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线电波透视CT探测技术”在井下的实践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薛丁华 《煤》 2015年第4期60-62,共3页
为了确保回采工作面安全生产,需要进一步探测清楚巷道内已揭露断层在工作面内的延伸情况以及工作面内存在隐伏性的地质构造。为此,文章依据电磁波在地下煤岩层中传播时的特性,通过研究不同煤岩层和地质构造对电磁波的能量吸收影响所造... 为了确保回采工作面安全生产,需要进一步探测清楚巷道内已揭露断层在工作面内的延伸情况以及工作面内存在隐伏性的地质构造。为此,文章依据电磁波在地下煤岩层中传播时的特性,通过研究不同煤岩层和地质构造对电磁波的能量吸收影响所造成的各种透视异常区,从而进行地质资料推断和解释,查明了井下生产过程中的一些隐蔽性地质构造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 CT成像 透视 场强 构造异常
下载PDF
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指标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友洪 《煤炭技术》 CAS 2020年第3期130-132,共3页
为提高4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准确性,针对4煤层实际地质条件,采用实验室测试、历史数据统计分析、现场试验考察及现场扩大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手段,确定4煤层的突出预测敏感指标为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和钻屑量指标S,并提出执行钻屑量S临... 为提高4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准确性,针对4煤层实际地质条件,采用实验室测试、历史数据统计分析、现场试验考察及现场扩大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手段,确定4煤层的突出预测敏感指标为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和钻屑量指标S,并提出执行钻屑量S临界值为6 kg/m和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临界值为5 L/min的建议。经试验区1 600 m试验考察研究确定的敏感指标及执行的临界值建议合理有效,确保安全高效生产及降低防突措施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出煤层 预测指标 敏感性 构造异常
下载PDF
电磁法技术在矿井工作面综合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宇 韩昌民 +2 位作者 张磊 孟祥胜 赵晶 《煤炭科技》 2022年第5期121-126,共6页
为防止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发生突水事故,采用无线电波坑透和矿井瞬变电磁法综合探测技术,对招贤煤矿1302工作面进行构造及富水性的综合性探查,查明了工作面内构造及富水异常区,消除了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确保了工作面安全回采。... 为防止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发生突水事故,采用无线电波坑透和矿井瞬变电磁法综合探测技术,对招贤煤矿1302工作面进行构造及富水性的综合性探查,查明了工作面内构造及富水异常区,消除了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确保了工作面安全回采。结果表明,电磁法综合探测技术避免了单一物探方法探测的多解性,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波坑透法 瞬变电磁法 综合探测 构造异常
下载PDF
富含小构造煤层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及临界值研究
4
作者 赵大鹏 王春光 《中州煤炭》 2016年第9期1-4,共4页
针对煤层正常地质区和构造异常区的突出危险差异性,提出以地质特征为基础分区研究突出预测敏感指标。以刘庄煤矿为例,在实验室参数测定和现场统计分析基础上,采用"三率法"确定的正常地质区和构造异常区的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及... 针对煤层正常地质区和构造异常区的突出危险差异性,提出以地质特征为基础分区研究突出预测敏感指标。以刘庄煤矿为例,在实验室参数测定和现场统计分析基础上,采用"三率法"确定的正常地质区和构造异常区的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及临界值分别为S=6 kg/m、Δh2=160 Pa,S=4.8 kg/m、Δh2=128 Pa。现场验证表明,分区确定的敏感指标能反映正常地质区和构造异常区的突出危险性,预测不突出危险准确率达100%,减少了排放措施工程量,确保了工作面安全顺利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地质 构造异常 地质特征 突出预测敏感指标 临界值
下载PDF
“三软”煤层构造异常区形成机理及对开采影响的研究
5
作者 孔庆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1年第5期349-350,共2页
“三软”煤层构造异常对煤矿生产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此提出“三软”煤层构造异常区形成机理及对开采影响的研究。首先从接触面积因素研究滑动构造的形成机理,得出上覆岩体与滑面的真实接触面积越小、上覆岩体的压力越大、斜面... “三软”煤层构造异常对煤矿生产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此提出“三软”煤层构造异常区形成机理及对开采影响的研究。首先从接触面积因素研究滑动构造的形成机理,得出上覆岩体与滑面的真实接触面积越小、上覆岩体的压力越大、斜面坡角越小、滑面摩擦力越大和上覆岩体容重越大时,岩体的抗滑强度越大,岩体越不易滑动;反之,岩体越易滑动;分析了“三软”煤层构造异常对开采质量和开采安全的影响,提高生产效率和煤层回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软”煤层 构造异常 形成机理
下载PDF
矿井地震在隐伏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秦道霞 郭玉成 王立栋 《山东煤炭科技》 2022年第11期189-191,共3页
为探测工作面内隐伏构造,减少隐伏构造对生产的影响,在研究反射波勘探原理基础上,采用小道间距的偏移成像技术,实现3402工作面研究区域的探测。结合已知地质资料,以反射相位同相轴追踪对比进行地质解释,最终形成地质剖面,圈定了构造异... 为探测工作面内隐伏构造,减少隐伏构造对生产的影响,在研究反射波勘探原理基础上,采用小道间距的偏移成像技术,实现3402工作面研究区域的探测。结合已知地质资料,以反射相位同相轴追踪对比进行地质解释,最终形成地质剖面,圈定了构造异常区位置,为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地质构造 反射共偏移探测 地质构造异常
下载PDF
下分层工作面过构造异常区综合防灭火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屈凡非 《中州煤炭》 2012年第10期99-101,105,共4页
下分层开采特别是过地质构造异常区时,煤层赋存条件发生变化,容易引发采空区煤炭自燃隐患。通过对采空区"三带"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分析选择合适的灭火材料,采取有效的下分层遇地质构造异常带的调压、封堵等综合防灭火技术,防... 下分层开采特别是过地质构造异常区时,煤层赋存条件发生变化,容易引发采空区煤炭自燃隐患。通过对采空区"三带"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分析选择合适的灭火材料,采取有效的下分层遇地质构造异常带的调压、封堵等综合防灭火技术,防止了煤层顶板事故及采空区发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分层工作面 地质构造异常 防灭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