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岷江阶地的变形估算龙门山断裂带中段晚第四纪滑动速率 被引量:116
1
作者 马保起 苏刚 +1 位作者 侯治华 舒赛兵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4-242,共9页
用岷江都江堰—汶川段晚第四纪阶地面的变形量估算了龙门山断裂带中段的滑动速率。岷江及其支流发育3级晚第四纪河流阶地,阶地面的年龄分别约为10,20,50kaBP。阶地纵剖面在茂汶-汶川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和江油-灌县断裂处有明显的垂直... 用岷江都江堰—汶川段晚第四纪阶地面的变形量估算了龙门山断裂带中段的滑动速率。岷江及其支流发育3级晚第四纪河流阶地,阶地面的年龄分别约为10,20,50kaBP。阶地纵剖面在茂汶-汶川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和江油-灌县断裂处有明显的垂直变形。断裂活动具有间歇性特点,晚第四纪以来有过3期活动,其起始时间分别为50,20,10kaBP。依据各级阶地面年龄和变形量估算的茂汶-汶川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和江油-灌县断裂晚第四纪逆冲滑动速率分别为0.5,0.6~0.3,0.2mm/a;据阶地走滑位错估算的茂汶-汶川断裂和北川-映秀断裂的晚第四纪右旋走滑速率均约为1mm/a。现代河床之下发育很厚的河流堆积物表明,龙门山的构造抬升经历了较为复杂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晚第四纪 滑动速率 估算 岷江 中段 河流阶地 垂直变形 断裂活动 起始时间 走滑速率 构造抬升 变形量 地面 都江堰 纵剖面 间歇性 堆积物 发育 年龄 逆冲
下载PDF
中国南方海相页岩吸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84
2
作者 刘洪林 王红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9,125-126,共5页
我国南方古生界主要发育下寒武统、下志留统富含有机质的暗色海相泥页岩,是我国页岩气勘探的首要战略选区。我国南方古生界页岩成熟度高,大部分地区埋藏较深,经历了复杂的构造热演化作用,地层抬升对页岩含气性产生了直接影响,尤其对页... 我国南方古生界主要发育下寒武统、下志留统富含有机质的暗色海相泥页岩,是我国页岩气勘探的首要战略选区。我国南方古生界页岩成熟度高,大部分地区埋藏较深,经历了复杂的构造热演化作用,地层抬升对页岩含气性产生了直接影响,尤其对页岩吸附能力和含气饱和度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选取中国南方海相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样品进行了页岩吸附能力测试,利用实验结果开展了不同温度条件下页岩吸附能力的对比和构造抬升对吸附能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认为:温度、总有机碳含量是影响页岩吸附能力的关键因素;构造抬升作用强度对页岩含气性具有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到页岩气的富集成藏。该成果可用于指导正在进行的中国页岩气地质选区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方 海相页岩 吸附特征 页岩气 温度 总有机碳含量 吸附量 构造抬升 气藏形成
下载PDF
中国第四纪冰期历史、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71
3
作者 崔之久 陈艺鑫 +4 位作者 张威 周尚哲 周力平 张梅 李川川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9-764,共16页
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研究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经历了初创阶段、以研究东部为主的争论阶段和以研究西部为主的创新阶段3个发展时期,建立了中国第四纪冰期系列,深入地认识了冰川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否定了长久以来的&q... 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研究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经历了初创阶段、以研究东部为主的争论阶段和以研究西部为主的创新阶段3个发展时期,建立了中国第四纪冰期系列,深入地认识了冰川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否定了长久以来的"中国东部第四纪古冰川"和"青藏高原统一大冰盖"两大争论问题。中国第四纪冰期最早可能起源于早更新世的希夏邦马冰期,有确切年代学证据的最早冰期为望昆冰期(0.7~0.5Ma),随后还有中梁赣冰期、倒数第二次冰期、末次冰期和全新世冰进,共6次主要冰川作用期。中国第四纪冰期启动时间远晚于极地和高纬地区;冰期系列也与极地和高纬地区不同步,尤其是存在大量MIS 3阶段冰川前进的证据。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育强烈地依赖于山地的海拔高度,是构造抬升-冰期气候耦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影响最大的为"昆仑-黄河运动"和"共和运动",前者使青藏高原整体抬升到3000m的临界高度以上,导致青藏高原全面开始发育冰川;后者则直接导致了MIS 3b阶段冰进以及青藏高原东缘山地冰期的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冰期 冰期启动 MIS3阶段 构造抬升 中国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克拉2气田异常高压的成因分析及其定量评价 被引量:66
4
作者 王震亮 张立宽 +1 位作者 施立志 孙明亮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63,共9页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 2气田自始新统以下地层内砂岩储层的实测压力梯度为 1.8~ 2 .1MPa/10 0 m,过剩压力达 30~ 35 MPa,表现为明显的异常高压。前人认为超压的形成主要受控于构造挤压作用 ,此外还有高压天然气的注入、构造抬升等因...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 2气田自始新统以下地层内砂岩储层的实测压力梯度为 1.8~ 2 .1MPa/10 0 m,过剩压力达 30~ 35 MPa,表现为明显的异常高压。前人认为超压的形成主要受控于构造挤压作用 ,此外还有高压天然气的注入、构造抬升等因素 ,基本不存在欠压实作用。本文首先总结了各种成因机制的可能性 ,以此为依据 ,定量评价了气柱浮力、欠压实作用和构造挤压作用等因素对砂岩内异常高压的贡献 ,并提出了克拉 2气田超压形成的概念模式。研究发现 ,该气田不同深度间的过剩压力差异完全是气柱浮力引起的 ,但气柱浮力对超压的贡献不超过 10 % ;明确指出欠压实作用肯定存在 ,且对砂岩中超压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其贡献一般为 2 0 %~ 30 % ,部分层段高达 4 0 %~ 5 0 % ;从构造压实作用机理出发 ,分三种情况讨论了构造挤压对流体增压的影响 ,认为构造应力能够传递给流体的最大压力为侧向上的最大主应力与沉积压实阶段的上覆负荷之差 ,其对本地区超压的贡献最大可达 4 0 %~ 5 0 % ,部分层段仅 2 0 %~ 30 %。克拉苏地区超压形成的时间先后顺序 (概念模式 )为 :首先因欠压实作用而出现超压 ,形成了封闭体系 ;其次为天然气的快速注入 ;而康村期 (N1 - 2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2气田 塔里木盆地 异常高压 定量评价 成因分析 欠压实作用 挤压作用 概念模式 超压形成 构造挤压 最大主应力 压力梯度 砂岩储层 库车坳陷 过剩压力 构造抬升 成因机制 压力差异 作用机理 最大压力 构造应力 封闭体系
下载PDF
中国南方海相页岩超低含水饱和度特征及超压核心区选择指标 被引量:67
5
作者 刘洪林 王红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0-144,共5页
中国南方古生界页岩成熟度高,大部分地区埋藏较深,经历了复杂的构造热演化历史,地层抬升对页岩的储集能力和含气饱和度有着重要的影响。为分析这一影响的程度和后果,选取南方海相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样品进行了含水饱和度实验、相对渗... 中国南方古生界页岩成熟度高,大部分地区埋藏较深,经历了复杂的构造热演化历史,地层抬升对页岩的储集能力和含气饱和度有着重要的影响。为分析这一影响的程度和后果,选取南方海相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样品进行了含水饱和度实验、相对渗透率和流体包裹体分析,发现页岩含水性存在2种现象,即低含水饱和度和高含水饱和度现象,富气页岩含水饱和度一般较低,贫气页岩含水饱和度一般较高;最后一期的喜马拉雅构造抬升作用对龙马溪组页岩的含气性产生了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到页岩气富集成藏,导致部分页岩含水饱和度超高,页岩气藏遭到破坏。结论认为:中国与北美页岩气最大的差异在于成熟度的高低和构造运动强弱的差别,在中国南方海相页岩这种特殊的地质条件下,只有在超压地层条件下页岩气才能富集,而超低含水饱和度存在则是超压地层条件页岩气存在的基础。据此提出页岩地质评价选区新的标准,将页岩超压条件(超压系数、地层倾角)作为页岩气地质选区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南方海相 古生代 页岩气 构造抬升 含水饱和度 超压 地质选区 指标
下载PDF
哀牢山-红河左旋走滑剪切带中新世抬升的时间序列 被引量:47
6
作者 陈文寄 李齐 汪一鹏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85-390,共6页
在哀牢山-红河剪切带的元阳到者龙的6个不同地点,对18个变质岩样品进行系统分析钾长石的^(40)Ar-^(39)Ar年龄。发现用MDD模式得到的18条冷却曲线(温度范围在400-150℃之间)均存在一次(或两次)快速冷却过程(冷却速度>100°C/Ma),... 在哀牢山-红河剪切带的元阳到者龙的6个不同地点,对18个变质岩样品进行系统分析钾长石的^(40)Ar-^(39)Ar年龄。发现用MDD模式得到的18条冷却曲线(温度范围在400-150℃之间)均存在一次(或两次)快速冷却过程(冷却速度>100°C/Ma),这种快速冷却(抬升)过程不仅反映了该剪切带在大约25-17Ma时,韧性走滑作用结束和正断作用的开始,而且它的起始时间还有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变新的趋势。利用6个不同地点快速冷却(抬升)的起始时间与相对距离作图时,得到了较好的线性函数关系(斜率为34mm/a)。并对这种函数关系进行了两种可能的构造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牢山-红河 剪切带 构造抬升 时间序列 中新世
下载PDF
哀牢山-红河左旋走滑剪切带构造抬升时间序列的裂变径迹证据 被引量:40
7
作者 万京林 李齐 陈文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7-90,共4页
对采自红河断裂带元阳—嘎洒段的4个片麻岩和糜棱岩样品中的磷灰石进行裂变径迹(FT)测年,得到5.61~10.64Ma的年龄范围。结果表明,RRFZ段磷灰石FT年龄有从东南向西北变新的趋势。结合已有的钾长石多重扩散域(... 对采自红河断裂带元阳—嘎洒段的4个片麻岩和糜棱岩样品中的磷灰石进行裂变径迹(FT)测年,得到5.61~10.64Ma的年龄范围。结果表明,RRFZ段磷灰石FT年龄有从东南向西北变新的趋势。结合已有的钾长石多重扩散域(MDD)模式结果,得到该段150℃至110℃温度范围的冷却过程(冷却速度为3.4~9.45℃/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变径迹 红河断裂带 断层 剪切带 构造抬升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渭北隆起中新生代构造抬升及演化 被引量:41
8
作者 肖晖 李建新 +1 位作者 韩伟 杨琼警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576-582,593,共8页
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定年技术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渭北隆起抬升期次及演化过程。对渭北隆起不同地区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分析结果表明,渭北地区主要经历了3期主要抬升过程,主要发生在146~125 Ma,107~83.8 Ma和40~27.3 Ma.结合前人对... 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定年技术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渭北隆起抬升期次及演化过程。对渭北隆起不同地区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分析结果表明,渭北地区主要经历了3期主要抬升过程,主要发生在146~125 Ma,107~83.8 Ma和40~27.3 Ma.结合前人对该地区原型盆地、构造变形特征等研究成果认为,早白垩世末之前渭北隆起应为大型鄂尔多斯盆地的一部分,整体以沉降沉积为主,此时尚未隆起;渭北隆起的形成和演化可分为晚白垩世整体抬升阶段和始新世~渐新世以来的断块翘倾两大阶段。晚白垩世渭北地区整体抬升主要受控于秦岭造山带中晚燕山期的抬升过程;始新世—渐新世以来的断块敲倾作用阶段,与秦岭造山带始新世以来的快速隆升,以及渭河盆地新生代的快速断陷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变径迹 渭北隆起 构造抬升 渭河盆地
下载PDF
Influence of the Tibetan Plateau uplift on the Asian monsoon-arid environment evolution 被引量:41
9
作者 LIU XiaoDong DONG BuWe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3年第34期4277-4291,共15页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geological events in Cenozoic era,the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TP)has had profound influences on the Asian and global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evolution.During the past four decades,ma...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geological events in Cenozoic era,the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TP)has had profound influences on the Asian and global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evolution.During the past four decades,many scholars from China and abroad have studied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the TP uplift by using a variety of geological records and paleoclimate numerical simulations.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enrich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of Asian monsoon changes and interior aridification,but so far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issues that need to be thought deeply and investigated further.This paper attempts to review the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TP uplift on the Asian monsoon-arid environment,summarize three type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s including bulk-plateau uplift,phased uplift and sub-regional uplift,and especially to analyz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responses of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to different forms of tectonic uplifts.From previous modeling results,the land-sea distribution and the Himalayan uplift may have a large effect in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outh Asian monsoon.However,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monsoon in northern East Asia,the intensified dryness north of the TP and enhanced Asian dust cycle may be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uplift of the main body,especially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TP.In this review,we also discuss relative roles of the TP uplift and other impact factors,origins of the South Asian monsoon and East Asian monsoon,feedback effects and nonlinear responses of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to the plateau uplift.Finally,we make comparisons between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geological records,discuss their uncertainties,and highlight some problems worthy of further study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隆升 亚洲季风 环境演化 干旱化 青藏高原隆起 数值模拟 构造抬升 全球气候
原文传递
渤海湾盆地及其外围的生物气研究 被引量:34
10
作者 史占祯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1-16,共6页
经一定程度热演化的烃源岩当构造运动使其再次进入微生物作用带时 ,微生物能继续利用其有机质产生生物气 ,称之为后生式生物气。文章通过实验和地质论证证明其存在 ,并探讨了其地质意义。这一发现扩大了天然气勘探领域。认为在浅层煤层... 经一定程度热演化的烃源岩当构造运动使其再次进入微生物作用带时 ,微生物能继续利用其有机质产生生物气 ,称之为后生式生物气。文章通过实验和地质论证证明其存在 ,并探讨了其地质意义。这一发现扩大了天然气勘探领域。认为在浅层煤层中可开发这种生物型煤层气 ,甚至可以利用微生物提高浅层煤层气的产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生物气 研究 天然气 后生式生物气 微生物作用带 烃源岩 热演化 构造抬升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低压形成的控制因素 被引量:37
11
作者 许浩 张君峰 +3 位作者 汤达祯 李明 张文忠 林文姬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4-68,共5页
基于气田低压分布特征研究,从构造演化、沉积特征、地层流体性质等方面深入剖析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低压形成的主控因素。苏里格气田气藏压力主要为低压且受埋深影响较大,气藏顶底板发育多层欠压实泥岩,具有很好的物性和压力封闭条件... 基于气田低压分布特征研究,从构造演化、沉积特征、地层流体性质等方面深入剖析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低压形成的主控因素。苏里格气田气藏压力主要为低压且受埋深影响较大,气藏顶底板发育多层欠压实泥岩,具有很好的物性和压力封闭条件,地层水特征亦反映气藏封闭条件好。苏里格气田地层压力经历了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正常压力状态、中侏罗世—晚侏罗世压力整体上升、早白垩世压力持续增大并达到最高及早白垩世晚期以来气藏压力逐渐降低的演化过程,最终形成低压。早白垩世晚期以来的构造抬升剥蚀作用导致苏里格气田储集层孔隙反弹增大和孔隙流体降温收缩,从而使得气藏压力降低,分别降低了0.673 MPa和原始地层压力的23.08%。苏里格气藏低压的形成是沉积配置、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气藏 形成机制 构造抬升 苏里格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构造抬升对高、低煤阶煤层气藏储集层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30
12
作者 陈振宏 贾承造 +1 位作者 宋岩 王红岩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1-464,共4页
构造抬升对高、低煤阶煤层气藏储集层物性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低煤阶煤层主要为基质型孔隙,高煤阶煤层主要为裂隙型孔隙。煤岩储集层原地受力分析表明,构造抬升使得基质承受的压力降低。构造抬升模拟实验及煤基质、裂隙渗透率应力敏感... 构造抬升对高、低煤阶煤层气藏储集层物性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低煤阶煤层主要为基质型孔隙,高煤阶煤层主要为裂隙型孔隙。煤岩储集层原地受力分析表明,构造抬升使得基质承受的压力降低。构造抬升模拟实验及煤基质、裂隙渗透率应力敏感性实验表明,构造抬升后煤层压力传导加速,割理开启,渗透率变大;基质渗透率比裂隙渗透率的应力敏感性弱。分析认为:构造抬升对高煤阶煤储集层物性影响明显,地层压力降低,割理、裂缝开启,裂隙渗透率显著增强;高煤阶煤层强烈抬升会使其渗透率增大,造成气体大量散失,对煤层气聚集不利;低煤阶煤层储集层物性受构造抬升影响较弱,由于构造抬升,压力降低,煤层气运移速率增大,对煤层气开采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高煤阶 低煤阶 构造抬升 储集层物性 渗透率
下载PDF
下扬子苏南地区构造-热演化及烃源岩成烃史研究——以圣科1井为例 被引量:25
13
作者 袁玉松 郭彤楼 +2 位作者 胡圣标 曾萍 陈安定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53-758,共6页
下扬子地区为我国南方重要油气勘探区,圣科1井位于下扬子苏南句容盆地.以其Ro为古温标的热史恢复结果表明,苏南地区整个古生代海相盆地发育阶段热流值相对低而平稳;印支-早中燕山期,基底热流值有所升高;晚燕山期热流值大幅度升高,早白... 下扬子地区为我国南方重要油气勘探区,圣科1井位于下扬子苏南句容盆地.以其Ro为古温标的热史恢复结果表明,苏南地区整个古生代海相盆地发育阶段热流值相对低而平稳;印支-早中燕山期,基底热流值有所升高;晚燕山期热流值大幅度升高,早白垩世末达到最高古热流(84mW·m-2);进入晚白垩世,热流值开始降低,盆地冷却.盆地演化经历了加里东、印支、燕山、喜山四大构造抬升事件,其造成的不整合面上地层剥蚀量分别为400,700,2500,850m,不整合面对应地史时期基底古热流值分别为57,67,84,58mW·m-2生烃史正演计算表明,下古生界烃源岩经历过多期生烃,但二叠系和下三叠统烃源岩只经历了一期生烃过程,盆地沉降史和剥蚀量估算结果分析认为,苏南地区K2-E伸展盆地发育阶段表现为弱拉张,伸展阶段盆地最大沉降量在100m左右.从热史、构造沉降史和烃源岩成熟度史综合分析,苏南地区“二次生烃”的条件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南地区 构造-热演化 成烃 烃源岩成熟度 发育阶段 不整合面 油气勘探区 下扬子地区 热流值 地层剥蚀量 盆地沉降史 最大沉降量 构造沉降史 热史恢复 海相盆地 早白垩世 晚白垩世 盆地演化 构造抬升 下古生界 生烃过程
下载PDF
哀牢山-红河剪切带构造抬升和运动形式转换时间的新证据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李齐 陈文寄 +1 位作者 万景林 李大明 《中国科学(D辑)》 CSCD 2000年第6期576-583,共8页
利用特定的^(40)Ar/^(39)Ar 阶段加热程序和MDD模式处理得到的K-长石冷却曲线, 加之角闪石、黑云母、白云母和磷灰石的年龄测定结果, 研究了哀牢山-红河剪切带西北的鄂嘉(YN-2)至东南端金平(YN-18B和YN-19 )及河口附近(YN-20)长约390 k... 利用特定的^(40)Ar/^(39)Ar 阶段加热程序和MDD模式处理得到的K-长石冷却曲线, 加之角闪石、黑云母、白云母和磷灰石的年龄测定结果, 研究了哀牢山-红河剪切带西北的鄂嘉(YN-2)至东南端金平(YN-18B和YN-19 )及河口附近(YN-20)长约390 km范围内3个地点的冷却历史. 结果表明,哀牢山-红河剪切带左行走滑运动的距离(至少在我国境内研究结果表明)不少于350 km, 左行走滑运动停止后至右行走滑运动开始之间, 剪切带整体为自东南向西北匀速扩展式的抬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牢山-红河剪切带 MDD模式 构造抬升 运动形式转换时间 冷却历史 年龄测定
原文传递
构造抬升是异常高压的成因吗? 被引量:22
15
作者 夏新宇 曾凡刚 宋岩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96-500,共5页
国内诸多文献认为构造抬升是异常高压的成因,这种看法忽略了抬升过程中流体温度降低和孔隙体积反弹对流体压力的影响。计算表明,这两个因素不能全部忽略。构造抬升倾向于形成异常低压而不是形成异常高压。由于抬升过程中负载和温度的降... 国内诸多文献认为构造抬升是异常高压的成因,这种看法忽略了抬升过程中流体温度降低和孔隙体积反弹对流体压力的影响。计算表明,这两个因素不能全部忽略。构造抬升倾向于形成异常低压而不是形成异常高压。由于抬升过程中负载和温度的降低使得不均衡压实作用等因素趋于停止,构造挤压往往是抬升区超压最主要的成因。在晚近期发生过构造抬升的地区,利用地震法预测异常压力分布需要谨慎。构造抬升使得某些盆地(例如鄂尔多斯盆地)含气层系古超压消失,主要原因在于抬升引起的流体状态的变化,而不只是烃源岩的供气量小于天然气的散失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抬升 异常高压 成因 异常低压 油气地质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异常低压成因定量分析 被引量:28
16
作者 李士祥 施泽进 +4 位作者 刘显阳 杨时雨 邓秀芹 刘广林 李继宏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8-533,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具有明显的异常低压特征,根据其低压分布特征,从构造抬升、温度降低、溶蚀增孔作用等方面定量剖析了异常低压的成因机制。中生界地层压力演化主要经历了晚三叠世到早白垩世期间的压力增大并达到最大阶段,以及早白...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具有明显的异常低压特征,根据其低压分布特征,从构造抬升、温度降低、溶蚀增孔作用等方面定量剖析了异常低压的成因机制。中生界地层压力演化主要经历了晚三叠世到早白垩世期间的压力增大并达到最大阶段,以及早白垩世末以来的压力降低直至现今的异常低压阶段。早白垩世末以来,构造抬升引起的孔隙反弹、地层温度降低和溶蚀增孔作用共同造成的压力降低幅度达20-25MPa,降低比例达54%-77%,这3者的共同作用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地层压力降低的主要原因,其中温度降低是影响压力降低的最主要因素。上述3因素与其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地层压力逐渐降低,最终形成了现今地层压力为10~18MPa的异常低压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低压 构造抬升 地层温度降低 溶蚀增孔作用 延长组 中生界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怒江峡谷构造地貌的演化:阶地宇宙成因核素定年的初步结果 被引量:26
17
作者 顾兆炎 许冰 +2 位作者 吕延武 A.Aldahan D.Lal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3-294,共2页
关键词 构造地貌 怒江峡谷 演化历史 宇宙成因核素 河流地貌 定年 阶地 构造抬升 下切速率 侵蚀作用
下载PDF
中扬子地区当阳复向斜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抬升和热史重建 被引量:26
18
作者 李天义 何生 +4 位作者 何治亮 沃玉进 周雁 王芙蓉 杨兴业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3-224,共12页
综合运用锆石及磷灰石裂变径迹、镜质体反射率资料以及盆地模拟技术对中扬子地区当阳复向斜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抬升和古地温演化进行了研究和重建。砂岩样品的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表观年龄分别为107~126 Ma和9.8~54 Ma,分别反映早白垩... 综合运用锆石及磷灰石裂变径迹、镜质体反射率资料以及盆地模拟技术对中扬子地区当阳复向斜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抬升和古地温演化进行了研究和重建。砂岩样品的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表观年龄分别为107~126 Ma和9.8~54 Ma,分别反映早白垩世燕山期、始新世至中新世喜马拉雅期的两次重要构造抬升及剥蚀冷却事件。侏罗系与白垩系、古近系与新近系之间的不整合面上、下镜质体反射率错开现象以及现今地表镜质体反射率异常偏高,也证实了两次抬升剥蚀冷却事件的存在。研究表明,区内当深3井和建阳1井的上三叠统-下侏罗统在早白垩世早期(约137 Ma)达到最大古地温190~210℃,造成锆石裂变径迹退火,至早白垩世末-晚白垩世初(约97 Ma)剥蚀冷却至近地表20~40℃;晚白垩世至古近纪沉积使该套地层又一次埋深增温至140~165℃,造成磷灰石裂变径迹完全退火;喜马拉雅期再次构造抬升及剥蚀冷却至现今70~90℃。研究区古近系经历的最高古地温为100~120℃和现今40~50℃。研究区中生代古热流相对稳定,热流值相对较低为53.5 mW/m2;晚白垩世古热流逐渐增大,古近纪达到最高59 mW/m2;其古地温梯度分别为中生代36.3~43.0℃/km和新生代30.2~37.8℃/km,现今降低至28.9℃/km。早白垩世和始新世至中新世的最大剥蚀厚度分别约为4 800 m和2 400 m,由此可认为,当阳复向斜应该存在较大厚度的侏罗系,最大厚度可能达5 0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和锆石裂变径迹 镜质体反射率 构造抬升 热史重建 当阳复向斜 中扬子地区
下载PDF
河流阶地形成过程及其驱动机制再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许刘兵 周尚哲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72-677,共6页
河流阶地的形成是在内因(河流内部动力变化)和外因(低频和高频气候变化、构造运动、基准面变化)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受单一气候变化制约的河流阶地发育模式可以解释由于沉积物通量和径流量变化引起的河流堆积-侵蚀过程,但它难以解释形成... 河流阶地的形成是在内因(河流内部动力变化)和外因(低频和高频气候变化、构造运动、基准面变化)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受单一气候变化制约的河流阶地发育模式可以解释由于沉积物通量和径流量变化引起的河流堆积-侵蚀过程,但它难以解释形成多级阶地的逐步(或间歇性)下切过程。多级阶地的形成可能同时受到构造抬升和周期性气候变化的制约。由于下切过程的滞后效应,侵蚀和冰川均衡抬升、河谷的侧向侵蚀过程等影响,山地的构造抬升与河谷的下切之间并非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应当慎用河谷的下切速率来代表山地的抬升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阶地 气候变化 构造抬升 下切速率 构造抬升速率
下载PDF
苏北第三系成熟演化指标与深度关系的3种模式 被引量:23
20
作者 陈安定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8-63,共6页
在苏北盆地下第三系,4项成熟演化参数(Ro、甾烷成熟指标SM、蒙脱石层间比S、裂变径迹)与深度呈由浅变深的平行线分布关系。分析认为,这些样品分别产生于不同的构造-沉积埋藏史背景,浅的代表构造抬升型,最深的代表短时加温型,次深的代表... 在苏北盆地下第三系,4项成熟演化参数(Ro、甾烷成熟指标SM、蒙脱石层间比S、裂变径迹)与深度呈由浅变深的平行线分布关系。分析认为,这些样品分别产生于不同的构造-沉积埋藏史背景,浅的代表构造抬升型,最深的代表短时加温型,次深的代表长时加温型。3种模式的建立为构造抬升地区恢复地层剥蚀量提供了可选择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盆地 第三系 成熟度 演化指标 深度 模式 剥蚀量 构造抬升 时温模型 油气地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