果实。【结论】整体来看,薄皮甜瓜开花后3 d可能是细胞快速膨大的启动时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与果实前期发育关系密切。
-
关键词
薄皮甜瓜
果实早期发育
细胞形态
内源激素
-
Keywords
melon
early fruit development
cell morphology
endogenous hormones
-
分类号
S642.9
[农业科学—蔬菜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