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受盐层影响的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特征——以库车秋立塔克构造带为例 被引量:29
1
作者 余一欣 汤良杰 +3 位作者 王清华 杨文静 彭更新 雷刚林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11,共5页
褶皱-冲断带和盐相关构造均十分发育的秋立塔克地区构造极其复杂,该地区新生界内部存在两套起滑脱层作用的膏盐层。受滑脱层位置变化影响,垂向上和平面上的构造变形特征均具有很大差别。地震剖面识别出的构造样式主要有盐焊接、断层滑... 褶皱-冲断带和盐相关构造均十分发育的秋立塔克地区构造极其复杂,该地区新生界内部存在两套起滑脱层作用的膏盐层。受滑脱层位置变化影响,垂向上和平面上的构造变形特征均具有很大差别。地震剖面识别出的构造样式主要有盐焊接、断层滑脱褶皱、断层传播褶皱、断层转折褶皱、三角带及其混生构造样式和基底卷入型断层相关褶皱等。秋立塔克地区盐相关构造形成的主要动力是挤压应力,其形成过程主要经历了楔状地层、滑脱背斜、滑脱断层和对冲断裂形成4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皱-冲断带 构造特征 构造 库车 前陆 构造变形特征 断层传播褶皱 断层相关褶皱 构造样式 基底卷入型 相关构造 位置变化 地震剖面 滑脱褶皱 挤压应力 构造形成 形成过程 滑脱断层 滑脱层 膏盐层 新生界 三角带
下载PDF
南海海域新生代沉积盆地的油气资源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建桥 姚伯初 +1 位作者 万玲 刘振湖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100,共10页
南海新生代经历过大陆张裂与分离、海底扩张和地块碰撞等构造演化历史,南海北部为被动大陆边缘,南部是碰撞挤压边缘,东部为俯冲聚敛边缘,西部是走滑边缘。在这种构造体制下,形成了许多沉积盆地。北部和西部边缘上发育着张性沉积盆地和... 南海新生代经历过大陆张裂与分离、海底扩张和地块碰撞等构造演化历史,南海北部为被动大陆边缘,南部是碰撞挤压边缘,东部为俯冲聚敛边缘,西部是走滑边缘。在这种构造体制下,形成了许多沉积盆地。北部和西部边缘上发育着张性沉积盆地和走滑拉张盆地;在南部边缘上,其北部发育着张性盆地,南部为挤压环境下形成的盆地,如前陆盆地、前弧盆地;东部边缘上发育着前弧盆地。目前油气勘探实践证明,南海南部的油气资源比北部丰富。究其原因,南海北部为被动大陆边缘,张性沉积盆地的烃源岩体积较小,而南部挤压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盆地的烃源岩体积大;北部的地热流较南部小,因此地温梯度也较小,故南部边缘烃源岩的成熟度比北部高;由于南部边缘处于挤压构造环境,在沉积盆地中形成了许多挤压构造,而北部边缘一直处于张性构造环境,形成的构造较少且较小;同时,南部边缘沉积盆地中,烃源岩生烃与构造形成在时间上搭配较好。因此,在南海南部边缘沉积盆地中形成了许多大型油气田,而南海北部边缘沉积盆地中,大型油气田较少,中小型油气田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盆地 油气资源 新生代 南海海域 被动大陆边缘 大型油气田 南海北部 南海南部 构造环境 烃源岩 大陆张裂 演化历史 地块碰撞 海底扩张 构造体制 拉张盆地 张性盆地 前陆盆地 油气勘探 地温梯度 挤压构造 构造形成 发育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近SN向构造形成机制与油气成藏意义 被引量:11
3
作者 操成杰 王小凤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5年第1期74-80,共7页
近SN向构造在中国中西部各盆地都有发现,其规模不大,但对油气成藏却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在相关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大量钻探、物探、实验分析和测试等资料,以及构造形迹分析、构造运动的沉积响应、古地温场的响应和磁组构分析资... 近SN向构造在中国中西部各盆地都有发现,其规模不大,但对油气成藏却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在相关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大量钻探、物探、实验分析和测试等资料,以及构造形迹分析、构造运动的沉积响应、古地温场的响应和磁组构分析资料,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构造应力场特征,探讨了柴达木盆地内近SN向构造形成的力学机制及其在油气成藏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油气成藏 形成机制 SN 中国中西部 构造应力场 控制作用 研究成果 实验分析 构造形迹 沉积响应 构造运动 组构分析 古地温场 力学机制 构造形成 新生代 钻探 物探
下载PDF
阿尔金断裂系与塔中构造带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9
4
作者 康南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8-52,共5页
康南昌 .阿尔金断裂系与塔中构造带的形成与演化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2 ,37(1) :48~ 5 2阿尔金断裂系是我国西北地区十分重要的大型走滑断裂系统 ,在地质历史中经历了数次顺时针张扭与逆时针压扭的交替作用 ,特别是古生代以来该... 康南昌 .阿尔金断裂系与塔中构造带的形成与演化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2 ,37(1) :48~ 5 2阿尔金断裂系是我国西北地区十分重要的大型走滑断裂系统 ,在地质历史中经历了数次顺时针张扭与逆时针压扭的交替作用 ,特别是古生代以来该断裂系的构造演变 ,对其西北侧的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构造格局的形成、演化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阿尔金断裂系晚加里东早期的左行压扭导致塔中构造格局的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系 压扭 构造形成 形变 石油地质 阿尔金断裂系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南华北盆地黄口凹陷构造形成演化及油气勘探前景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小平 刘太成 +1 位作者 蒋礼宏 顾芙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11,共4页
黄口凹陷是南华北盆地的油气远景区之一。平衡剖面研究成果表明其具有复合叠加盆地结构 ,太古界—早元古界结晶基底和古生界克拉通盆地沉积构成盆地的双层基底 ,中、新生界是盆地的主要沉积盖层。凹陷的形成与演化大致经历了 6个时期 :... 黄口凹陷是南华北盆地的油气远景区之一。平衡剖面研究成果表明其具有复合叠加盆地结构 ,太古界—早元古界结晶基底和古生界克拉通盆地沉积构成盆地的双层基底 ,中、新生界是盆地的主要沉积盖层。凹陷的形成与演化大致经历了 6个时期 :挤压拗陷期(J—K11)、剪切拉张初始裂陷期 (K21)、抬升剥蚀期 (K2 —E1)、剪切拉张裂陷扩张期 (E2 —E13)、裂陷消亡期 (E23)和区域坳陷期 (Q +N)。在构造研究的基础上 ,运用BASIMIS盆地模拟研究成果 ,综合分析凹陷的含油气系统 ,认为成熟烃源岩主要是石炭 二叠系煤系泥岩和上侏罗统—下白垩统湖相泥岩 ,下古生界 (寒武系—中奥陶统 )海相碳酸盐岩也是潜在的烃源岩 ;青山组和下第三系砂岩是主要储集层 ;盖层条件较好。油气生运聚期与圈闭形成期匹配良好 ,有利于原生油气藏的形成。由于该区经历了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等多期构造运动 ,油气藏的后期保存条件是决定油气能否富集的至关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华北盆地 黄口凹陷 构造形成 演化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器官的构造是如何形成的——以果蝇翅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徐波 芦娟 沈杰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5,共11页
在器官发育过程中,细胞是如何接收到指令,在特定的位置形成特定的细胞形貌,来组建一个正确的三维构造实现器官的功能,这是生物学中的最基本问题之一。在发育的早期,选择者基因通过赋予细胞以不同的亲和性把组织划分为若干个隔间区域。... 在器官发育过程中,细胞是如何接收到指令,在特定的位置形成特定的细胞形貌,来组建一个正确的三维构造实现器官的功能,这是生物学中的最基本问题之一。在发育的早期,选择者基因通过赋予细胞以不同的亲和性把组织划分为若干个隔间区域。隔间边界细胞作为组织者通过分泌信号分子(器官成形素)来促进细胞的存活和增殖,控制细胞的分化和命运,以及确保正确的细胞形貌发生。器官成形素的空间时序性表达以及随后细胞对这些信号分子的反应是正确形成组织构造的关键环节。根据国际最新的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构造形成的机制和主流假说,并以果蝇翅的发育为例,讨论了TGF-β家族器官成形素Dpp在翅发育中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形成 成形素 果蝇 DPP
原文传递
丹河小山字型构造的形成及演化过程初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唐青凤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3年第12期167-168,共2页
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水文地质调查研究,摸清了丹河小山字型构造区的主要构造带,分析了丹河小山字型构造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关键词 小山字型 构造形成 演化过程
下载PDF
地球物理学及大地构造学中关于地壳均衡的新模型(英文)
8
作者 Konstantin F.Tyapkin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9-78,共10页
讨论了一些有关地壳均衡概念的模型。业已证明 ,这些模型既不能用以正确评估地球的平衡状态 ,也不能用以解释构造成因。介绍一种新的地壳均衡模型 ,它与地球的某一种旋转方式相适应。地球体与球的偏差 ,被用来作为地球平衡的判据。地球... 讨论了一些有关地壳均衡概念的模型。业已证明 ,这些模型既不能用以正确评估地球的平衡状态 ,也不能用以解释构造成因。介绍一种新的地壳均衡模型 ,它与地球的某一种旋转方式相适应。地球体与球的偏差 ,被用来作为地球平衡的判据。地球被认为是在偏差趋近于零的那些点上得到平衡的。地球体与球体之间标志的差异 ,是由地球外壳中地质作用的方向所确定的。所提出的是大地地壳均衡模型 ,是地壳中构造形成新旋转假说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地壳匀衡 地球物理学 大地构造 构造形成
下载PDF
现代地球动力学——地震过程基础及地球构造形成规律
9
作者 А.К.库尔斯克耶夫 陈保华 《内陆地震》 2005年第4期292-303,共12页
关键词 地球动力学 构造形成 地震过程 地球物理资料 基础 现代 地球膨胀 压缩条件 地球形成 气态物质
下载PDF
中国四川盆地八角场气田低起伏滑脱褶皱作用的机理
10
作者 Andreas Plesch John H. Shaw David Kronman 谢力(译) 《国外石油动态》 2008年第7期8-24,共17页
我们使用三维(3D)地震反射数据和建立在力学约束基础上的新的二维(2D)和3D构造恢复方法来深入地了解中国四川盆地八角场背斜的发育。该构造形成了对八角场气田的圈闭,据报告,该气田在很厚的上三叠统三角洲前沿和湖岸相硅质碎屑岩... 我们使用三维(3D)地震反射数据和建立在力学约束基础上的新的二维(2D)和3D构造恢复方法来深入地了解中国四川盆地八角场背斜的发育。该构造形成了对八角场气田的圈闭,据报告,该气田在很厚的上三叠统三角洲前沿和湖岸相硅质碎屑岩内含有大量天然气储量。基底滑脱位于中三叠统蒸发岩单元,在此之上的层根据它们的机械应力被折叠和断裂为各种密度。新的恢复方法使得我们能够探测各种断层位移方向,并断定八角场构造主要是通过倾滑和挤缩褶皱作用生长的。此外,我们量化了各构造层内缩短的样式和大小。基底滑脱层上的大量缩短和延性增厚与一般的滑脱褶皱模型一致。然而,我们证实,基底滑脱上的滑动要远大于这些模型预测的,这意味着基底滑脱上的滑动超出了构造范围进入了前陆。此外,褶皱核心中的构造增厚被产生了构造叠瓦的基底滑脱中的一系列小对冲断层局部化了。这意味着八角场滑脱褶皱是通过类似于冲褶席的机理生长的,这对在褶皱的不同机械层内划分缩短和应变的方式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脱褶皱 褶皱作用 四川盆地 八角 气田 机理 中国 构造形成
原文传递
热点移动或板块重组?
11
作者 Shimin Wang 徐明芝 《海洋地质动态》 2007年第7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板块运动 重组 移动 扩张速率 断层走向 运动模式 构造形成 夏威夷
下载PDF
确定构造形成时间的技术
12
作者 R.A.Nelson 曹守连 《国外油气勘探》 1997年第6期703-706,共4页
在油气勘探中可利用15种方法或技术确定构造圈闭的形成时间。根据这些方法在常规远景区带勘探中的使用程度可将它们分为三组。每一种方法的实用与否完全取决于它所需的资料、时间、费用和可操作程度。由于当前对通过勘探风险分析来划分... 在油气勘探中可利用15种方法或技术确定构造圈闭的形成时间。根据这些方法在常规远景区带勘探中的使用程度可将它们分为三组。每一种方法的实用与否完全取决于它所需的资料、时间、费用和可操作程度。由于当前对通过勘探风险分析来划分远景区等级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因此应利用更多的技术来更好地限定相对于石油成熟和运移的构造形成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 构造形成 圈闭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变形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105
13
作者 陈书平 漆家福 +1 位作者 于福生 杨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1-157,共7页
本文通过地面地质调查和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研究了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变形特点及变形主控因素。认为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变形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段和上下分层的变形特点,构造样式为逆冲断层相关褶皱,包括断冲褶皱、断展褶皱、滑脱褶... 本文通过地面地质调查和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研究了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变形特点及变形主控因素。认为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变形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段和上下分层的变形特点,构造样式为逆冲断层相关褶皱,包括断冲褶皱、断展褶皱、滑脱褶皱、断弯褶皱和断束褶皱。构造形成时间主要是在第四纪,其中喜马拉雅运动Ⅲ幕主要影响到变形后缘山前推举带的变形,早更新世末期的新构造运动使准噶尔盆地南缘全面变形,形成现今构造格局。研究证明,在构造变形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侏罗系煤层,其分布范围决定了变形范围,其厚度决定了变形强度和应力向前传递的远近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构造 构造样式 构造形成时间 变形主控因素
下载PDF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大陆构造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71
14
作者 葛肖虹 刘俊来 +1 位作者 任收麦 袁四化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38,共20页
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威尔逊旋回”以关闭洋盆两侧板块的碰撞作为板块运动旋回的终结,然而板块构造学说“登陆”20多年来的实践说明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大陆弥散而宽广的陆内变形说明洋盆闭合两侧板块的碰撞并未终止板内构造作用.古亚... 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威尔逊旋回”以关闭洋盆两侧板块的碰撞作为板块运动旋回的终结,然而板块构造学说“登陆”20多年来的实践说明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大陆弥散而宽广的陆内变形说明洋盆闭合两侧板块的碰撞并未终止板内构造作用.古亚洲大陆形成后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广泛发育的板内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克拉通内盆地的形成都和古亚洲大陆南、北,印度洋和北冰洋洋脊的持续扩张、西太平洋和菲律宾洋壳的俯冲相关.本文拟厘清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大陆构造形成与演化的重大事件、构造性质、形成背景及其时空展布:(1)晚海西—印支期古特提斯洋关闭陆块拼合碰撞古亚洲大陆雏形形成;(2)晚侏罗—早白垩世蒙古—鄂霍茨克海闭合,陆-陆碰撞古亚洲大陆形成,挤压逆冲推覆构造在陆内变形中形成高潮,西太平洋伊佐奈岐洋壳板块的斜俯冲叠加了自东而西的影响;(3)早白垩世晚期—古近纪加厚地壳-岩石圈减薄、转型,陆内伸展变形达到高潮,大陆克拉通泛盆地、准平原化;(4)始新世晚期—早中新世(40~ 23Ma)太平洋板块运动转向对东亚大陆NWW向的挤压和印度洋脊扩张印—澳板块对古亚洲南部陆-陆碰撞挤压的叠加,形成中国东部新生的构造地貌;(5)中-上新世—早更新世受东亚—西太平洋巨型裂谷系和印度洋中脊扩张的叠加影响,中国东部岩石圈地幔隆升、地壳减薄,陆缘、陆内伸展变形相继形成边缘海、岛弧、裂谷型盆地和剥蚀高原地貌;(6)早更新世晚期(0.9 ~ 0.8 Ma)一晚更新世末(0.01Ma)中国东部大陆构造地貌基本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 大陆构造形成与演化 重大构造事件性质 形成背景及时空展布
下载PDF
库车坳陷乌什凹陷构造样式及对油气的控制 被引量:20
15
作者 郑民 彭更新 +4 位作者 雷刚林 郭华清 黄少英 吴超 李曰俊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4-451,共8页
受南天山造山作用的影响,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乌什凹陷断裂构造样式复杂,为了查明其基础构造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地震资料解释等,综合分析该凹陷构造样式。研究表明,乌什凹陷发育对冲、背冲、楔冲3种主要断层构造组合形式,以及断弯... 受南天山造山作用的影响,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乌什凹陷断裂构造样式复杂,为了查明其基础构造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地震资料解释等,综合分析该凹陷构造样式。研究表明,乌什凹陷发育对冲、背冲、楔冲3种主要断层构造组合形式,以及断弯褶皱、断展褶皱、双重构造、突发构造、生长构造等一系列局部构造变形样式。在断裂构造样式分析的基础上,将研究区划分出北东、北东东、北西、东西向4组逆断层以及北北西向的走滑断裂。根据研究区构造演化背景,结合地震剖面和平衡演化剖面分析,认为研究区主体断层至少经历了前中生代、二叠纪末—三叠纪初、侏罗纪、侏罗纪末—白垩纪初和新近纪晚期5个演化阶段。乌什凹陷特殊构造样式与烃源岩、油气藏和含油气系统的性质及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什凹陷 断裂构造样式 构造形成 平衡演化剖面
下载PDF
库车坳陷中部新生代构造形成机制与演化 被引量:15
16
作者 徐振平 李勇 +2 位作者 马玉杰 吴超 罗彩明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7-42,共6页
通过区域大剖面平衡恢复、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分析库车坳陷中部的整体变形特征,发现受膏盐岩层滑脱作用影响,库车坳陷中部盐上、盐下构造变形不一致.克拉苏构造带盐下地层缩短量大于盐上地层,秋里塔格构造带盐下地层缩短量小于盐上地层,... 通过区域大剖面平衡恢复、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分析库车坳陷中部的整体变形特征,发现受膏盐岩层滑脱作用影响,库车坳陷中部盐上、盐下构造变形不一致.克拉苏构造带盐下地层缩短量大于盐上地层,秋里塔格构造带盐下地层缩短量小于盐上地层,两个构造带单独做平衡剖面恢复是不平衡的,但整体是平衡的,构造变形具整体挤压、分层变形特点,盐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证实了该结论.从构造演化过程看,盐下构造变形随着由北向南挤压应力的减小而减弱,盐上构造由挤压应力与盐底辟作用共同控制,底辟作用强的区域盐上地层变形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构造形成机制 构造演化
下载PDF
郯庐断裂安徽段桴槎山韧性剪切带的形成时限初探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德良 杨强 +1 位作者 吴小奇 李振生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33-343,i0007,i0008,共13页
测算全新世之前地质事件过程时间(需要精度万年级),没有现行可以采用的定年方法(误差精度百万年级),因此有必要探索构造地质自组织的时限定年方法(万年级)。本文以滨西太平洋构造系郯庐断裂带为实例,通过石英位错密度法测得差异应力σ... 测算全新世之前地质事件过程时间(需要精度万年级),没有现行可以采用的定年方法(误差精度百万年级),因此有必要探索构造地质自组织的时限定年方法(万年级)。本文以滨西太平洋构造系郯庐断裂带为实例,通过石英位错密度法测得差异应力σ分别为:糜棱岩化岩石为141·17MPa,糜棱岩为191·88MPa,超糜棱岩为223·31MPa;相应的应变速率分别为3·760×10-13s-1、7·705×10-13s-1和1·087×10-12s-1;体积因子fv相应依次为0·7923、0·6340和0·5886;所得构造形成时限t依次为2·08×104a、1·83×104a和1·44×104a。为检查精度,对同一剪切带不同应变强度样品进行系统内的比较分析,剪切带边缘样品的t值明显大于剪切带中心部位,在目前尚无地球化学方法可供借用检验的条件下,本文首次提出的自检验方法是一种提高精度的有效尝试。文中有关时限定年的系统讨论,是对以往时限定年的校正和总结,这有助于构造地质学定量化的发展,也是对构造年代学的一项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形成时限 应变速率 质量等比线 体积因子韧性剪切带 郯庐断裂
下载PDF
郯庐断裂南段主断裂韧性剪切带形成历时时限的探索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德良 曹高社 +2 位作者 李振生 杨晓勇 巩翔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475-482,共8页
为求得此前未曾测得过的郯庐断裂韧性构造事件的过程时间 ,选定居于安徽省肥东县桴槎山隶属郯庐断裂南段主断裂韧性剪切带糜棱岩为研究对象。运用显微构造物理化学方法 ,首先测算形成糜棱岩的差异流动应力 ,以进行应变速率 ( ε)的求算 ... 为求得此前未曾测得过的郯庐断裂韧性构造事件的过程时间 ,选定居于安徽省肥东县桴槎山隶属郯庐断裂南段主断裂韧性剪切带糜棱岩为研究对象。运用显微构造物理化学方法 ,首先测算形成糜棱岩的差异流动应力 ,以进行应变速率 ( ε)的求算 ;然后 ,用等浓度线法和晶胞参数法分别测算糜棱岩化过程中岩石体积应变量 (fV) ;再根据公式t =-lnfV/ ε ,计算出糜棱岩化过程时间 (t)。结果得出该糜棱岩带的形成时限为几十万年 (0 19~ 0 94Ma)的时间跨度 ,不同方法测定时限的精度差值在半个量级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形成时限 晶胞参数法 等浓度线法 应变速度 流动应力 韧性剪切带 郯庐断裂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部及邻区构造形成机制 被引量:9
19
作者 伍致中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7-104,共8页
塔里木盆地西部及邻区构造的形成机制,主要受控于印度板块的碰撞挤压作用,其次是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板块的挤压作用:西南缘受控于帕米尔推覆体的推覆作用及东侧的扭动走滑作用的影响;南缘受西昆仑山的逆冲推覆作用的影响;北部和... 塔里木盆地西部及邻区构造的形成机制,主要受控于印度板块的碰撞挤压作用,其次是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板块的挤压作用:西南缘受控于帕米尔推覆体的推覆作用及东侧的扭动走滑作用的影响;南缘受西昆仑山的逆冲推覆作用的影响;北部和西北部,主要受柯坪弧形推覆构造隆起带的推覆作用的影响;东北部的巴楚断隆,受两个方向对冲的作用力,造成了特殊的扭动走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构造形成机机 板块运动 构造特征
下载PDF
四川盆地大池干井构造带构造形成机理及勘探评价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文 王允诚 +1 位作者 蒲家奇 孟德琴 《四川地质学报》 1994年第1期25-30,共6页
本文研究了大池干井构造带二叠系阳新统顶面的古构造特征,众多地质资料表明该构造带存在早期古拉张断裂,构造带的形成与这些断裂带关系密切,构造物理模拟结果反映出古断裂在该类高陡构造带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对该构造带下一步... 本文研究了大池干井构造带二叠系阳新统顶面的古构造特征,众多地质资料表明该构造带存在早期古拉张断裂,构造带的形成与这些断裂带关系密切,构造物理模拟结果反映出古断裂在该类高陡构造带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对该构造带下一步天然气勘探方向提出了具体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池干井构造 构造形成机理 构造物理模拟 古拉张断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