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污染避难所假说和林德假说——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 1
-
-
作者
向永辉
陈庆能
-
机构
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
出处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3-69,共7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0YJC790025)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0CGJJ12YBQ)
-
文摘
污染避难所假说和林德假说在传统上独立,但都涉及跨国企业的区位选择。对于生产高质量产品的跨国企业而言,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区位选择需要权衡污染避难所效应和林德效应。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外企数据,构建了新的环境规制指标和质量需求结构指标,对污染避难所假说和林德假说进行了统一检验。基于条件Logit和嵌套Logit两种估计方法的实证结果显示:两种假说对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外企都是成立的,其中环境规制强度对高污染行业外企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人均收入和产品质量需求结构对于吸引高质量外企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污染避难所假说
林德假说
产品质量
-
Keywords
FDI
Pollution Haven Hypothesis
Linder Hypothesis
Product Qualities
-
分类号
F06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从供给到需求:贸易理论研究的新转向
被引量:8
- 2
-
-
作者
钱学锋
裴婷
-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出处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29,共2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ZD08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31712210804)的资助。
-
文摘
两个多世纪以来,区分基本贸易理论的关键都在供给侧的差异,忽视了需求侧。贸易理论从供给到需求的新转向,不仅符合时代背景,具有重要的理论根源,还蕴含深刻的理论“转向”和创新意义。本文尝试系统性介绍贸易理论需求侧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挖掘和追溯需求侧转向的缘起与继承性发展,归纳总结了新转向的具体表现形式及需求驱动的贸易结果,全面讨论该理论的实践应用与未来发展,以期为中国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理论支持与政策解读。
-
关键词
林德假说
贸易理论需求侧
非位似偏好
双循环
-
Keywords
Linder hypothesis
the demand side of trade theory
non-homothetic preferences
dual circulation
-
分类号
F740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国际贸易中的产品质量异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 3
-
-
作者
李酣
张继宏
-
机构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宏观质量管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2-78,共7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产品质量与中国外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基于‘新-新贸易理论’的研究"(2012YB048)
-
文摘
在"新新"贸易理论的框架下,引入产品质量异质性,一方面通过建立静态或动态均衡模型解释了国家之间贸易流向和贸易流量的变化,也证明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模式的差异和由此导致的收入差距等福利问题,并对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反映产品质量的指标,利用企业乃至产品层面的数据验证了质量异质性和企业出口决策、国家间的贸易模式差异和出口品质量高低之间的关系。企业产品质量异质性的引入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也为中国很多贸易现象提供了新解释。在改进国际贸易产品质量测度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产品质量异质性,有望对贸易模式、福利效应和经济增长提供更有力的解释。
-
关键词
产品质量
质量异质性
贸易模式
经济增长
“新新”贸易理论
林德尔假说
-
分类号
F740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