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三维重建模拟后路枕骨髁螺钉置钉 被引量:8
1
作者 娄桢祺 马维虎 +4 位作者 王扬 李国庆 阮超越 赵华国 蒋伟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85-591,共7页
目的:利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测量枕骨髁螺钉的最佳置钉参数,探讨后路枕骨髁螺钉置入的安全性及各置钉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0例枕颈部形态正常者的上颈椎螺旋CT扫描图像,男25例,女25例,年龄25~60岁(38.5±7.6岁)。排除骨折脱... 目的:利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测量枕骨髁螺钉的最佳置钉参数,探讨后路枕骨髁螺钉置入的安全性及各置钉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0例枕颈部形态正常者的上颈椎螺旋CT扫描图像,男25例,女25例,年龄25~60岁(38.5±7.6岁)。排除骨折脱位、感染、肿瘤、畸形及退行性变,将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对枕骨及寰椎进行三维CT重建,模拟置入直径3.5mm的枕骨髁螺钉,测量枕骨髁长、宽、高、进钉点至枕骨内侧缘和颅底部的距离,并通过3-matic软件测量枕骨髁螺钉进钉长度、头倾角、内倾角及与枕骨切线间的切线角,比较枕骨髁解剖学参数与螺钉置钉参数间的差异。结果:共模拟置入100枚枕骨髁螺钉,三维模型大体观察均无舌下神经管、寰枕关节面和枕骨髁内外侧壁的损伤。男、女枕骨髁解剖学参数及螺钉进钉点参数、置钉后枕骨髁螺钉置钉参数左右两侧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枕骨髁解剖学长、宽、高、进钉点距枕髁内侧缘水平距离及距颅底垂直距离分别为22.00±1.67mm、11.27±1.21mm、10.72±1.13mm、5.37±0.10mm及2.95±0.47mm,女性分别为21.07±1.43mm、10.64±0.81mm、9.62±0.95mm、5.05±0.10mm及3.04±0.48mm,女性枕骨髁长、宽、高及进钉点距枕髁内侧缘水平距离均显著性小于男性(P<0.05),进钉点距颅底垂直距离与男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置钉后男性头倾角、颅底切线角、内倾角及进钉长度分别为3.90°±2.01°、12.45°±4.73°、28.15°±4.53°、22.47±1.48mm,女性分别4.19°±2.01°、11.25°±4.61°、30.00°±4.70°、21.59±1.62mm,女性进钉长度较男性短(P<0.05),头倾角、颅底切线角及内倾角男女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头倾角与切线角间存在正相关性(r=0.519,P<0.05),与其余置钉参数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国人女性枕骨髁解剖学参数与男性存在差异,枕骨髁三维重建下模拟螺钉置入显示男女性枕骨髁均可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枕骨 枕骨螺钉 枕颈融合 内固定
下载PDF
枕下极外侧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喜安 钟世镇 +2 位作者 漆松涛 黄胜平 黄理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 :为枕下极外侧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0例成人尸体头湿标本按手术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解剖和观测。结果 :枕下三角是枕下极外侧入路中重要的解剖学标志 ,在分离移位椎动脉后 ,切除枕骨髁后部 1/3以辨别和暴露舌下神经... 目的 :为枕下极外侧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0例成人尸体头湿标本按手术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解剖和观测。结果 :枕下三角是枕下极外侧入路中重要的解剖学标志 ,在分离移位椎动脉后 ,切除枕骨髁后部 1/3以辨别和暴露舌下神经管 ,枕骨髁的磨除可显著扩大枕骨大孔前缘的暴露范围 ,磨除颈静脉结节对扩大斜坡中下部的暴露有重要的作用。椎动脉硬膜内段及其分支与后组脑神经有复杂的毗邻和穿行关系。结论 :枕下极外侧入路尽管解剖复杂 ,但可在不牵拉延髓的基础上充分暴露颈延髓交界部腹侧面和外侧面的区域 ,达到充分暴露的枕骨髁磨除范围限于其后 1/3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骨大孔区 手术入路 枕骨 解剖
下载PDF
枕下远外侧经髁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熊剑 章翔 +3 位作者 周晓平 纪荣明 岳志健 魏学忠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目的为远外侧经髁手术入路提供基本的解剖标志和重要的解剖参数,以利于术中保护重要结构。方法选用颅骨干性标本15例及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湿标本20例(40侧)进行湿微解剖测量。结果枕骨髁为术中重要的解剖标志,枕骨髁长径,左侧2... 目的为远外侧经髁手术入路提供基本的解剖标志和重要的解剖参数,以利于术中保护重要结构。方法选用颅骨干性标本15例及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湿标本20例(40侧)进行湿微解剖测量。结果枕骨髁为术中重要的解剖标志,枕骨髁长径,左侧24.47±3.32(18.19~30.30)mm,右侧25.16±2.39(20.66—29.02)mm。枕骨大孔后缘中点至枕骨髁后缘距离,左侧27.66±2.45(23.00~31.48)mm,右侧26.27±1.83(23.68—29.64)mm。枕骨下三角为显露椎动脉的重要标志,枕骨下三角由三条肌肉形成,即头后大直肌、头上斜肌和头下斜肌。枕骨下三角内有椎动脉及肌支、椎静脉丛和第一颈神经。测量寰椎横突孔外缘至椎动脉入颅处距离,左侧16.87±2.08(12.64~20.1)mm,右侧16.79±1.90(12.44~20.22)mm。结论以上测量指标为远外侧经髁手术入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的解剖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骨 远外侧入路 显微解剖 椎动脉
下载PDF
远外侧枕骨髁上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恒柱 兰青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4-276,i0006,共4页
目的在枕骨髁后锁孔入路基础上,探索磨除颈静脉结节的可行性,形成枕骨髁上锁孔入路,探讨其适应证,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0%甲醛固定、颅内动静脉乳胶灌注的成人尸头8具,采用枕骨髁后锁孔入路的“S”形7cm切口,逐层游离、翻转... 目的在枕骨髁后锁孔入路基础上,探索磨除颈静脉结节的可行性,形成枕骨髁上锁孔入路,探讨其适应证,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0%甲醛固定、颅内动静脉乳胶灌注的成人尸头8具,采用枕骨髁后锁孔入路的“S”形7cm切口,逐层游离、翻转肌肉,做枕骨髁后直径约3cm骨窗,在导航辅助下于硬膜外磨除颈静脉结节,观察显露的解剖结构并测量其长度。结果乳突中点向后2cm处至C_2水平的纵向“S”形7cm长头皮切口可充分暴露同侧颈静脉结节、寰枕关节椎动脉V3段及寰椎后弓,磨除颈静脉结节效果满意,可显露基底动脉下段、小脑前下动脉等桥延沟附近中斜坡结构;显露基底动脉的长度(15.65±1.34)mm,小脑前下动脉(20.36±4.18)mm。结论远外侧枕骨髁上锁孔入路具有可行性;磨除颈静脉结节可增加中斜坡的显露,适合椎-基系动脉瘤、小脑前下动脉瘤、累及中斜坡的延髓腹侧肿瘤以及颈静脉孔区肿瘤等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外侧入路 锁孔 枕骨 显微解剖
原文传递
儿童枕骨髁及枕骨大孔数字化测量的临床意义
5
作者 李琨 周哲源 +8 位作者 王建 张燕 赵岩 何学桐 李轲 陈思敏 吴星雨 王星 张少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30-2834,共5页
背景:由于儿童年龄较小,枕骨髁和枕骨大孔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发生枕颈交界区的各种疾病与创伤,严重时需手术治疗。但目前缺乏对儿童枕骨髁和枕骨大孔发育的解剖学参数。目的: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对枕骨髁和枕骨大孔形态学结构进行相关测量,... 背景:由于儿童年龄较小,枕骨髁和枕骨大孔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发生枕颈交界区的各种疾病与创伤,严重时需手术治疗。但目前缺乏对儿童枕骨髁和枕骨大孔发育的解剖学参数。目的: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对枕骨髁和枕骨大孔形态学结构进行相关测量,为枕颈交界区病变以及相关外科手术和法医鉴定提供重要的解剖学参数。方法:收集行螺旋CT扫描涉及颅底的原始儿童及青少年影像资料389例,其中男247例,女142例,年龄1-18岁。按照年龄分为1-3岁组、4-6岁组、7-9岁组、10-12岁组、13-15岁组和16-18岁组。利用Mimics 16.0软件三维重建颅底,测量枕骨大孔长度和宽度,并且利用公式计算出枕骨大孔面积和指数,测量枕骨髁长度、宽度、高度,枕骨髁长轴与矢状轴的夹角(O-S角),枕骨大孔前、后缘中点连线与枕骨髁后缘和枕骨大孔交点连线的夹角(F-O角),枕骨大孔前、后缘连线中点与舌下神经管后壁中点连线的夹角(F-H角)。对各指标间进行性别、侧别和年龄差异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枕骨大孔测量除枕骨大孔指数不存在性别间的显著性差异(P>0.05)外,枕骨大孔最大长度和最大宽度、枕骨大孔面积均存在性别间差异(P<0.05);②枕骨髁的O-S角、F-O角和F-H角在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枕骨髁长、枕骨髁高、枕骨髁宽在性别间差异(P<0.05);③枕骨髁长在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枕骨髁高、枕骨髁宽、O-S角、F-O角和F-H角在侧别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枕骨大孔最大长度和最大宽度、枕骨大孔面积、枕骨髁长、枕骨髁高和枕骨髁宽随着年龄的增长呈波浪状递增的趋势;而O-S角、F-O角和F-H角随着年龄的增长呈波浪状递减趋势;枕骨大孔指数则无明显变化;⑤提示儿童枕骨大孔和枕骨髁的形态学指标在性别和侧别间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为临床外科手术入路选择及法医检测提供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骨大孔 枕骨 CT 三维重建 形态特征
下载PDF
枕骨髁的分型及其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李仕 柴瑜 +2 位作者 曾广南 梁善皓 李义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1,36,共5页
目的研究干燥枕骨髁的解剖形态学特征。方法对165例枕骨髁的形状进行分类,并测量其长(前后径)、宽(左右径),厚度及前后径与枕骨大孔正中矢状线的连线的夹角。结果枕骨髁的形状可分为6型,两侧椭圆占66.1%(109例)、两侧哑铃占7.9%(13例)... 目的研究干燥枕骨髁的解剖形态学特征。方法对165例枕骨髁的形状进行分类,并测量其长(前后径)、宽(左右径),厚度及前后径与枕骨大孔正中矢状线的连线的夹角。结果枕骨髁的形状可分为6型,两侧椭圆占66.1%(109例)、两侧哑铃占7.9%(13例)、左椭圆右哑铃占6.7%(11例)、左哑铃右椭圆占8.5%(14例)、左椭圆右三角占3.6%(6例)、左三角右椭圆占7.3%(12例)。结论枕骨髁存在较多的解剖学形态,以两侧椭圆为主,传统对其认识并不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骨 枕骨 分型
下载PDF
寰枕关节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的解剖学 被引量:3
7
作者 严望军 黄会龙 +3 位作者 周许辉 张咏 李家顺 贾连顺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3-346,共4页
目的:为国人提供枕寰枢复合体的相关解剖学参数,寻求枕寰枢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的解剖学依据和可行性。方法:测量枕骨髁和寰椎干燥标本;观察新鲜尸体标本的枕寰枢后部结构。结果:枕髁关节面舌下神经管间距约9.66mm,两侧枕髁前端间距约14.... 目的:为国人提供枕寰枢复合体的相关解剖学参数,寻求枕寰枢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的解剖学依据和可行性。方法:测量枕骨髁和寰椎干燥标本;观察新鲜尸体标本的枕寰枢后部结构。结果:枕髁关节面舌下神经管间距约9.66mm,两侧枕髁前端间距约14.93mm,枕髁关节面内倾角,左侧约12.5°,右侧约11.6°。枕髁关节面的前后径和横径、寰椎侧块上关节面前后径、侧块上关节面横径、侧块与后弓移行处侧块厚度均在5mm以上。椎动脉第3段恒定行走于椎动脉沟。第1、2颈神经背侧支与寰椎侧块下关节突后方几无交叉,并有一定的活动度。结论:寰枕关节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在解剖可行,其理想入钉点在寰椎后弓与侧块下关节突移行处的中点,螺钉指向枕骨髁前上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关节螺钉固定 寰枕关节 后路 寰椎侧块 下关节突 解剖学参数 解剖学依据 舌下神经管 关节面 神经背侧支 螺钉内固定 后部结构 尸体标本 椎动脉沟 枕骨 前后径 复合体 寰枢 内倾角 活动度 间距 横径 移行 后弓
下载PDF
经口咽入路枕骨髁螺钉置钉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林宏衡 夏虹 +2 位作者 许俊杰 许国庆 何小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98-903,共6页
目的:探讨前路经口咽入路枕骨髁置钉的可行性及置钉的技术参数。方法:用Mimics软件对40例被检查者共80个枕骨髁的CT数据(层厚1mm)进行三维重建。女17例,男23例,年龄19~63岁,平均38.7岁;均无上颈椎手术史;CT扫描证实上颈椎结构... 目的:探讨前路经口咽入路枕骨髁置钉的可行性及置钉的技术参数。方法:用Mimics软件对40例被检查者共80个枕骨髁的CT数据(层厚1mm)进行三维重建。女17例,男23例,年龄19~63岁,平均38.7岁;均无上颈椎手术史;CT扫描证实上颈椎结构完整,无上颈椎解剖畸形、感染、肿瘤、骨折。于枕骨髁的前方选定3个进钉点(中间点、内侧点、外侧点),中间进钉点位于寰椎侧块中线与枕骨大孔前缘水平线相交处,中间进钉点向两侧旁开5mm作为外侧进钉点及内侧进钉点。分别于各个进钉点模拟置入直径3.5mm枕骨髁螺钉。螺钉尾端位于枕骨髁与枕骨大孔连接处水平。比较各个进钉点间置钉成功率、螺钉长度及外倾角的安全范围。对于临床上具备可行性的进钉点,间隔1°调整进钉角度,比较不同角度置钉时置钉成功率的变化。结果:外侧进钉点置钉成功率为100%,螺钉长度为13.5~21.6mm,钉道外倾角度最小值为-19.5°~5.6°,最大值为-8.1°~24.9°;中间进钉点分别为88.6%,16.3~24.2mm,-4.1°~29.7°,12.6°~34.2°;内侧进钉点分别为72.5%,20.4~27.0mm,16.3°~40.3°,27.2°~44.8°;3个进钉点之间在置钉成功率、螺钉长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间及外侧进钉点具备临床可行性,但没有固定的外倾角度可以满足所有螺钉安全置入,其中中间进钉点螺钉外倾20°达到最大的置钉成功率68.75%,而外侧进钉点平行矢状面置钉时达到最大置钉成功率80%。结论:经口咽前路枕骨髁置钉具备可行性,中间及外侧进钉点明显优于内侧进钉点,进钉点及钉道方向必须根据患者术前三维CT数据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骨 螺钉固定 经口咽 CT
下载PDF
枕骨髁的磨除与颅颈部稳定性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士刚 王继跃 +3 位作者 张利勇 邢涛 林凯 刘卫东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9年第11期645-648,共4页
目的探讨在枕大孔区腹侧病变切除术中枕骨髁的磨除范围与术后颅颈部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远外侧经髁入路治疗枕大孔区腹侧病变32例。术中磨除枕骨髁后1/3者(A组)13例,磨除枕骨髁后1/2者(B组)11例,磨除后2/3者(C组)7例,枕骨髁完整磨除... 目的探讨在枕大孔区腹侧病变切除术中枕骨髁的磨除范围与术后颅颈部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远外侧经髁入路治疗枕大孔区腹侧病变32例。术中磨除枕骨髁后1/3者(A组)13例,磨除枕骨髁后1/2者(B组)11例,磨除后2/3者(C组)7例,枕骨髁完整磨除者1例。所有病人术后均行颅颈部X线片检查,依据Abe不稳定指标(Ⅱ)对病人颅颈部稳定性进行分级。结果A组13例颅颈部均稳定(100%);B组10例稳定(90.9%),1例稳定性差;C组7例均稳定性差,并有脊髓受压症状。A、B组颅颈部稳定率明显高于C组(P<0.01)。结论枕骨髁的磨除范围应限于其后内侧1/3至1/2,这样既可以充分显露手术视野,又不影响术后颅颈部的自然稳定性。当磨除范围达到枕骨髁后内侧2/3时,可明显影响术后颅颈部自然稳定性,应尽可能行颈枕融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骨 磨除范围 远外侧经入路 颅颈部 稳定性
下载PDF
枕骨切线角协助后路枕骨髁螺钉置钉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娄桢祺 徐顶立 +4 位作者 王扬 马维虎 李国庆 阮超越 赵华国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863-1868,共6页
目的探讨枕骨切线角在协助后路枕骨髁螺钉置钉中的可行性,验证自制置钉器辅助置钉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法选取12具成人尸体枕颈部标本,行薄层CT扫描,将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19.0软件,对每具标本行枕骨及寰椎的三维重建模拟置... 目的探讨枕骨切线角在协助后路枕骨髁螺钉置钉中的可行性,验证自制置钉器辅助置钉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法选取12具成人尸体枕颈部标本,行薄层CT扫描,将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19.0软件,对每具标本行枕骨及寰椎的三维重建模拟置钉,并通过3-matic软件测量置钉参数枕骨切线角、头倾角、内倾角、进钉长度及舌下神经管下缘至螺钉中轴线距离。利用自行设计的枕骨髁螺钉置钉器,结合枕骨切线角、内倾角及进钉点行工具辅助下后路枕骨髁螺钉标本置钉,术后再次对枕颈部行薄层CT扫描并行重建,测量实际置钉后相应置钉参数。手术前后对应置钉参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术前三维重建下枕骨髁螺钉模拟置钉测得最佳钉道参数头倾角5.3°±0.9°,切线角14.9°±3.7°,内倾角28.1°±5.9°,进钉长度(21.4±1.7)mm,舌下神经管下缘至螺钉中轴线距离(4.74±0.36)mm,术前左右侧枕骨髁上述模拟置钉参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0.48、0.10、0.23、0.09,均P〉0.05)。应用置钉器协助枕骨髁螺钉安全置入,术后CT评估螺钉均位于理想置钉通道,未对舌下神经管、寰枕关节面等结构产生损伤,术后测得实际置钉参数头倾角5.2°±0.7°,切线角15.1°±3.2°,内倾角28.2°±4.2°,进钉长度(21.5±1.7)mm,舌下神经管下缘至螺钉中轴线距离(4.54±0.29)mm,术后实际置钉参数左右侧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7、0.82、0.56、0.22、0.21,均P〉0.05)。术前及术后测量参数对比,头倾角、切线角、内倾角、进钉长度和舌下神经管下缘至螺钉中轴线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6、-0.47、-0.18、-0.70、1.89,均P〉0.05)。结论枕骨切线角可在后路枕骨髁螺钉置钉过程中直接测量,协助指导枕骨髁螺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颈融合 枕骨 三维重建 切线角
原文传递
枕骨髁置钉内固定的影像解剖学测量 被引量:1
11
作者 温超轮 李严兵 +4 位作者 曾昭池 晏正光 周小兵 王泽军 吕运成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31-333,354,共4页
目的对国人经枕骨髁进行置钉的相关结构行影像解剖学测量,探讨国人行枕骨髁螺钉内固定应用于枕颈固定融合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40例患者在门诊就诊并进行颅颈部三维CT数据,男女比例1:1,CT扫描层厚为1 mm。获得的CT数据行枕骨髁的... 目的对国人经枕骨髁进行置钉的相关结构行影像解剖学测量,探讨国人行枕骨髁螺钉内固定应用于枕颈固定融合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40例患者在门诊就诊并进行颅颈部三维CT数据,男女比例1:1,CT扫描层厚为1 mm。获得的CT数据行枕骨髁的轴面,矢状面和冠状面的重建。测量枕骨髁的长度、宽度、高度,在枕骨髁轴面上测量枕骨髁中轴线与正中矢状面的夹角。结果轴向平面枕骨髁的平均长度为(21.5±2.2)mm,其范围为16.5~26.1 mm;矢状面枕骨髁的平均长度为21.61±2.1 mm,其范围为17.4~26.5 mm;轴向平面上枕骨髁的平均宽度为(11.07±1.09)mm,其范围为9.1~13.6 mm;矢状面上枕骨髁的平均高度为(10.15±1.50)mm,其范围为7~13.9 mm;冠状面上枕骨髁的平均高度为(9.8±1.0)mm,其范围为7.7~11.9 mm;轴向平面上枕骨髁中轴线与正中矢状面的夹角平均为(32.53±3.88)°,其范围为24.3~42.6°。结论国人枕骨髁解剖学特征具备植入螺钉条件,可以轻松容纳直径为3.5 mm的螺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骨 枕骨螺钉 枕颈融合 影像学测量
下载PDF
舌下神经管及其毗邻结构的显微解剖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侯立胜 韩卉 +1 位作者 胡玉婷 庞刚 《解剖与临床》 2005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研究舌下神经管及其毗邻结构的显微解剖,为舌下神经管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形态学数据。方法:肉眼和手术显微镜下观测30例(60侧)成人头颅干骨标本的舌下神经管及其毗邻结构。结果:舌下神经管位于枕骨髁的前上方,... 目的:研究舌下神经管及其毗邻结构的显微解剖,为舌下神经管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形态学数据。方法:肉眼和手术显微镜下观测30例(60侧)成人头颅干骨标本的舌下神经管及其毗邻结构。结果:舌下神经管位于枕骨髁的前上方,为一对卵圆形或圆形孔道,内口至外口的长度(8.51±0.91)mm。舌下神经管内口呈双管者5侧(8%);内口后缘与枕骨髁后缘的距离(10.07±0.75)mm,外口后缘至枕骨髁后缘(14.22±1.18)mm。左、右侧枕骨髁的前后径分别为(23.10±1.57)mm、(22.38±2.28)mm。结论:熟悉舌下神经管及其毗邻结构的解剖有利于相关疾病的影像诊断和手术入路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下神经管 毗邻结构 显微解剖 临床意义 手术入路 影像学诊断 枕骨 显微镜下 影像诊断 相关疾病 形态学 骨标本 卵圆形 内口 前后径 外口
下载PDF
远外侧手术入路中骨质切除范围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利勇 王继跃 +2 位作者 张士刚 刘卫东 林凯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31-1034,共4页
目的探讨远外侧手术入路中枕骨髁切除范围与外科术野扩大的关系。方法收集颅底保存完好的干燥颅骨标本16例,福尔马林固定的正常成人带颈部的头颅标本16例(32侧1。测量枕骨髁切除1/3、1/2时所扩大的视角。将该入路的解剖学资料应用... 目的探讨远外侧手术入路中枕骨髁切除范围与外科术野扩大的关系。方法收集颅底保存完好的干燥颅骨标本16例,福尔马林固定的正常成人带颈部的头颅标本16例(32侧1。测量枕骨髁切除1/3、1/2时所扩大的视角。将该入路的解剖学资料应用于临床,治疗21例枕骨大孔区腹侧脑膜瘤。结果枕骨髁的切除:枕骨髁的后内侧阻挡术野,故需切除枕骨髁时应切除其后内侧,切除1/3约4~5mm时,术野扩大14~16°;切除1/2约7~8min时,术野扩大17~19°。切除颈静脉结节,有利于枕骨大孔腹侧中下斜坡的显露。结论枕骨髁的磨除范围限于其后内侧1/3至1/2即可充分显露枕骨大孔区腹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外侧入路 枕骨 切除范围
原文传递
内蒙古地区枕骨髁及枕骨大孔应用解剖三维数字化测量 被引量:1
14
作者 邬超 王一丹 +7 位作者 关欢欢 高明杰 张云凤 王海燕 和雨洁 高尚 李志军 李筱贺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4-90,共7页
目的利用三维重建测量枕骨髁(OC)及枕骨大孔(FM)解剖学结构,分析OC、FM形态学特征及相对位置关系,为颅颈交界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及外科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选取60例正常者的头颅和上颈椎螺旋CT扫描图像,男、女各30例,年... 目的利用三维重建测量枕骨髁(OC)及枕骨大孔(FM)解剖学结构,分析OC、FM形态学特征及相对位置关系,为颅颈交界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及外科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选取60例正常者的头颅和上颈椎螺旋CT扫描图像,男、女各30例,年龄20~65(48.18±16.17)岁,将数据导入Syno.Via VB10B软件,头颅三维重建,观察OC及FM形态,测量枕骨髁长、宽、高、内倾角(CIA),枕骨大孔纵径、横径、面积,头颅眉间点到颅后点的最大距离(SML),在SML直线上头颅眉间点到枕骨髁后缘连线的距离(GOCP),枕骨大孔前缘到枕骨髁后缘连线的垂直距离(AOCP),左、右侧枕骨髁内侧缘到Y轴距离(OC-M),左、右侧枕骨髁后缘到X轴距离(OC-P),枕骨髁分类指数(OCI),枕骨髁相对于头颅的分类指数(SOCI),在SML直线上中点到枕骨髁后缘连线距离(COCP,COCP=GOCP-SML/2),并确定左、右枕骨髁相对位置关系的类型。结果枕骨髁解剖学长、宽、高男性大于女性,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枕骨大孔面积、枕骨大孔纵径、SML、GOCP、AOCP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A左侧大于右侧,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M、OC-P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右侧大于左侧;后者左侧大于右侧。枕骨大孔纵径与枕骨大孔面积、AOCP成正相关。OCI分类结果:Ⅰ型(OCI<0.45)8例(13.33%),Ⅱ型(0.45≤OCI<0.50)47例(78.33%),Ⅲ型(OCI≥0.50)5例(8.33%)。SOCI分类结果:Ⅰ型(SOCI<0.60)2例(3.33%),Ⅱ型(0.60≤SOCI<0.75)54例(90.00%),Ⅲ型(SOCI≥0.75)4例(6.67%)。结论内蒙古地区人群枕骨髁解剖学参数提示,该部位可以进行枕骨髁螺钉置入,枕骨髁相对于枕骨大孔、头颅的位置变异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骨 枕骨大孔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术 三维重建 形态学测量
下载PDF
枕颈融合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章文杰 倪斌 +1 位作者 陈海啸 洪正华 《浙江医学》 CAS 2008年第10期1156-1158,共3页
枕颈融合术是维持枕颈区域稳定的唯一手术方式。目前文献上已记载了许多用于枕颈融合的技术,传统的融合部位是颈椎固定至枕外隆突上,而新近国外报道颈椎可固定至枕骨髁上。本文对枕颈融合术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枕颈融合术 颈椎固定 手术方式 枕外隆突 枕颈区 枕骨
下载PDF
前路经枕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明 蔡贤华 +2 位作者 黄卫兵 张中 李世梁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995-1999,共5页
[目的]探讨前路经枕寰枢关节螺钉的临床应用解剖学依据。[方法]取30具国人干燥枕颈部标本,测量与经枕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相关的解剖径线及钉道参数;并以此类数据为依据,在所测量的干燥标本上模拟行经枕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经X线摄... [目的]探讨前路经枕寰枢关节螺钉的临床应用解剖学依据。[方法]取30具国人干燥枕颈部标本,测量与经枕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相关的解剖径线及钉道参数;并以此类数据为依据,在所测量的干燥标本上模拟行经枕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经X线摄片检查内固定位置并测量钉道实际角度。[结果]前路经枕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的钉道在矢状面上呈后倾,在冠状面上呈外倾。左右两侧钉道角度大小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理想外倾角为(18.15±3.70)°,理想后倾角为(24.20±4.91)°,理想钉道长度为(34.45±2.9)mm;模拟行内固定验证,术后影像学及直视下检查结果显示,螺钉钉道均经过枕寰枢关节,角度均在此范围内,无穿出骨质者。[结论]采用前路经枕寰枢关节螺钉行枕颈融合内固定在解剖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枕颈融合 前路 经关节螺钉 内固定 枕骨
原文传递
枕下远外侧经髁入路至脑干腹侧区的显微解剖 被引量:1
17
作者 洪健 佟小光 +1 位作者 乔婕 张建宁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9-602,共4页
目的对经枕下远外侧经髁人路至脑干腹侧区进行尼微解剖研究。方法成人湿性头颅标本10例(20侧),模拟枕下远外侧经髁入路进行分层解剖,并比较磨除枕骨髁对脑千腹侧区暴露范围的影响。结果采用倒“U”形切口暴露充分,术中寻找枕下三... 目的对经枕下远外侧经髁人路至脑干腹侧区进行尼微解剖研究。方法成人湿性头颅标本10例(20侧),模拟枕下远外侧经髁入路进行分层解剖,并比较磨除枕骨髁对脑千腹侧区暴露范围的影响。结果采用倒“U”形切口暴露充分,术中寻找枕下三角、寰惟横突、头外侧直肌等解剖标志定化深层结卡勾.、与不磨枕骨髁比较,磨除部分直至全部枕骨髁后水平暴露距离分别增加10.9mm和12.6mm,手术深度分别降低13.5nm和20.5mm。结论经枕下远外侧经髁入路磨除部分枕骨髁能够明黟改善脑下腹侧区的暴露,术L}】应根据病变特征进行适量的枕骨髁磨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 远外侧经入路 脑干腹侧区 枕骨
原文传递
MSCT在诊断儿童创伤性寰枕关节脱位中的价值
18
作者 曹军 朱益祥 +2 位作者 沈伟明 孙明 徐雷鸣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2年第4期365-367,共3页
创伤性寰枕关节脱位(atlanto-occipital disloca⁃tion,AOD)是指寰椎上关节面和枕骨髁分离,是一种罕见的严重外伤性损伤。由于儿童的枕骨髁小、脊柱发育不成熟、头部与身体相比过大、寰枕关节更平坦、颅颈韧带更脆弱,当头部突然加速或减... 创伤性寰枕关节脱位(atlanto-occipital disloca⁃tion,AOD)是指寰椎上关节面和枕骨髁分离,是一种罕见的严重外伤性损伤。由于儿童的枕骨髁小、脊柱发育不成熟、头部与身体相比过大、寰枕关节更平坦、颅颈韧带更脆弱,当头部突然加速或减速,比成人更易导致颅颈韧带断裂及AOD[1]。儿童伤者多由于继发的脑干、脊髓、颅神经或椎动脉损伤,导致呼吸心跳停止,甚至在事故现场直接死亡,生存率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关节面 韧带断裂 寰枕关节 颅神经 椎动脉损伤 寰椎 事故现场 枕骨
下载PDF
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沈晓龙 王新伟 袁文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3-476,共4页
寰椎骨折于1908年由Quercioli最先报告,并于1920年由Jefferson首次详细描述。寰椎骨折占颈椎骨折的4%~12%。寰椎骨折以Levine—Edwards分型最常用,Ⅰ型为后弓骨折,由过伸和纵轴暴力作用于枕骨髁与枢椎棘突,相互挤压所致,可合并... 寰椎骨折于1908年由Quercioli最先报告,并于1920年由Jefferson首次详细描述。寰椎骨折占颈椎骨折的4%~12%。寰椎骨折以Levine—Edwards分型最常用,Ⅰ型为后弓骨折,由过伸和纵轴暴力作用于枕骨髁与枢椎棘突,相互挤压所致,可合并枢椎椎体或齿状突骨折;Ⅱ型为侧块骨折,多发生在一侧,可累及椎动脉孔;Ⅲ型为前后弓双骨折(即典型的Jefferson骨折),多由单纯垂直暴力引起。另外,还有Landells、Scham分型等。寰椎骨折以后弓骨折最常见,约占50%,后弓骨折近80%合并齿状突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骨折 手术治疗 JEFFERSON骨折 齿状突骨折 暴力作用 颈椎骨折 后弓 枕骨
原文传递
远外侧入路治疗颅颈交界区腹侧病变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守忠 苏万东 刘玉光 《医学与哲学(B)》 2009年第11期37-39,共3页
探讨远外侧入路在颅颈交界区腹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14例患者全部采用远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11例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2例;3例动脉瘤均顺利夹闭;行枕颈融合术3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后组脑神经损伤症状;获得随访11... 探讨远外侧入路在颅颈交界区腹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14例患者全部采用远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11例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2例;3例动脉瘤均顺利夹闭;行枕颈融合术3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后组脑神经损伤症状;获得随访11例,恢复良好。远外侧入路是治疗颅颈交界区腹侧病变的理想入路,但治疗方案应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外侧入路 颅颈交界 椎动脉 枕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