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受盐层影响的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特征——以库车秋立塔克构造带为例 |
余一欣
汤良杰
王清华
杨文静
彭更新
雷刚林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9
|
|
2
|
南海海域新生代沉积盆地的油气资源 |
王建桥
姚伯初
万玲
刘振湖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5
|
|
3
|
柴达木盆地近SN向构造形成机制与油气成藏意义 |
操成杰
王小凤
|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
2005 |
11
|
|
4
|
阿尔金断裂系与塔中构造带的形成与演化 |
康南昌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9
|
|
5
|
南华北盆地黄口凹陷构造形成演化及油气勘探前景 |
刘小平
刘太成
蒋礼宏
顾芙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1
|
|
6
|
器官的构造是如何形成的——以果蝇翅为例 |
张徐波
芦娟
沈杰
|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7
|
丹河小山字型构造的形成及演化过程初析 |
唐青凤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
2003 |
1
|
|
8
|
地球物理学及大地构造学中关于地壳均衡的新模型(英文) |
Konstantin F.Tyapkin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
2000 |
0 |
|
9
|
现代地球动力学——地震过程基础及地球构造形成规律 |
А.К.库尔斯克耶夫
陈保华
|
《内陆地震》
|
2005 |
0 |
|
10
|
中国四川盆地八角场气田低起伏滑脱褶皱作用的机理 |
Andreas Plesch John H. Shaw David Kronman 谢力(译)
|
《国外石油动态》
|
2008 |
0 |
|
11
|
热点移动或板块重组? |
Shimin Wang
徐明芝
|
《海洋地质动态》
|
2007 |
0 |
|
12
|
确定构造形成时间的技术 |
R.A.Nelson
曹守连
|
《国外油气勘探》
|
1997 |
0 |
|
13
|
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变形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
陈书平
漆家福
于福生
杨桥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05
|
|
14
|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大陆构造的形成与演化 |
葛肖虹
刘俊来
任收麦
袁四化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71
|
|
15
|
库车坳陷乌什凹陷构造样式及对油气的控制 |
郑民
彭更新
雷刚林
郭华清
黄少英
吴超
李曰俊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0
|
|
16
|
库车坳陷中部新生代构造形成机制与演化 |
徐振平
李勇
马玉杰
吴超
罗彩明
|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5
|
|
17
|
郯庐断裂安徽段桴槎山韧性剪切带的形成时限初探 |
刘德良
杨强
吴小奇
李振生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3
|
|
18
|
郯庐断裂南段主断裂韧性剪切带形成历时时限的探索 |
刘德良
曹高社
李振生
杨晓勇
巩翔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
2002 |
11
|
|
19
|
塔里木盆地西部及邻区构造形成机制 |
伍致中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9
|
|
20
|
四川盆地大池干井构造带构造形成机理及勘探评价 |
周文
王允诚
蒲家奇
孟德琴
|
《四川地质学报》
|
1994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